论中国画中的留白艺术论文_邢斌

论中国画中的留白艺术论文_邢斌

摘要:在中国画艺术的表现形式中,留白是独特而重要的形式,起源于我国的哲学,虚与实结合,黑与白匹配,营造中国画特有的空间感,使观赏者产生无穷的遐想与回味。在中国画中,往往有的国画大师并没有把画面画得满满的,而是故意留下了许多的空白,这种故意留下的空白就是中国画中的留白技法。留白实际上就是一种潜在的动势,随画者所绘,向一定的方向运动着,也就有了动感。画不在大小,但气局要大:有的画小到咫尺却有千里之势,有的画幅再大,给人的感觉反而呆板琐碎而凌乱。

关键词:中国画;留白;艺术

中图分类号:J212 文献标识码:A

1.中国画中留白的哲学渊源

1.1道家思想

留白的表现形式契合道家哲学。道家指出,万物为一体,起始即“无”,然而可“无中生有”,共同存在的是“有”和“无”,两者不可或缺,彰显“万物的运作规律,其理念使艺术表现受到强烈的影响,中国画中留白形式将灵动而空灵的形象演绎得淋漓尽致,使最高境界得以实现。虚与实相结合,能将浓郁的哲学底蕴得以凸显出来。

1.2儒家思想

从汉代“独尊儒术”开始,儒家思想占据统治地位,对“仁”加以强调,并使道德上的完善、达到至善至美的境界成为价值上的最高追求。古代先贤、现代文人均将“仁”当作最高的理想,且努力为理想而奋斗。基于艺术领域,同样彰显儒家的思想,画家在风格与布局等各方面反映自己健全的人格以及远大的理想[1]。

2.留白的起源和发展

在中国画领域中,留白技法拥有悠久的历史,可追根溯源至先秦时代,其证据为“错彩镂金”。迄六朝淡妆浅墨的“出水芙蓉图”标识留白的技法已逐渐产生与形成;唐代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里的“白画”已达到纯熟的境界,可见国画已得到健康的发展与茁壮的成长;基于画面,增强留白的意识、且进行深层次研究的朝代是宋朝,彼时中国画已企及“留白与”造美的鼎盛时代。宋徽宗赵佶的《池塘晚秋图》、文同的《墨竹图》等均可体现在中国画领域中、留白的技法已得到画家日益巧妙地运用。说明上述阶段画家已深层次地认知到留白技法、并在意识的觉醒中得到相应的强化。

3.中国画构图中留白的特点

绘画构图是现阶段极其通俗的一种说法,而古人并非如此称谓。南朝的谢赫将“绘画构图”称作“经营位置”,即针对画面中的各环节,进行合理的布局与妥善的安置。国画在构图方面,其技法极其独特,在形式方面进行简易单的安置,同时能具有前瞻性与全局观、要立足于全局、基于观念进行整体的把握,使作品充盈着意境上的美感,其画面具备画家需求的审美方面的效果,在彰显意境的同时表明画家的丰富情感与审美方面的趣味。含蓄同样是构图的重要的特点,同时是意境表达的主要手法。中国画的构图以意为核心,其含蓄彰显“意境”。以“意”为着眼点,其构图就得在局部环节拘泥。意本身是抽象的,构图是含蓄的。其关键之处是感受意境的深层次,并对自然本身存在深切的感悟。构图要表达深切的情感,通过构图将意境予以彰显。简约不等同于简洁,相当于纯净的意境,而并非简略与单一。

留白即国画的独特的构图模式,在画面中要有意识地留出相应的空白,从而在构图中彰显至关重要的形式之美。画家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通常在画面中留下相应的空白,无需重彩浓墨,看起来是虚无一片的,实质上内涵极其丰富,涵盖所有未彰显出来的物象。留白并非没有意义的空白,这一点和西方绘画存在本质上的差异。国画构图技法独到,与西方绘画存在差异,需要遵循“黄金分割定律”。构图作为至关重要的形式,可对画面的意境予以彰显。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构图针对作品的意境将发挥重要作用,艺术家针对构图存在无穷无尽的要求[2]。

4.中国画中留白的艺术魅力

4.1意境美

在评价国画的所有标准中,意境美占有重要的位置,指在画面之中、景物交融着情感,虚与实有机地结合,以美感为媒介、延伸画面情境美,使画家与鉴赏者在心理上形成共鸣。其留白艺术的画面感是虚与实相互结合的,使观赏者感受到景色的美感,同时使观赏者感受到艺术之美感。国画的“虚“即不存在笔墨之处,”实“即出现笔墨色彩之处,国画对虚实之应用已达到极致的境界。国画的画面展示虚幻的意境,它不是独立的,要以实境为媒介加以衬托。画家创作国画时,需巧妙而有效地运用留白之艺术,最终达到虚与实结合的美好境界。

4.2气韵美

从古至今,中国画一直讲究气韵之美,要集聚精气神三者,构成吸引人眼球的画卷。其原因是中国画对作品存在严格的要求,不仅表现在外部形态上,同时要关注作品的精神与气质。运用留白技术与中国画的要求相符合,空白与物象要深刻地传达气韵,对比于物象,空白所衬托的气韵彰显出国画的内在美,同时其魅力更加引人入胜。绘画者为了淋漓尽致地展示出作品的气韵之美,要提高留白的技术水平与运用技法的能力。中国画的留白技术要彰显出强烈的节奏之感,同时要打造出空灵之感,为观赏者赋予无穷无尽的暇想空间。

4.3韵律美

中国画画面极其独特,和纸张的材质、所着笔墨的色彩、绘画的技巧、布局等元素存在密切的关联。着眼于选取色彩的角色,国画的主体颜色以及常见色调是黑白,黑与白存在强烈的对比,并可使强烈的视觉差产生。在国画之中运用留白艺术,可使黑与白的对比加重,同时使黑与白能自然地进行过渡,最终使画面的整体的层次感得以显现,给鉴赏者的感觉是递进之感,如同起伏不定的山脉一般,其韵律的美感由此而烘托出来。合理地着墨动笔,点染适宜的色彩,并与留白艺术相结合,使形成的色彩能循序渐进地产生变化,黑与白彼此交替,可使画面在艺术方面的感染力增强,使韵律之感完美地呈现。

5.中国画中留白艺术的美学价值

5.1增加画面整体布局之感

国画的留白艺术能使画面内的整体和细节得以协调。基于国画的各表现形式单元,各阶层中的局部元素间的内涵存在一定的独立性。布局涵盖整幅的画面,需要和周边的形式彼此地融合,从而使整体的协调美得以形成。重视布局的完整性与协调性,使各元素能统一地布局、将变化的形式协调起来,彰显画家的艺术修养,并展示其整体的分布情况。在中国画之中,笔墨留白存在关键性意义,可影响画面布局的效果。

5.2提供更广阔的自由想象空间

中国画领域采取留白艺术,能赋予鉴赏者更多、更自由的想象空间,使其鉴赏者插上联象的翅膀飞翔。国画通过运用留白艺术,基于一定程度缩减视觉感官刺激观赏者方面,使鉴赏者能深入思考,最终提升到哲学的深远境界。中国画滤去物象之中的缤纷色彩,分离画面,彰显画和现实两者的距离,展示了距离美的成效。实质上这相当于心理的距离,最终使自我美能自然而然地形成[3]。

6.结语

中国画的空白之美,不仅在审美意识和艺术形式上都有其存在的价值,而且在面对来自四面八方的文化的洗礼中,中国画的民族性的体现也有着一定的价值。在我们还没有完全丢弃笔墨的情况下,关注一下留白的妙处,用留白去实现画中之景和画外之意[4]。

参考文献:

[1]封顺.论中国画中的“留白”艺术[J].大舞台,2013(06):90-91.

[2]封顺.中国画中的无声之美——“留白”艺术[J].商业文化(下半月),2012(04):169-170.

[3]马聪.小论中国画构图中的“留白”艺术[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12):167.

[4]王海宁.中国画留白艺术[J].2016(02):15-16.

论文作者:邢斌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16

标签:;  ;  ;  ;  ;  ;  ;  ;  

论中国画中的留白艺术论文_邢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