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主体性思维方式的特征与实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主体性论文,思维方式论文,特征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一种哲学思维方式,其实质就是建立在实践观点基础上的主体性思维方式。这是由实践的本性:目的性、自为性、能动创造性——即主体性所决定的。这种新的思维方式,把人从虚幻、抽象的天国拉回到了具体感性的现实世界。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建设的发展,人的主体性必将增强人的主体地位也会空前提高。因此,研究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点之上的主体性思维方式的特征与实现,将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主体性思维方式的特征
相对于旧哲学思维方式,从物出发或从抽象的人出发、关注人的生命的一次生成和先定本质,主体性思维方式在认识事物的立足点,本质内涵和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上,具有以下特征:
(一)强调人在认识和实践中的主体地位,强调人的主体性。
哲学研究的是思维和存在相互关系的理论,其本性在于反思人在实践活动中,如何才能达到主客观的统一,并在这种统一中,如何才能体现人的理念。从这一意义上说,哲学就是关于人的理念的学说。建立在实践观点之上的马克思主义主体性实践哲学,也就是哲学史上所能达到的关于人的理念学说的最科学的理论成果。由于实践性是人的本质属性,是人的主体性,所以,贯彻实践观点的主体性思维方式就必然会把人作为认识和实践的主体,并在人的认识和实践活动中,时刻探求主体活动的规律,关注主体的需要、目的、意志和能力。其中,最关键的就是强调人的主体性,把主体性作为人的根本存在方式。这是主体性思维方式的立足点和出发点。
人的主体性,主要指人的目的性、自主性、创造性和超越性。而以主体性为出发点的主体性思维方式,在认识中具体表现为:人的认识不是对客观事物机械的反映,而是除了有对“本文”原意的理解,力图找到本文所表达的“真理”外,更重要的是,人以一个批评者的身份出现,依照人的目的,独立自主地拓展人的认识视界,并对此进行建构和再创造;在实践中具体表现为:从主体的内在尺度出发,规范、支配和利用外物,使物按照人的方式存在和发展变化。人在实践中,不断地打破自然对人的束缚和限制,在改造世界的同时,改造着人自身。实践的结果,人变成了一种“世界性的存在”、“诗意的栖居”。人实现了对外在自然和身内自然的双重超越。
(2)追求人的类本质, 创造人和生命的二次生成是主体性思维方式的本质特征。
人不同于物,以主体的方式存在,其前提在于人是一种双重生命的存在:其一,“种”生命的存在。人作为自然的一部分,具有动物的本能,物质条件和环境是人存在的基础,人依照自然的法则进行生活;其二,类生命的存在。人的生命在满足了自然生理需要后,就会由自在状态上升到自为的境地。人冲破自然因果律依照意志自由律,在改变外部世界的同时,创造着自己的生命本质,即人的类本质。种生命体现的是人依赖于物的自然关系。种生命的本质是自然给予并且是先定的,不言自明的,因而种生命是孤立、封闭、有限和卑微的;类生命逆转了人物关系,摆脱了自然的绝对控制和主宰,并为自然立法,成为一种超生命的存在,因而类生命是发展、开放、无限崇高的。
以往旧哲学本体论思维方式,关注的则是人的生命的第一次生成,把人还原为物,然后从物的本原中,逆推出人的本性。这是一种把人当成物种的“种”的思维方式,而主体性思维方式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从人的类本质出发,强调利用人类的一切文化成果进行创造性的活动,使世界人化,造就生命的二次生成。在这二次生成的过程中,人不断创造着自己的生命本质,并以此体现人的主体地位,人的价值和尊严。
贯彻主体性思维方式,意味着,人们从把自己的命运交给别人,交给上帝的宿命论回到人是自己命运的主宰者和创造者的崇高论上来。
(三)从否定性统一把握事物本性的矛盾思维方法。
主体性思维方式,作为科学的思维方式,所要解决的是自然世界和属人世界,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矛盾。主体性思维方式解决这种矛盾,和以往旧哲学思维方式不同之处,就在于它认为矛盾双方是建立在否定性统一的基础上。“否定性”是这种矛盾关系的核心和灵魂。其原因,在于人的实践活动具有两重性:一是实践活动作为感性活动,借助于人的自然力作用于外界自然对象,并从改造自然的活动中获取人生存的最基本的生活资料。这里体现了自然的先在性和物质的本质性,即人对物的依赖;二是实践作为一种目的性的活动,人在改造世界的同时,使自然成了人“无机的”身体,在对象化的劳动中,实现了人的目的,并体现了人作为主体超越自然的能动创造本质,即人对物的支配。实践活动的两重性本质,使得人在分化世界的同时,使自然人化,将自然世界统一于属人世界,人进而又在更高级的形态上分化着自身,从而进一步展开了自然世界和属人世界的矛盾。在这种矛盾思维过程中,我们既要重视矛盾的统一性,更要重视矛盾变化过程中的“否定性”特征。
坚持这种矛盾思维方法,意味着我们要摒弃旧哲学两极对立、绝对一元化的本体论思维方式,代之以人的实践基础上否定性统一的矛盾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在认识事物的本性时,采取的就不是还原式,而是生成式的思维方法。这种“生成式”方法的本质,就决定了主体在把握任何事物的性质时,要用动态的眼光去发现事物同一性中的对立面,并对日趋消亡的,没有生命力的东西进行否定,在此基础上实现事物更高形态的统一。这种矛盾思维方法是主体性思维方式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
二、主体性思维方式的实现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我们社会生活中居主导地位的哲学。由于种种原因,人们并未能将其视为一种哲学思维方式即主体性思维方式自觉贯彻到我们的理论和实践中去。因此,如何明确地建立主体性思维方式仍然是当前我国理论和实践中所面临的艰巨任务。
(一)坚持和加强思维方式的个性化是主体性思维方式实现的重要前提。
所谓思维方式的个性化,主要指具体的日常思维方式,以及尚未达到科学的主体性思维方式以外的一般哲学思维方式,应有自己鲜明独特的个性,表现为人在观察、认识事物时,要有自己独特的视角,有着只属于“自我”对“本文”理解的独特的“意义”,并以此将个体从虚幻的群体中分化、独立出来。这样,主体自我意识由此唤醒,人的主体性得到提升,这便为主体性思维方式的形成创造了前提条件。
问题是,主体“个性化”的思维方式上升到主体性思维方式还必须经历一个曲折、反复的过程。个性化的思维方式往往要与非个性化的思维方式产生超前与滞后,差异与同一的矛盾冲突。个性化的思维方式,由于独特,与众不同,所以,在内容和形式上总表现出离经叛道的特征:反常、荒诞、颠狂、怪异。尤其它还具有燃烧、爆炸、振聋发聩的作用。在此情况下,我们是把这种个性化的思维方式当成洪水猛兽,进而消除和扼杀,还是经过一番清理,审视后,去发现它所隐含的主体性思维方式的种子,并以此作为诊治落后思维方式的解剖刀呢?答案只能是后者。哲学解释学理论给我们重要的启示:任何个体对本文的理解,由于意义的个体化倾向,所以“本文”意义在解释和理解的过程中,会产生“间距”,因此,意义的传达必然会产生变形,以致误解。这是必然的,无法避免的。与此同时,意义个体化倾向的存在,也给人的思想创造留下了地盘,进而也替创造性的主体性思维方式提供了必要的前提。也就是说,个性化的思维方式同其他一切新事物的出现一样,因为它总是在对旧事物的否定中诞生的,所以它总表现出新奇、怪异的特征。人类的思想发展史也正是如此。康德的“哥白尼式的革命”,笛卡尔“我思故我在”的绝唱,乃至高呼“上帝死了”的尼采,直至后现代思潮“人死了”的绝望呼号,几乎每一次新思维的诞生,都是以一种叛逆者的面孔出现。也正是这种极具个性化的思维方式,一次次将人类的历史大大地向前推进了一步。由此可见,我们在理论和实践中坚持和加强思维方式的个性化,及其对个性化思维方式中出现的偏差,持有宽容的态度是至关重要的。
(二)变革旧的思维方式是主体性思维方式实现的关键。
事物的发展,在于旧事物的死亡、新事物的产生。要建立主体性思维方式,就必须变革旧的思维方式,主要是旧的本体论哲学思维方式和中国传统的日常思维方式。
“本体论”是历史上传统哲学的基本理论形式,作为哲学思维方式,有以下基本特征:
追求终极实在,永恒本体的绝对论。本体论思维方式认为我们感官所达到的经验对象并非真正的实在,现实后面隐藏的本体才是最真实的。依照这种思维方式,要把握事物的性质及其变化发展的趋势,关键在于能否破译那个神秘本体的密码。
本质先定的还原式思维。“还原”即回到原初的存在,与发展观中的“超越”正相对立,这种思维方式总是从某种先定的本质去演绎和推论事物的现在和未来。
两极对立的一元化思维。本体论思维,要寻出事物的本体,必然把事物分解开来,形成对立的两极,并以一极为基点,推出另一极,建立起一元化的思维方式。
有以上特征的本体论思维方式最大的缺陷,不仅在于“本体”的虚构和假想的性质,更重要的是失落了人和人的主体性。根据本体论思维方式的理解,人的本质不在于人未来的选择和发展,而是被规定在原初的本体里。这样,人就变成了物,变成了实现本体目标的一个活动工具。
长期受到中国传统哲学“天人合一”思想影响的中国传统日常思维方式,则具有以下一些缺陷:
经验性。人的思维方式与常识结合在一起,具有明显的感性经验形态的特点。思考问题从经验出发,不经过理性的深刻反思,是非、真假、善恶、美丑,在人们的共同经验中具有相对确定和相对稳定的界限和标准。
内向性。由于人们长期受到传统宗法等级制文化的影响,人的个性不能自由发展,人格不能独立,因此,人的精神发展就走向了脱离现实生活的内在超越。人的思维方式也就局限在内省的范围内。
模糊性。人们在日常思维中,不重视实证分析,而是强调整体直观、并且使用大量的名言隽语,比喻例证,导致日常思维明晰不足,暗示有余。
具有以上缺陷的中国传统日常思维方式,就自然呈现出封闭、保守、僵化、狭隘的特点,以致成为主体性思维方式实现的一大障碍。
上述本体论思维方式和中国传统的日常思维方式,不仅牢固地束缚着我们众多的哲学工作者,而且已完全内化于人们的思想观念之中,从而影响着支配着人们的日常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因此,不变革这些旧的思维方式,就不能为主体性思维方式的实现开辟道路。
事物的发展,在于其内部矛盾的同一和斗争。旧的思维方式的片面性不会自行消失,为此,我们应合理吸收后现代哲学思想,来冲击和克服旧思维方式的惰性和顽固性。即用后现代哲学思想中的破碎性和相对性,不确定性和具体性,多元性和开放性,对抗旧思维方式中的终极性和绝对性,统一性和抽象性,一元性和封闭性。这样矛盾的双方经过斗争,克服了各自的片面性,最终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达到新的否定性统一。旧思维方式也因此得到变革,从而为主体性思维方式的实现创造了条件。
(三)建立新的观念是主体性思维方式实现的核心内容
建立新的观念是主体性思维方式自身结构的内在要求。思维方式的结构大致由知识、观念、情感和习惯等要素构成,在这几大要素中核心是人的“观念”。因为观念构成思维方式最基本的元素。现时代,我们应该首先强调建立以下观念:
自我观念
自我观念源于人的自我意识,这是人区别于动物,人独立存在的前提。自我观念为人的主体地位和主体性的确立,为主体性思维方式的形成,提供了最初始的前提。自我观念的确立,使人从与自然的浑沌统一中分化出来,经过主体和客体的对立直至达到主体和客体否定性的统一,以致主体性思维方式最终得以形成。自我观念与封建的人身依附、等级、特权、专制等观念是格格不入的。而自我观念的建立,首先要强化人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其次要强化人的竞争性。
悲剧观念
悲剧观念原本属于文艺学的范畴,其含义是指人在追求自由的艰辛历程中,始终面临着理想与现实、目的和手段的冲突,人类个性在这种冲突中,随时都可能失败,甚至毁灭,造成人类的悲剧,但唯有人的精神永远不可征服。
从哲学的角度来看,人作为主体的存在,所遇到的正是永无止境的人的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本然规律和应然规律的矛盾和冲突。主体性思维方式的本质内涵,正是要求人们在这种矛盾冲突中,不断抗争和超越。这也正是“悲剧”的要旨。可见“悲剧”也应作为哲学的一个重要范畴。
悲剧观念的哲学内涵:一方面,在必然和自由的冲突中,人应看到自然的先在性,自然因果律对人的压迫和制约,由此,激起人的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另一方面,又应看到,人不同于物,具有超生命的创造本质,并依照创造自由律去克服自然的先在性。最终,人在这种冲突中,实现了主客观否定性的统一。人的这种创造性和超越性正是人的主体性最本质的表现,悲剧观念将成为主体性思维方式中最本质的观念。
崇高观念
崇高原本属于美学范畴,是指主客体的矛盾在事物中呈现出的一种对立、冲突的状态,它的实质是人的本质力量受到阻碍甚至受到否定后,主体的精神力量受到激发,从而克服了这种阻碍后,主体精神上获得的畅通感、胜利感和自由感。
崇高作为哲学范畴,原因在于,哲学作为关于人的理念的学说,追求的是人的自我创造自我提升。哲学的致思取向正在于实现人的价值,确立人的主体地位,维护人的尊严,因此,哲学的精神意境直指“崇高”。人类最惊心动魄的对象化活动,都在于超越生命的极限,体现人之为人的崇高和卓越。这也正是主体性思维方式在人的实践活动中所要追求的目标。因此,树立崇高观念是主体性思维方式的题中之义。
树立崇高观念,确立主体性思维方式,应注意对人的“异端思维”持尊重和宽容态度。因为在“异端古怪”的思维方式中,往往闪烁着在习惯性思维中难以实现的主体性思维方式的火花。“异端思维方式”往往是“前主体性思维方式”的一种常见的表现形式。这源于崇高观念的本性;崇高喜打破平衡,制造张力,崇高不追求形式和秩序,给人的心理感受常常是恐怖的“痛感”。
因此,为了塑造中华民族独立进取、创新冒险的精神,建立主体性思维方式,我们就应牢固树立崇高观念,而且,对日常生活乃至学术研究中的“异端思维”应给予应有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