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龙 甘国华 蒋友翠
(昭通市威信县中医医院;云南昭通657900)
【摘要】目的:探讨中医未病防治在脾胃病治疗的前景。方法:研究对象为脾胃病患者,例数200例,采用抽签分组方式对研究对象200例进行分组,患者收取时间在2016年2月10日到2018年2月11日,分为观察组一组(100例脾胃病患者)、对照组一组(100例脾胃病患者),分别实施中医未病防治措施和常规措施,将两组的症状改善时间、住院时间、总有效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脾胃病患者的症状改善时间(3.21±1.01)d、住院时间(8.45±2.01)d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 观察组脾胃病患者总有效率98.00%(其中显效患者90例、有效患者8例、无效患者2例)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通过在脾胃病治疗中应用中医未病防治后,取得显著效果,具有多种优势。
【关键词】:中医未病防治;脾胃病治疗;前景探讨
【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2095-9753(2019)01-0101-01
治末病思想主要源于“黄帝内经”,为中医学对疾病预防原则概括,对疾病诊治十分重要,随着多种因素影响,导致脾胃病发病率不断增加,而实施一项有效的治疗方式十分重要[1]。因此,我院对中医未病防治在脾胃病治疗的前景进行分析,见本文研究详细描述。
1资料和方法
1.1资料
研究对象为脾胃病患者,例数200例,采用抽签分组方式对研究对象200例进行分组,患者收取时间在2016年2月10日到2018年2月11日,分为观察组一组(100例脾胃病患者)、对照组一组(100例脾胃病患者)。
观察组100例:年龄在20岁直至60岁之间,平均年龄均为(40.21±1.15)岁,脾胃病患者性别:50例为女性、50例为男性。
对照组100例:年龄在21岁直至60岁之间,平均年龄均为(41.15±1.26)岁,脾胃病患者性别:49例为女性、51例为男性。
2组脾胃病患者的平均年龄、性别等资料相比无显著差异性,采用P>0.05代表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100例均使用常规措施。
对患者实施常规用药治疗。
观察组100例均使用中医未病防治措施。
1.在常规用药基础上进行中医未病防治措施:①药膳和食疗,在辩证施治、辩体施膳理论指导下,对患者进行食疗和药膳。②推拿和针灸:可对患者进行推拿和治疗措施[2]。
2.冬病夏治:冬病主要是指好发于冬季的疾病,例如脾胃虚寒类疾病,在夏季患者病情缓解时,给予患者外用或者内服药物,通过合理治疗,能调节脾胃病患者人体气血阴阳平衡,增强患者自身机体免疫功能。
3.三九贴三伏贴:根据中医中“春夏养阳”、“冬病夏治”等原理,利用夏季气温高以及人体机体阳气充沛,给予患者贴敷温阳散寒药物,药物经过吸收后能作用人体全身,从而达到治疗人体虚寒病症情况。
4.平衡针;采用平衡针进行针刺治疗,针刺患者胃痛穴,配穴位;胸痛穴、腹痛穴,根据平衡针法取穴方式,对患者进行快速针刺,以患者局部胀、麻、酸为主,获得针感后出针、针刺时间在3秒以内。
5.中医健康指导:对脾胃病患者体质辩识后进行健康指导,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使患者积极配合中医未病防治治疗,利于改善患者病情。
1.3 观察指标
对比对照组、观察组两组脾胃病患者的症状改善时间、住院时间、总有效率。
1.4 统计学处理
统计学数据处理采取SPSS25.0软件,本次研究症状改善时间、住院时间、总有效率指标对比不同,可使用P<0.05表示,具有差异。
2 结果
2.1症状改善时间、住院时间
观察组脾胃病患者的症状改善时间(3.21±1.01)d、住院时间(8.45±2.01)d短于对照组患者症状改善时间(5.10±1.45)d、住院时间(10.45±2.11)d(P<0.05),见表1所示。
3讨论
据相关研究显示,中医治末病思想是由我国古代医学提出的疾病防治原则,对于疾病应未病先防、扶正御邪、见徽知著、及早诊治、病后调理、以防复发[3]。
食疗和药膳为能体现我国中医学特色传统疗法,作为中医中“医养同理、药食同源”的理论产物,即将药物作为食物,又将食物赋以药用,既能保健强身、还能防病治病,满足了人们喜于食、厌于药的天性,将良药苦口变成良药可口,在中医中受到多数患者青睐,在辩证施膳理论指导下,取得显著效果。而推拿和针灸也是我国传统医学瑰宝,在养身保健方面具有显著效果,其具有改善体质、调节气血、平衡阴阳、调整内分泌功能、防治亚健康状态,针灸治疗具有耳针体结合、电针疗法、穴位埋线、辩证分型等,通过应用药膳和食疗、推拿和针灸、冬病夏治、三九贴三伏贴、平衡针、中医健康指导多种治疗措施后,其临床观察疗效确切,取得显著效果,在临床广泛应用。中医治末病思想博大精深,其源远流长,其所包含的病后调理、既病防变、未病先防等内容,对脾胃病防治十分重要[4-7]。
经研究表明,观察组脾胃病患者的症状改善时间(3.21±1.01)d、住院时间(8.45±2.01)d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脾胃病患者总有效率98.00%(其中显效患者90例、有效患者8例、无效患者2例)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
综上所述,通过在脾胃病治疗中应用中医未病防治后,取得显著效果,具有多种优势,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及运用。
参考文献:
[1]郭璇,刘芸,王小娟等.“治未病”思想对脾胃病的防治浅析[J].湖南中医杂志,2014,30(11):133-134.
[2]冯新玲,何万春.“治未病”在脾胃病病因中的应用[J].光明中医,2014,29(12):2629-2630.
[3]杨永龙,蒋友翠,甘国华等.《伤寒杂病论》对胃痞诊疗思路浅析[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3,34(8):10-12.
[4]田冀虹,刘文英,田巍等.从治未病探讨结肠黑变病的防治[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5,13(9):137-139.
[5]杨欢,花海兵,顾勤等.江阴市老年居民及老年高血压病、糖尿病患者中医体质调查报告[J].江苏中医药,2016,48(4):70-72.
[6]赵智宏,马兴婷,段红霞等.中医治未病思想在幽门螺杆菌感染防治中的应用[J].内蒙古中医药,2017,36(10):6-7.
[7]董阿茹汗,邵建柱.邵建柱治未病思想下三伏饮在脾胃病中的应用[J].内蒙古中医药,2017,36(5):36-37.
论文作者:杨永龙 甘国华 蒋友翠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9年1月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
标签:脾胃论文; 患者论文; 病患者论文; 时间论文; 中医论文; 病防治论文; 对照组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2019年1月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