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系 湖北 武汉 430071)
【摘要】目的:探讨宜昌市乙肝肝硬化患者肝细胞损伤与补体C3,C4的关系。方法:采用速率法检测105例乙肝肝硬化患者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并计算AST/ALT值(DeRitis值),按检测结果分为(DeRitis值<1.50,1.50<DeRitis值<2.00,DeRitis值>2.00)3组及对照组,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血清补体C3、C4进行检测。 结果:甲组C3、C4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乙组和丙组C3、C4均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甲、乙、丙三组间随着AST/ALT比值的增高,血清补体C3、C4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乙肝肝硬化患者随着AST/ALT值得增加,即肝细胞损伤程度的增加,补体C3和C4的水平逐渐降低,检测补体C3、C4有助于评估肝细胞的损伤程度。
【关键词】乙肝肝硬化;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补体C3;补体C4
【中图分类号】R512.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13-0396-01
乙肝肝硬化患者主要致病因素是乙肝病毒的反复复制加重肝脏细胞的损伤和纤维化程度,其病情的进展与免疫功能调节紊乱有关,而肝脏是合成补体C3、C4的主要场所[1]。AST/ALT比值又称DeRitis值,DeRitis值可靠、稳定,能真实反应肝细胞的损伤,本研究旨在通过对乙肝肝硬化患者不同AST/ALT值水平与补体C3、C4的关系,进一步讨论乙肝病毒感染致肝硬化后,不同肝细胞损伤对补体C3、C4水平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15年8月—2016年10月 105例湖北省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乙肝肝硬化病人,肝硬化符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2010年版中对于乙型肝炎肝硬化的诊断标准。其中男性62例,女性43例;年龄35~65岁,平均年龄(42.8±8.5)以DeRitis值<1.50,1.50<DeRitis值<2.00,DeRitis值>2.00L依次分为3组,同时选用健康人员30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34~65岁,平均年龄(45.4±7.8)。
1.2 方法
所有受试人员于清晨空腹采集静脉血3ml并分离血清进行相关检查。补体C3、C4测定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使用西门子BNII特种蛋白仪及原装配套试剂。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采用速率法检测,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采用速率法检测,均使用西门子ADVIA2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及原装配套试剂。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统计结果均以均数加减标准差(x-±s)数据采用方差分析,样本均数t检验和相关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乙肝肝硬化患者不同AST/ALT比值与对照组补体C3、C4检测结果见表1。随着AST/ALT比值的增高,血清补体C3、C4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甲、乙、丙三组血清补体C3、C4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见表。
3.讨论
补体是存在于正常人血清与组织液中的一组经活化后具有酶活性的蛋白质。补体C3主要由肝脏细胞合成,补体C4主要由巨噬细胞合成,而巨噬细胞在肝脏内分布数量最多,因此肝脏是合成补体C3、C4的主要场所[3]。乙肝肝硬化患者随着病程发展,肝细胞受损程度逐渐增高,同时门脉压增高,门体侧支循环建立,导致内毒素入血,经典途径和C3旁路同时被激活,消耗大量补体,使得补体水平进一步降低[4-5]。肝细胞受损时,ALT和AST均会升高,但这两种酶在肝细胞内的分布是不同的,ALT主要分布在细胞浆,AST则主要分布在线粒体中。当肝细胞受损严重时,AST则显著增高。AST/ALT的比值又称为DeRitis值,DeRitis值能更稳定、真实的反映肝细胞的损伤程度,近年来在肝脏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和愈后判断上逐渐受到重视。
本研究通过对105例乙肝肝硬化患者的血清ALT、AST、补体C3和C4的检测,研究发现,随着AST/ALT值得增加,即肝细胞损伤程度的增加,补体C3和C4的水平逐渐降低,且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在肝脏损伤的早期,其变化的程度并不明显。因此血清补体C3、C4水平与肝细胞损伤的程度具有密切的联系。
总之,血清补体C3、C4的测定,有助于评估乙肝肝硬化患者受损程度,能很好的反映肝脏的储备功能,为乙肝肝硬化患者的分级、治疗、预后提供了有效的补充。
【参考文献】
[1]赵良营,张娟.病毒性肝炎血清免疫球蛋白和补体的研究[J].实用预防医学,2005,12(4):860.
[2]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感染学分会.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0版)[J].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2010,24(5):327-330.
[3]张占卿,陆伟,饶敏,等.血清补体C3和C4预测慢性乙型肝炎肝组织病理学状态的价值[J].临床内科杂志,2011,28(8):531-534.
[4]张红,李光迪,杨佩琦,等.血清补体C3在慢性乙型肝炎检测中的应用价值[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7(10):953-954.
[5]张立军.乙型病毒肝炎血清中补体C3含量测定及临床意义[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0,21(4):566-566.
论文作者:罗宇成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5月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23
标签:补体论文; 肝硬化论文; 血清论文; 乙肝论文; 损伤论文; 肝细胞论文; 患者论文; 《医药前沿》2017年5月第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