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毅锋 山东省滨州市阳信县温店镇张官寨小学 251811
摘 要: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教学。学生需要在自主探究中体验“再创造”,在实践操作中体验“做数学”,在合作交流中体验“说数学”,在联系生活中体验“用数学”。学生体验学习,是用心去感悟的过程,在体验中思考、创造,有利于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关键词:新课标 自主探究 体验 再创造 做数学 说数学 用数学
传统的数学教学是学生被动吸收、机械记忆、反复练习、强化训练的过程,没有主体的体验。新课改的数学教学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得到亲身体验,使学生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在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体验。”所谓体验,就是个体主动亲历或虚拟地亲历某件事并获得相应的认知和情感的直接经验的活动。让学生亲历经验,不但有助于通过多种活动探究和获取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生在体验中能够逐步掌握数学学习的一般规律和方法。教师要以“课标”精神为指导,用活用好教材,进行创造性的教,让学生经历学习过程,充分体验数学学习,感受成功的喜悦,增强信心,从而达到学会学习的目的。
一、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体验“再创造”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不仅关系到数学的教学质量,而且关系到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人才素质。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把学生培养成为不仅具有扎实的科学文化知识,更具创新、探索意识的新世纪人才,就成为我们数学教育工作者值得深思的问题。学习数学的正确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把本人要学习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去进行这种再创造工作,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实践证明,学生不实行“再创造”,他对学习的内容就难以真正理解,更谈不上灵活运用了。
如学习分数的意义时,出示:一张纸条,让学生把它平均分成多少份,学生动手用直尺实际的分一分,问题迎刃而解。教师作为教学内容的加工者,应站在发展学生思维的高度,相信学生的认知潜能,对于难度不大的例题,大胆舍弃过多、过细的铺垫,尽量对学生少一些暗示、干预,正如“教学不需要精雕细刻,学生不需要精心打造”,要让学生像科学家一样去自己研究、发现,在自主探究中体验,在体验中主动构建知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实践操作——让学生体验“做数学”
教与学都要以“做”为中心。陶行知先生早就提出“教学做合一”的观点,因为“你做了你才能学会”。皮亚杰指出:“传统教学的特点,就在于往往是口头讲解,而不是从实际操作开始数学教学。”“做”就是让学生动手操作,在操作中体验数学。通过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获得大量的感性知识,同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
如在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时,为了让学生理解面、棱和顶点,让他们每个学习小组用土豆来探索,用刀切一下就是一个面,再切一下两个面的交线就是棱,最后再切一个面三条楞的交点就是顶点。如果让学生用切土豆的方法玩一玩,或许学生就很容易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而且能清晰地把握,学会逻辑地思考。对于小学生来说,听过了,可能就忘记;看过了,可能会明白;只有做过了,才会真正理解。教师要善于用实践的眼光处理教材,力求把教学内容设计成物质化活动,让学生体验“做数学”的快乐。
三、合作交流——让学生体验“说数学”
课堂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合作交流,能够构建平等自由的对话平台,使学生处于积极、活跃、自由的状态,能出现始料未及的体验和思维火花的碰撞,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因为“个人创造的数学必须取决于数学共同体的‘裁决’,只有为数学共同体所一致接受的数学概念、方法、问题等,才能真正成为数学的成分。”因此,个体的经验需要与同伴和教师交流,才能顺利地共同建构。
例如学习“分数与小数的互化”,把分数化成小数时,首先让学生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一个个地去除,用分子除以分母,除不尽时结果一般保留3位小数。小数化成分数时,则根据小数的意义来写成分数,最后结果要化成最简分数。让学生亲自做题,然后让学生说一说做题的过程,小组的同学讨论交流各自的意见,让学生来评价做题的正误。可见,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充分地表达、争辩,在体验中“说数学”能更好地锻炼创新思维能力。
四、联系生活——让学生体验“用数学”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实践于生活。数学具有生活性。教师要创设条件,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学习和理解数学;要善于引导学生把课堂中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应用于生活实际,既可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又能让学生切实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到数学的价值。
如简便运算135-98,可让学生采用“购物付款的经验”来理解:爸爸有一张百元大钞和35元零钱,买一条98元的裤子,他怎样付钱?营业员怎样找钱?最后爸爸还有多少钱?学生都能回答:爸爸拿出100元给营业员,营业员找给他2元,爸爸最后的钱是35+2=37元。引导学生真正理解“多减了要加上”的规律。以此类推理解130、103、168+98、179+102等习题。再如:家里要铺地板砖,地面长90分米,宽60分米,从不浪费材料的角度考虑(使用的地板砖都是整块),可以选择边长是多少分米的正方形地板砖?
论文作者:赵毅锋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7年12月总第25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28
标签:数学论文; 学生论文; 小数论文; 教师论文; 分数论文; 分米论文; 再创造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7年12月总第25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