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性别角色塑造对学生性别意识的影响,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性别论文,角色论文,意识论文,高中论文,语文教材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现代社会,野蛮女友和宅男、草食男等新新名词越来越多,男生女相,女生男化的性别角色意识混淆情况也越来越普遍。面对现状,许多研究者认为是当前的社会氛围导致人们出现性别观混淆。性别角色通常是指社会性别角色的分工,是儿童在童年时期受到外界影响与教育的结果,分析其形成缘由,还是教育问题。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者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关系,其中家庭教育是教育的基础,学校教育是核心,社会教育是延伸,譬如链条,环环相扣,缺一不可。 从小学开始,学校生活就构成了学生生活的重心,校园环境对学生自我认同的形成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而居于学校生活核心地位的教材更是重中之重。其中语文教材在强化学生形成性别认同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新中国成立以来直至改革开放,由于特殊时期的特殊需求,中学语文教材几乎完全忽略了男女之间性别差异导致的社会角色、功能和定位的不同,女性形象只是政治标签,被赋予同样社会功能的女性言行举止都与男性相差不大。改革开放后,虽然中国的教科书在性别角色问题上呈现逐年改善的趋势,但妇女角色歪曲和男性角色刻板描述依旧存在,以致教材中呈现的性别意识与现实社会对学生(主要是女生)的社会角色、功能及定位要求出现显著差异。长时间受制于此种教材性别暗示中,对学生今后的成长不利。当下所谓“女汉子”、“基友”等网络流行词汇或可视为男女性别认同在一定程度上被混淆的产物,而其源头可追溯到中小学生的校园生活,甚至教材中。 一、性别意识的概念与意义 性别意识,亦称为性别平等意识,即一种从性别的角度,去观察和认识社会政治、文化、经济和环境,并对它们进行性别分析和性别规划,以实现社会性别公平的观念和方法。通常是指男女潜意识中对自身性别的一种自我认识,会影响人对自身性别角色行为的认知。性别可以分为生理性别和心理性别两种,其中生理性别是天生的,不可改变的,心理性别是经后天教育及环境综合作用形成的,可改变的。性别意识决定了男生和女生的行为差异,如男生举止会阳刚,女生举止会温柔。 在社会上充斥着许多男生女化、女生男相的现象,如在许多电影、电视剧中,许多男主角的形象都是奶油小生,偏女性化的。无论是2010年快乐男声中的刘著还是最近爆红网络的“妖娆哥”、“长裙哥”都是典型的生理和心理性别错位现象,即性别意识混淆。当下校园里,我们不时也会看到有些男生说话轻声细语,动作扭扭捏捏,喜欢和女孩子扎堆玩,而一些女生则恰恰相反,言行举止大大咧咧,这些现象都是属于性别意识混淆。性别意识衍生出性别角色,性别角色是依据男女性别划分性别行为的社会角色模式。如男性行为应该展现出雄健,女性行为则应体现出温柔。因此,性别意识混淆直接影响了人对性别角色的设定,导致个人行为与社会大众的性别意识观出现偏差。虽然男女性别是先天遗传固定的,但是性别意识却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通过后天的教育环境、教育意识及教育手段综合作用所形成的,因此性别意识是不稳固的、可改变的。 学校教育是教育的关键,学校不仅是传授知识的场所,更重要的作用是培养身心全面健康发展的青少年,引导学生使其成“人”。而学校教育中性别意识培养集体缺失是导致社会性别意识混淆的主因。 二、对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课文人物形象的性别解读 (一)女性人物形象分析 现行人教版语文教材女性形象存在严重的刻板化倾向描述,人物性格由出现的历史背景与其身份决定,易引导学习者形成性别刻板印象。刻板化描述来自于性别陈规,也称“性别刻板印象”,它针对不同的性别群体的简单概括表征,常常表现为人们对男性或女性角色特征固定的、僵化的看法。性别刻板印象是针对不同的性别群体的简单概括表征,常常表现为人们对男性或女性角色特征固定、僵化的看法。 通过分析不难发现,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选文中女性角色人物性格特征有着明显“生活与命运的弱者”这种性别刻板化倾向。 1.无论现代还是古代,选文皆将女性角色限定为人母、人妻或妾,内容也多为对爱情、婚姻的担忧愁苦和逆来顺受的付出,虽然感叹生活与命运的不公,却又不敢与之斗争,如《卫风·氓》中的无名女子;《大堰河——我的保姆》中的大叶荷,都是为家庭、丈夫、子女默默付出不求回报的妻子与母亲。 2.女性人物角色缺乏当今女性所具有的独立、自主等性格特征,取而代之的是受到世俗压迫的传统女性,性格多为顺从、体贴、勤劳、能干、纯真、善良、对爱情坚贞等,如《孔雀东南飞》中的刘兰芝;另还有表现不良品德的词语,如爱慕虚荣、自私吝啬、刻薄、小市民等,如《三块钱国币》中的吴太太。而表现女性突破传统束缚、具有现代社会提倡的新型品质的形象不多,女性的现代品质和社会化特征淹没在传统性格中。 3.正面评价女性人物性格品质,纵观整套教材,可以分为两类:(1)多以表面化、先天化为主,如温柔似水、自然纯真、勤恳劳作,而她们的才华、智慧、气质与能力等内在美则几乎被完全忽略。(2)正义勇敢,不怕牺牲的“女英雄”,如《记念刘和珍君》中的刘和珍。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从头至尾未曾出现一位能够代表二十一世纪现代女性特征的女性角色,选文女性形象皆受当时的社会、政治环境和男性的要求共同影响,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去甚远,缺乏可比性、生活感和可模仿性,不能引起女学生的共鸣,不能成为学生模仿学习的楷模。“矮板”的弱者女性形象不能让女学生对女性性别认同产生影响。 (二)男性人物形象分析 现行人教版语文教材中,男性人物形象比女性形象丰富得多。男性典型形象有:聪慧、睿智、善辩的智慧型,伟大、满腹经纶、执著追求、刻苦奋斗的领袖型,充满智慧、胸怀大志的爱国勇士等,虽然也有性格存在明显弱点的男性人物形象,但仍然以正面形象为主。 人教版语文教材中男性形象被塑造得丰富立体、有血有肉,学生可以全面领略到男性形象的人性品格、深邃的思想智慧、丰富的人生经验,自然而然地也会对这些男性角色产生敬仰、崇拜之情。 如《烛之武退秦师》、《廉颇蔺相如列传》等,展现的是智勇双全、能言善辩、机智勇敢的文臣武将,勾勒出了忠诚机智、热爱祖国等深沉而丰满的形象;《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宝玉挨打》等课文中人物形象生动丰满,追求自由平等,反对约束,心地善良,是冲破封建政治与道德束缚的代表人物。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极力通过男性人物形象传递男性英勇机智、勤奋努力等优秀品格。但同时我们不难发现,男性形象往往被放置在某种宏大叙事背景下,似乎只有国事、天下事才值得为之奋斗,缺少普通的、生活化的男性形象。而这也是社会、文化与政治赋予男性形象的特征。 综合男性、女性人物形象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教育最根本的功能是促进儿童社会化,教育的最终目标应该是培养多元化的人,即生活多元化的人,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能够引起学生共鸣,激发学习模范兴趣,能够同时融合男性和女性的性别特质,具有多元化发展的人。性别角色是后天学习获得的,是经验积累的结果。学校应当充分发挥使儿童社会化的功能,尽快完成儿童的学校社会化。而完成学校社会化的主要工具是教材,但现行教材中性别形象的选取与时代严重脱节,让学生在教材中无法找到能够形成正确性别认同的参照,男女性人物形象成为政治和某种社会“英雄”意识的主角,会让学生产生崇拜和敬仰之情,尚处在性别形成期的学生易盲目地认可模仿,让一些身体强健的男生产生错误的“男性”性别优越意识,而那些相对弱小的男生则产生不自信、抑郁等情绪,进而慢慢地厌恶男性性别,认可女性性别,形成错误的性别意识。教材中女性角色还存在着极其严重的“生活和命运的弱者”的刻板形象,女生无法从教材中的女性形象身上获得自信,也会形成错误的性别意识,认可男性形象“英雄”主义的特征,从心理上向男性性别特征靠拢。 三、教科书存在性别误区的影响 教材作为学校教育的“法定文本”传递着特定的价值取向。如果将教科书比作学校建立在学生周围的建筑物,那么教科书就应该为每一个学生提供了解他人经历的窗口和反映自身现实价值的一面镜子。只有当窗和镜子都向学生们提供科学的信息和丰富的形象时,才能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教材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媒介,集中反映了主流社会文化对性别和性别角色社会化的认识。蕴含在教材中的性别偏见再产生和强化了社会性别偏见的意识,尤其影响了学生对所属性别角色的认同和归属,最终将导致性别偏见合法化、合理化,形成错误的性别意识定位,对学生性格、心理健康也将产生负面影响。 (一)对女生的影响 教材体现了社会认可的文化规范,它所塑造的性别角色会对学生的性别观念和性别认同产生影响。在教材中传统文化赋予女性的“相夫教子”这一类母亲或妻子形象,以及政治需要赋予女性的革命者形象不断地被强化,而现代女性所追求的独立、自主特质却被遗漏,女性形象不仅被忽视,甚至被歪曲,其中传递给女生的影响必然是负面的。 首先,语文教材中缺乏学习的典范。现行教材中的女性角色形象多是悲苦的、失声的、被矮化的,这就弱化了女性在现代社会中生存所需的各项能力。女性作者、女性人物的出现也远远少于男性。女中学生很难接触到真正值得效仿学习的典范。 其次,语文教材中对女性角色刻板化描述和歪曲描述,容易使女学生在建构性别意识的过程中形成性别刻板印象,使得学生很难发现自身可能具有的多元特质。语文教材中一些片面、刻板的女性形象无疑使得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的守旧思想继续存在,对中学生造成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会认可妇女价值低于男性,女生的社会评价、自尊心和自信心也就会随之下降,对女学生走向社会造成心理阻碍。 最后,教材中女性多数被刻板化为消极、被动的形象,这样的性别观念难免会造成学生的自我否定、不自信的不良现象,形成想要摘掉“弱者”的帽子,打破“男尊女卑”的心理,不再认同传统女性性别价值,但又缺少现代的学习典范,只能学习男性的“英雄”气概,从潜意识中认可、模仿男性性别特征,以至形成当今社会中的“女汉子”现象。 (二)对男生的影响 教科书上宣扬的一些观念不利于男生形成平等的两性观,最终会使得男生也成为性别刻板的受害者。 首先,教育应该造就多元化的人,教材应该服务于这个目的。处于青春期的男孩子也有迷茫、敏感、脆弱、感性的一面,教材中过度宣传男性勇敢、坚强、独立自主等优秀品质,经过长期心理暗示,男生正常情绪难以发泄,不仅不利于男生的性格发展,还容易诱发各种心理问题。近来国内高中频频发生学生自杀事件,高强度的学习压力无处宣泄是诱导他们走向不归路的主因。 其次,教材在人物性别形象刻画上有着严重的刻板化认识,男性形象被刻画为勇敢、坚毅、刚强,这些似乎成了男性的固有标识,而事实上并非所有男生都是这样拥有强壮的体魄、阳刚的男子气概,还有不少男生“男性”性格从小就受到了遏制,以致后来遇事胆小,不敢说、不敢做、不敢冒险、不敢表现自己等等。但他们长此以往地无法在教材中的男性性别形象上找到自我的认同感和自信心,长期的压抑和不正确的性别认识,让男生从心理上怀疑甚至厌恶自身性别,一些学生更易造成性别角色的错位,不正确的性别观一旦形成带给他们的将是心灵的扭曲和伤害。 教材不但是学生学习知识的载体,而且应该告诉学生什么才是有价值、有意义的人生,后者在一定程度上甚至重于前者。具体到本文主旨来说,女生需要更多的优秀女性形象激励她们上进,帮助她们确立人生目标。男生同样需要帮助他们形成正确性别观,形成正确的性别观念。笔者认为应在教材开发上引入“因性编教”视角,并且在教学过程中增强教师教学的“因性施教”意识。 (一)在教材开发上引入“因性编教”视角 亚里士多德说过,公平在于同类同等对待之,不同类不同对待之。这句话可以很好地用来理解因性编教。因性编教主要指编写者要针对男女生生理和心理客观存在的差异,分析其产生的原因,继而按照教育的目标和理想的健康人格标准,在编写教材内容和实施教育措施上做到男女有别,积极主动地发展不同个体的智力因素,塑造和发展不同个体的健康性别心理特征。 首先,增强语文教材编写者的性别意识。教材编写者的性别意识观念会被有意无意地内化在教材内容的选择及编排中,即编写者对认识对象在头脑中形成的一种无意识形象。因此只有让编写者自身形成正确的性别意识,才能在教材编写过程中做到“因性编教”。编写者应在教材编写中多增加对男女学生都具有引导作用的人物角色,同时使语文教材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使其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需要。 其次,增加教材编写中人物角色的现代性及榜样性。教材编写的人物角色,承担着对学生性别意识发展的引导作用。因此,教材编写者应在教材内容中多增加对学生具有模仿作用的人物角色,让学生们能够在学习过程中找到性别学习榜样。例如描绘在思想感情上温柔细腻的儒雅男性形象,在某些“男性”从业者居多的领域中“巾帼不让须眉”的现代女性形象等,让学生能够从中找到归属感和认同感,这对学生收获平等的两性认识、塑造完美自我性别角色都是至关重要的。 (二)增强教师教学的“因性施教”意识 近年来,虽然教材性别文化引起了许多研究者的关注,但距离编制出一套健全的性别平等的教材还有很长的路程。作为教材的讲解者,教师在教学中因性施教具有重要作用。 首先,教师会不自觉地受到传统性别观念的影响,在教学中对文本讲解时不可避免地表现出或多或少的性别刻板化思想和行为。想要在教学中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性别观,教师必须要让自己先形成性别平等意识。 其次,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教育青少年认识到生理构造上的男女有别是无从否认的事实,但这并不代表男女之间存在优劣之分,在个性和人格等方面,男女是平等的;另一方面,教师应针对男女生生理和心理的差异,采取适当的教育措施和教学方法,对各自性别特征中所具有的优势予以强化和发展,打破传统性别定型观念的限制,积极尝试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和课程设置,例如男生更适合逻辑动手教学,而女生则更适合语言理论教学,最大限度地让男女学生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性别优势。同时也要对各自性别特征中所具有的弱势予以帮助和弥补,最终培养学生健全、健康的性别观。高中语文教材中性别角色塑造对学生性别意识的影响_性别角色论文
高中语文教材中性别角色塑造对学生性别意识的影响_性别角色论文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