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露
贵州省贵阳市公共卫生救治中心 贵州 贵阳 550003
摘要: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应用于重症涂阴和涂阳肺结核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来源于我院2014.10~201.10收治的74例肺结核患者,依据护理模式分组,其中对照组(n=37)行常规护理,观察组(n=37)行护理干预并强调健康教育,对比两组依从性。结果 对照组总依从性为81.1%,低于观察组94.6%,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 为重症涂阴和涂阳肺结核患者开展健康宣教及护理干预可明显提升依从性,进而增强临床效果,值得推广。
关键词:肺结核;健康教育;护理干预
肺结核为慢性呼吸道传染病,对人们健康存在严重危害。近年来结核病疫情回升,成为社会公共卫生问题,后果严重。当前治疗肺结核主要采用化疗法,然而该病传染性强,且病程长,反复发作,需长期随访与治疗,而患者用药依从性直接影响治疗效果,患者若未坚持合理、规范及足量用药,会导致病情恶化或复发,甚至产生结核耐药,转变为难治性肺结核[1]。大量研究证实,对肺结核患者采用全程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可提升其依从性,进而强化临床效果。为详细探讨,现将74例患者纳入本研究,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来源于我院2014.10~201.10收治的74例肺结核患者,依据护理模式分组,其中对照组(n=37)行常规护理,观察组(n=37)行护理干预并强调健康教育。对照组中25例为男患,12例为女患;年龄为23~76岁,平均(43.8±6.5)岁;21例为涂阳肺结核,16例为重症涂阴肺结核。观察组中27例为男患,10例为女患;年龄为22~75岁,平均(42.4±6.1)岁;20例为涂阳肺结核,17例为重症涂阴肺结核。两组年龄、性别及病情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均衡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即病情控制、健康宣教、心理疏导等,观察组行护理干预并强调健康教育,具体如下:
1.2.1 健康教育 与患者充分交通,了解病情、心理状态、生活习惯及疾病认知等,将基础信息充分收集,初步评估患者情况。基于评估结果整理分析收集资料,将患者健康问题整理出来,而后开展针对性健康宣教。护士需告知患者肺结核具有可治愈性,而能否治愈直接受到治疗是否规律影响,由此增强患者信心。为避免患者担忧医疗费用,告知国家优惠政策,可免费治疗肺结核患者。结核病治疗后无传染性,但是还需注重消毒隔离,痰菌仍为阳性时避免在人群中打喷嚏、大声说话或咳嗽。向其解释医生制定的化疗方案,使其了解化疗的必要性;将患者须知、联系卡等发放至患者手中,并让患者在治疗协议上签字。指导患者正确用药,并教会不良反应的防范方法,叮嘱按时复查;定期随访,与患者所在地督导员联系,了解患者是否规律用药。筛查密切接触于肺结核人群,并叮嘱定期检查避免感染。
1.2.2 心理护理 肺结核传染性强,患者确诊后多陷入心理折磨及精神痛苦,易产生心理疾病。此时护士应多与患者沟通交流,态度和蔼,保持微笑,分析患者心理问题产生原因,强调规范治疗疾病是可治愈的,将其不良情绪适当缓解。因二线抗结核药物副反应较严重,且治疗效果欠佳,会导致患者情绪波动,为此护士在与患者沟通时需了解前一天的用药与心理状况,做好解释工作,鼓励坚持。
1.2.3 用药指导 指导患者合理规范用药,密切观察不良反应。若患者出现副反应可合理调整用药时间,为睡前或餐后服用,观察有无便潜血或呕血现象,详细记录。若出现变态反应需及时处理,多安慰,增强信任感,将忧虑减轻。建立联系卡以随时督促,复诊时多加督促,使其养成规律用药习惯并结合日常生活习惯,防止遗忘,将自我监督与用药自觉性充分发挥。可设置用药提醒物,比如在刷牙杯、床头及饭桌等频繁出入处张贴用药小卡片,可增强依从性。
1.2.4 争取家庭与社会支持 在督促患者用药与提升依从性过程中家庭与社会支持十分重要。社会支持可将患者压力有效缓解,并强化社会功能,改善身心健康。鼓励探视,对涂阳患者探视时注重呼吸道隔离,佩戴口罩,可防止传染。将患者社会支持系统充分调动,使其获得更多关爱与帮助,增强抗病信心,提升依从性。
1.3 观察指标[2]
干预后评定两组依从性,完全遵医嘱长期规范足量用药,定期复诊,无擅自停药或增加药量现象,积极服药,心理状况良好判定为完全依从;遵医嘱用药,无擅自停药现象,积极服药,但心理状况较差判定为不依从;部分依从介于两者之间。
1.4 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处理本组数据主要应用软件SPSS20.0,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行卡方检验,以P<0.05代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依从性对比 见表1。
表1 两组依从性对比[n(%)]
3 讨论
据调查[3-4],我国结核杆菌感染人数高达5.5亿,在全球结核患者中活动性肺结核占比为25%,年龄为15~50岁肺结核者占75%。该年龄段为社会主要劳动力产出,加之该病严重损伤患者身心健康,病程长,导致社会、家庭及患者自身承受沉重负担,患者难以坚持,心理状态差,易对疾病产生错误认知。为此,对此类患者需开展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将结核病防治知识普及并宣传,注重早期预防,引导及时就医,且诊治于专业机构;使患者了解规律足量用药的必要性,学会自我保健与监护。健康教育需强调以人为本,充分了解患者健康教育所需并最大限度满足。同时还要注重疏导患者不良情绪,争取家庭及社会支撑,以增强抗病信心,提升依从性,最终促进康复。
参考文献
[1]李亚妹,王亮,栗爱珍等.健康教育在肺结核咯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体会[J].河北中医,2013,35(5):769-770.
[2]吴秦敏,王新霞,沈轶群等.健康教育联合护理干预提升肺结核患者疾病认知程度的效果研究[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5,(11):1303-1305.
[3]钟艳华,吕露,曾慧频等.健康教育路径在初治肺结核患者中的应用[J].护理管理杂志,2014,14(10):753-754.
[4]孙捷.强化健康教育对肺结核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15):18-19.
作者简介:杨露 (1974-10)女 本科 主管护师 主要从事结核病临床护理工作
论文作者:杨露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6年5月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6
标签:患者论文; 肺结核论文; 健康教育论文; 心理论文; 两组论文; 社会支持论文; 重症论文; 《医师在线》2016年5月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