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推进我国外贸规模管理_规模经济论文

大力推进我国外贸规模管理_规模经济论文

大力推进我国外贸规模经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大力推进论文,规模论文,外贸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实现今后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的关键是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外贸的发展也必须走这条路。目前,由于种种原因,外贸企业正面临着经济效益下降,经营亏损的困难局面,因此,大力推进外贸规模经营是摆脱这一困境的关键,是深化外贸体制改革的必由之路。

一、外贸规模经营及其功能

外贸规模经营是指从事对外贸易的企业由于规模大、联合程度高、专业化分工协作好、经营实力雄厚,从而达到了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和配置,实现了最佳的经济效益。其主要的衡量标准有两个:一是最佳效益的规模;二是对国际市场的风险有很强的抵御能力。不过,外贸规模经营并不等于外贸规模经济效益,我们推进外贸规模经营的目标是实现外贸规模经济效益,即通过生产要素的一定规模的投入和有效配置使用,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形成各自的经营优势和合理经营规模,从而避免由于外贸规模不经济所产生的负效应。外贸规模经营有以下功能:

(一)实现规模经济

即由于企业规模扩大而引起的成本降低、经济效益提高的现象,它包括内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规模经济。内部规模经济主要有:生产及经营要素利用效率和组织效率的提高所带来的效益;产、供、销范围扩大及内部专业化分工带来的效益;良好资信程度及融资能力提高带来的效益。外部规模经济主要有产业规模的形成、企业区域的集中及市场结构的完善等外部环境为产业内企业带来的效益。在存在外部规模经济的条件下,企业的经济效益不仅取决于企业内部规模的大小,而且取决于产业规模的大小,因此外贸企业更适于向经济发达城市和港口城市集中,从而实现外贸规模经济。当然,并不是说外贸企业规模越大越好,而应有一个合理的规模,超过合理规模之后,规模报酬不是递增而是递减。

(二)节约交易费用

企业一般要经过收集信息、谈判磋商、签订合同等交易环节进入市场,这些环节均需要一定的交易费用。当交易纳入企业内部时,企业内部管理及协调也需要一定的组织费用。当企业的组织费用低于市场的交易费用时,企业就会以规模扩大替代一部分市场。外贸企业规模经营产生的交易费用更为明显。

(1)是大规模购销产生的节约:随着外贸企业规模的扩大,购销批量大,参加交易的当事人和交易次数相对减少,从而相对节约交易费用。

(2)是规模延伸到国外产业的节约:即外贸企业突破国内市场的限制向海外扩张从而实现市场进入或获得稳定的货源,使企业的内部交易替代外部市场交易。

(3)是利用价格产生的节约:即外贸企业规模扩大后,内部各分支机构之间通常采用转移价格调拨经营要素,从而使更高昂的外部交易费用内部化,并获得避税优势。

(三)获得垄断优势

大型外贸企业与中小型企业相比,具有很多垄断优势。如所有权优势,它主要指资本优势和技术优势等。资本优势是指能够大量地获得低利率的资本,如进行国际融资;技术优势主要指技术秘密、商标、信誉等无形资产的优势。另外,大型外贸企业可以凭借出口中的垄断高价和进口中的垄断低价获取超额利润,从而获得价格优势。

(四)益于宏观协调

大型外贸企业往往与中小企业有着广泛的联系,它通过购销关系、契约关系、外国协作等形式把中小型企业联结成有机体,从而起到有效的协调作用。例如,日本汽车制造业中关联承包企业达几万家,四然他们之间不存在隶属关系,但是通过大型汽车外贸公司的协调作用,却使得大批汽车零部件企业为出口企业服务,整个汽车工业的经营秩序得到了提高。

二、推进外贸规模经营的必要性

(一)推进外贸规模经营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化大生产的必然趋势

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是自然经济向市场经济发展的历史,也是分散的个体小生产向社会化、现代化过渡转移的历史。市场经济越发达,社会化大生产的程度就越高。其显著标志是:分散的资本走向聚合与集中,单一小规模的企业变成联合的企业集团,国家、地区之间经济、政治联系日趋密切,全球经济向着区域集团化、一体化发展。如《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的诞生,欧盟的扩大,亚太经济合作的升温及东盟迅猛发展等,尽管这些区域集团是开放性的,但在区域内的一些优惠政策必然形成对区域外的排它性,贸易保护主义呈加强的趋势。而一国的生产和流通,必然要参加国际分工和竞争,竞争是经济实力的较量,要增强实力,必然联合起来形成规模经营,发挥组合优势和聚合效应。为此,许多国家和企业纷纷通过兼并增强其竞争实力。如日本的三菱与东京银行合并;美国的大通与化学银行合并;美国的IBM与LOTUS合并等。据统计,1995年国际企业兼并金额达8000亿美元。与此同时,跨国公司迅猛发展,据《1994年世界投资报告》统计,全世界现有37000家跨国公司,它们在世界范围内控制20多万家国外分支机构,跨国公司的内部贸易已占世界贸易总额近40%。由此可见,推进外贸规模经营,正是为了适应世界经济这一发展潮流,使一批企业走向国际市场,与世界强手相抗衡。

(二)推进规模经营是进一步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推动我国外贸发展的客观要求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使市场在配置资源中发挥基础性作用,要为企业创造平等的竞争环境,实现国内外经济的互接互补。这样以来,我们必须按国际贸易规范办事,对外商实行国民待遇,实现外贸经营主体化、多元化,要求外贸企业应立足于“零”政策,即完全竞争状态下去求生存、求发展。而我国现有的外贸体制仍存在很多的问题:

(1)企业规模过小。截止1994年底,我国拥有外贸经营权的企业达8342家,还有22万家外商投资企业具有外贸经营权。但是,在众多的外贸企业中,大型外贸企业却不多。1994年进出口额在5599万美元以上的仅有500家,在1亿美元以上的仅有287家,在10亿美元以上的仅有22家。我国外贸企业规模与发达国家相比相差甚远,日本伊藤忠商社年营业额达1800多亿美元,其它几家大商社也在千亿美元以上。

(2)产、供、销脱节,纵向一体化不足。多数外贸企业单纯或主要从事进出口经营,没有把“产”纳入企业自身,货源主要来自收购,从而对出口商品的品种和质量难以控制,难以适应国际市场行情变化。

(3)“条”、“块”分割严重,横向一体化受阻。由于部门、地区保护主义的存在,国内市场被分割,重复建设现象严重,追求“大而全”、“小而全”,没有形成独特的有内在联系的多样化经营领域,从而缺乏范围经济和合成效应。同时,外贸企业内部承包制实行以后,不少企业内部各分支机构之间缺乏专业化分工,竟价抢购,外贸秩序混乱,从而使企业应有的规模经济也得不到发挥。

面对这一形势,外贸企业必须发挥自身优势,联合起来,走效益规模经营之路,才能生存和发展。

三、对大力推进外贸规模经营的设想

(一)对现有外经贸企业进行“公司化”改组,提高自身素质和实力,塑造市场主体

对原有计划体制下的劳动制度、人事制度及分配制度实行改革,实行目标经营制,推进企业法人化、产权市场化和经营代理化工作。可先对部分条件较好外贸企业进行试点,在1998年前基本建成现代企业制度框架,然后逐步完善、规范,到2000年使企业真正成为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

(二)培育市场体系,推动生产要素流动,引导企业走联合之路,发展外贸企业集团

外贸企业是经营要素的集合,经营要素流动受阻,必须阻碍外贸企业合理规模形成,必须加快培育市场体制,促进资金、劳动力市场形成,打破分割局面,建立符合国际规范的外贸企业破产机制,推动跨地区、跨行业的联合、兼并、收购、控股等,争取在2000年前组建几家以外贸为龙头、公有制为主体、资产联结为纽带的综合商社型企业集团。

组建外贸企业集团是大力推进外贸规模经营之关键,一般说来,有以下几种模式:

(1)企业联合,即:强强联合。上海的做法很值得我们借鉴,早在1994年时,上海的专业外贸中有五家(丝绸、服装、纺织、针织、家纺),由于出口规模大效益好,被誉为“五朵金花”,它们在充分协商和自愿基础上联合发起组建综合商社性质的大型外贸企业集团——东方国际(集团)有限公司,由发起单位以各自所有的国有资产发起组建,建立起企业集团的法人财产权,并以全部法人财产承担集团的全部债务责任,确立集团企业法人制度,成为有限责任公司,被誉为上海外贸航空母舰,1995年出口取得17亿美元的业绩。目前正朝着贸易一体化、经营多元化、组织现代化的跨国经营公司发展。

(2)“自身膨胀”。如上海兰生(集团)有限公司和辽宁食品进出口公司组建的富德集团,即通过贸股结合,以“滚雪球”方式,以一个实力较强的主体企业为核心,联合众多的关联企业,在自愿、平等、互利基础上组成多层次的企业集团。集团可有核心层、紧密层(全资或控股)、半紧密层(参股)、松散层(合同联结)四个层次,通过规范操作,组织创新,形成自身膨胀的大型集团。

(3)以股份制组建企业集团,这是我国今后发展企业集团的主要途径,可以是法人持股,即通过核心企业相互持有对方股权,成为对方股东,共同经营;也可以是国家控股,集团经营;或者是国家授权,集团公司控股形式。如上海的轻工国际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就是法人持股形式。

(4)采用“委托经营”方式,即将企业的法人财产权以契约形式所作的部分或全部让渡。它具有以企业法人财产所有权为基础、以有限责任为核心,实行专家管理的特征。这样通过成为隶属于自己的专门托管公司,对自身主营领域中的一些中小企业开展委托经营,增强其组织协调和辐射力,其重点对象为亏损较严重的中小外贸企业,包括一些县级外贸企业,从而探索一条实现专业化、集团化、国际化的道路。

(三)完善政府推进

政府推进指的是政府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引导外贸企业进行规模经营。市场引导和政府推进并不矛盾。市场引导指的是市场信号,如价格、利率、汇率等,发挥着“看不见的手”的作用。而政府推进则是通过一系列措施发挥着“看得见的手”的作用。采取政府推进措施促进外贸企业的规模经营,在韩国已取得了成功的经验。政府推进措施主要有强化法制建设;鼓励外贸企业按照市场经济原则进行内外贸一体化;制定包括综合商社在内的外贸企业集团标准并给予政策上的优惠,如“金融政策”、“贸易政策”、“产业政策”。尤其是金融政策,集团必须有融资能力,如日本的综合商社与银行是一体的,韩国的商社也大量介入金融系统。中国化工进出口公司能比较成功地向综合商社方向运行,与其拥有金融机构是密不可分的。除此,还要对其进行扶持,包括取消各种形式、各种范围的行政干预;批准改制后集团公司及其部分子公司、控股公司的进出口经营权;帮助解决原专业外贸公司形成的挂帐及负债;鼓励中央、省级专业外贸公司与地方企业的联合等。但要切忌“拉郎配”,如辽宁华曦集团的失败,主要是由一个赢利企业与两个亏损企业合并,而省政府的扶持又不到位,没有融资能力,其结果可想而知。与此同时,实现外贸规模经营还有许多辅助工作要做,如推进外贸代理制、发挥商会作用、实行名牌战略、坚持市场多元化战略等。总之,这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拉郎配”、朝夕可就的事,需要企业和政府共同努力,从而使外贸企业规模经营上一个新台阶。

标签:;  ;  ;  ;  

大力推进我国外贸规模管理_规模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