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讨癫狂梦醒汤联合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效果。方法:将2014年7月1日至2017年3月31日在本院治疗的9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电脑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8例。西药组给予患者利培酮治疗,中西药联合组给予患者利培酮和癫狂梦醒汤治疗。对比两组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症状评分以及不良反应。结果:中西药联合组治疗后的肿瘤坏死因子-α(37.56±5.13pg/mL)、白细胞介素-6(2.51±0.34pg/mL)、SAPS评分(64.55±9.51分)、SANS评分(66.67±2.21分)以及嗜睡、口干、便秘发生率(2.08%、2.08%、4.17%)均低于西药组(P<0.05)。结论:癫狂梦醒汤联合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较单纯利培酮治疗更加安全有效。
【关键词】癫狂梦醒汤;利培酮;精神分裂症
【中图分类号】R74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29-0140-02
精神分裂症属于常见的精神疾病,以行为、情感、思维分裂为主要临床症状,不但会损害自身的身心健康,还可能危及他人的生命安全。临床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常用药物包括氯丙嗪、利培酮等,实践发现[1],单用西药治疗精神分裂症不但无法获得理想的效果,还存在较多的不良反应,患者用药后会产生强烈的药物依赖性,一旦停药就可能复发。近些年中药逐渐引入临床疾病的治疗中,效果较为满意,为了探讨癫狂梦醒汤联合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成效,本文将96例患者作为对象展开研究,见下文。
1.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
从本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中抽取96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均符合诊断标准,对本次研究药物不过敏,将合并重要脏器疾病以及处于特殊时期(哺乳期和妊娠期)的患者排除,病例选取时间是2014年7月1日至2017年3月31日。应用电脑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成西药组和中西药联合组。
西药组(n=48)——男性患者:女性患者=23:25;年龄范围(29~52)岁,平均年龄(41.25±5.12)岁;病程(4~29)个月,平均病程(15.21±5.13)个月。
中西药联合组(n=48)——男性患者:女性患者=22:26;年龄范围(28~50)岁,平均年龄(41.63±5.20)岁;病程(4~28)个月,平均病程(15.34±5.21)个月。
中西药联合组和西药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基线资料对比差别不明显(P>0.05)。
1.2 方法
1.2.1西药组的治疗方法 西药组给予患者利培酮治疗,一天一次,一次服用1mg,连续治疗两周后,增加药量至每天3mg至8mg,服药频率不变,连续用药八周。
1.2.2中西药联合组的治疗方法 给予本组患者利培酮治疗的基础上增加癫狂梦醒汤治疗,汤剂包括以下几种中药材:甘草、苏子、桑白皮、陈皮、青皮各6g,大腹皮、半夏、赤芍各15g,木通、香附、柴胡、桃仁各30g,水煎取汁服用,一天一次,分两次服完(早晚饭后各一次),疗程为八周。
1.3 观察指标
①在治疗前后测量两组患者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包括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6。
②采用精神分裂症阳性、阴性症状量表(SAPS、SANS)[2]对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评估,得分越低表示患者的症状越轻微。
③观察患者用药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计算每种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1.4 统计学处理
将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症状评分用(x-±s)表示,t检验,不良反应发生率用(%)表示,卡方检验,投入SPSS 18.0版软件中进行处理。P<0.05表示对比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治疗前后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
如表1所示,两组治疗前的两项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对比无统计学意义,接受治疗后,虽都有降低,但中西药联合组的降低幅度更大,降低后数据组间相比,P值<0.05。
3.讨论
精神分裂症目前尚未有明确的发病机制,多数国内外医学研究表示,生活环境、内分泌、遗传等因素是引发疾病的主要因素[3-4]。单纯西药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病例较多,但实践发现,患者单纯服用西药后不但会对药物产生依赖性[5],还会出现较多的副作用,导致身心受到进一步创伤。
利培酮广泛应用在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治疗中,和5-HT2亲和力较强[6],可控制患者情绪,改善症状,提高认知功能,用药后发现,该药的近期疗效较好,但远期疗效存在局限性,不良反应发生率(头晕、焦虑、体重增加等)和复发率均较高[7],因此临床一直在探讨是否可开展联合用药的方案。
中医学将精神分裂症纳入“狂”、“癫”等范围[8],认为阴阳失调、神志不舒是引发疾病的主要原因。癫狂梦醒汤属于活血化瘀药,药方中包含多种常用中药材,其中甘草的功能是调和药性;苏子、桑白皮、陈皮、大腹皮、半夏都为佐药,具有降逆化痰、理气开郁之效;青皮、香附、柴胡都为臣药,可调气理血、疏肝理气;赤芍和木通可活血通脉;桃仁(君药)能够活血化瘀。诸药共奏化痰安神、疏肝理气以及活血化瘀之疗效。从现代医学角度分析,桃仁能够对体内多巴胺的代谢进行调节,将损害神经元的因子清除,恢复神经元功能,改善临床症状[9]。
血清炎症因子中的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6属于精神分裂症急性发作的标志指标,表1中数据显示,中西药联合组患者治疗后的上述两项指标水平均低于西药组,P<0.05,说明中西药联合抑制血清炎症因子表达的效果更理想。表2数据显示,中西药联合组治疗后的两项症状评分均较西药组更低,P<0.05。在不良反应方面,中西药联合组的各种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见表3),P<0.05。
由此可知,癫狂梦醒汤联合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效果较单一西药治疗更为理想,在提高疗效的同时还可减少不良反应。
【参考文献】
[1]陈明钟,林巧,林耀平.癫狂梦醒汤加减联合利培酮治疗40例精神分裂症疗效观察[J].北方药学,2015,12(2):21-21.
[2]蒲强红,宴霜,伍朝君.喹硫平与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疗效与认知功能的影响研究[J].基层医学论坛,2015,19(7):865-866.
[3]廖萍.对比分析氨磺必利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J].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2016,33(5):21-22.
[4]赵明坤,刘叶红,张平.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血脂和甲状腺激素的影响[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5,31(5):342-344.
[5]丛凤云.氨磺必利与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疗效和安全性对照研究[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14):120-121.
[6]颜学方.精神分裂症患者利培酮及奥氮平治疗前后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6,37(8):1147-1147.
[7]林虹,于志峰,王志凌等.加味癫狂梦醒汤对精神分裂症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调节的研究[J].中医药学报,2014,42(4):153-155.
[8]李岩.癫狂梦醒汤联合氯丙嗪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17):205-206.
[9]欧阳海兰.癫狂梦醒汤合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31):104-105.
论文作者:刘义,李树珍,陈少峰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5
标签:精神分裂症论文; 患者论文; 西药论文; 因子论文; 梦醒论文; 疗效论文; 血清论文; 《心理医生》2017年2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