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应用论文_陶霞

陶霞

成都市郫都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成都市郫都区妇幼保健院) 四川成都 611730

【摘要】目的 观察治疗子宫肌瘤应用腹腔镜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6年1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73例子宫肌瘤患者为观察对象,按照治疗方式患者分为腹腔镜手术组(观察组38例)和开腹手术组(对照组35例),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治疗期间的排气时间、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术后排气早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并发症情况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肌瘤,可尽快帮助患者康复,且患者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因此该手术方法在子宫肌瘤治疗中具有一定的价值。

【关键词】腹腔镜手术;子宫肌瘤;临床应用

引言

子宫肌瘤是妇科中常见疾病,其临床表现为经量增多及经期延长、下腹包块、白带增多、压迫症状等,症状主要与肌瘤部位、有无变性相关,体征与肌瘤的大小、位置、数目和有无变性相关。治疗方法应根据患者的症状、年龄和生育要求,以及肌瘤的类型、大小、数目全面考虑,可选择观察等待、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对于月经过多导致继发性贫血,药物治疗无效;子宫增大>孕10周;单个肌瘤>5cm;特殊部位(如子宫颈、阔韧带)的肌瘤;严重腹痛、性交痛、有蒂肌瘤引起的急性腹痛;压迫症状明显;能确定肌瘤是不孕或反复流产的唯一原因;准备妊娠的育龄妇女;疑有肉瘤样变等患者,需采取手术治疗[1]。手术途径过去主要以开腹手术为主。开腹手术皮肤创口较大,术后恢复较慢[2-3],但手术操作视野广,肌瘤剔除可较为干净。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腹腔镜手术在临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用于子宫肌瘤剔除的手术治疗中的效果也非常显著。腹腔镜手术也俗称钥匙孔手术,皮肤创口小,术后恢复快,但可能发生穿刺伤、高碳酸血症、皮下气肿、纵膈气肿、气胸、气体栓塞、电灼伤、肩背部不适、中转开腹等。就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肌瘤,本院此次选取了2016年1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73例患者展开了观察,现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6年1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169例子宫肌瘤患者为观察对象,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分别为35例和38例。对照组患者中,患者平均年龄为37.5±5.1岁,平均肌瘤直径为4.3±1.1cm;观察组患者中,患者平均年龄为37.8±4.9岁,平均肌瘤直径为4.4±1.2cm。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患者入选标准:患者均确诊为子宫肌瘤;无盆腔粘连严重者。

排除标准:有肝肾等功能障碍者;有心脑血管疾病等患者;处于哺乳期或妊娠期的患者。

本次观察经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均知情并签署同意书。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以开腹手术方法进行治疗,在开腹手术治疗期间连续进行硬膜外麻醉,并按照传统的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进行手术操作。

观察组患者则以腹腔镜手术方法治疗,具体方法如下:对患者实施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并取头低足高膀胱截石位,在腹部进行四点穿刺,而后置入腹腔镜和操作使用的器械;带蒂的浆膜下肌瘤用1号Dexon线套扎蒂部,以电凝切断并止血;无蒂肌瘤则采用单极电凝切开子宫肌层至瘤体组织,分离肌瘤假包膜之后完整剥离肌瘤,于创面处进行电凝止血;最后将浆膜层与肌层使用可吸收线进行缝合[3]。

1.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手术治疗期间,手术后排气的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等,并观察患者住院期间并发症情况。

1 .4 统计学意义

应用 SPSS 20.0软件分析,计量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数据对比采取X2校验,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后排气及住院时间情况

在两组患者术后排气和住院时间的记录当中,观察组患者的术后排气早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讨论

子宫肌瘤是育龄女性中的常见疾病,多见于30-50岁妇女中,具体的临床症状表现为经期增多及经期延长、腹痛腹胀、白带增多,甚至不孕。在治疗方面,依据患者具体病情具体分析,临床上可进行观察等待、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就患者的手术治疗而言,手术方式可选择子宫肌瘤剔除术、子宫次全切除术和子宫全切术。手术途径可选择传统开腹和微创手术治疗。开腹手术皮肤创口大,术后恢复慢。在微创手术当中,临床上多采用腹腔镜进行子宫肌瘤剔除治疗,由于该术式对患者产生的创伤较小,得到的应用相对广泛,但值得注意的是腹腔镜手术治疗同样也会带来一些并发症,如穿刺伤、高碳酸血症、皮下气肿、纵膈气肿、气胸、气体栓塞、电灼伤、肩背部不适、中转开腹等,同时存在肌瘤剔除不尽的可能。关于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本院此次也展开了具体的观察。

在本次观察当中,选取的73例子宫肌瘤患者均进行手术治疗,其中38例以传统开腹手术治疗,35例则进行腹腔镜手术治疗。患者经不同手术治疗后,根据手术情况等的观察,腹腔镜手术治疗患者的排气时间为18.6±6.1d,术后住院时间为4.2±1.6d,住院期间发生的并发症当中,整体并发症情况低于开腹手术的患者,但本次观察中,患者出现肠粘连的情况高于开腹手术患者,结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子宫肌瘤患者以腹腔镜手术治疗,可尽早恢复,并发症相对较少,但是期间出现肠粘连的几率较大,因此在行腹腔镜手术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手术技巧,缝合浆肌层时尽量形成光滑的子宫创面,并推荐常规使用防粘膜覆盖创面,经济条件允许还可同时使用防粘液等,术后也有必要进行并发症的预防护理。

参考文献:

[1]谢幸 苟文丽.《妇产科学》第8版,2013,311-313

[2]张欣萍.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在非脱垂子宫肌瘤中的临床效果比对观察[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8,25(07):16-17.

[3]李健美.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及预后评价[J].承德医学院学报,2018,35(02):120-122.

[4]苏亚璞.腹腔镜和开腹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比较[J].河南医学研究,2017,26(24):4507-4508.

论文作者:陶霞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8年4月上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4

标签:;  ;  ;  ;  ;  ;  ;  ;  

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应用论文_陶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