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走中国特色的科技创新道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科技创新论文,中国论文,自主创新能力论文,道路论文,特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国科技工作取得新进展
近年来,全国科技界和各地方、各部门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各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科技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科技发展环境明显改善,形成了一批重要创新成果,全国科技事业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2004年,我国国际科技论文数量继续保持增长,首次进入世界前五名,论文影响力逐步扩大;国内发明专利申请数量6.6万件,授权量1.8万件,同比增长分别达16%和60%;全国技术市场技术合同总交易额为1334亿元,比上年增长23%;研究开发经费支出为1843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35%;国家财政科技拨款比2003年增加了19.5%。
1.中长期科技规划研究制定工作取得重要进展
在国务院的领导下,在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经过来自科技界、产业界等各方面2000多位专家一年多的辛勤努力,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战略研究圆满完成,规划纲要编制进入关键阶段。温家宝总理和国务院有关领导同志先后用7个半天的时间听取战略研究专题的汇报。温家宝总理指出:“从总体上看,规划战略研究圆满完成了预定的任务,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深化了对我国科技发展方向、目标和重点的认识,增强了发展我国科技事业的紧迫感和责任感。”这次规划工作是我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制定的第一个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也是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一次规划,将对我国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2.科技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取得进展
根据中央的部署,中央和地方的技术开发类科研机构实现了企业化转制,提高了面向市场、服务经济的能力,促进了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中央所属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分类改革完成了整体部署,正在系统推进,六个部门的院所改革已经完成阶段性验收,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发生重要转变。根据国务院领导同志的批示,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企业化转制院所税收延长扶持的政策得到落实。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取得重要进展,人才队伍结构明显改善,创新能力和科技水平得到提高。高等院校在科研与教育结合、科技创新和成果产业化等方面积极探索,成为科技创新的有生力量。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得到加强,在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化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3.科技创新取得重要成果,高新技术产业化工作稳步推进
在基础研究领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管理机制不断完善,在重点支持自由探索的研究方面取得明显成效;国家“973”计划以国家目标为导向,组织开展重大科学问题研究,对提升关键领域的原始创新能力起到了重要作用。大陆科学钻探工程、五态量子纠缠与量子通讯等一批重要研究成果,显示了我国基础研究水平的稳步提升。在战略高技术和重要公益性研究领域,国家“863”计划、科技攻关计划发挥了重要作用。SBAS疫苗、禽流感基因工程灭活疫苗研制以及艾滋病、血吸虫病、肝炎等防治研究取得重要进展,地球空间双星探测计划、曙光4000A超级计算机等研究取得突破,大中型油气田勘探、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开发研究取得丰硕成果,为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提供了重要支撑。全国数千名科技人员参与的12个重大科技专项,已申请国内外专利和软件著作权1500多项,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新材料1000多项,发表论文2000多篇,形成国家标准624项,在电动汽车、新药创制、食品安全等关键领域取得了多项技术突破,提高了我国部分重点领域的创新能力。高性能复合材料领域的两项研究成果获得2004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结束了这一重要奖项连续六年空缺的局面。在火炬计划的引导下,高新技术产业化蓬勃发展,高新区内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迅速增强,研究开发投入比全国企业平均投入水平高出4倍以上。一大批富有活力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正在迅速成长壮大,涌现出许多依靠自主创新获得市场竞争力的优秀企业。华为、海尔、奇瑞等企业勇于开拓、锐意创新,逐渐形成了核心竞争力,赢得了较好的发展空间。
4.科技进步推动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为解决“三农”问题做出了积极贡献 科技部、农业部、财政部和国家粮食局联合组织实施了“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承担这一工程的十一个粮食主产省区在核心试验区、示范区、辐射区建设方面取得进展,在粮食丰产共性关键技术、三大作物减损增效关键技术研究等方面有所突破。现代农业技术、农作物育种和数字农业专项,累计推广面积达5亿亩。 国产转基因棉花种植面积达2800万亩,使我国成为世界第五大转基因作物种植国家。近年来,国家共投入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10.5亿元,吸纳了地方和企业投入配套资金32亿元,使一大批先进适用的农业科技成果得到转化应用。星火计划已经覆盖了全国近90%的县市,形成了以6000多个星火培训基地为主的农民科技培训体系,培训农民8000多万人次。由科技部与农业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共青团中央、统战部联合启动实施的“星火富民科技工程”,已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展开。由科技部、建设部等七部门联合实施的小城镇发展重大科技专项,为全国小城镇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科技支撑。科技部联合农业部等六部门,建立了36个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北京、河南、四川、广东等地的园区已经成为现代农业的综合示范区。农业部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在推广农业技术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5.地方科技工作日趋活跃,区域创新体系建设蓬勃发展
2004年是科技部确定的“县市科技工作年”,加强县市基层科技工作成为全国科技工作的重点之一。科技部会同地方科技系统对全国2800多个县市(区)科技工作情况进行了系统调研,召开了全国县市科技工作会议,明确了新时期县市科技工作的思路和重点,形成了一系列重要举措。科技部加大了对基层科技工作的投入力度,启动了县市科技工作试点,着力加强县市科技基础设施和服务能力建设。安徽、江西、江苏、河南等省设立了专项经费,对县市科技工作给予支持。省部联动的科技奥运、西部科技专项、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改造科技专项、防治艾滋病科技专项行动、科技特派员制度试点、农业专家大院等工作相继实施,取得了积极效果。科教兴市(县)和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工作,对区域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引导和示范作用。中国工程院“技术创新院士行”、中国科协“千厂千会协作行动”等活动产生了广泛社会影响,受到各地方的欢迎。东三省、长三角、泛珠三角等重点区域积极推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为区域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发展注入了新的内涵与活力。
6.科技基础条件建设逐步加强,科技发展宏观环境不断改善
一是科技评价体系日臻完善。科技评估、科技奖励、专家信用管理等相关工作得到加强,国家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联合评议等工作取得进展,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试点”二期评估是我国首次对科技政策实施效果进行大规模、系统的评估活动。二是科技基础条件建设不断加强。重点建设了一批共性技术集成和工程化配套能力较强的行业技术推广示范中心、工程技术中心,完成了科学数据共享工程、试点评估等相关工作,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和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相继启动,省部共建实验室建设取得进展。三是科技法制建设和科普工作取得积极进展。《科学技术进步法》修订工作顺利推进,科技法制化进程不断加快;科普事业更加繁荣,科普场馆建设、科普创作出版和科普人才队伍建设取得长足进步,在宣传科学思想、弘扬科学文化、提高国民科学素养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四是国际科技合作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围绕服务于国家目标,面向空天领域的若干科学和关键技术、一体化全球大气化学观测合作研究等一批重大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取得重要进展,对外科技合作水平和质量得到提升,一个有利于对外科技合作的总体格局基本形成。
二、深刻认识加强自主创新的重要意义,把推动自主创新摆在全部科技工作的突出位置
最近,胡锦涛总书记对科技工作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强调要坚持把推动自主创新摆在全部科技工作的突出位置,大力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大力增强核心竞争力,在实践中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创新的路子;坚持把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推进结构调整和提高国家竞争力的中心环节,加快建设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温家宝总理在今年全国科技奖励大会上也明确指出,必须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彻到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贯彻到各个产业、行业和地区,努力将我国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型国家。这一系列重要指示是对我国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的重大部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突出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坚持自主创新是我国科技进步的战略基点。我们讲坚持自主创新,一是要加强原始性创新,努力获得更多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二是要加强集成创新,通过各种相关技术成果的融合汇聚,形成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和产业;三是要在广泛吸收全球科学成果、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充分进行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在当今日益开放的国际环境下,我们应当从更多的途径和方式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科学技术。同时,作为一个经济总量庞大、经济结构复杂的发展中大国,我们不能指望别人来解决我们自身发展面临的重大科技问题。我国科技进步必须牢牢建立在自主创新的基点之上,充分利用全球科技资源,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发展奠定雄厚的科学技术基础。
第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转变增长方式、推动结构调整的关键。当前,国民经济粗放增长、低效运行的局面还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结构调整的目标还没有完全实现。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增长和经济规模不断扩大,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等矛盾和问题日益突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动结构调整的要求极为迫切。如果没有自主创新能力的全面提升,我们将难以把握结构调整的方向,只能继续以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为代价来换得短期的经济增长。所以,要把自主创新作为促进结构调整的中心环节,通过提高产业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拓展发展空间,推进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
第三,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应对国际竞争的迫切要求。近年来,我国产业创新能力弱、核心技术依赖国外的问题日益突出,自主知识产权匮乏已成为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障碍。实践反复证明,关键领域的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不掌握核心技术,不具备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就很难在国际竞争中把握机遇,甚至可能丧失发展的主动权。因此,我们在继续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同时,必须强化自主创新能力,集中力量突破一批影响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掌握更多的自主知识产权,尽快摆脱关键技术受制于人的状况,在科学前沿和战略高技术领域占有一席之地,提高国际竞争力,维护国家安全。
三、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落实中长期规划纲要,全面推进2005年科技工作
2005年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巩固宏观调控成果、保持经济社会良好发展态势的关键一年。做好2005年的科技工作,对于全面完成“十五”计划目标,并为“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科技界以及广大科技人员一定要充分认识到自身所肩负的历史责任,全面贯彻党中央、国务院有关科技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技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实践中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创新的路子。2005年科技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落实中长期规划纲要,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中心,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强科技创新环境建设,继续加强地方科技工作,促进行业和企业技术进步,加快推进中国特色的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1.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认真作好“十一五”规划工作
今年国家将正式发布《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未来我国科技发展的指导方针和奋斗目标,对科技发展的重点任务进行部署。各部门和地方要根据规划纲要的指导思想和战略部署,研究科技发展的重大问题,制定各项配套政策措施,切实把规划纲要确定的任务落到实处。制定“十一五”规划是今年的一项重要任务,科技部近期将专门发布通知,对启动“十一五”规划工作提出具体要求。规划工作要把战略研究放在突出位置,结合部门、行业和地方实际,确定科技发展方向和切入点,凝练战略目标和重点任务;要形成开放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科技、经济、社会各方面专家的作用,体现决策科学化、民主化;要广泛吸收企业参与规划的研究制定,使科技规划更多地反映企业发展需求。部门、行业和地方科技规划要与国家科技规划相互衔接,地方科技规划还要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相互衔接,统筹协调,避免不必要的重复。
2.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营造良好制度环境
建设中国特色的国家创新体系,关键是要围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要做好科技政策和经济政策的相互协调,引导企业成为研究开发投入的主体、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创新成果集成应用的主体;改革科技管理方式,面向应用的科技计划要逐步建立企业牵头、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共同参与的机制,支持企业承担国家和地方的研究开发任务;完善技术转移机制,促进企业之间、企业与大学和科研院所之间的知识流动和技术转移,促进企业的技术集成与应用;要以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为重点,建立健全科技型中小企业服务体系,积极发展面向中小企业的投融资体系,创造有利于中小企业创新的政策环境。在院所改革方面,今年将完成20个部门所属公益类院所的分类改革任务;对应用开发类院所企业化转制进行全面总结和评估,在转制院所重点建立一批国家工程技术中心。
科技部将今年确定为“科技管理改革年”,力争在科技计划、科技经费、科技评价和科技奖励等改革上取得突破。科技计划管理改革要突出公共服务职能,对功能结构、管理方式进行调整;科技经费管理改革要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为核心,优化支出结构、统筹资源配置、强化监督管理;科技评价和评估管理体系改革要以落实已经颁布的科技评价办法为重点,推动科技评价的制度化、规范化建设;科技奖励制度改革要以激励自主创新为导向,完善奖励制度及其评审体系。
3.高举火炬、星火旗帜,加速高新技术产业化和农村实用技术推广
十多年来,以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为宗旨的火炬计划,推动了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迅速发展。当前,国家高新区正全面步入以创新为主题的“二次创业”阶段。各高新区要以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为重点,加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着力培育创业孵化体系。今年将重点办好软件、生物医药等一批专业孵化器,切实提高孵化质量和水平;积极推进以创业中心为核心的各类科技创新创业园建设,加快形成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挥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的引导作用,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路线图”计划,引导社会资源共同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推动建立创新基金社会化协作系统。今年国家创新基金规模将扩大到8.4亿元,并通过新的机制带动近百家地方政府设立创新基金,地方投入规模达到14亿元。
过去一年,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势头良好。但从长远来看,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民稳定增收依然任重而道远,根本出路还是要依靠科技。我们要认真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以“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星火富民科技工程”为主要载体,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积极培育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继续探索和推广科技特派员制度、农业专家大院等农村科技服务的机制;继续做好农业成果转化基金和农业科技园区工作,促进重大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今年,农业部、科技部等相关部门将与地方相互配合,把加强农业科研作为推进社会公益性科技创新能力建设试点,研究制定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工作方案。
4.继续加强地方和基层科技工作,推进行业技术进步
在去年加强县市科技工作良好开局的基础上,科技部将发布《加速县(市)科技进步的若干意见》,并会同财政部等部门出台具体配套政策,加大对县(市)科技工作的支持力度。去年确定的首批96个试点县(市)的经费将陆续到位,要与省(市、区)的相关经费集成使用,突出重点,选准切入点,提高经费使用效率。加快县(市)科技服务平台建设,面向县(市)的全国先进实用技术信息库和共享机制建设要取得实质性进展。各地要在认真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做好第二批试点县(市)的遴选工作。
部门、行业科技工作在国家整体科技工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科技部将与各有关部门和行业加强协商,依托863、科技攻关等重大科技计划,建立跨行业、跨领域的新型科技管理体系,重点支持行业共性技术、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加强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在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中,要建立部门、行业共同参与、相互协调的工作机制,强化行业公共科技服务平台建设。今年要突出重点,集中力量加强科学数据共享平台建设,建设集中与分布相结合的国家科学数据中心群,构建若干科学数据共享服务网,形成功能强大的科学数据分级分类共享服务体系。
今年是实施“十五”计划的最后一年,各有关部门、行业和地方科技管理机构都要采取有力措施,确保“十五”发展目标的顺利实现;切实做好各项任务的验收总结,充分展示“十五”科技发展成就;加强国家科技计划的成果管理,做好成果资料和数据的收集整理,实现广泛共享。对有苗头的、在“十一五”期间有可能形成突破的重点项目,科技部将加大工作力度,实行滚动支持。今年将召开全国科普工作会议,全面部署今后一段时期的科普工作,力争把科普事业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5.拓展对外科技交流,提高国际科技合作水平
围绕充分利用全球科技资源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这一中心,探讨国际合作新模式、拓展国际合作新思路,努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科技发展服务。广泛开展双边和多边合作与交流,积极参与和组织重大国际科技合作计划。推进海外科技园、中外联合研究实验室、科研中心、科技工业园区和企业孵化器等建设,鼓励和引导具有竞争优势的科技型企业“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今年将召开地方科技外事工作会议,对地方国际科技合作工作进行部署,充分运用科技外事的渠道优势,根据不同地方的特点抓几件实事,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本文系徐冠华部长在2005年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代表科技部作的工作报告摘要)
标签:科技论文; 国家科技创新体系论文; 企业经济论文; 经济建设论文; 企业创新论文; 发展能力论文; 国家部门论文; 三农论文; 科学论文; 经济学论文; 时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