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经济的高速发展,使得各个行业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比如水利行业。最近几年,我们国家的水利项目建设工作开展的如火如荼,然而这并不表示没有问题存在,相反的渗漏问题的存在使得项目的意义大打折扣。一旦出现了渗漏问题,就会对社会稳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而且会干扰到广大群众生产以及生活的开展。因此为了避免负面现象出现,就要积极开展防渗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够发挥出项目的存在意义和价值。笔者具体的分析了当前时期水利项目的渗漏原因和应对策略等。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防渗技术;分析
引言
水利工程不仅在防洪工作中有重要作用,同时对工业生产以及农业生产有直接影响。在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的趋势下水利水电工程也呈现出逐年上升的状态。水利水电工程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客观因素的影响,其中存在的问题需要我们逐一解决,防渗工作就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为在真正意义上促使防渗工作达到理想的效果,必须结合实际情况实现对防渗技术的合理选择,从根本上做好水利工程防渗工作。这不仅对相关工程的顺利施工有促进作用,同时对水利工程的建设与发展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1.做好水利水电工程防渗处理的重要意义
水利水电工程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基础性地位,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稳定起着积极的作用。水利水电工程在使用的过程中会面临着各种严苛的自然环境考验,因此,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质量是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的核心问题。渗漏问题是影响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质量的一个较为常见的问题之一,因此需要对水利水电工程的防渗进行充分的考虑以确保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质量。
2水利工程出现渗水问题的主要原因
2.1工程结构因素
在水利工程实际建设中,因为各种因素的不断影响,工程自身结构发生改变,就很可能导致出现渗漏的问题,对工程的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如果水利施工的条件本身就比较差,那么水利工程结构就很容易发生变化,即使变化很小,渗漏的问题也很容易会出现。因此,水利工程在长期的使用之后结构也会发生变化,例如老化的裂缝,也会导致出现渗漏的问题。
2.2施工因素
对于规模较大的水利工程建设,从决策开始到招标投标和设计以及施工和竣工,都会花费几年的时间,建设的时间通常是最长的,在这个时期的工程质量和施工技术以及人员的素质都是有相应关系的,满足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施工队伍,有效避免渗漏问题。最常见的渗漏问题就是在施工过程中进行不正当的连接,当施工过程中存在大量的空隙就会产生大面积的渗漏问题。
2.3外界因素
在水利建设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渗水的问题,大部分的原因就是因为外部的因素造成的,最重要的就是天气以及地质条件,恶劣的天气会对工程降水有较大的影响,如果不能进行有效的沉淀排除,就会导致大量表面水排不出去,容易造成工程渗漏,在一些地质条件比较差的地区,排水功能不能满足施工要求,就会出现渗水现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水利工程中的防渗技术
当前的项目建设工作中频繁出现渗漏问题,一旦出现的话可以通过如下的措施加以应对,接下来具体论述。
3.1注意施工检查,对原因进行分析
在实施防渗施工处理之前,一定要对工程进行检查分析,弄清楚渗漏的原因。了解渗漏的原因之后,再选择应用防渗技术。检查工作主要包括水利水电工程的砌体和岩体堤坝,这两部分处理不当,不仅会对外观有影响,还有可能导致渗漏,情况严重还会出现溃堤和溃坝的现象。作为施工单位一定要注意防范工作,不能等渗漏现象发生之后,再对其进行治理。通过对施工实例的分析,我们发现渗漏作用的主要原因多数荷载、施工工艺以及温度变化等因素导致的,因此我们应对这些因素进行考虑。
3.2防渗墙技术
当前使用最为普遍的一种防渗方法就是防渗墙。它的防渗效果非常好,尤其是具有如下的优点:渗漏指数不高、墙体较薄、持久性好、所需的资金少。正是因为它的这些优点,所以被大量的应用到项目的建设工作之中。当我们具体的使用该工艺的时候,一定要结合项目的具体特征,选择恰当的施工措施,只有这样才可以发挥出较好的防渗效益。第一种是多头深层搅拌水泥土成墙工艺。这种工艺主要方法是多头深层搅拌机一次性把多头进行钻进,进而喷射泥浆,固结以后得到水泥桩子,然后在每个桩之间设置防渗墙,这种成墙最大深度可达到22m,抗压强度高于0.3MPa。使用这种方法,需要在粘土和砂砾直径小于5cm的砂砾层进行,它的优点非常多,比如能够快速城墙,而且工艺不繁琐,所需的资金较少,因此被广大水利单位青睐。第二种是链斗法成墙工艺。这种方法主要就是利用机器设备进行开槽,技术人员测量出宽度与厚度,调整好开槽机,保证防渗墙结构实现安全稳定。链斗式开槽机开槽宽度一般情况需要控制到16-50cm之间,深度控制到10-15cm之间。这种方法主要应用到粘土、砂土和粒径小于30%的砂砾地。第三种是倒挂式工艺。这种工艺历史久远,是一种传统的水利工程修筑工艺,主要是通过人力挖掘,建设有效的防渗墙,保证混凝土墙体结构稳定。第四种是薄型抓斗成墙工艺。这种技术主要就是由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采用斗宽为0.3m的薄型抓斗挖土进行下方开槽,利用泥浆进行护壁施工。成墙深度高达40m以上。这种方法主要适用砂土、粘土及卵石和砂砾层。
3.3后注浆灌注桩的防渗漏技术
注浆技术是目前建筑施工许多技术中比较先进的技术,它主要是应用在裂缝,为了能够有效提高岩石强度和土壤结构稳定性,就要通过再灌装、灌压来实现,并且以物理学性能所需要的改进工程为基础,从而对基础设施质量进行合理的保证,注浆技术也在社会上进行了广泛的应用,并且操作也是非常简单,也可以很好的达到防渗的有效效果。
结语
通过上文的叙述我们可知,水利项目是国家的重点项目,要想发挥出它的存在价值和意义,就要认真开展防渗工作。防渗项目开展得是否到位,项目的品质是不是良好,会对整个项目的品质有极大的影响。因此,作为水利工作者,我们当前的工作重点就是认真研究防渗工艺,合理落实防渗措施,确保水利项目的价值能够被合理的体现出来,更好的为国家的发展注入活力。
参考文献:
[1]张宏兵.水利工程施工中防渗技术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5(49):103-105.
[2]孟小瑞,单桂芝.水利工程施工中的现浇混凝土衬砌渠道防渗漏技术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16):1198-1200.
论文作者:祁永亮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11
标签:防渗论文; 水利工程论文; 水利论文; 防渗墙论文; 技术论文; 水利水电工程论文; 工艺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2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