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论文_毛孟国

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论文_毛孟国

山东黄河东平湖工程局 山东泰安 271000

摘要:因为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是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的重要环节,因此就必须要重视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并在实际的施工中灵活的应用多种基础处理施工技术,从而使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更加经济、安全与高效。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

引言

新时期,为了保证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质量,要重视各项施工环节的技术引用,本文以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为研究,提出了具体的技术特点与施工应用对策,下面对其进行具体阐述。

1水利水电工程基础施工特点

传统建筑工程有特定的建筑工艺和建筑方法,但与水利水电工程相比,在施工环境和场所方面仍有明显区别。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特点为:(1)施工范围广。水利水电工程所涉及的施工范围较广,主要包含水库大坝、水电站、进水、泄水等工程建设,多项内容综合而形成整体建筑内容,并且每项建筑过程都比较复杂,工程量相对较大。(2)地形复杂。传统地面建筑只需要考虑地基建设及上层建筑布局,而水利水电工程则需要考虑关于水体以及周边建筑的环境,涉及的内容比较广泛。同时还要考虑建筑的领域及用途,并且要对水体流速和水底地形进行勘测,对地形要求严格。(3)涉及施工技术类型较多。水利水电工程所包含的子工程项目较多,每项工程都涉及专业的施工技术和施工方案,多项施工技术导致工程内容复杂,在采取科学有效的施工措施的同时,保证所使用的施工技术,满足不同区域的施工要求和条件限制,为后续施工创造更有利的条件。(4)施工要求严格。水利水电工程目的是为了降低资源消耗,创造更高效的经济能源,因此施工时的质量要求和技术要求更高。

2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要点

2.1预应力管桩施工技术的运用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建设中使用预应力管桩施工技术能够提高水利水电工程中基础施工的刚硬度和强度。预应力管桩施工技术是先张法和后张法施工技术的结合,这两种施工技术差异较大,所以施工技术人员要结合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要求来选择恰当的工艺技术。还要结合施工管理经验来选择相应的施工技术方法,可以通过先张法施工技术来增加应力,这样能够更好地保证施工工程质量,水利水电工程在施工建设的时候还要确保构建强度达到整体强度的一半以上,这样一来就可以运用后张法施工技术,也就可以更好地提高水利水电工程的强度大小。另外,水利水电施工沉降过程中,还要运用好预应力管桩施工技术,通过锤击法和静压法来降低桩基。然而,施工企业要采用锤击法就应该合理地进行选择,如果采用静压法那么要充分分析好地基的承受能力。

2.2锚固技术的运用

锚固技术具有施工简单和成本较低的特点,所以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中广泛运用,也能够带来较大的经济利润。由于水利水电工程在实际建设的时候需要减少对周边居民的不利影响,所以施工人员通常会把工程施工现场设置在人员数量少、接近水域的地方,要更好地达到农田灌溉要求,施工企业还应该让水利水电工程与农田接近。这样就造成了水利水电工程在实际施工的时候出现较多限制条件,施工人员使用锚固技术就能够提升水利水电工程的安全和稳定。如果将锚固技术大量运用于水利水电工程当中,那么施工人员需要把设计好了的受拉杆件一端固定好,确保固定深度和岩层深度一致,之后让受拉杆件的另一端和地上建筑物连接起来。锚固技术能够进一步提升水利水电工程的抗风和抗震性能,这样就进一步保障了水利水电工程的安全和稳定。并且锚固技术还可以更好地提高水利水电工程基础部分的承载能力,并且有效地降低了施工人员的工作压力,施工人员还可以将锚固技术运用到附近堤坝或道路边坡的施工建设当中。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粉喷桩技术

在水利水电工程中应用粉喷桩技术,要想保证工程质量,还需要相关的工作人员做好以下工作。首先,必须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要求相关的施工人员在正式开始施工之前要彻底清扫施工现场,使场地保持干净整洁、平整光滑的状态,在一些必要的情况下还可以灵活的使用地面整平机来使施工现场保持平整。其次,必须要保证粉喷桩的桩位定位准确,这也是水利水电工程中使用粉喷桩技术的关键所在。在该环节,要求相关的施工技术人员能够根据设计图纸到施工现场进行实地测量,要保证放线测量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尽可能的减少其中的误差,从而保证后续施工顺利展开。在桩中心处布设桩位标,在施工之后还可以将桩位标复原,这样也能游戏的减少验收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与负担。再次,还必须要保证桩顶与桩底高程设计、选择的合理性。在以往的施工中,一般都会将桩顶与桩底高程设置在距离地下半米的位置,但是如果只采用这一标准,很容易导致其中存在一定的误差,就需要相关的施工人员进行综合考量。最后,还必须要保证桩身垂直度设置的合理性。在水利水电工程中应用粉喷桩施工技术,就需要相关的施工人员保证桩身垂直,避免桩身存在倾斜误差,要将倾斜误差控制在1.5%以内。此外,还必须要保证外加剂添加的合理性。在施工中使用外加剂可以有效的提高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的质量与安全,还需要相关的施工人员根据施工需要灵活的选用外加剂种类与用量。

2.4换土垫层法

由于软土的形成原因决定了软土具有松软的土层及较高的含水量,运用换土垫层法可有效改善软土的这种情况。实际施工中可采用砂土、灰土粗砂、水泥土等具有较强稳定性的材料对软土进行替换,从而实现土壤整体强度的增强,进行软土替换后,再对地基进行回填,增强地基的密实性,进一步提高地基的稳定性和耐久性。但该方法由于受施工环境的影响,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果各替换材料不能实现就地取材,而要经过长距离外运,往往会增加施工成本及加大施工难度,因此,如果要采用换土垫层法处理软基基础时,要充分做好周边区域的实地调研,在确保各替换材料不给工程造成压力的情况下,可进行此法的应用。

2.5夯实法

夯实法由于其质量可靠,施工速度快,节约成本,操作简单等特点,常被应用于水利工程软基处理施工中。夯实法就是通过外力的作用实现对软基加固,一般常常采用机械法进行夯实。由于软土地基较大的孔隙比以及较高的含水量,通过机械的压力来有效缩小土质颗粒空隙,挤出多余水分,使土体重新固结,从而提高土质的承载力,降低了地基的压缩性。由于夯实法易因外界因素影响施工进度,因而需结合工程总体情况综合考虑。

2.6表层处理法

实际施工时,要充分考虑现场的施工情况,结合工程实施方案,严格按照操作技术和规范,对软土地基添加材料后,排出地基中多余的水分,为方便水分的排出,在地面开挖水沟,水沟的设置要根据整个地形及土质情况,保证其排水的畅通。同时要注意对沙土的正确处理,可对地基采取砂垫层的方式对沙土进行处理,从而进一步增强地基的稳定性。

结束语

总而言之,因为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应用的基础处理实用技术形式较多,需要相关的工技术人员根据施工现场的地质条件、地形地貌来选择函数式的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并在施工的过程中总结经验,从而提升水利水电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吉海涛,卢静.关于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技术的探析[J].科技致富向导,2014,22(27):12-12.

[2]郑建君.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技术及其管理探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7(24):201.

[3]王云奇.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探讨[J].科技经济导刊,2019,27(6):79.

论文作者:毛孟国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28

标签:;  ;  ;  ;  ;  ;  ;  ;  

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论文_毛孟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