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椎体成形术在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治疗中的疗效观察论文_王勇平

(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 四川 内江 641000)

【摘要】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在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7年5月80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分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治疗,手术组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比较两组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治疗效果;术后下地时间、功能锻炼时间;干预前后患者视觉模拟评分、伤椎高度、腰椎功能。结果:手术组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手术组术后下地时间、功能锻炼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视觉模拟评分、伤椎高度、腰椎功能相近,P>0.05;干预后手术组视觉模拟评分、伤椎高度、腰椎功能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在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治疗中的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腰椎功能,恢复伤椎高度,减轻疼痛,值得推广。

【关键词】经皮椎体成形术;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治疗疗效

【中图分类号】R68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09-0071-02

老年骨质疏骨质疏松,是多种原因引起的一组骨病,骨组织有正常的钙化,钙盐与基质呈正常比例,以单位体积内骨组织量减少为特点的代谢性骨病变,老年性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是退行性骨质疏松症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并发症。老年性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治疗近几年有较大进展,包括药物治疗及微创手术治疗发生率高,需及早进行治疗,以恢复和改善腰椎功能[1]。本研究分析了经皮椎体成形术在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治疗中的疗效,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2月—2017年5月80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分组。手术组男26例,女14例;年龄51~79岁,平均(65.24±2.21)岁。对照组男25例,女15例;年龄52~79岁,平均(65.54±2.53)岁。

两组基本情况差异不显著。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治疗,手术组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C型臂透视伤椎,定位,标记伤椎,X线下直视,保持矢状面15°,经皮从椎弓根外上方穿刺如椎体前三分之一,确定穿刺部位,将针芯拔出,将造影剂注入伤椎,若无渗漏用生理盐水调节骨水泥,X线下将骨水泥缓慢推入伤椎,X线直视下,确定骨水泥将骨小梁间隙逐渐浸润,边缘出现毛刺状,缓慢散开至骨皮质,若骨水泥渗出需及时停止。骨水泥完全硬化之后,将穿刺针拔除,压迫伤口几分钟。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治疗效果;术后下地时间、功能锻炼时间;干预前后患者视觉模拟评分、伤椎高度、腰椎功能。

显效:腰椎功能恢复正常,症状消失,无疼痛;有效:腰椎功能改善,症状好转,疼痛减轻;无效:症状、腰椎功能等均无改善。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治疗效果为显效、有效百分率之和[2]。

1.4 统计学处理方法

采用SPSS18.0软件统计,分别进行t检验(计量资料)、χ2检验(计数资料),P<0.05为差异显著。

2.结果

2.1 两组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治疗效果相比较

手术组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显效的患者33例,有效6例,无效1例,总有效39例,总有效率97.50%;对照组显效的患者21例,有效9例,无效10例,总有效30例,总有效率75.00%。

2.2 干预前后视觉模拟评分、伤椎高度、腰椎功能相比较

干预前两组视觉模拟评分、伤椎高度、腰椎功能相近,P>0.05;对照组分别是5.33±1.72分、14.24±1.92cm、35.30±5.24分,手术组分别是5.36±1.16分、14.25±1.91cm、35.34±8.44分干预后手术组视觉模拟评分、伤椎高度、腰椎功能2.11±0.71分、27.24±2.59 cm、22.20±3.41分优于对照组3.44±0.29分、20.14±2.94cm、34.51±6.63分,P<0.05。

2.3 两组术后下地时间、功能锻炼时间相比较

手术组术后下地时间、功能锻炼时间4.45±1.24d、7.24±2.14d短于对照组12.13±2.71d、15.13±3.52d,P<0.05。手术组术后下地时间、功能锻炼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

3.讨论

骨质疏松症骨单位体积量减少,骨组织微结构退变,骨的脆性增加,以致易于发生骨折的全身性骨骼疾病。传统治疗在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多实施保守疗法,但并发症多,术后卧床时间,容易引起肺栓塞、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不利于术后康复。经皮椎体成形术在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治疗中应用效果确切,切口小,并发症少,操作简单,术后可快速恢复,其是通过向椎体注入骨水泥有效缓解疼痛和提高椎体稳定性[3]。

本研究中,对照组采用传统治疗,手术组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结果显示,手术组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手术组术后下地时间、功能锻炼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视觉模拟评分、伤椎高度、腰椎功能相近,P>0.05;干预后手术组视觉模拟评分、伤椎高度、腰椎功能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经皮椎体成形术在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治疗中的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腰椎功能,恢复伤椎高度,减轻疼痛,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刘佰易,殷翔,刘瑶瑶等.经皮椎体成形术联合高粘度骨水泥治疗重度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中的疗效[J].中华创伤杂志,2016,32(9):794-798.

[2]林凡国,孙永明,华俊等.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段椎体压缩性骨折对患者血清瘦素和骨密度的影响[J].实用医学杂志,2016,32(11):1794-1796

[3]吴寅良,王强,彭俊等.高黏度骨水泥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患者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的效果[J].广东医学,2016,37(11):1669-1671.

论文作者:王勇平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3月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16

标签:;  ;  ;  ;  ;  ;  ;  ;  

经皮椎体成形术在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治疗中的疗效观察论文_王勇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