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情···_项羽之死论文

真情···_项羽之死论文

真情#183;细部#183;深度——《项羽之死》的教学重构课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项羽论文,细部论文,之死论文,重构论文,深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项羽之死》课例说明

《项羽之死》是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第四单元中的一篇课文。《项羽之死》倾注了司马迁的大量心血,是不朽的文言名篇。“《项羽本纪》是太史公以全神付之,才成此英雄力量之文。”本课试图打破传统的文言文教学过多注重“言”(文字知识)的教学而忽略“文”(人文素养)方面的教学陈旧套路,在尊重文本的基础上,重视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熏陶,以“真情、细部、深度”为教学设计的三个基点,重构此文的教学内容。

清人沈德潜说:“(学习古文应该)释疑难,通感情。”《项羽之死》这篇文章文字比较浅显,对于学生来说,借助课文的注释就可以弄清楚文章的内容大意,但是文章的疑难之处在于“项羽该不该过江东”和“项羽之死有没有价值”等一直以来争论不休的问题。而要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学生与文本对话、与项羽对话、与司马迁对话,这就需要“通感情”,引导学生进行情感体验和分析。而这种体验和分析,需要对文本中诸多的“细部”内容进行细致的品味,需要对文本做一些有深度的解读,以锤炼学生的思维、启迪学生的心智。

正如有的学者所指出的那样:“语文课程与教学内容的建设,很大程度上可以归结为语文知识的除旧纳新,而无论是除旧还是纳新,我们都需要做艰苦的努力。——语文知识的纳新,建设达成新目标的新内容,是当前语文课程与教学研究中最为重要也最为迫切的任务。”[1]《项羽之死》的教学正是基于追求这种“除旧纳新”的教学目标而做的有益的教学改革和尝试。

二、《项羽之死》课堂实录

师:今天我们学习《项羽之死》。在鸿门宴上,项羽因为妇人之仁、刚愎自用而放虎归山,使原本占有绝对优势的自己处于被动地位,一步步走到了垓下。在垓下,英雄走到了末路。军帐外,四面楚歌,十面埋伏,万千汉军重重围困。绝境中,他慷慨悲歌一曲。

学生齐读:

垓下歌

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师:读完后,有什么感觉?

生:悲。

(板书:悲)

师:悲什么?

生:项羽悲哀自己曾经力能扛鼎,而今却再不能驾驭自己的宝马在战场上驰骋拼杀、重振雄风,再不能拥有美人了。

师:的确,这里有对今非昔比的悲叹,有对时运不济的悲愤,有对宝马和美人的悲愁,满含着大势已去、败局已定、英雄末路的悲壮。

在钜鹿之战中,司马迁写项羽大破秦军,召见诸侯,诸侯“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幻灯),那时,他是威风八面,而现在,英雄回天无力,托身无所。这首诗,四句话,一句一叹,连用四个感叹号,情感浓烈。“可奈何”“奈若何”,反复咏叹,写尽英雄失路之悲。

教师补充材料(幻灯):清人吴见思的《史记论文》指出:“‘可奈何一奈若何’,若无意义,乃一腔怒愤,万种低回,地厚天高,托身无所,写英雄失路之悲,至此极矣。”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体味其中悲情。

一学生朗读。(语调低沉,语速缓慢,“可奈何”“奈若何”两处运用颤音)

众学生鼓掌。

师:这位同学读得太好了,一下子把我们带回到两千多年前末路英雄的身边。这首诗,项羽“歌数阕”,唱一遍不足以表达感情,他反复地吟唱,我们也试着“歌数阕”,再次感受末路英雄的悲情。

学生齐读。(课堂上气氛凝重,有学生摇头叹息)

师:这首歌是项羽主唱,美人和之。英雄气短,儿女情长,这位从未流过泪的西楚霸王竟“泣数行下”。而在乌江自刎前的一刻,他却面露笑容。一泣一笑,意味深长。这里,司马迁写道:“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幻灯):比较“敢”与“能”:

在《项羽本纪》“钜鹿之战”一节中,诸侯“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而此时“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生1:“敢”是对项羽的畏惧,写出了项羽获胜之后的声威和气势。“能”可见项羽左右虑及自身的命运,不禁悲哀哭泣。

师:仅仅是如此吗?那左右完全可以逃走,刘邦阵营中就有许多人是项羽的老部下。

生1:(语塞)

生2:主要是左右受到项羽情绪的感染,也跟着哭泣。“能”写出了英雄末路的凄惨和悲壮。

师:你补充得很好。一字之差,其中蕴涵的情感也不一样,可见司马迁用笔之精当。司马迁的生花妙笔,让我们通过垓下之围看到项羽的多情:柔情,悲情,还有豪情。尽管是穷途末路,但他终究还是个力拔山气盖世的霸王,细读文章的二、三两段,找一找项羽拔山盖世的意气体现在哪里?

生1:项羽说:“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项羽带领的楚军已经面临绝境,项羽也知道自己必死无疑。临死前要为大家酣畅淋漓地、痛痛快快地表演一战,这个“快”字,让我们看到他的勇猛无敌。

生2:临死前,项羽多次强调“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这固然表现出他自负的一面,但比较起曹操,被马超追得割袍断须,以及在华容道上逃窜的狼狈和惶恐,项羽显得从容镇定多了,这也正看出他的拔山盖世的豪气的一面。

师(赞许):能由此想到曹操,并加以比较,可见你深厚的文史积淀。

生3:文中写道:“大呼,遂斩汉一将,又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项羽还未动手,两眼一瞪,大喝一声,对方就已胆战心惊,魂飞魄散了。

师:同学们再细细品读,这两句的描写在语言节奏上有什么特点?

生:短句,快节奏,仿佛有铁马金戈之声。

师:请同学们齐读,读出其中的速度感和力量感。

学生齐读(短促、急迫,声情激越)。

师:这段描写成为后世写人文学的典范。《三国演义》就深受其影响。比较《三国演义》中的两段描写:

(幻灯)长坂桥张飞大喝一声,夏侯杰惊得肝胆碎裂,倒撞于马下。

孙策“大喝一声,声如巨雷”,致使“樊能惊骇,倒翻身撞下马来,破头而死”。

与司马迁的描写非常相似,后AI写作人物,凡是写勇武的,大都逃不出项羽这个样子。当然,这显然是司马迁的夸张,但司马迁这样写,不正表明了项羽的神勇、勇武的一面吗?这就是名副其实的英雄形象(板书:英雄)。想要快战一番,就快战了;想要为公取彼一将,就真的轻而易举地斩一将了。

所以在《项羽本纪》论赞中,司马迁给予他很高的评价:

(幻灯)《项羽本纪》论赞:然羽非有尺寸,乘势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

但这样一个叱咤风云的英雄竟也走到了末路,经历了垓下之围,东城快战,来到乌江,上演了人生的最后一幕。

生齐读第四段。

师:我们继续体味司马迁精彩的细节描写。这里,司马迁写道“项王笑曰”,笑,是怎样的笑?在“笑”字前可以加个什么词?

生1:悲笑。此时,英雄满腔怨愤,无力回天,托身无所,是英雄失路的悲笑,与前文的“泣”有异曲同工之妙。

生2:狂笑。楚地多狂人(学生大笑),项羽这样一个顶天立地的英雄自然自负,也自然无所畏惧,无视死亡。

生3:轻蔑地笑。他觉得自己已经尽力了,是天要灭亡他,他无憾于自己,面对死亡,很镇定。

师:大家钻研得很深,走到项羽心里去了。再来看几个标点符号。文中“我何渡为”,“为”是句末反问语气,这里用感叹号,不用问号,有什么深意?

生:这里已经无须设疑,他已坚定了自杀的决心。

师:后文两个问号又包含了什么感情?

生:这是对江东父兄的愧疚和忏悔。

师:把这复杂的感情读出来。

学生朗读。

师:至此,一个有血有肉的立体的英雄形象出现了。他骁勇善战,又自负自叹,逞匹夫之勇。这正是《史记》的实录原则,不虚美,不隐恶。

在生死抉择的关头,英雄选择了站着死。项羽24岁起兵,这时,他31岁,正是一个男儿告别少年走向成熟的最有魅力的年龄(学生窃笑),他为什么选择死?这种死有没有价值?

(学生讨论、交流)

生1:性格决定命运,以他的豪气,他是不堪受辱的,只能选择死。其实,他没想那么多,只是随性而为,所以,二话不说,把头赠给同乡了。从个体生命角度来说,他的死毫无意义,杜牧就说,男儿要包羞忍耻,要忍辱负重,卷土重来未可知。

生2:我不同意这位同学的意见。我以为项羽死得坦荡磊落,笑着拒绝乌江亭长,从容地赠宝马、送头颅,维护了自己的尊严、荣誉和血性。

生3:他愧对江东父老,强烈的自尊让英雄选择了自刎。司马迁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太山,或轻于鸿毛。”项羽死得有尊严,比泰山还重,他的死激励了后代无数的志士仁人。李清照就说“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思的就是项羽败而不失尊严的英雄气概。

师(总结):在面对绝境,面对死亡的时候,普通人是慌张、恐惧,可是项羽没有,他有的是从容镇定,有的是对江东父兄的愧疚,是赠头颅给故人的义气,这就是一种顶天立地的男子汉精神,英雄精神。他的死是气贯长虹的。套用余光中先生评价屈原的话说:他是站着死,他的死就是他的不死。古人说:“《项羽本纪》是太史公以全神付之,才成此英雄力量之文。”为什么司马迁对项羽情有独钟?英雄惺惺相惜啊!联系司马迁的身世,他被诬陷,坐冤狱,受宫刑,却还能直起身子做人,完成千古史记,这不正是一种英雄精神吗?不正是站得稳、立得直、不屈不挠、虽败而不失尊严,败而不失骨气的男子汉大丈夫气概吗?司马迁是如此欣赏项羽,才如此浓墨重彩地悲惜英雄。项羽这样一个英雄虽然死了,但留给我们的思考却一直延续着。李清照说得好,“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我想这就是我们今天悲英雄的最好总结。

三、《项羽之死》课例反思

北大钱理群教授说过一段言辞恳切的话:“我想,我们分析一篇作品的‘起点’(出发点)不应该是既定的观念,还是老老实实地从本文开始吧——一字一句地阅读、体验、琢磨、品味,这本身就是一种绝妙的审美享受:要珍惜自己从作品实际中得出的审美体验,它正是一切‘分析、研究’的基础起点。”[2]本课例在教学过程中能够较好地实践课前的教学设计安排——从文本出发来分析和研究。

钱钟书在《管锥编》中称赞朱熹之语:“尊本文而不外骛,谨严似胜汉人旧解。”我们说课堂教学从本文出发,就意味着我们的教学应该“尊本文”,即对文本的尊重。而“尊本文”又是与备课这个虽基础而又极其重要的工作联系在一起的。备课要做到“繁则明,详则精,审则灵”。要达到“明、精、灵”,非锐意穷搜,执著一念不可。本课的设计,可谓费尽心思,这一点从上述的课堂实录所旁征博引的“教学资料”就可以窥见一斑。

同时,这节课非常重视文言文教学中的“熏陶教育”,这体现在“真情、细部、深度”等三个方面的阅读指导。下面不妨简略地加以阐释。

这里的“真情阅读”指的是让学生带着真情去诵读文本,去打通和人物形象之间的情感联系的纽带(“通感情”)。课例中有两处精彩的朗读。一处是让学生反复地朗读《垓下歌》,体会末路英雄项羽的豪情、悲情和柔情。通过这个环节的朗读,学生一下子就拉近了与历史人物之间的距离,并且为他的英雄末路而叹惋。另一处朗读是在课文的结尾,项羽拒绝东渡乌江时所说的那段荡气回肠、知耻重义的话语,让学生在朗读中正确地解读项羽的内心世界,使学生对项羽之死有没有价值的课堂讨论有了水到渠成的情感铺垫,在这个朗读环节中,学生思维活跃、发言精彩。

“细部阅读”是近年来阅读教学中备受关注的教学理念。孙绍振教授指出:“感悟需要深化,深化就要分析。分析作为一种方法是普遍有效的。”[3]本课例也是重视对文本的细部阅读,这里的“细”不等于琐碎,而是要精,要精练和精彩。在课例中这样的精彩和精练之处很多。如项羽与亭长对话中四个感叹号的作用,“可奈何”和“奈若何”的不同,“泣”与“笑”的不同,“能”与“敢”的不同,“快战”与“决战”的不同,“大呼一声”与汉将坠马的生动描绘,写项羽快战时使用的几个短句,等等。从诸多的细节描写的体会中,不但让学生更加准确地把握项羽的性格特征,也让学生明了司马迁塑造人物的杰出才情。

“深度阅读”是为了让学生深刻地理解文本而做的阅读努力。本课例的深度设计是基于这个讨论题的:他(项羽)为什么选择死?这种死有没有价值?从学生对问题的回答情况来看,许多学生不但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而且能够深入地把握人物的形象价值。大部分学生对项羽这个失败的英雄都能够报以同情和宽容的态度,对他的死亡和死亡价值给予了公正、客观的评价。有部美国的电影《死亡诗社》,片中讲了这样一件事:一位老师要求学生把诗歌课本的前言撕掉,他认为诗歌是要用自己的心去体会的,学生们不敢,老师就猛地站在讲桌上,回顾四周说,站在讲桌上看到的教室和平时不一样。惊诧之余,学生们也纷纷站到了自己的课桌上,发现看到的的确不一样了。于是那位老师说,学习诗歌就是这样,不要人云亦云,要有自己的独特体会。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欣赏文学作品应有自己的独特体会。而这种“独特体会”往往会把我们的阅读引向深度,在课堂中我们欣喜地看到这种深度和独特的完美结合。

普鲁斯特在《追忆似水年华》一书中说:“没有人给我们智慧,我们必须自己找到它——这要经历一次茫茫荒野上的艰辛跋涉——没有人能替代我们,也没有人能使我们免除这种跋涉,因为我们的智慧是一种我们最终赖以观察世界的观点。”回顾这节课,虽然可以说是对传统文言文教学的一种创新和重构,但是面对不同文体不同语境下的文言文,这种尝试无疑只是“艰辛跋涉”中迈出的一步而已。

标签:;  ;  ;  

真情···_项羽之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