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地下防水技术论文_耿欣欣

建筑工程地下防水技术论文_耿欣欣

中建二局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西北分公司 西安市 710000

摘要:地下室防水技术作为地下室施工的主要技术之一,施工单位必须充分了解防水、防潮的重要性,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选用与之相适应的防水方式,才能提升建筑工程地下室防水施工的效果。在建设地下室时,必须要做好防水工作,控制好防水卷材质量,科学选择防水材料,对于特殊部位,要重点进行防水处理,采取多管齐下的措施提升建筑地下室防水施工的质量。鉴于此,本文主要分析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地下防水技术。

关键词:建筑工程;地下防水;技术

1、建筑地下室防水的重要性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不断发展,社会逐年进步,人们对生活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家用汽车开始得到普及,我国家用车数量逐年增加,所以在建高楼时,一般都需要设置建筑地下室,用于停放车辆。建筑地下室的施工要求是非常高的,在建筑过程中,必须要做好防水工作。一是在选取建筑材料时要选择防水能力强的材料,防水效果更佳、效果更理想,可以有效延长地下室的使用寿命;二是在施工方面,需要请专业的施工团队来进行施工,对一些特殊的部位进行重点防水处理。

2、建筑工程地下室防水施工的准备工作

2.1、组织好设计、图纸会审

设计是工程防水质量的关键,根据建设单位对地下室的功能要求,设计单位应采取防排并举、刚柔结合的措施,在采用复合防水,多道设防等多种防水方案中,选择最佳的适合特定工程的设计方案。严把图纸会审关,要了解设计单位对地下室抗渗等级,防水构造的做法,以及对防水材料和施工方法的具体要求,与设计人员一起认真分析设计的科学性和可靠性,正确理解设计意图,提高对地下室防水工程的重视,做好图纸会审工作,确保在现场施工前,各相关管理人员以及一线操作人员理解各部位节点的具体做法,确保一次成型。

2.2、原材料的准备

现场施工过程中,为确保地下室具有良好的防水效果,原材料选用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防水材料一般分为柔性防水与刚性防水两种。房屋建筑施工中,必须严格遵循设计意图和国家规范、地方标准的要求,以及各个施工段的不同需求进行防水材料的选择,确保其符合各个施工项目的具体要求。薄钢板、沥青卷材与塑料等都属于柔性防水材料。按照粘贴部位的不同,可以分为内、外防水材料。除此之外,在地下室防水施工中防水、防潮涂料也具有不错的效果。

3、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地下防水技术

3.1、防水混凝土施工技术

(1)控制混凝土原材料质量

对于混凝土质量的控制,首先需要保证混凝土原材料质量符合规范要求,例如在进行水泥材料的选用时,应当尽量选择水化热较低的水泥,并且还要对砂石料的含泥量进行严格的控制。同时,还要增强对原材料的检查力度,保证选用的每一批原材料都经过了严格的、仔细的检查,例如对每批砂石料的级配、含石量与水泥细度模数等进行详细的检测,以保证砂石的含泥量不大于3%,石料含泥量不大于1%,石子颗粒粒径小于40mm等。通过落实严格的检查工作,可为混凝土原材料质量提供保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优化混凝土配合比

为了保证混凝土整体性能,降低混凝土质量问题发生几率,应当在实验室内依据项目设计要求的混凝土防渗等级与强度等级等,合理优化混凝土配合比;并且根据不同施工阶段的砂、石的实际含水率,确定混凝土的施工配合比,混凝土配置过程中严格遵守施工配合比,影响混凝土自防水效果。通常情况下,在混凝土配合比中,需确保水灰比不大于0.55。同时,将适量的粉煤灰、高效减水剂等加入混凝土中,还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混凝土拌制过程中的用水量,进而提升混凝土自身的抗渗性能与抗压性能。

(3)采取合理的混凝土浇筑工艺,做好质量控制工作

在进行地下室防水施工之前,应当做好工程专项施工方案的编制工作,并且还要确保该方案具备实际指导性与可操作性特征,对于施工缝留置的位置、后浇带部位、接缝部位的具体处理技术措施,均需要进行详细的标注与说明,如果有必要,还应当绘制图表,详细描述各个节点的具体施工做法以及施工工艺。同时,还要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以确保操作人员全面掌握技术要点。高层建筑地下室筏板混凝土一般均为大体积混凝土,在进行高层建筑地下室工程施工时,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工艺主要包括全面分层、分段分层、斜向分层三类工艺,这就需要在充分结合项目实际施工情况的基础上,选用适宜的施工工艺,避免出现冷缝;施工过程中,严格删选施工工人,严禁现场加水,加强现场旁站监督管理,增加振捣棒数量,避免出现振捣不及时,混凝土出现硬化现象,从管理措施上控制混凝土的施工质量,确保地下室防水效果。

3.2、细部防水层工程施工技术

(1)后浇带、施工缝处理技术

施工缝,处理难度较大,极易出现渗漏问题。假使未对施工缝进行科学处理,会对地下室结构强度和耐久性产生较大影响,甚至出现混凝土裂缝和漏水问题,严重影响建筑地下室工程的使用性能。确保防水混凝土底板浇筑过程中的连续性,避免出现施工冷缝问题。地下室外墙以水平施工缝为主,部分地下室外墙存在竖向后浇带,在施工过程中,后浇带、施工缝等部位需要根据设计要求增加止水钢板、膨胀止水条等措施,消除渗漏隐患,后浇带、施工缝处理过程中,首先将接缝部位松散混凝土剔凿干净,采用钢丝板刷刷毛接缝,并将浮浆清除,自来水冲洗干净,使其时刻保持湿润。在其底面铺设水泥浆,厚度以30~50mm为宜,及时浇筑混凝土,并振捣密实,根据天气情况加强浇水养护。

(2)穿墙螺栓止水处理技术

混凝土墙板结构施工中,应用对拉止水螺栓、模板进行有效固定。合理设置地下室外墙模板止水螺杆,避免对混凝土结构自防水性产生干扰和破坏。将外墙螺栓模板拆除后,在止水螺杆根部进行缺口剔凿,剔凿深度保证为20mm,剔凿范围直径为50mm,用角磨机在剔凿孔根部将外露止水螺栓切断,清洗干净,并采用防水砂浆对剔凿部位进行有效封堵,防止止水螺杆生锈,形成渗漏点,确保各个止水螺杆部位具备较好的防水性能,根据地下室不同防水等级的要求,必要时在每个止水螺杆部位增加直径100mm的聚氨酯防水涂料,加强地下室外墙防水效果。

(3)变形缝处理技术

变形缝在地下室工程结构的不断伸缩、沉降、位移、变形中极具适应性,能够对结构物损坏问题进行有效规避。当变形缝出现渗水情况,会影响混凝土耐久性,对地下室的使用性能产生影响。合理浇筑变形缝部位混凝土,处理填缝和封缝,确保其宽度合理,避免地下室工程出现渗水问题。具体实施方法如下:将变形缝内部杂物清除,完全排出明水;将特种水泥加氰凝材料对细石混凝土进行搅拌,并将其作为基层,进行有效封堵,将注浆层铺设在其上部;依照先底板后侧墙的顺序进行合理注浆,对各管进行注浆,直至相邻管内向上涌浆;注浆管底部需在干铺石子注浆层底,以进行导排渗水,实现水头压力控制。当上层封堵材料强度满足要求,预埋管口高压注氰凝堵漏浆。

(4)地下室外墙穿墙套管处理技术

地下室外墙施工过程中,首先将止水套管进行预埋、固定,木工配模过程中,根据止水套管尺寸进行单独配模,避免现场随意开孔,封堵不密实,造成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漏浆,形成蜂窝、麻面,形成渗漏点;地下室外墙防水施工过程中,根部增加八字角,止水套管部位增加局部附加层,附加层宽度满足规范要求,验收合格后进行大面积防水施工。

总之,随着社会的进步,大量高层建筑出现,高层建筑中,地下室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设地下室过程中,必须要做好防水处理工作,控制好防水卷材质量,科学选择防水材料,对于特殊部位的施工,要重点进行防水处理,采取多管齐下的管理、施工措施切实有效的提升建筑地下室防水工程的施工质量。

论文作者:耿欣欣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8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地下防水技术论文_耿欣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