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百年外交的启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外交论文,启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世纪是中华民族实现历史性大变革的一百年。在进入新世纪的重要历史时刻,回顾旧中国屈辱外交的惨痛教训,总结新中国外交的巨大成就和基本经验,展望新世纪对外工作的广阔前景,对继续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
周恩来生前曾经指出:新中国成立以前,“中国一百年来的外交史是一部屈辱的外交史”。回眸20世纪前半期的中国外交,无论是腐朽的晚清政府,还是反动的北洋军阀政府和蒋介石国民党政府,推行的都是丧权辱国的对外政策,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的灾难。
一是面对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发动的侵略战争,妥协退让,卖国投降。1900年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慈禧太后仓皇出逃,并指令李鸿章向侵华列强交涉乞和。1904年日俄战争在中国东北爆发,清政府竟可耻地宣告所谓“中立”,实质上是听任帝国主义来摆布和决定中国的命运。1914年日本出兵占领德国在山东半岛的“租界地”,窃取辛亥革命成果而上台的袁世凯政府公然援引清政府在日俄战争中的所谓“先例”,划山东龙口、莱州、胶州湾一带为日德两国的“交战区”。1937年,日本发动“七七”事变,妄图一举灭亡中国,国民党政府顽固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始终没有放弃“消极抗战,积极反共”的方针,致使在短短几年内中国就丧失了东北、华北及东南沿海的大片领土。
二是在帝国主义列强的强迫之下签订了一个又一个的不平等条约。1901年清政府同英、美、俄、法、德、意、日等11国签订空前屈辱的《辛丑条约》,规定赔款4.5亿两白银,分39年还清,本息合计9.82多亿两;还规定了许多丧权辱国的政治性条款。日俄战争后,它们在没有中国参加的情况下签署《朴茨茅斯条约》。日本政府随后迫使清政府签署该条约的附约,使它通过日俄战争在中国东北索取的权益“合法化”。1915年1月,日本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袁世凯以中国“积弱已久,无力抵御外侮”为由,全盘接受日本提出的条件。1946年蒋介石国民党反动政府同美签署所谓的《友好通商航海条约》,规定美国人享有在中国的“领土全境内”居住、旅行、经商、开厂、购地置产,以及从事各种文教、宗教、慈善事业的权利;并可以在通商名义以及任何制造的借口下使中国领土和领水向美国人完全开放。南京政府还同美国签署一系列公开或秘密的条约和协议,出卖中国的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据统计,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旧中国历届政府同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包括有损害中国权益、具有不平等性质的各种协定、换文和议定书等,总计达近千个。根据这些不平等条约,帝国主义列强进一步加强了对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控制权。
三是旧中国在国际外交舞台上备受歧视和欺侮,即使作为“战胜国”时也没改变受屈辱的命运。1919年1月召开的巴黎和会,中国虽以“战胜国”的身份参加,但会议竟公然决定将原来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利正式划归日本所有。1921年秋,美国倡议召开华盛顿会议,这是继巴黎和会后帝国主义列强就远东和太平洋地区问题举行的又一次分赃会议。中国虽然参加会议,但会议结果却“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前夕,美、英、苏三国于1945年2月召开雅尔塔会议,在事先未同中国政府商量、事后也不通知中国政府的情况下就对涉及中国的问题达成秘密协议,损害中国的领土和主权。当时美国曾称中国为世界四大强国之一,但在关系到中国领土、主权的重大原则问题上却完全不把中国当作独立国家和盟国对待。蒋介石反动政府对此却不敢与之抗争,还胡说什么这是为了亚洲和世界的和平。
历史是一面镜子。旧中国屈辱外交给世人留下了深刻的启示。
第一,没有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政权,就没有真正维护国家、民族和人民利益的外交。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反动的统治阶级完全是国际资产阶级的附庸,其生存和发展是附属于帝国主义的。它们代表落后的生产关系,阻碍中国生产力的发展。因此,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倒在地上办外交呢?”清末统治者所谓“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就是一个最好的反面教材。
第二,没有国家的强盛和团结,就不会有独立自主的外交。历史上中华民族曾经创造过世界最先进的科技成就和辉煌的文明成果,但近代以来中国却落后了。究其原因,就在于生产力发展滞后和社会政治腐朽。明、清封建王朝“长期闭关自守,把中国搞得贫穷落后,愚昧无知”。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和欺凌,进一步加剧了中国经济的落后和国家的衰败。在一定意义上说,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旧中国的屈辱外交史反复证明了这个道理。
第三,“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旧中国的反动政府为了维系自己的统治,对外实行屈辱外交,投降、勾结帝国主义,不惜出卖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对内残酷镇压人民大众的革命斗争。他们害怕人民知晓其推行卖国外交的种种内幕,把人民完全排斥在国家外交之外。历史充分说明,没有人民的积极参与和支持,就没有强有力的外交。事实上,即使在无权的情况下,伟大的中国人民对国家对民族的外交斗争也曾起到巨大的作用。中国人民在义和团运动中所表现出的伟大力量有力地阻止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阴谋,连外国人也不得不承认“无论欧美日本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四分之一也”。在“五四”反帝爱国运动中,爱国学生和全国人民一道,要求北洋政府坚决拒绝巴黎和会就有关中国问题所作的决议,要求惩办卖国贼,废除卖国条约,最终迫使北洋政府未敢在和约上签字。抗日战争中,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投入全民族的抵抗斗争,取得了近百年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民族解放斗争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二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彻底结束了旧中国的屈辱外交,揭开了中华民族外交史上崭新的一页。50多年来,在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三代领导集体的领导下,伴随着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中国外交不断调整战略和策略,在每一个发展阶段上都取得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
从新中国成立到50年代末期,我国独立自主的新型外交不但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崭露头角,展现了人民中国所特有的外交风格,而且为推动建立新型的国际关系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其时国际形势的突出特点是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同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阵营严重对峙;美国对新中国进行政治孤立、经济封锁、军事威胁,妄图遏制以至扼杀新中国。毛泽东、周恩来以非凡的气魄和胆略,实行“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和“一边倒”三大方针,并组建了一支“站稳立场、掌握政策、熟悉业务、严守纪律”的全新外交干部队伍,同旧中国丧权辱国外交一刀两断,彻底摧毁帝国主义对中国的控制,清除它们在华的特权和影响,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同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和其他友好国家建立外交关系。取得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迫使美国签署朝鲜停战协定。提出并同印度、缅甸共同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这已成为举世公认的最基本的国际关系准则。积极支持和参加万隆会议,加深了中国同广大亚非国家的相互了解和信任,迎来了与我国建交的高潮。
从50年代末期到60年代末期,面对美苏两霸夹击的险恶外部环境,中国外交克服各种艰难险阻,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赫鲁晓夫上台后,企图推行“美苏合作,主宰世界”战略,并想迫使中国服从其战略需要,导致中苏两国关系严重恶化。苏联从撕毁合同、撤走专家,一直发展到在边境陈兵百万、制造事端,甚至挑起武装冲突,从北面威胁中国。美国继续坚持敌视中国的政策,保持在台湾和台湾海峡的军事存在,发动侵越战争,从东面南面威胁中国。中国坚决顶住美苏两家的压力,捍卫了自己的独立主权和民族尊严,并逐步发展成为独立于美苏两大集团之外的一支重要力量。毛泽东在60年代初提出“两个中间地带”的论断,要求依靠第一中间地带即亚、非、拉的广大经济落后的国家,争取第二中间地带即以欧洲为代表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反对美、苏的霸权主义。大力支持亚非拉人民反帝、反殖、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的正义斗争,并同它们加强政治和经济合作。努力发展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同一些邻国解决了历史遗留问题。随着中国与法国建交,中国与西欧国家的关系也取得了进展。到1969年,同中国建交的国家已达50个。
从60年代末到70年代末,面对苏联霸权主义成为对我国安全的直接和主要威胁的新形势,中国外交尽管受到“文化大革命”的干扰,但仍然取得重大突破。当时美苏争霸出现苏攻美守的态势。毛泽东高屋建瓴,审时度势,果断调整对美政策。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发表《上海公报》,重新打开了中美关系的大门。1974年毛泽东提出关于“三个世界”划分的理论,建立“一条线”、“一大片”战略,对付苏联霸权主义的挑战,为我国赢得了安定的国际环境,为实现全党工作重点的转移创造了有利条件。1971年10月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这标志着帝国主义孤立中国政策的彻底失败,出现了同我国建交的新高潮。至1979年,与我国建交的国家增加到122个。中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日益增大。
从70年代末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80年代末,随着全党工作重点的转移,邓小平对我国外交战略和策略进行了重大调整,更加完整地提出“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中国外交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改变了关于世界战争不可避免而且迫在眉睫的提法,指出在较长时间内不发生大规模的世界战争是有可能的,维护世界和平是有希望的。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问题的重要论断。作出了中国不参加任何集团,不同任何大国结盟的决策。调整过去曾以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划线的做法,主张超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异同,按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同所有国家建立和发展友好关系。中美两国于1979年1月1日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同时本着“结束过去,开辟未来”的精神,于1989年5月实现了中苏两国关系正常化。至1989年,与我国建交的国家达131个。邓小平还提出要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推动建立和平稳定、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对外开放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项基本国策。邓小平还以高超的政治智慧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构想。
从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来,中国外交经受了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两大趋势进一步发展的考验,中国的崛起不可阻挡。90年代以来,面对世界风云突变,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决执行邓小平提出的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付、韬光养晦、善于藏拙、决不当头、抓住机遇、有所作为的战略策略方针,中国在重大外交行动中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根据尊重各国人民自己选择的原则,实现中苏关系向中俄关系的顺利过渡,并同原苏联各共和国和东欧国家建立和发展友好关系。打破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无理制裁。克服了亚洲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香港、澳门顺利回归祖国。同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轰炸我驻南使馆的野蛮行径进行了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睦邻友好更加巩固。从战略高度进一步加强了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与合作。同各大国建立了各种类型的伙伴关系。涉台外交不断取得新的胜利。适时提出“走出去”的开放战略。多边外交、首脑外交更加活跃。提出了建立公正合理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相关政策主张。中国的综合国力大为加强,国际地位大为提高,国际环境大为改善。迄今共有161个国家与我国建交。
新中国辉煌的外交事业向后人昭示: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人民取得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并坚定地捍卫和巩固来之不易的独立主权;独立自主是中国外交的核心,维护和平是宗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和良好的周边环境是中国外交的主要任务;要始终把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安全放在第一位;要高举反对霸权主义的旗帜,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要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一切国家建立和发展友好关系;要尊重世界的多样性,遵循大小国家一律平等的原则;要把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与合作作为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足点;要把加强睦邻友好作为中国外交的一个重点;要坚持对外开放这一基本国策。
三
茫茫宇宙,纷繁世事,可以预测和不可预测的因素都很多。在新世纪至少头二三十年内,国际形势总体仍将趋向缓和。世界大战打不起来。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并在某些方面将有新的举动,天下仍不太平。多极化趋势将在曲折中发展,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经济全球化将进一步深化,对我国总体上利大于弊,也将带来一些我们不熟悉的经济安全问题。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世界范围内的科技革命突飞猛进,并将有新的突破。第三世界将逐步崛起,但北强南弱的态势难有根本性改变。建立和平稳定、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仍将是一个长期、曲折和复杂的过程。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制度将长期并存,资本主义要实现其一统天下的图谋不可能得逞。
展望21世纪的中国外交,机遇仍将大于挑战,完全可以为实现祖国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而争取更长时期的和平国际环境和良好的周边环境。中国百年外交的启示告诉我们:
第一,必须继续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江泽民同志指出:“要坚持邓小平的外交思想,始终不渝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是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亲手制定并在外交实践中一步步加以完善的。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就要坚决维护中国的独立、主权、领土完整和民族尊严,始终把维护国家的主权、国家的安全放在第一位。就要实事求是地认识国际形势,作出符合客观实际的判断。就要根据本国国情,探索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对于干涉中国内政、损害中国独立主权的行为,就要不怕鬼,不信邪,坚持原则,进行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就要对于一切国际事务,都要从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根据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决定自己的立场和政策。就要不依附任何大国或国家集团,不屈从任何大国或国家集团的压力,不同任何大国或国家集团结盟,不参加任何军事集团。
第二,必须坚持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霸权主义的实质是以大欺小,以强凌弱,以富压贫,侵犯别国主权,干涉他国内政。新世纪里霸权主义还会有新的发展,仍是威胁世界和平与稳定的主要根源。中国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中国永远不称霸。坚定地站在和平力量一边,谁搞霸权主义就反对谁,谁搞战争、危害和平就反对谁。主张国与国之间应通过平等协商和平解决争端,不应诉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反对任何国家以人权、民族、宗教等问题为借口,干涉他国内政,更不能恃强凌弱,侵略,欺负和颠覆别的国家。主张各国有权根据本国国情选择自己的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和发展道路,任何国家不得把自己的社会制度、价值观念和发展模式强加于别国。
第三,必须促进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问题。和平问题没有解决,发展问题更加严重。中国始终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促进经济发展的坚定力量。中国是一个大国,在国际事务中有一定分量,把自己的事情办好,这本身就是对世界的重大贡献。中国发展得越强大,世界和平就越靠得住,不仅对维护世界和平有利,对世界经济的发展也有利。
第四,必须致力于推动建立和平稳定、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国际新秩序的核心问题是国际事务是由一个或几个大国垄断,还是各国平等协商、共同管理。中国一贯主张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建立国际新秩序,这是时代的要求,世界各国人民的意志和愿望。各国无论大小、贫富、强弱,都是国际社会平等的一员,都有参与国际事务的权利。任何国家都不能孤立于国际社会之外,也绝不能凌驾于国际社会之上。各国的内部事情只能由本国政府和人民去管。世界上的事情只能由各国政府和人民共同商量来办。任何国际政治、经济和贸易组织和国际游戏规则,都不能变成只为少数发达国家谋利的工具,而应更多地反映发展中国家的意志和要求,维护发展中国家的正当权益。发达国家应该遵循平等互利的原则,不能把自己的经济风险和困难通过不正当的形式转嫁给发展中国家。
第五,必须推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两大趋势沿着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有利于维护和促进世界人民根本利益的方向健康发展。各大政治力量应是独立自主的,既不充当他国附庸,也不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其相互合作及各种形式的伙伴关系,不应是针对第三方的。第三世界在多极化格局中应占有重要的地位。经济全球化是在国际旧秩序没有根本改变的情况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应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对经济全球化的进程进行正确引导和管理,使之有利于缩小南北差距,有利于实现各国的共同发展与繁荣。
第六,必须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与合作,这是中国对外政策的基本立足点。要支持发展中国家维护国家独立、实现经济发展的努力,支持它们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要推动南南合作,探索开展互利合作的新途径。继续向发展中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并根据情况改革援外方式。在国际事务中进一步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磋商与协调,密切配合,相互支持。
第七,必须坚持睦邻友好,积极发展同周边各国的关系。睦邻安邦符合中国和邻国人民的共同利益,也有利于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积极发展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争取良好的周边环境,是中国外交政策的重点。要加强同周边国家的高层往来,密切对话与磋商,增进互信。坚持通过平等对话和谈判,公正合理地解决历史遗留下来的边界、领土、领海争端。一时解决不了的,可以暂时搁置,求同存异,不应因此而影响正常国家关系的发展。支持周边有关国家通过对话改善关系,消除地区热点,缓和地区紧张局势。以促进经济共同发展为目标,建立平等互利、互相协作的经济关系,推动区域经济合作。加强同周边国家的安全对话,倡导以互信、互利、平等、合作为核心的新安全观。
第八,必须在相互尊重、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的基础上改善和发展同美、日、欧及其他西方发达国家的关系。要超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异,寻求共同利益的汇合点,扩大交流与合作,共同对付人类生存和发展面临的挑战。要坚持对话,不搞对抗,反对动辄进行制裁或以制裁相威胁。
第九,必须扩大对外开放。对外开放是我国一项基本国策。要坚持平等互利的原则,同世界各国和地区广泛开展贸易往来、经济技术合作和科学文化交流。以加入世贸组织为契机,努力开拓对外经贸工作的新局面。巩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把扩大对外开放同促进结构调整、体制改革、市场开拓以及实施西部大开放战略紧密结合起来。加紧实施“走出去”战略,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开拓两个市场,为我国经济发展增添新的动力和后劲。要趋利避害,扬长避短,既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又要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风险保持清醒的认识,切实维护我国的经济安全,维护我国及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利益。
第十,必须积极开展首脑外交和广泛参与多边外交活动。中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坚决维护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维护联合国的地位和作用,推动其改革朝着有利于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方向发展。积极支持联合国及其安理会在维护和平、解决国际争端、促进经济发展方面所作的努力。坚持亚太经合组织贸易投资自由化和经济技术合作“两个轮子”应该并重,积极倡导以相互尊重、自主自愿和灵活性等原则为特点的“亚太经合组织方式”。反对军备竞赛,推动军控与裁军进程。巩固和加强“上海五国”(即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机制。
第十一,必须积极拓展党的对外工作,切实加强民间外交。坚持在独立自主、完全平等、互相尊重、互不干涉内部事务原则的基础上,发展新型的党际交流和合作关系,促进国家关系的发展。促进人大、政协、军队的对外交往。发挥民间外交所具有的领域广泛、渠道多样、方式灵活、接解深入的特点,不断扩大和深化民间交往。各领域的对外交往要相互配合,加强协调,讲求实效,更好地发挥总体外交的作用。
21世纪是一个充满希望的世纪。世界要和平,国家要稳定,经济要繁荣,社会要发展,人类要进步,这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在百年外交启示的警醒下,21世纪的中国外交一定能够开创出更加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全面振兴的崭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