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异常分娩中臀位助产术的临床应用疗效论文_刘玲

简析异常分娩中臀位助产术的临床应用疗效论文_刘玲

刘玲

(四川省德阳市妇幼保健院 四川 德阳 618000)

【摘 要】目的:探讨在异常分娩患者应用臀位助产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异常分娩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产妇和胎儿的实际情况分别选用剖宫产术、臀位助产术、臀位牵引术,观察三种分娩方式的新生儿结局,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新生儿体重不足3.5kg以臀位助产术为主,超过3.5kg以剖宫产术为主;并发症发生率由高到低依次为臀位牵引组(77.8%)、臀位助产组(32.3%)、剖宫产组(11.1%);剖宫产组简易臀位评分明显低于其他两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异常分娩患者而言,应该根据母婴情况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其中臀位助产术能够减少新生儿并发症,改善分娩结局,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臀位异常分娩;臀位助产术;临床效果;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R71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3-5028(2015)7-0080-02

Analysis of abnormal labor breech midwifery of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Liu ling

(Deyang city, sichuan province 618000 maternity and children's health care centers)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application in patients with abnormal labor breech midwifery clinical effect. Selection methods: our hospital patients with abnormal labor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maternal and fetal respectively choose cesarean section, breech midwifery, breech traction, observation of three methods for delivery of neonatal outcome, and complications. Results: less than 3.5 kg in breech birth weight midwifery is given priority to, more than 3.5 kg is given priority to with cesarean section; Complications from high to low in turn for breech traction group (77.8%), breech birth group (32.3%), cesarean section group (11.1%). Simple cesarean sections breech sco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other two groups. P < 0.05,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Conclusion: for patients with abnormal labor, should according to the situation of maternal and child to choose the right means of delivery. The breech midwifery can reduce the neonatal complications, and improve the delivery end, worth clinical promotion.

【Key words】abnormal breech birth; Breech midwifery; Clinical effect; complications

在异常分娩患者中,臀位分娩的发生率大约在5%左右,尽管实践表明大多数新生儿都能够成功分娩,但在并发症和死亡的发生率上却明显提高[1]。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进步,分娩技术也在不断提升,新型的分娩方式能够改善分娩结局。为此,本文选取我院收治的患者进行分析,采用臀位助产术进行分娩取得了良好效果,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资料来源于我院收治的臀位异常分娩患者76例,纳入时间段为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其中行臀位牵引术9例,产妇年龄最小22岁,最大38岁,平均(30.5±2.3)岁;初产妇7例,经产妇2例;孕周37—40周,平均(38.5±0.6)周。臀位助产术31例,产妇年龄最小21岁,最大40岁,平均(29.2±1.7)岁;初产妇25例,经产妇6例;孕周37—41周,平均(38.7±1.0)周。剖宫产术36例,产妇年龄最小20岁,最大39岁,平均(29.8±0.9)岁;初产妇31例,经产妇5例;孕周37—40周,平均(38.2±0.6)周。三组孕产妇一般资料差异不大,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可以进行比较。

1.2 临床诊断标准 (1)依据《妇产科学》[2],产前超声检查确诊为臀位异常分娩。(2)排除精神疾病患者,心肝肾功能不全患者,合并其它严重妊娠并发症患者。

1.3 方法 根据产妇和胎儿的实际情况,分别选用剖宫产术、臀位助产术、臀位牵引术,观察三种分娩方式的新生儿结局。具体操作如下:

1.3.1 臀位助产术 术前准备新生儿的抢救工作,对产妇外阴消毒,行神经阻滞麻醉,必要时切开部分会阴。当胎儿的下肢露出阴道口时,使用消毒巾盖住阴道口,并用手掌抵住。在反复宫缩的作用下,达到扩充阴道、降低胎臀的效果[4]。然后产妇用力,依次将胎儿的臀部、肩部、头部娩出。

1.3.2 臀位牵引术 术前准备和助产术相同。如果胎儿足部先露出阴道口,就用手握住牵引;如果胎儿足部仍处于宫腔内,把手深入宫腔握住足部牵出;如果胎儿单臀先露出阴道口,就用双手勾住胎儿的腹股沟,一边旋转一边牵引,首先将臀部娩出,然后采用扶着法娩出足部、躯干,采用堵臀法娩出肩部、头部[5]。

1.4 观察项目和指标[3] (1)分析三种分娩方式和新生儿体重之间的关系。(2)观察记录三组新生儿的并发症发生情况。(3)比较三种分娩方式的新生儿评分,包括简易臀位评分和Apger评分。其中前者分别从骨盆大小、孕周、胎膜情况、胎儿体重、先露部位五项内容进行评分,分值为0—2分不等,总分10分。

1.5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18.0软件,其中并发症作为计数资料,使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新生儿评分作为计量资料,使用(`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说明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分娩方式和新生儿体重分析 经比较,新生儿体重在3.5kg以下,臀位助产术应用较多;体重在3.5kg以上,剖宫产术应用较多。和臀位牵引组相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结果见表1。

表1 分娩方式和新生儿体重分布的分析 (n,%)

体重(kg)例数n臀位助产组臀位牵引组剖宫产组

<3.02112(57.1)a5(23.8)4(19.0)

3.1—3.53215(46.9)b3(9.4)14(43.8)

3.6—4.0163(18.8)1(6.3)12(75.0)c

>4.071(14.3)0(0)6(85.7)d

总计7631(40.8)9(11.8)36(47.4)

注:a:和牵引组相比,χ2=4.842,P=0.028;b和牵引组相比,χ2=11.130,P=0.001;c和牵引组相比,χ2=15.676,P=0.001;d和牵引组相比,χ2=10.500,P=0.001。

2.2 新生儿并发症情况 臀位牵引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助产组,助产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剖宫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2。

表2 三组在新生儿并发症情况上的比较 (n,%)

组别 例数n窒息上肢骨折死亡总发生率

臀位助产组3190110(32.3)

臀位牵引组94127(77.8)a

剖宫产组362114(11.1)b

注:a:和助产组相比,χ2=5.9145,P=0.015;b:和助产组相比,χ2=4.506,P=0.034。

2.3 新生儿评分比较 三组在新生儿Apger评分上差异不大,但剖宫产组简易臀位评分明显低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3。

表3 三组在新生儿评分上的比较 (分,`x±s)

组别 例数n简易臀位评分Apger评分

臀位助产组316.7±1.1a7.7±1.0

臀位牵引组96.5±0.8b7.2±1.5

剖宫产组363.3±1.47.4±1.2

注:a:和剖宫产组相比,t=10.923,P<0.01;b:和剖宫产组相比,t=6.557,P<0.01。

3 讨论

从临床经验可以得知,臀位助产术的成功关键在于,当新生儿的肩胛骨露出阴道口时,要采用轻柔的动作进行旋转,能够促使新生儿顺利娩出。而在黄华等人的研究中称[6],新生儿的腋窝没有分娩完成时,医护人员一旦分娩肩部和上肢,就容易导致骨折的发生。因此,助产分娩前,要求评估胎儿的情况,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分娩中严格按照规范和分娩顺序进行,就能够减少母婴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分娩质量,达到良好的分娩结局。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如果新生儿体重在3.5kg以下,可以采用臀位助产术;如果体重在3.5kg以上,剖宫产术的效果更佳。且并发症发生率最低,只有11.1%,臀位助产术和臀位牵引术则分别为32.3%、77.8%。在简易臀位评分上,剖宫产组明显低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综上,对于异常分娩患者而言,应该根据母婴情况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其中臀位助产术能够减少新生儿并发症,改善分娩结局,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周红梅. 探讨异常分娩中臀位助产术的临床应用效果[J]. 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08(23):169-170.

[2]乐杰.妇产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01(05):92-105.

[3]年丽. 单胎臀位分娩方式397例临床分析[J]. 安徽医学,2009,11(05):17-18.

[4]陈蓉. 臀位122例临床分析[J]. 临床医药实践,2011,20(05):394-396.

[5]苟文丽,李春芳. 臀位分娩方式及助产术问题[J].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0,05(11):814-816.

[6]黄华,舒萍. 探讨异常分娩中臀位助产术[J]. 北方药学,2013,30(05):105.

论文作者:刘玲

论文发表刊物:《河南中医》2015年7月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20

标签:;  ;  ;  ;  ;  ;  ;  ;  

简析异常分娩中臀位助产术的临床应用疗效论文_刘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