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宁县城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甘肃 平凉市 静宁县 743400
【摘要】目的:观察与研究慢性胃溃疡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的实际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7年2月所接收的慢性胃溃疡患者80例,利用掷骰子的方式来将患者随机分为参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其中,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则开展针对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理情况、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完毕后,观察组心理状态评估量表评分(MSSNS)要明显低于参照组,两组间的差异很是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理满意度上,观察组要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胃溃疡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模式,能充分改善患者的心理素质,患者护理满意度大大提高,从而提高患者的基本生活质量,便于在临床实践中宣传和推广。
关键词:慢性胃溃疡;针对护理;心理状态评估量表评分(MSSNS)
胃溃疡主要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上,对其进行诊断时,主要是利用胃镜方式。在临床上,慢性胃溃疡的症状表现为:反复出现有节律性的上腹部疼痛症状,主要发生在进食2h后,会发生反酸、恶心等基本症状。从临床实践上来看,此种疾病的致病因不是很清楚,其主要和胃壁黏膜受损、胃蛋白酶与胃液对创面自我消化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对此,在本次研究中,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7年2月所接收的慢性胃溃疡患者80例,对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的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以下将回顾性结果予以呈现。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7年2月所接收的慢性胃溃疡患者80例,利用掷骰子的方式来将患者随机分为参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通过相应的检查和诊断,全部患者都满足慢性胃溃疡的基本诊断规范和标准。参照组40例中,男性18例,女性22例,年龄区间为22~53岁,中位年龄为(34.8±7.2)岁,病程为2~12年,平均病程为(7±1.3)年,其中小学及以下文化水平有18例,中学文化水平有12例,大学及以上学历有10例;观察组40例中,男性19例,女性21例,年龄区间为23~52岁,中位年龄为(34.9±7.3)岁,病程为2~14年,平均病程为(7±1.5)年,其中小学及以下文化水平有15例,中学文化水平有14例,大学及以上学历有11例。从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与病程等基本资料上来看,数据差异极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参照组应实施常规护理模式,要求护理人员应遵照医嘱来为患者进行补液与给药处理,旨在维持患者机体的酸碱平衡度[1]。而观察组则要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开展针对性护理,具体措施表现如下:
1)保持舒适的环境:根据实际的标准与患者的实际需求,应严格控制室内湿度与光照,能让患者在舒适环境下保持心情上的愉悦感与乐观度,进而更为积极的配合治疗与护理工作。
2)开展健康宣教:为增强患者与家属对慢性胃溃疡的认知度,增强患者的健康意识,护理人员应针对胃溃疡治疗的相关知识点进行讲解,对护理措施、护理要点进行细致性讲解,还要叮嘱患者要按时吃药。
3)饮食护理:在饮食护理上,护理人员应叮嘱患者与家属保持饮食清淡,忌食烟酒,防止刺激患者的胃粘膜,确保患者肠胃健康度[2],从而缓解护理人员的肠胃压力,能防止发生呼吸道感染或其他类的感染。
4)心理护理:慢性胃溃疡属于一种身心类疾病,其和患者的心理情绪存在着密切的关系[3],对此,护理者需要主动的和患者展开沟通,向患者讲解疾病的主要信息,对患者心理状况进行科学性评估,从而在根本上消除患者紧张、焦虑与烦躁的负面情绪,让患者时刻保持积极、乐观的心理状态,让患者放下心理设防,让其毫无压力的配合治疗与护理工作,能让整个护理工作变得舒适而人性化。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 评价指标 按照心理状态评估量表评分(MSSNS)的问卷标准,主要针对患者紧张、烦躁、抑郁与恐惧心理情况进行评估。与此同时,采取问卷调查方法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予以调查。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检验所得实验数据,采用“ ±s”(均数±标准差)表示正态计量资料,2组采用t检验来进行组间比较;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来进行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P<0.05表示的意义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2.1 心理状况对比
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状况进行分析。实施护理干预之前,参照组患者的MSSNS评分为(114.5±19.7)分,观察组患者的MSSNS评分为(113.6±19.4)分,两组患者护理前MSSNS评分的对比,两组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实施之后,参照组患者的MSSNS评分为(60.2±19.3)分,观察组患者的MSSNS评分为(47.1±14.0)分,两组患者护理后MSSNS评分的数据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护理满意度对比
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了解到参照组40例中,非常满意18例,基本满意12例,不满意10例,护理满意度为75.0%;观察组40例中,非常满意28例,基本满意11例,不满意1例,护理满意度为97.5%。在数据对比上,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极其明显,由于P<0.05,有统计学意义。
讨论
慢性胃溃疡属于临床上的常见性疾病,其是消化系统类疾病,一旦患上此类疾病,患者的体重会逐步减轻慢,还会出现腹痛[4],还有少量的患者在心口窝位置触摸到包块,若按此位置,就会感到剧烈的疼痛,关于此类疾病,在临床上并不存在专属而特效的治疗方案。消化道类疾病中,慢性胃溃疡实属常见,胃、食管与十二指肠等是发病的核心性位置[5],从实际临床表现来看,主要以口臭、腹胀与腹痛为主,势必会对患者日常生活产生影响。现如今,我国医疗技术得到了全面的发展,医疗技术与护理手段等都得到逐步的更新,主要从医疗手段、生活因素等角度出发,以达到改善患者慢性胃溃疡的实际效果。
慢性胃溃疡患者进食时会产生疼痛感且病程比较长,在此过程中,患者容易滋生心理问题与负面情绪,会致使生活质量大大下降。根据此类疾病的实际特点,需要结合患者文化、社会与宗教信仰等来开展评估工作,要求在运动、心理与饮食等角度出发开展护理干预工作,主要通过一系列的护理来缓解患者的心理负担,能让患者的心情时刻保持愉悦状态,更为积极、乐观的面对生活,从而提高生活质量。只有在轻松、愉快的氛围内,患者的病情就会得到更大程度上的缓解,也能提高护理满意度,可见,应用针对性护理模式成为必然之选。
在本次研究中,选取我院80例慢性胃溃疡患者,对患者开展针对性护理,利用心理状态评估量表评分(MSSNS)来开展评分,以此来了解患者紧张、烦躁、抑郁与恐惧情况,从而实现对患者心理状况的科学性评价。从护理情况来看,观察组患者的心理状况要明显优于参照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理满意度评估上,观察组患者要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实践情况来看,了解到对慢性胃溃疡患者而言,采取针对性护理,是对传统常规护理的不断完善,实现了护理系统化与全面性,利于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提高护理满意度,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价值是不可估量的。由此可见,结合患者实况与疾病属性,提出针对性的护理方案,能提高患者的胃溃疡知晓率,也能提升患者的依从性,让患者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利于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从而让整个护理工作变得更为规范、完善,以提高临床实践水平。
参考文献:
[1]林志红. 慢性胃溃疡患者的针对性护理体会[J]. 中国医药指南,2017,15(13):239.
[2]龙庆梅,朱红燕. 分析慢性胃溃疡患者护理中针对性护理的临床应用价值[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24):4831+4834.
[3]农惠珍. 针对性护理在慢性胃溃疡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6,9(18):130-131.
[4]张佩琴. 针对性护理在慢性胃溃疡患者的应用效果分析[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63):246.
[5]刘文芝. 针对性护理措施在慢性胃溃疡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 中国医药指南,2015,13(13):270-271.
论文作者:许小红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11月上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31
标签:患者论文; 胃溃疡论文; 针对性论文; 心理论文; 满意度论文; 统计学论文; 两组论文; 《医师在线》2017年11月上第2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