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工程继续教育国际化的探索_国际教育论文

我国工程继续教育国际化的探索_国际教育论文

中国继续工程教育的国际化探索,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工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发达国家继续工程教育的概况简介及我国继续工程教育的现状

继续工程教育,又称“工程师的教育”,在国际上一般是指对大学毕业后的在职工程技术人员所进行的一种专业教育,其目的是保持其知识的先进性,使其在工作中不断发挥积极创新的作用。近年来,继续工程教育在许多国家已发展成为相当有组织的、广泛的、必需的教育方式,成为对传统教育的延续和发展部分,对科技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由于各国社会制度、历史传统不同,经济、文化、科技发展水平等方面存在着差异,所以发达国家的继续教育各具特色,呈现出多样性,继续教育的概念和含义也不尽相同。从大部分国家的情况来看,继续教育通常是指大学或职业学校毕业后,正在工作的教师、工程师、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等,为了适应职业需要而进行的更新知识和完善自己在校所学知识的培训或进修。按照专业门类可以分为继续师范教育、继续工程教育和其它专业的继续教育。

美国的继续教育是指那些已经受过一定教育,但力求使自己的专业与技术能得到更新的成年人所经常正式参加的学习活动。美国继续教育的途径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高等院校设立继续教育部门,在这些学校,继续教育与其本科和研究生教育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目前,美国高校中有46%的学生是接受继续教育的。第二类是企业及有关政府部门组织的对本单位工作人员的继续教育。第三类是各行业协会组织的面向本行业的继续教育。比如,作为继续工程教育的重要形式之一——美国的工程硕士起源于1993年,冷战结束,美国政府为军工企业职员而设立的转岗培训项目,至今仍受到美国社会的欢迎。美国的大部分企业很重视员工的继续工程教育,比如,企业为了鼓励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通常会主动承担一部分继续教育培训经费,这样大大提高了员工接受继续教育的积极性。

法国的继续教育一般是指继续工程教育,而将一般意义上的继续教育称为“经常教育”或“连续教育”,又称“再教育”。法国是世界上第一个为继续教育立法的国家,第一次立法是1971年颁布了《继续教育组织法》,后来在1978 年和1984年先后做了两次修改和补充。据了解,法国规定,所有企业均需要将相当于其工资总量的12.5%的费用交国家有关主管部门管理,作为教育培训基金,或提供给学校用于其员工的继续教育(这些均可抵税)。显然,这是强制性的,是专款专用,且不由企业自行管理。这些国家政策不仅保证了企业工作人员的继续教育经费,而且企业提交的教育培训经费抵税能很好地调动企业提供和利用此项经费的积极性,受益者不仅是个人、企业,还有国家,即国家的竞争力增强了。

德国的继续教育概念含义较为广泛,将校外教育统称为继续教育,包括为获得学校毕业证书的学校补充教育,为获得职业上各种资格的职业教育、改行专业教育,以及企业、工会对工人进行的各种教育。德国为了发展继续教育,建立了带薪教育休假制,如规定一年给工人20天的学习假期。德国的工程师教育是非常有特色的,一直实行传统的工程师学位(Diploma)教育。

上述发达国家在重视和大力发展本国继续工程教育的同时,也十分重视继续工程教育的国际交流。一方面向国外出色的工程技术人员提供高薪,吸引国外优秀的高层次人才到本国从事工程技术类的工作,另一方面,向国外输出国际认可的资质认证,比如项目管理的认证(PMP)、物流师的认证、软件工程师的认证等等。

与发达国家相比,由于我国继续工程教育起步较晚,总体上来讲,还远不能满足我国社会日益增长的需求。有关数据表明,我国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比例只有约1.67%,其中工程师的比例更低。我国的科技成果转化率只有5-6%,企业创新能力和研发能力不足,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企业的人才不足,特别是高层次复合型人才不足。因此,应该向发达国家学习,大力发展继续工程教育,同时加强继续工程教育的国际化。

二、我国继续工程教育国际化的必然性

(一)继续工程教育的国际化是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

2001年6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在《关于加强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强调了“加强继续教育,以改善知识结构,增强创新能力,提高综合素质为目标;建立国家、单位、个人三方负担的继续教育投入体制;建立由政府引导、充分发挥各方面积极性、以需求为导向的继续教育体系”。国与国的竞争实质上是人才的竞争,在经济全球化趋势明显加快的情况下,以综合国力为基础的人才竞争将更加激烈。

确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实施人才战略,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支宏大的掌握世界先进技术和管理知识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是面对新世纪、新机遇、新挑战,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有效保证。继续工程教育是提高专业技术人员队伍素质的重要手段,因此,我们必须从战略的高度,重视继续工程教育,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开展有效的国际交流活动,以有效地提高我国的继续工程教育使之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这也是我国在新形势下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

(二)继续工程教育的国际化是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

科学技术的发展要求人们不断地更新知识,促进了以知识更新为主要目标的继续工程教育的发展。以信息技术发展为特征的新知识经济时代,其特征是市场全球化、资源一体化、运作信息化,我们要充分认识这“三化”的含义,深入理解它对继续工程教育提出的需求,即虽然我国的继续工程教育开展的时间不是很长,但是中国的继续工程教育一定要走国际化的道路,加速培养具有国际化特征、并满足我国经济建设需要的专业技术人才。

(三)继续工程教育的国际化是创新发展的需要

继续工程教育是当代新知识传输的重要桥梁和创新科技的摇篮。世界文明史表明:正是教育的不断发展促进了知识的不断创新,知识的不断创新引导着科技的不断创新,从而推动了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科学的本质就是创新,继续工程教育国际化的任务也是为了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提高人才的知识创新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育,同时,随着全球国际化进程的加速发展,迫切需要一大批既懂专业技术,又懂国际惯例和相关法律的高层次、应用型、国际性人才。因此,继续工程教育的国际化,就是要借鉴发达国家的继续工程教育成果,融合我国的国情,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以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研发能力。这是我国的当务之急,也是社会创新发展的需要。

三、继续工程教育国际交流活动案例及分析

2002年底,清华大学受全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的委托,承办有关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事宜,并于2003年和2004年,以“请进来,走出去”为主导思想,相继开展并实施了多项国际合作交流项目,取得了实质性进展,达到了预期效果。

(一)“请进来”——邀请国外企业界和大学的国际知名学者来华进行短期讲学

2003年—2004年,相继邀请了来自英国、南非、美国、德国、马来西亚、加拿大的教授及专家来中国授课,课程名称分别为“物流管理”、“工业工程”、“面向对象的软件设计与分析”、“带钢镀锌技术”、“项目管理”、“IT项目管理”等。参加对象有中国高等院校的年青教师,也有中国企业的技术管理骨干。2003年参加培训的人员达到150余人,2004年参加培训的人员达到150余人。

(二)“走出去”

1、研究生工程教育国际交流项目

项目主要面向高等院校的研究生教育管理人员以及企业中的相关人员,其目的是通过交流深入地了解国外著名大学的工程教育特色及其未来发展方向,了解国外知名企业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借鉴和吸收发达国家的先进教育和管理经验,同时介绍我们国家的工程教育特色。2003年,全国20多所院校的70余名负责研究生教育管理的教师参加了这个项目,分别访问和考察了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德国柏林应用科技大学、德国西门子公司、法国巴黎矿院、法国国家科学技术与管理学院、瑞典皇家理工学院、瑞典沃尔沃汽车公司、澳大利亚的悉尼大学、墨尔本大学、莫纳什大学、麦考瑞大学和新西兰的奥克兰大学和奥克兰科技大学等。

2、工程领域相关专业教育实践的国际交流项目

主要面向高等院校、中国科学院及各类研究单位相关学科领域的教学、科研和科技管理人员,项目目的在于与国外大学、研究所和相关企业的人员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以参观和座谈等方式交流双方共同关心的工程领域的研究生教学和实践活动,共同探讨教育理念、教学方案、科技应用、管理机制等经验。2004年开展“物流工程”、“项目管理”、“工业设计”这几个领域的教育实践国际交流活动。

3、组织在职工程硕士生和企业骨干人员赴国外著名企业和大学的国际培训项目

组织在职工程硕士生和企业骨干人员走出国门,到国外著名的大专院校及跨国公司进行培训。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增加企业骨干人员的国际经验,开阔视野,亲身体验国外的继续工程教育环境和氛围,以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需要。2004年有来自企业的70余名骨干人员参加该项目的培训。

(三)探索与国外大学联合培养硕士层次的工程管理类人才的可行性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新知识、新技术不断涌现的社会发展大环境下,面对我国对优质教育资源和高层次工程管理型人才的大量需求,很有必要了解国际教育的先进理念和实施方案,引进发达国家的优秀教师、优质教材和先进的教学方法,与国外教育人员近距离交流,探讨和国外大学联合培养硕士层次的工程管理类人才的可行性。目前,我们正在这方面努力实践。

四、继续工程教育国际交流活动的分析与思考

(一)国际交流工作的开展应该是全方位的

我们认为继续工程教育的国际化应该是全方位的,应该考虑到各个方面的元素,比如我们上述的国际交流活动,从参加国际交流活动的人员层次来看,有从事工程教育的管理者,有从事工程教育的培训者,也有接受工程教育的受教育者;从交流的形式来看,有邀请国外著名专家来华进行短期讲学的项目,也有组织学员到国外高校及企业交流、培训的项自;从交流培训的内容来看,既涉及了多领域的先进工程技术知识,又有先进的工程管理知识,同时有很多国际案例的教学。这样就形成了多层次、多领域、多形式的继续工程教育国际交流活动的立体格局,有效地促进了国际交流工作的良性循环。

(二)开展每一项国际交流活动必须要做好调研和策划工作

对于每一项国际交流项目,在开展项目的前期,我们都必须在对国内外的需求和实际情况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进行精心策划和安排;在实施项目的过程中,力求精心操作,以保证项目的高质量。目前,我们国家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开展国际交流活动,不管是“请进来”,还是“走出去”项目,对于参加者来讲所需费用是比较高的。我们必须努力使参加国际交流活动的个人、企业或学校均能有所获。这是国际交流项目可持续发展的有效保证。

(三)国外交流项目应注意双向性,使国内外双方均有收获

我校开展继续工程教育国际交流工作的时间虽然不长,但是在短短的不到两年的时间里,我们与国外的二十多所著名高校和企业建立了联系,并邀请了近10名国际著名学者来华进行短期讲学。在与国外同行的交往过程中,我们非常重视交流的双向性,使他们从原先不甚了解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现状,不了解中国的继续工程教育状况,到对中国的情况有所了解,并普遍对我们的上述活动表示了极大的兴趣,积极接待我们派出的学员,有的主动表示想来中国讲学的意向,有的去年被我们邀请来之后,今年又主动与我们联系,还想来中国讲学,并提议到中国联合办学等等。这些变化,一方面反映了国外仍然还有很多学者专家对中国的经济和社会进步缺乏了解,另一方面也说明了我们为数不多的交流项目已起到了介绍中国的作用。显然,我们应该努力加快中国继续工程教育的国际化进程,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走向世界。

标签:;  ;  ;  ;  

我国工程继续教育国际化的探索_国际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