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广播电视科学的特点_广播电视论文

论中国广播电视科学的特点_广播电视论文

试论中国广播电视学的特色,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广播电视论文,试论论文,特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编者按:本栏目选登的5篇文章,是作者去年8月在中国广播电视学会秘书长会议上研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广播电视学”时的发言摘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广播电视学是我们学会的重要任务。本刊发表这些文章的目的,是希望有更多的同志积极参与这个问题的研讨。为推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广播电视学的建设作贡献。

中国广播电视学,是研究中国广播电视的传播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本文试图从中国广播电视学的研究对象、学科本身的特质以及研究方法三个方面,就中国广播电视学的特色谈点管窥之见。

中国广播电视学的研究对象,是在中国这块大地上广播电视的传播活动以及从这个传播活动中总结出来的带规律性的东西。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中国广播电视学具有下述特色。

(一)研究范围的广泛性。中国的广播电视事业,全部是公有制的,其主体是全民所有制的即国家办的,一小部分是集体所有制的(例如某些乡村和集体所有制企业的有线广播电视台、站等)。中国广播电视事业的这种社会主义性质,决定了中国广播电视的传播者必须代表载体的主人——人民,其传播对象也是载体的主人——人民。在中国,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因此,中国的广播电视理所当然地应当成为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其宗旨是为人民服务和为社会主义服务。因而中国广播电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传播者、传播载体和被传播者),可以说涉及到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

从对传播者群体的研究来说,它要研究广播电视系统的体制问题和管理问题、全系统的发展战略和系统优化问题,以及广播电视系统内部的纵横关系和运行机制问题等等,从对传播者个体的研究来说,它要研究各广播电台、电视台这些相对独立的传播实体,其中包括广播电视的编播、技术、行政、后勤等部门及其相互关系等等。仅以广播电台、电视台编播部门的研究为例,它又涉及到编辑、记者、播音员、节目主持人、导演、演员等等专门人才的选拔、培养、任用和管理,以及他们个人的政治思想素质、道德品格素质、文化知识素质、组织能力素质、心理身体素质的提高等等,从对编播部门的群体结构的研究来说,它涉及到品德结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专业结构、智能结构、气质结构等方面。仅以对编播部门的群体结构的品德结构的研究而言,它又涉及到政治素质、思想意识、工作态度、心理品格等等诸多的方面和环节……可见,对传播者的研究范围十分广泛。

再从对传播载体研究来说,它既包括对各广播电台、电视台的布局是否合理,运行、配套是否优化等硬件的研究,又包括对广播电视传播载体的软件——广播电视节目的研究。

再从对被传播者的研究来说,它包括研究受众对广播电视节目的需求,受众收听收视的心理,受众收听收视的规律,受众信息的反馈等等。总之,中国广播电视学的研究范围非常广泛,既有宏观又有微观,既有人、财、物等硬件的培养、使用和管理的研究,又有以节目形式出现的软件等的研究和千差万别的受众研究。

(二)研究客体的层次性。中国广播电视学的研究客体是分层次的。从传播者群体来说,有全国广播电视系统,有一个省、一个市、一个地区、一个县、一个乡镇的广播电视系统,从传播者个体说,不但各个电台、电视台是分层次的,而且在各级电台、电视台从事传播工作的人员也是分层次的,按年龄分有老、中、青;按品德分有优、中、劣;按水平分有高、中、低;按能力分有强、平、弱……传播载体(广播电视节目)也是分层次的;广播电视受众更是分层次的。

研究客体的层次性,决定了中国广播电视学具有统一性和可分性、战略性和阶段性相统一的特点。按传播方式分,中国广播电视学可以分为中国广播学和中国电视学,其中又可再分为广播(电视)新闻学、广播(电视)评论学等若干分学科;按传播过程分,中国广播电视学可以分为中国广播(电视)传播学、中国广播(电视)节目学、中国广播(电视)受众学。仅以中国广播节目学为例,所有的中国广播节目都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两为”方针,这是统一的,是共性:但是,理论广播、科普广播、文艺广播等又各有其特殊规律,由此显现出理论广播学、科普广播学、文艺广播学等等这些中国广播节目学的分支学科的个性。可以说,在中国广播电视学研究客体的各个层面上,都体现了统一性和可分性、共性和个性的统一。由于广播电视处在实践探索时期,因此,以中国广播电视为研究对象的中国广播电视学,还具有战略性和阶段性相统一的特点。例如,中国幅员辽阔,不仅有12亿多人口,而且有56个民族,各地的经济、文化、语言、习惯等等方面千差万别。从这个实际出发,前些年提出了“四级办广播(电视)”的方针。这个方针对于丰富各地的节目和加强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对于多快好省地办广播电视,都起了很大的作用,获得了良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是,在地方办广播特别是地方办有线电视的积极性上来以后,如何做到在“硬件”的配置上不搞重复建设,在“软件”的配置上保证中央和省、市、自治区一级电台、电视台的声音不受梗塞,就成为现阶段有线广播电视研究的一个亟待解决的紧迫问题。中国广播电视学只有从研究客体的层次性出发、体现其统一性和可分性、战略性和阶段性相统一的特点,才能更好地为中国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服务。

(三)研究目标的同一性。广播电视学是一门直接为广播电视工作服务的应用科学。在资本主义国家,既有代表整个资产阶级利益的官办电台、电视台,又有代表不同政治派别和不同利益群体的五花八门的电台、电视台。资本主义广播电视的这种性质,决定资本主义国家广播电视学的研究成果中,除广播电视的自然属性部分具有共享性,甚至可以为社会主义广播电视学加以吸收和借鉴外,其研究成果中的社会属性部分则大多是独有的,目的是为了争夺受众,挤垮其他载体,以实现载体所有者的利益。在中国,广播电视虽然也互相竞争,但这种竞争是在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目标下的你追我赶,而不是资本主义国家的那种“你吃掉我,我吃掉你”的你死我活的关系。中国广播电视学的研究目标是同一的,这就是:为了提高广播电视工作者的素质,提高广播电视节目的质量,更好地发挥广播电视的宣传、导向、沟通、告知、批评、监督、教育、服务、娱乐、产业等功能,促进广播电视事业的蓬勃发展。

中国广播电视学研究目标的同一性,是指也仅指最终目标的一致。由于中国广播电视学具有可分性的特点,各个分支学科的研究对象不同,特别是研究人员个人的经历、水平和看问题的深度、广度、角度不同,因而在中国广播电视学的研究过程中,已经出现并且今后还要继续出现许多复杂纷呈的问题和矛盾。这种现象是正常的,只能靠实践来解决。对中国广播电视学各个领域的研究,都要坚持这样的原则:既要使我们的研究体现时代精神,将研究的视角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又要从中国的国情、从中国的民族特点和社会大环境出发,坚持实事求是。

从学科本身的特质来看,中国广播电视学也属于社会科学的范畴。它具有哪些不同于中国其他社会科学的特点呢?我认为至少有三点:

(一)鲜明的阶级性。在有阶级存在的社会里,任何阶级都是按照各自的阶级利益和意志来从事活动的。在阶级社会和存在着阶级、阶级斗争的社会里,广播电视为不同的阶级、政党、集团和个人所掌握,就必然为不同的利益主体和利益目标服务,这就使广播电视除具有自然属性以外还具有社会属性。资产阶级的广播电视,是代表资产阶级的利益和意志的;无产阶级的广播电视,是代表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的。因此,中国广播电视学作为研究中国广播电视的传播活动及其规律的学科,具有鲜明的阶级性。这是它与中国语言学、逻辑学等学科明显不同的地方。

不过,说中国广播电视学有鲜明的阶级性,并不是说中国广播电视学的每一门分支学科的阶级性都十分明显和强烈。有些学科,例如中国广播电视传播工程学,虽然在网点设置、线路规划上也反映了一定的阶级利益,但就整个学科而言,其阶级性就并不十分明显。中国广播电视学的鲜明的阶级性,集中体现在它的理论基础、指导思想和它对中国广播电视的宣传、导向、批评、监督、教育等功能的发挥的理论指导上。这是中国广播电视学的阶级性与中国其他政治性学科(如政策学等)的阶级性所不同的地方。

(二)强烈的实践性。中国广播电视学的强烈的实践性,突出地表现在它必须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空间的转换,根据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地完善自己的理论体系和不断地扩展自己的理论领域。例如,新中国成立后的前几十年的广播电视,是建立在计划经济体制的基础之上的。现阶段,我国的经济体制正在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经济体制的转换,对广播电视的功能、传播活动和价值导向等,都将产生并且已经产生重大影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对国民经济的管理以宏观调控为主,以间接管理为主,以强调“服务”为主。与这种经济体制相适应,广播电视的传播活动除了要遵循新闻的基本规律,继续发挥广播电视的喉舌、教育等功能的同时,还要发挥其产业功能,传播方式和价值导向也多是平等的双向交流。目前,中国广播电视学对广播电视的产业功能研究得很不系统、很不深入,有的人仅仅是从广告可以为广播电视部门创收这一点上承认广播电视有产业功能。其实,搞市场经济,就决不能离开广告和信息;而利用广播电视这一大众传媒广泛、及时地传播广告和信息,就正是也必须是广播电视直接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的一个重要的功能。这种巨大的作用,决不是广播电台、电视台每年那区区几百万元、几千万元的广告收入所能体现的!所以,中国广播电视学要面向中国广播电视的实践,就要随着时空的转换而不断补充和完善自己的理论体系,不断拓展和扩充自己的研究领域。在当前,中国广播电视学就亟需积极研究和探索新闻传播规律与市场经济规律的交汇点和结合部,为开发和利用广播电视的多种功能提供理论指导和作出自己的贡献。中国广播电视学的实践性表现得如此强烈,这是中国其他一些社会科学所不及的。

(三)广泛的综合性。中国广播电视学之所以具有广泛的综合性,是由下述原因造成的:

其一,中国广播电视的传播活动自身具有综合性,涉及的因素众多。它不仅涉及到传播者(含个体、群体)与被传播者,而且还涉及到传播活动的客观环境(含硬环境和软环境);它不仅涉及到传播活动的各种职能,而且还涉及到传播的艺术和运用;它不仅涉及到传播活动的日常工作,而且还涉及到传播者的作用和素养以及被传播者的素质;它不仅涉及到社会生活的众多领域,而且还涉及到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正因为如此,就决定了以研究中国广播电视传播活动为内容的中国广播电视学,必然具有综合性。

其二,中国广播电视的传播活动涉及学科的多样性,也决定了中国广播电视学的综合性。纵观广播电视传播活动,不仅涉及到社会科学,诸如马克思主义的基础理论科学、政治学、教育学、心理学、史学、法学等,而且涉及到自然科学,诸如数学、物理学、天文学、地理学、生态学;还要涉及到思维科学、管理科学、人才科学的有关理论和方法;在某些具体领域,还涉及到工程技术科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中国广播电视学就是要综合运用有关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去研究广播电视传播活动的规律性。中国广播电视学的这种广泛的综合性,是中国其他一些社会科学所无法比拟的。

正由于中国广播电视学具有广泛的综合性的特点,所以,要把中国广播电视学当作一个异常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来对待。中国广播电视学的各个分支学科,要互相学习,取长补短;许多重大课题,要发动和组织各相关学科联合作战,共同攻关:各分支学科的研究人员,既要成为本学科的专才,又要成为中国广播电视学的通才。

中国广播电视学的研究方法,也就是中国广播电视学的方法论,大致有如下特色:

(一)从哲学方法上说,中国广播电视学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作指导。要做到下述诸点:

第一,从实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

第二,必须运用对立统一规律来研究和分析广播电视的传播活动及其传播规律。要着力分析广播电视传播活动中的各种矛盾及其性质和发展变化,区分各个时期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揭示各种矛盾运动的基本趋向。

第三,必须运用历史唯物论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的原理,来分析和研究中国广播电视的传播活动及其规律。

(二)从一般方法上说,鉴于中国广播电视学是一门文理交叉的综合性应用科学,因此相关学科的研究方法也可以而且应当借用过来,如分析比较方法、逻辑方法等等。

(三)从具体方法来说,要运用社会调查方法、统计方法、历史考察方法等等。

在研究中国广播电视学的过程中,从方法论的角度上看,有两点显得特别重要,这就是:第一,要注意总结我们自己的经验,正确地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第二,要吸收国外新闻学、传播学和领导科学、管理科学的有益成分,为我所用。

标签:;  

论中国广播电视科学的特点_广播电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