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研究·
中国乡村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新论
——以山东青岛西海岸新区为例
潘鲁生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山东 济南 250014)
[摘要] 我国城镇化发展进程中,乡村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呈现出新的特点和需求。由于地区经济发展不均衡,加之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状况不同,乡村社区公共文化服务存在差异性。从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总体布局和乡村生产生活、自然禀赋、文化传统等综合因素出发,研究乡村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实践机制,具有必要性。山东省青岛市西海岸新区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相关经验具有启示意义。
[关键词] 乡村;公共文化;茂腔;剪纸;年画;小戏
我国城镇化发展进程中,乡村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呈现新的特点和需求:一方面,乡村人口跨区域、跨城乡流动性加强,文化交流增多,乡村群众的文化视野和需求更加多元,加之政府、市场、社会多元参与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以及现代传媒广泛应用,信息化的文化传播不断深入,以往乡村文化相对封闭的局面被打破,乡村在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建立开放的公共文化服务参与机制、丰富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容和形式等方面,与城市具有一致性。另一方面,地区经济发展不均衡仍然存在,自然生态及文化传承存在地域差异,不同地区乡村公共文化的资源禀赋、群众需求、服务机制等具有差异性。从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总体布局出发,关注乡村的自然生态、文化传统、生产生活等综合因素,研究乡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作用和实践机制,具有必要性。
2018年,我们就山东省青岛市西海岸新区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进行了调研。青岛市西海岸新区傍海邻山,有独特的自然生态和特色鲜明的民间文化资源,既是青岛市最大的市辖区、第九个国家级新区,也是民间艺术资源丰富、城乡过渡的典型地区。其乡村剧团、农民画院、小品小戏演出等注重发掘乡土文化资源,植根乡村生产生活,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公共文化服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积极成效。从中可见,乡村社区公共文化服务既是满足休闲文娱等需求的文化服务,也是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服务,其发掘运用有深厚基础的文化载体,开展具有价值引领、情感内涵、文化记忆和当代生活内容的文化活动,很大程度上也是文化纽带的构建,在乡村社会日益呈现出“原子化”和“去公共化”的趋势下,能够发挥互动、认同和凝聚的作用,有助于乡村社会公共性和共同体的重建。
一、乡村公共文化资源的发掘和激活——以茂腔戏为例
青岛西海岸新区的胶州南乡泊里、藏马一带是茂腔戏的发源地,自清代康熙年间至今长盛不衰,深受当地群众喜爱,民谣有云:“茂腔一唱,饼子贴在锅台上,锄头锄到庄稼上,花针扎在指头上”,即使在没有专业茂腔戏剧团演出的村落,民众也往往通过戏匣子听茂腔,戏曲融入生产和生活、老百姓的生产劳作和生活里,曲韵悠长。当地将茂腔戏作为重要的公共文化资源,发掘其当代价值,发挥公共文化服务作用。从其内容和形式上看,茂腔戏作为城乡民众认同度高的地方性剧种,善于提炼生活故事,主张崇德向善,以积极的价值导向化解生活矛盾。如《小姑贤》《墙头记》《寻儿记》《张郎休妻》等传统剧目,涉及婆媳关系、乡村养老、家庭教育、婚姻伦理等,虽是历史剧目,涉及亲情爱情事业的关系处理以及生活中具体的矛盾问题,与当下仍然息息相关,容易产生共鸣,其崇德向善、明志明理、见贤思齐的价值观能够赢得认同,发挥教化作用。戏词使用本地方言,乡间俚语平白如话,曲调质朴自然、婉约悠长,唱腔如泣如诉、悲凉哀怨,场景情节往往以当地民间风俗为依据,熟悉亲切,能将生活中的喜怒哀乐、爱恨情仇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正是“我口唱我心”“心之忧矣,我歌且谣”“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日常体验和审美经验之间是贯通融会的。
随着由美国IECO国际工程公司和意大利ELC电力咨询公司组成的联营体设计的伊泰普水电站的一期工程以及拉格朗德Ⅱ级水电站的2期工程分别于1991年和1992年的完成,大古力水电站的主要参数表中的“保证出力1 967 MW已被“年保证电能188.5亿kW·h”所取代[4-5],这里所列的“年保证电能”就是“可靠电能”。
开展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不能忽视乡土文化现实,积淀深厚的民间文化是开展服务的重要基础,西海岸新区将茂腔创作与演出纳入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系统开展工作。在组建演出队伍方面,涉及专业剧团和业余剧团。专业剧团保障艺术水准的提升和剧种的剧目创新;业余剧团由群众自发组织,丰富业余生活。目前,西海岸新区在胶南市艺术团的基础上挂牌成立了“黄岛区茂腔艺术传承中心”,作为文化事业单位隶属胶南市文广新局,开展传统剧目和新创剧目公演。同时,依托群众基础组建了大量业余剧团。据西海岸新区戏剧舞蹈家协会主席王本宏介绍,本地能演起整台戏、能演多个剧目的剧团有11个,都属于民营剧团,春秋两季的农闲季节出去演出,同时参加区里面组织的“小品小戏进社区”表演活动下乡演出;其中,能够演出茂腔折子戏的剧团有64个,能够参加活动的民众剧团有100多个。在群众业余剧团组织过程中,专业协会也发挥了积极作用,如西海新区戏剧舞蹈家协会组织的“茂腔论坛”“茂腔名家名段演唱会”“业余戏曲比赛”“茂腔艺术节”等活动,指导业余剧团和茂腔爱好者提高演出水平,促进专业院团与群众演出团体沟通交流。在剧目创作与传承方面,一方面是传承传统经典剧目,当地复排复演了《西京》《张郎休妻》《罗衫记》等16部传统经典茂腔戏,改编并新排了《徐福东渡》《赵氏孤儿》《白蛇传——断桥》等剧目或折子戏;另一方面是加强当代精品创作,如根据原黄岛区灵山卫镇北窑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张玉刚的先进事迹创排的大型茂腔现代戏《支书张玉刚》,表现了当代乡村干部的精神风貌,受到好评。在人才培养方面,当地设立了茂腔传习基地,新编开设“名家传戏”课程,邀请国内戏曲艺术家和茂腔名家等到新区授课指导,传帮带徒。学成学员充实了演员队伍,参演了一系列经典剧目。在观众培育方面,一方面是开展大型茂腔演出活动,排演经典折子戏,向观众免费发放戏票;另一方面是在社区、学校等地开设茂腔艺术传习点,将茂腔艺术欣赏纳入中小学校的校本课程,培养青少年观众群体。比如茂腔艺术传承中心与隐珠小学、育才小学、易通路小学开展了茂腔特长培训课程,每周由专业演员指导小学生从经典唱段的唱腔、动作等基础开始学习茂腔。在文化传播方面,当地重视公共文化服务的网络传播,通过“文化黄岛”“青岛西海岸文化惠民卡”“黄岛文博”“茂腔艺术传承中心”等微信公共号和腾讯网发布演出信息和演出视频,扩大了茂腔艺术作为一种地方特色文化的服务与传播范围。
青岛西海岸新区的琅琊、隐珠、宝山、辛安等地有剪纸传统,历史上,当地婚庆、节日以及日常生活中都有剪纸应用,样式有窗花、天棚花、镜子花、饽饽花、喜字花、鞋花、枕花、裙围花等,内容有“鸟语花香”等花鸟鱼蝶题材、“喜鹊登梅”等吉祥题材、“二十四孝”等历史人物题材以及“龙凤喜字”“喜上眉梢”等传统民俗题材,样式朴实简练,工艺细腻精巧,阴阳结合,粗细兼用,融汇北方剪纸的粗犷豪放和江南剪纸的纤巧细腻,具有胶东剪纸的艺术韵味。但是随着生活方式和居住环境改变,传统剪纸用于节庆、婚庆、丧葬的民俗功能以及家居装饰功能逐渐淡化。应该说,作为具有广泛群众性、鲜明地域性和深厚历史文化内涵的民间艺术样式,剪纸是日常之诗、人民之歌,其中包含生活的谱系,其在当代社会的延续与发展不只是文化艺术的命题,也是群众文化生活的命题。
当地重视运用这一特色文化资源开展公共文化服务。当地政府鼓励各类画院、协会组织健康发展,全区形成现代民间绘画创作的各类画院画室140多所、社团协会组织20多个,为相关创作繁荣奠定了基础。在展览交流中,一方面,以胶南年画为载体,表现国家政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反腐倡廉等主题,以生动的形象和富有特色的绘画语言发挥宣传作用。另一方面,以胶南年画为纽带,增强乡土文化的凝聚力,如胶南年画的许多骨干作者来自张家楼地区,青岛西海岸新区文化馆就此举办“张家楼籍作者回乡巡回展”,增强作者队伍的凝聚力和荣誉感。在教育传播方面,胶南年画很早就开始进入课堂教学,如胶南师范学校开设的“图案课”,主要讲授胶南年画的创作方法。胶南师范学校毕业的中小学教师大多在自己的教学中融入了胶南年画创作,为年画进课堂打下了坚实基础。据统计,2016年当地文化局组织的美术培训中,2/5作者是中小学美术老师。当地小学多建有年画社团、胶南年画博览馆和传习所,中学有胶南年画主题的文化讲堂和校园开放日活动,驻地高校如中国石油大学组织出版了乡土教材,包含胶南年画等乡土文化,引导学生了解家乡文化。此外,青岛西海岸新区一直在探索胶南年画文化产业发展的途径。民营性质的现代民间绘画院兴起,集研究、收集、培训、创作、展示、销售功能于一体,迈出了胶南年画市场发展的步伐。政府和企业关注胶南年画及其衍生文化产品开发,建设年画体验馆,通过现场操作木版年画印制和对胶南手绘年画的展览,促进胶南年画相关的旅游体验和文化消费。胶南年画富有地方特色和群众基础,其传承和传播体现了公共文化服务的本质需求和规律,有特色、接地气、融入时代精神,发挥了积极充分的作用。
二、乡村公共文化载体的创新与传播——以胶南剪纸、年画为例
实践证明,特色文化资源的保护、发掘、活化与服务应用相伴相生、相互促进,茂腔戏作为乡村公共文化服务的特色内容,依托深厚的群众基础,在互动中唤起文化记忆、生活体验和情感共鸣,使人们参与到公共生活中来,深化了文化的认同感和凝聚力。如果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乡村社会发生了重大变化:从熟人社会走向半熟人社会,从礼治社会走向半法治化社会,从同质社会走向异质社会”,“当农民个体在获得更多自由、自主、权利、利益、机会等的同时,也淡化了对乡村社会的认同感与归属感,同时乡村社会处于‘去公共化’状态之中,村庄共同体逐渐解体、传统权威性力量衰落、村庄公共事务参与不足、社会之间的联系越来越松散、农民之间的合作越来越少”;[注] 吴理财、刘磊:《改革开放以来乡村社会公共性的流变与建构》,《甘肃社会科学》2018年第2期。 那么,加强公共文化的服务与建设无疑是一个重要的切入点,通过具有历史和生活基础的公共文化活动铸造相互联系的纽带。“我们深深需要一种附属感,需要一种属于我们的文化和我们的社会的感觉,感到我们周围环境和生活方式中有一定程度的稳定和亲近”[注] [美] 威尔伯·施拉姆、威廉·波特:《传播学概论》,陈亮等译,新华出版社1984年版,第34页。 ,民间文化、民间文艺尤其具有这样的优势。与此同时,群众的文化需求、评价反响也对传统戏曲的传承与发展发挥影响,促使剧目不断融会时代精神和内容。综上,做好乡村传统文化资源的发掘、整理和传承是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历史上,剪纸、年画相对于书法、国画等精英艺术,以乡村劳动妇女和农民为主体,以图形纹饰为核心,与生活习俗相联系,在乡村社会中自发传承,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和群众基础。社会发展,生活变迁,剪纸、年画的民俗性和集体叙事的程式性不断弱化,但作为积淀深厚的民间文化样式,剪纸、年画不仅是一种平面化的纹饰叙事,也蕴含活态的历史语境和生活本身,具有本原的文化根性,将之作为公共文化服务的有机组成部分,符合其生成基础和发展规律。比如剪纸“图中有图”、年画“画中有戏”,作为公共文化宣传教育的载体,极富影响力和传播力。剪纸的“一事一剪”“一物一剪”和年画的“一时一画”“一地一画”等,作为公共文化活动的抓手引导人们深刻感知并创作表达今天的生活,以艺术语言塑造社会生活图像,完成当代民间的生活叙事,是民间文化生活的丰富和发展。总之,以剪纸、年画的民间文化艺术样式为载体开展公共文化服务,不仅在社区公共空间塑造了富有影响力、传播力的传统符号象征,而且激发和深化了大众对民族民间文化的认同与热情,是公共文化服务“公共性”作用的实现。
科左后旗潮海乡二十家村村民、现年七十岁的赵四说:“早先,沙尘暴袭来,除了屋顶,院落里的石碾、石磙、辘轳,还有铁锨、镐头等农具,几乎都被沙粒子掩埋了。”
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推动水利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攻坚,着力构建有利于水利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的体制机制,是龙江水利人面临的严峻挑战。黑龙江省“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获得国务院批复,上升为国家战略,标志着龙江水利改革发展进入新阶段,也为广大水利人施展才华提供了广阔天地。
胶南年画是从传统年画发展而成的富有当地特色的现代民间绘画,也是青岛西海岸新区重要的民间艺术样式。胶南年画主要沿袭了传统潍县木版年画的特点,在不同时期吸收了工笔绘画、剪纸艺术、过门笺、上海月份牌等艺术造型手法。新中国成立以来,胶南年画的创作主体与创作风格发生了几次主要变化:即20世纪70年代,生产队社员在专业画家的辅导下从事创作,逐渐形成了写实年画创作的方向;20世纪80年代到21世纪初,以地毯厂图案设计师为代表的创作者,吸收民间艺术语言,形成了装饰绘画特色;21世纪以来,以中小学美术教师为主力的创作队伍,结合专业优势,进行多元化探索。整体上看,由于早期从事胶南年画辅导的艺术家多数受到西方美术专业训练,造就了追求严谨造型的特点。由于画家的生活经历不同且往往有自己的绘画风格,胶南年画具有鲜活的内容和韵味。如生活在农村的作者,画作多体现胶南民俗生活的记忆和童年乐趣,渔民多表现海上渔业场景;女性作者多表现母爱主题和生活感受;还有身处转型期的作者对生活境遇的反思。由于贴近生活,胶南年画也充满了持续发展的生命力。
1)原位处理池对于渗沥液氨氮的去除效果很好,最高能达到95%以上,总氮去除率大体上也在50%以上,COD去除效果在30%以上。
青岛市西海岸新区充分认识剪纸文化的历史基础和当代价值,将剪纸作为传播文化和维系社群关系的纽带,开展社区公共文化服务。当地以社区街道为组织单位,发展剪纸技艺群体,开展社区群众文化活动和公共宣传,发挥文化交流和宣传教育作用。例如,辛安街道剪纸中心是青岛西海岸新区建立的第一个以剪纸为主体的街道社区文化中心,现有剪纸会员200多人,举办剪纸大赛、剪纸交流活动和有关公益活动,开展公共宣传和文化教育,成为社区公共文化服务的有机组成部分。在社区文化宣传栏,主题剪纸形式生动,内容涉及建设和谐社区、构建邻里关系、赞扬美好家庭、倡导尊老爱幼、歌颂好人好事,以及宣传防火安全等。剪纸成为宣传文化教育的重要载体,传统胶南剪纸题材由传统民俗题材向当代现实题材转变,体现青岛西海岸新区发展变化的“跨海大桥”“新区风貌”等通过剪纸语言表现出来,富有时代气息。事实上,传统艺术的发展需要不断融入生活的感受、时代的感受,以不断创造发展意象性、符号化的装饰图案,表现生活的意蕴。在文化交流方面,社区文化中心组织剪纸大赛,选送优秀作品参加国家、省、市展览活动。在交流学习过程中,造型技法呈现出多元化的艺术取向。在社区送福、文化下乡等公益活动中,组织剪纸作者创作“福”字等节日主题作品,增加节日气氛,服务群众生活,发挥了文化传播与凝聚作用。在教育方面,剪纸走进当地幼儿园、中小学、大学和老年大学,分设不同年龄和人群的课程层次,传授剪纸知识,已初具规模。此外,以社区为主体的剪纸中心也在逐步探索产业化的发展路径,实施剪纸文化带动经济发展的双轨发展机制,主要依托街道剪纸艺术展厅的平台,组织剪纸作品展示、培训和现场体验,通过剪纸文化体验与商业运作结合,发展壮大剪纸文化产业。一方面,细分剪纸规格、纹样、题材,适应市场需要;另一方面,加大特色作品开发和营销力度,开发衍生产品,拓宽销售渠道。据了解,辛安剪纸文化艺术中心还与当地景区联系,设置了专门的剪纸销售点,并以现场剪纸体验的方式销售作品。青岛西海岸剪纸作为特色地域文化,融入新区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增强了社区文化的凝聚力,对当地文化服务乃至文化产业发展发挥了带动作用,体现了特色公共文化服务的作用和活力。
第四,信用评级与增级。信用评级是由专门的评级机构来进行的,对应收账款和信托机构的信用进行评级。同时,通过运用信用增级的方法来提高所发行证券的信用级别,使投资者免受其质量风险损失,避免证券化过程的结构性风险。
三、乡村公共文化服务的探索与普及——以“小品小戏进社区”为例
“小戏”是青岛地区具有深厚群众基础的文艺样式。从历史渊源看,小戏本身大部分源自农村,是“地方戏”一词的前身。在历史形成与发展过程中,主要由民众自己参与创作、表演和观赏,娱乐自我、表达自我,演出方式往往因陋就简,演技也不乏粗糙稚拙,但作为自由表达的形式,融入民众的生活情感,反映了许多民间生活状况,成为民族文化精神最鲜活、最重要的载体,在发生剧变的社会环境中,也被视作民族戏剧精神走向的代表。青岛具有民间戏曲说唱表演的历史文化基础,茂腔等地方戏曲在乡村社会拥有广阔的群众基础,小戏备受乡村民众喜爱。此外,“小品”作为一种大众文艺样式,自1983年央视“春晚”首次搬上舞台,即以短小精悍、幽默风趣、贴近生活,深受群众喜爱。小品创作和表演往往以幽默诙谐的语言、短小精炼的表达、简单明了的抒怀、意味深长的主题为特色,抓住日常生活里的小题材、小事件、小人物的喜怒哀乐,从乡里乡亲的家长里短、社会热点的世相百态出发,反映生活里的琐碎烦扰,并从这些琐碎中升华出对真善美的深情呼唤,而“艺术的伟大意义,基本上在于它能显示人的真正感情、内心生活的奥秘和热情的世界”,优秀的小品创作和演出交流,起到了审美、教育、交流、文化娱乐等多方面的作用。
青岛市西海岸新区在公共文化服务中抓住小品、小戏这一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载体,自2006年开始组织“小品小戏进社区”活动,十几年来,实现了乡村、城镇、社区全覆盖,广受城乡居民欢迎,在说唱表演、互动共鸣中实现了文化交流、文艺审美、政策宣传、教育普及的综合作用,在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传承民间文艺传统、创新地方文艺样式、丰富乡村文化生活等方面产生了深刻影响。从内容主题上看,青岛市西海岸新区“小品小戏进社区”活动把握社会主旋律,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追求真善美,发挥了以文化人、以艺养心、以美树人、价值指引的积极作用,是新时代乡村文化建设的生动课堂。剧目关注时事,反映当下,探讨民众关心的社会问题,引领民众正确处理国事与家事、社会与自我的关系,引导乡村群众树立现代公民意识,更加明确自己应担负的责任和应有的追求。不少小品小戏的创作者和演员表示,在乡村,小品小戏比传统大戏的受众面要广,群众的反响要热烈。主要的差异在于,传统戏曲剧目多为历史题材和程式化表演,受众以老年人居多,一定程度上与现代社会脱节;小品小戏常演常新,取材现实生活,新事物、新词汇、新观念融入其中,有浓厚的时代气息。因此,在综艺小品和传统戏曲不同程度地面临发展困境之时,乡村舞台上的“小品小戏”却如山花烂漫,深受群众喜爱,根本原因是作品内容与生活的联系。把握鲜活的民间文艺载体,关键是把握鲜活的内容生产机制,“文以化人”根本要实现生活相连、心灵相通。青岛市西海岸新区“小品小戏进社区”文化活动在小戏传统的传承和内容的创新上,做出了卓有成效的探索。
从艺术形式上看,“小品小戏进社区”活动抓住小品小戏的精髓,把握“小品小戏”之“小”,篇幅短小,情节简单,人物关系简明,演员少至三两个,艺术形式保留了乡土歌舞的戏剧特色。坚守“小品小戏”之“朴”,由城镇乡村中民众自发创作,表演者往往未受专门训练,表演时采用日常生活动作或歌舞动作,表演特点、人物装扮等与日常生活更为接近,歌舞化、程式化程度不高。追求“小品小戏”之“真”,剧目内容源于生活事件、新闻等,表现人们日常的生活、情感,真实、迅速地反映当下群众的生活状况和思想,整体上保留了民间文艺的“民间”品格。如《中国民间戏剧研究》指出的:“直接由人民大众或其民间艺人所创作或传播的小型歌舞剧,反映的思想感情和艺术趣味,完全是民间的。在专业剧作家中,有时也创作过一些小型戏剧,有的经过长期流传后,得到人民大众和民间艺人所加工、润色,基本上或完全民间化了,这也应承认它是民间小戏。”[注] 谭先达:《中国民间戏剧研究》,台北: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30页。
从创作和组织机制上看,“小品小戏进社区”文化活动的展演剧目均为城乡社区居民的原创作品,由城乡民众自发创作,不仅不同于专业的、精英的文艺创作,具有民间文艺的乡土本性,而且基于业余创作者和表演者职业、身份的多元化,具有城乡文化融合的内在基础和动力,在乡村巡演的互动交流过程中,形成了新时代乡村文化的“众创”机制。值得指出的是,演、创团队的多元化形成了多元化的视角和观念,基层文化站工作者、城镇企业职工、军转干部、大学生志愿者的加入,增加了剧作内容的时代气息,对现实生活的理解、对时政热点的解读、对日常矛盾关系的处理等,都有更开阔的视野。“小品小戏进社区”在其多元化的创演机制上是一种城乡文明的融合,而且这个融合的过程,不是说教,不是城乡文化孰优孰劣的区分和“给”与“送”,而是在某一个具体生动的戏剧冲突里通过共鸣来实现。因为从根本上说,“小品小戏进社区”文化活动中的创作者、演出者和观众来自城乡社区、各行各业,他们是生活在同一地区、承袭同一文化传统的群体,拥有共同的民间文艺传统,秉承共同的历史记忆、生活知识、文艺技艺和乡土情感,他们对方言乡音、乡土民情构成的小品小戏充满了创作、表演、观赏的热情,任何一员都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积极的参与者。青岛市西海岸新区“小品小戏进社区”文化活动创建了乡村文化的“众创”机制,把握了民间文艺集体创造与传承的基础,回归民众这一民间文艺创造的万千生活主体,保持文化的感染力和创造力,为乡村文化建设以及民间文艺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可贵经验。
从活动的影响效果看,小品小戏在当地人的习惯、爱好中生成,这些短小活泼的节目,形制虽小,却有大的接受空间。小品小戏在乡村文化建设中发挥了新的人际纽带作用。特别是从近一段时期以来的乡村常住人口构成来看,青壮年进城务工,乡村常驻者以老年人和女性居多,小戏在历史上就有“栓老婆橛子戏”的别称,切中这一乡村群体的文化需求。相对于农家书屋遇冷、乡村电脑室闲置等现象,小品演出作为互动性强的大众文艺活动,深受乡村群众喜爱,常常是锣鼓一响、村喇叭一广播,就有万人空巷的盛况。活跃在乡村群众舞台上的小品始终坚持小品的真谛,走进生活、创新题材、挖掘内涵,在接地气的同时传递艺术的真、善、美,丰富寓教于乐的表达形式,不仅给观众带来欢乐,更带来思考。乡村文化建设要抓住鲜活的载体,因为“文以化人”不是一个生搬硬套的僵化过程。青岛市西海岸新区“小品小戏进社区”文化活动对于把握当下语境中乡村文化鲜活的、富有感染力的、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载体,做出了深入的探索和开拓。乡村文化建设的本质,不是舞台聚光灯下的佳绩、展赛名录上量化的成果,而是民间日常世俗世界里的人文气息、善与美的追求和比物质更恒久的幸福感与获得感。如诸多小品小戏的骨干作者表示,十几年如一日的坚持源于发自内心的热爱。这种表演的形式、内容、语境,都是完全归属当地的和传统的,由地方民众群体在其原生场域中共同实现。
从根本上说,“人文化成”之文化,是有根基、有文脉、历久弥新的积淀过程。正如传统乡村社会里生产生活方式、人伦关系、价值系统等作为一种赋形机制,形塑了风俗、礼仪、信仰以及工艺造物等具有“内聚力”和特定内涵的文化传统礼俗规约工艺造物,赋予衣食住行用之物以秩序和规范,不仅以自上而下的典章制度实现“器以藏礼”,而且在民间礼俗中寄予自然、人伦之理,使“物”除具有实用功能外,还富有象征意义和伦理价值,具有礼俗约定下的意义世界。乡村是一个生活共同体,公共文化服务要因地制宜,抓住鲜活载体,发挥民众创造力,做到寓教于乐、群众喜闻乐见,构建文化互联的纽带,维系更具情感性质的生活,化解乡村文化变迁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矛盾,在以艺术审美和文化交流为核心的互动中重塑和改变乡村共同体的结构和内容,实现文化振兴、乡村振兴。
收稿日期: 2019-04-25
作者简介: 潘鲁生(1962—),男,艺术学博士,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教授、“泰山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民艺学。
基金项目: 本文系2018年度山东省经济社会发展委托课题“乡村文化振兴‘齐鲁样板’研究”(项目编号:18-JS-02)的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 J0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4145[2019]06-0118-05
(责任编辑:陆晓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