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混凝土住宅的建筑设备设计与技术论文_罗英杰

装配式混凝土住宅的建筑设备设计与技术论文_罗英杰

中建新疆建工(集团)有限公司宁夏分公司 宁夏银川 750000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也逐渐增速,建筑数量越来越多,市场内部竞争尤为激烈,在这种环境下要想保证建筑行业能够实现健康发展,必须要不断创新施工技术,提高施工标准,合理应用混凝土装配式住宅建筑施工技术,保证其能够充分发挥积极作用。

关键词:混凝土;装配式住宅;建筑施工

1.装配式建筑发展

2016年以来,中央到地方都加大了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政策支持力度。自2016年2月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到3月17日国务院发布《国家“十三五”纲要》,再到9月27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一系列政策不仅在顶层设计上提出了“力争用10年左右时间,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达到30%”的目标,还明确了发展装配式建筑的重点区域和重点任务,标志着我国装配式建筑将进入规模化、产业化的大发展阶段。

2016年11月19日,全国装配式建筑工作现场会在上海召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党组书记、部长陈政高号召全行业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把装配式建筑抓到底。形势充分表明:全国范围内一场大力推进建筑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装配式建筑发展高潮已全面掀开。

2.装配式建筑发展瓶颈

2.1设计、施工的规范标准尚待健全

装配式建筑方兴未艾,虽然在国家提倡之后,各地先后出台了一些文件,但还是缺乏整套全国范围内的统一的行业设计、制造、施工、验收标准和规范,导致装配式建筑各阶段并无可遵循的国家层面的依据,这是在建筑工业化道路上面临的一个大问题。

2.2设计、制造、施工各阶段水平均有待提高

装配式建筑需要完整的专业设计、构件预制工厂先进的制造水平、成熟可靠的运输技术,以及制作构件到场的安装施工。不论是项目设计施工技术,还是构建制造运输,装配式建筑是一个全新的课题,相关企业和技术人员的水平都需提高。

2.3关键建筑节点技术尚待解决

装配式建筑现场装配连接,较多的连接节点的不可避免的存在。如何保证这些关键环节的产品质量,是确保装配式建筑项目整体质量的关键所在。另外,装配式建筑也面临节点防水的重要问题,因为不像传统施工,不存在整体浇筑,所以往往要面对渗漏的质量通病。如何对节点采用可靠的防水措施,是装配式建筑存在的另一个关键问题。除上所述两大关键点外,装配式建筑还要解决很多其他需要面对的问题。

3.关于装配式结构建筑深化设计

3.1台座磨具制作

在混凝土装配式住宅建筑施工过程中,制作台做磨具是一项重要工作,必须要加以重视,保证制作质量,一旦出现问题很容易就会影响到预制构件的质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通常情况下来讲,常见的台座主要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混凝土台座,另一种是钢台座,无论是应用那种台座,在制作的的时候都要保证表面的光滑度。

(2)磨具制作需要保证较强的稳定性和使用刚度,这样才能更好的抵抗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产生的冲击力,避免其出现形变问题。因此要合理设置预留孔、预埋件的位置,按照相关原则施工。在整个磨具制作的过程中合理控制周转次数。

3.2混凝土施工作业

(1)在施工的过程中振动台的振捣方式要符合预制构件的特点。主要应用于一些规模较小的预制构件。

(2)在振捣过程中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振捣棒进行辅助振捣,最好选择小型振捣棒。合理控制振捣时间,保证预制构件的密实度。切合实际的选择振捣方式,在保证磨具稳定的基础上进行振捣。

(3)制作预制构件的过程中最好采用平卧重叠法制作。

(4)一般施工规定混凝土强度为5兆帕为分界点,当混凝土结构强度满足标准时,再对上层混凝土进行浇筑。注意上下层之间做好隔离措施,隔离剂是最好的选择。

(5)清水混凝土涂装过程中,要合理选择脱模剂,避免由于脱模剂选择不当对环境造成污染;同样在选择预制构件脱模剂的过程中也要选择无污染的。

3.3建筑深化设计

3.3.1部构造设计方面

在进行建筑深化设计的过程中,对于细部构造设计主要是包括防水、接缝、防渗透等相关环节的细节性考虑。特别是一些墙板上下侧接缝设计、空腔构造的构造设计、上下相邻墙板的拼接设计等方面。

3.3.2关于建筑工程的相关平面设计

在进行建筑深化设计的过程中,对于平面设计而言,主要是相关建筑平面尺寸、结构受力和预制构件的相关位置要求、建筑门窗等环节的深化设计。其中对于建筑门窗的相关平面位置要相应地采用成列分布和上下对齐形式进行布置。进一步加强装配式结构建筑的平面设计对于提升建筑的整体美观性、降低建筑工程的施工成本有着重要意义。

3.3.3关于建筑深化设计中的节点设计

节点设计主要涉及到相关的内外墙几何尺寸、门窗安装等相关环节。在进行节点深化设计的过程中,要相应地结合建筑工程施工的相关实际情况。对于建筑门窗设计而言,为了保证门窗和预制墙板进行连接,便可以采用无门窗副框的安装形式。要尽可能地避免外墙洞口和外窗的接缝渗漏等状况的出现。

3.3.4关于建筑深化设计中的立面和外墙设计

对于建筑工程中的外墙设计不仅要提升装配式结构建筑的施工质量,还要相应地满足美观经济性要求。对于内外墙板的接缝处可以采用材料和构造相结合的设计,从而进一步满足保温、防水、防火、隔音等相关建筑施工要求。

4.BIM全产业链应用

在未来发展中,BIM将得到进一步的应用。将BIM与装配式建筑体系结合,既能提升项目的精细化管理和集约化经营,又能提高资源使用效率、降低成本、提升工程设计与施工质量水平。俗话说:设计、施工不分家,在整个项目中一个专业、具有可行性的施工方案是不可或缺的。BIM软件可全面检测管线之间与土建之间的所有碰撞问题,并提供给各专业设计人员进行调整,理论上可消除所有管线碰撞问题。设计院应具备在产业化项目中进行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的BIM应用策划能力,确定BIM信息化应用目标与各阶段BIM应用标准和移交接口,建立BIM信息化技术应用协同平台并进行维护更新,在产业化项目的前期策划阶段、设计阶段、构件生产阶段、施工阶段、拆除阶段实现全生命周期运用BIM技术,帮助业主实现对项目的质量、进度和成本的全方位、实时控制。传统项目在方案设计阶段一般仅涉及规划设计,建筑单体设计等阶段;而装配式建筑项目由于构件工厂生产、现场装配的要求及内装装配化的要求必须将设计向全过程延伸。从设计的初始阶段即开始考虑构件的拆分及精细化设计的要求,并在设计过程与结构、设备、电气、内装专业紧密沟通,实现全专业全过程的一体化设计。

结束语

装配式建筑设计的预期目标除传统建筑的关注点外,更关注质量、成本、工期、效果与环保的综合评价。这是一个更全面的综合评判过程,工业化的装配式手段使得产品质量更有保障,形象效果更容易掌控;计算机辅助手段的大量应用和工厂加工的特征也使得项目的成本和工期更好预期。装配式的发展值得期待。

参考文献:

[1]郝际平,孙晓岭,薛强,樊春雷.绿色装配式钢结构建筑体系研究与应用[J].工程力学,2017,34(01):1-13.

[2]陈秋实.预制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与设计[J].江西建材,2017,(02):50+53.[

[3]董苏然,许晓文,付素娟.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实践[J].建设科技,2017,(03):37-39.

[4]王颖.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住宅机电系统设计整体解决方案研究[J].建筑科学,2017,33(02):148-157.

论文作者:罗英杰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12

标签:;  ;  ;  ;  ;  ;  ;  ;  

装配式混凝土住宅的建筑设备设计与技术论文_罗英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