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铜陵市义安区供电公司 安徽铜陵 244100
摘要:配电系统在整个电力网络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也是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随着电力工程的持续发展,国家的大力投入,我国配电系统的技术水平迅速提升,其自动化科学技术的进步极大的改良了我国用电状况。但是在实际的配电管理工作中,还存在一些管理缺陷和漏洞,造成很大的问题和隐患,这就要求配电管理的企业机构要尽快拿出解决方案和具体措施,在技术实力不断提升的同时,相应的管理机制和制度体系也要尽快配套到位。
关键词:配电;自动化;配电管理;问题;措施
引言
电力企业要自主完善内部的配电管理体系和运营机制,在此基础上不断推动自动化技术的发展与进步,在此期间出现的问题都应该引起企业高层的持续重点关注,无论是技术层面还是管理层面出现不足之处,都会对配电系统的平稳运行造成很大的不良影响。为此应充分总结过往经验教训,对于常见的管理类问题进行集中处理和解决,并在日常工作中进行预防,真正发挥出自动化的技术优势。
1配电自动化的具体内涵
配电系统的自动化,是当前配电管理工作的技术升级,也是管理层面的改革优化,从传统的手工和认为操作、配电管理,转变为以自动管理控制系统程序为主要管理模式,其具体内涵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种是技术层面,自动化的控制程序与操作流程节省了大量人工和人力,这其中涉及到计算机以及电子信息等先进科学技术方法,将各个配电系统运行环节统筹起来,加快运行效率,并在逐步完善过程中保障配电设备及其网络的安全运行[1]。另一种则是管理工作方面,管理体制要随着管理模式和技术方法的变化而做出革新与优化,以适应自动化的管理要求和运行模式,以此来高效处理复杂多变的管理问题和运行中遇到的安全风险。
2当前配电自动化及其管理中的常见问题
2.1自动化系统兼容性不足
配电系统是由是多设备和机制组成的,其复杂性较高,在运行中需要多个环节的高效协作配合才能确保电力的平稳输送。但在实行自动化的管理系统和运行流程中,目前的系统兼容能力还存在不足,在配送、输送以及变电转换环节中出现了很多缺陷。主要原因就在于配电网络建设上投入力度不足,是我国电力系统中较为薄弱的一环[2]。
2.2实际运行和实用中的问题
自动化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但是很多技术模式依然停留在理论验证阶段,一些投入实用的技术模式并不完善,这也是导致配电网络并没有做到自动化技术的全面覆盖的重要原因所在。高效的自动化更离不开更高水平的智能技术,然而我国配电的智能水平还亟待提高。
2.3科学技术实力有待进一步加强
我国的配电系统研发和实用起步较晚,自动化设备及其技术性发展要落后于世界发达国家,因此技术实力和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一些关键的技术和设备还需从国外引进,尤其是在实用性的增强上还有很多工作要完成。
3如何实现电力配电自动化
3.1自动化的程序
电力配电自动化是实现对电能的高效利用、满足人民多样化需求的重要方式,在实现过程中,其程序规范是保障能否真正落实的重要标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电力企业的工作人员通过对电力计算机的管理,通过数据对地区的电能或者耗能进行管理,必要的时间段进行科学调配,这样就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配电自动化的目的。在实现配电自动化的过程中,一方面,要注意程序的规范性,因为电力是国有资源,对于国有资源的浪费是一种不可取的行为,只有在科学的程序下进行的调整才是符合电力配电自动化的重要前提;另一方面,电力系统内部之间要形成良好的联系,对于自动化的实施保障好各个部门的沟通,避免出现沟通不畅带来的用电问题[3]。
3.2流畅的环节
配电自动化要求每个环节要实现好足够的沟通,并且在各个环节进行完善的同时,加强内部的联系,对每个关键的环节进行责任的划分,对于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一定的预案,对于配电自动化的环节有良好的把握。科学严谨的完善内部的沟通,对于环节的细致处理,实现好配电自动化工作时的流畅。
3.3完善的系统
对于配电自动化的最重要的要求就是有一套完善的系统,在这些系统中就要做好对于配电自动化各个因素进行分析的工作,从而把握配电自动化和其中的重要因素之间的关系。个体的作用才能得到有效发挥,实现好电力配电自动化工作。完善的系统内部之间各要素都有一套科学的规范,对于各个要素之间的良好配合要做到合理有效,保障好配电自动化的高效运转[4]。
4提升配电管理水平的实施策略
4.1加强配电系统的运营管理能力
电力企业在完善和强化配电系统的自动化运行机制和技术实力时,往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资源和资金,为了确保企业运营的稳定,并切实增强配电网络的管理水平,就必须着力解决自动化体系建设期间出现的各类不足,注重问题本身,从企业自身实力出发,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和能力。在此基础上,通过总结工作经验,逐步形成以自动化技术体系为核心的管理机制和体系,注重科技团队的人才培养和制度建设,充分发挥集中力量和资源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加快推进管理体制改革与创新,不断强化、健全管理工作力度和各项机制。
4.2提高自动化设备的广泛适用性
由于不同地区的电网与配电的情况都不相同,电力企业在开展电力配电自动化及配电管理时,相关的管理人员应选择使用性较广泛的设备进行管理,这样可以确保电力配电的机械设备可以应用于不同的环境,尽管在不同的情况下,也能够保障电力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进一步保证整个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同时,电力系统在运行过程中,技术人员也要定期更新与检查相关的配电设备,定期更换全新的配电设备,确保整个电力配电系统内的技术水平始终保持先进,进而提升电力配电自动化水平[5]。
4.3坚持科技创新,提升自动化发展水平
电力企业要想充分发挥配电自动化系统的效能,必须不断提升自动化系统的科技水平,不断创新技术,提高自动化系统的科技含量。同时电力企业选用在配电自动化系统时一定依据企业的实际需求,对原有的技术设备进行改革,以便更好地配送电能,保证电能质量。同时电力企业为了适应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应用,必须构建专门的配电管理体系,不断提升电力企业配电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有效整合配电设备,充分发挥配电自动化的效能。目前,电能是我国应用最为普遍的能源,我国已经构建了全国范围的电网体系,保证社会发展。电能在人们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保证供电的安全性、可靠性已成为当前电力企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结束语
如今人们的生活工作以及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对于电力能源的需求极为迫切,需求量也在逐年上升,电力网络也正面临着更大的运行压力,配电系统的自动化发展道路也更为清晰明确,就是为了确保电力网络的正常运营,防止出现不稳定因素。所以,要充分认识到配电管理工作中的不足和缺陷,采取合理的举措加以弥补,提高管理能力和运营水平。
参考文献
[1]丁一,葛磊蛟,张磐,刘春雨,汪宇倩,吴莉萍.新一代配电自动化主站信息穿区安全的ANP评估方法[J].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2019,31(03):83-88.
[2]马军,虞跃,刘昊,刘柃君,那丽丹.北斗配电终端监测平台接入配电自动化系统的设计及应用[J].数字通信世界,2018(12):241-243.
[3]孙健琦,倪威中,陈敏.新型配电自动化终端DTU模块化系统优化设计探讨[J].数字通信世界,2018(12):260-261+132.
[4]孙保华,陈蕾,夏栋,韩韬.基于大数据平台的配电网智能化运维管控平台设计及应用[J].电气自动化,2018,40(06):81-84.
[5]周亮,刘畅.配电自动化系统信息安全的影响因素及其评估指标[J].网络空间安全,2018,9(11):72-75
论文作者:陈华森,郁恒恒,张陈,章梦伟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8
标签:电力论文; 系统论文; 技术论文; 环节论文; 电力企业论文; 电能论文; 高效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