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步伐的持续加快,城市建筑工程的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在建筑工程当中,给排水工程施工技术存在较多缺陷,对建筑工程的总体施工质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为了保证我国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技术得到更好运用,本文重点分析给排水工程施工工艺改进对策与发展方向。
关键词:建筑工程;建筑给排水工程;给排水施工技术
引言
城市化进程中,房屋建筑的质量一直备受人们关注,建筑给排水施工作为建筑施工的重要环节之一,需要建筑单位有一定重视,施工前做好准备工作,并不断积攒经验提升自我。避免因管理不善、技术经验不足等问题对工程质量造成影响,施工技术的改进和提高,是保证质量过关的建筑给排水工程建造的必然要求,也能节约后期因修补造成的人力、物力成本。
1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技术中存在的不足
1.1建筑单位重视度不高
建筑施工过程中,单位管理人员往往比较重视主体建筑物建造和监督,忽视了作为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建筑给排水工程,导致建筑给排水工程在施工过程中没有专业人员监督指导,出现问题时只能凭技术人员一己之力解决,解决不善时出现主体建筑预留孔无预留的现象,给后期施工带来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和资金浪费。
1.2相关政府部门缺乏监管
排水工程是建筑内部结构的重点内容,需要监管部门在工作时引起重视,但是目前大多数政府监管部门比较关注外表和主体建筑质量,忽略了排水管道等细节工程。相应的,监管部门也缺乏相关人才,排水工程的监管无法正常进行,使得整体工程的相关质量问题都存在安全隐患。
1.3排水施工人员技术水平不高、综合素质低
与国外建筑工程相比,我国建筑给排水工程起步较晚,发展较快,施工技术人员大多是在实训过程中学习和积累经验,没有经过专业的知识学习和技能培训,也没有足够的职业素养。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为了追求建筑外表和视觉效果,没有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施工,忽视了安全性和可靠性,给建筑工程整体带来安全隐患。
1.4排水工程缺乏计划性
建筑给排水工程应当是一个预先做好详备计划的过程,包括在哪里预先留下孔洞,在哪里埋藏水管等。如果在该预留孔洞的地方没有留下孔洞,就势必需要开凿孔洞,对建筑结构造成破坏,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建筑的稳固性。不仅对建筑结构主体造成破坏,也是对后续修补所需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
2建筑给排水施工技术的改进与发展研究
2.1提升给排水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
在建筑给排水施工准备环节,施工作业人员要全面了解该地区的环境,做好施工安全隐患排除工作,为具体的给排水施工作业提供良好的施工环境。对于施工企业来讲,要选择专业技能水平较高的施工作业人员进行施工,并根据其实际的工作情况,加强有关知识培训,有效提高给排水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施工企业可以聘请专业人员进行相应的培训,让施工作业人员能够更好的了解具体施工中要特别注意的安全问题。另外,施工企业还要为施工作业人员制定相应的培训标准,结合施工方案的具体实施状况,制定良好的施工计划方案,结合该施工计划方案进行给排水施工,保证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过程中发生的问题得到更好处理。施工企业在采购各项材料时,要进行合理的把关,遵守有关标准实施材料采购,并将采购完毕的施工材料进行有效保存。
2.2完善相关管理体系
对于政府有关部门来讲,要充分认识到加强对建筑给排水工程进行监管的重要性,并不断完善有关方面的管理体系。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环节,要加强工程施工进度与质量管控力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为了保证后续的施工能够顺利开展,施工作业人员在具体的施工当中,要保持良好的协调性,在统一部署的基础之上,遵守高效管理原则,顺利完成给排水管道附件、预留孔洞的施工工作,特别是阀门的安装、水表与排水口位置的确定等。在预留埋设施工环节,作业人员结合有关施工计划进行施工,明确预留埋设孔洞的位置,在埋设的过程之中,要注意套管与孔洞的规定,避免出现较大偏差。另外,建筑给排水施工人员要认真遵守有关管理制度,因为给排水工程施工要求较为严格,施工人员需要主动与有关技术人员进行协调,并加强部署,在提升建筑给排水施工质量的基础之上,不断降低给排水施工难度,从而提高建筑给排水施工管理效果。
2.3加强安全管理
为了保证建筑给排水施工技术得到更好改进,做好安全管理工作特别关键,有关管理人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2.3.1做好施工准备环节的控制工作
在施工准备环节,施工作业人员要全面检查设计方案,了解设计意图,一旦发现施工设计方案中存在问题,要及时向有关部门反馈。针对工程中需要使用的各项材料,检验部门要进行抽检,如果发现质量不过关的施工材料,则需要及时摒弃。
2.3.2加强施工环节的管控
因为建筑给排水施工中涉及的隐蔽工程比较多,故施工作业人员要了解相关隐蔽标准。特别注意混凝土的施工作业,在混凝土施工过程当中,施工人员要提前做好预埋工作,明确各项预埋件的具体位置。在屋顶水箱施工当中,若管道的直径过小,很容易出现水负压现象,引发严重的污染,故施工单位需要提前对屋顶水箱施工方案进行全面审核。
2.3.3做好事后控制工作
对于工程中的监理工程师来讲,要遵守有关标准,如果验收过程当中发现严重问题,则需要立即通知施工单位,采取合理的措施进行处理。针对不符合施工标准的施工工序,施工单位要制定良好的解决对策,待这一问题解决之后,方可开展后续的施工。
2.4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技术的发展分析
由于居民生活质量的提升,人们对建筑工程的要求不断增多,因此,在建筑给排水施工结束之后,有关部门还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做好水质监测工作,保证给排水系统当中的水质符合有关规定。未来的建筑给排水系统施工工艺会更为先进,例如,太阳能技术、先进的管道施工技术与水泵隔振技术等,先进技术的运用,有效提升了水资源的利用率。太阳能是可再生清洁能源,通过科学运用太阳能技术,有效符合当前低碳环境发展需求。新型管道连接技术的运用,能够保证给排水管道连接更为紧密。水泵隔振技术的快速发展,能够减小噪音,将会成为建筑给排水工程中的核心技术。
结语
近年来,我国建筑行业迅猛发展,在这种快速、不平衡的发展背后,存在着一些令人担忧的售后居住问题。很多居民反应家庭水电问题,建筑水管铺设和排水工程施工,都是需要精心准备和反复检查的过程,不仅要建筑单位提高重视度、政府相关部门在施工过程中工作号质量监督,还需要加强对施工技术人员的培训工作并做好前期准备和工作计划,这些都是提高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技术的有效手段,为工程后期安全性提高保障,也为居民生活用水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龚海宁.隔震建筑中给排水管道穿越隔震层(沟)的技术措施探讨[J].给水排水,2019,55(02):92-98.
[2]张玲霞.浅析建筑给排水工程常见施工质量问题及控制措施[J].居舍,2019,(03):21.
[3]李东方.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技术的改进和发展[J].江西建材,2017 (16):79,83
[4]路晓辉.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技术的改进和发展[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0(20):61-62
[5]管明.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技术的改进[J].江西建材,2016(15):85
论文作者:苑海斌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7
标签:给排水论文; 建筑论文; 作业论文; 工程论文; 孔洞论文; 工程施工技术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