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地下铁道运营有限公司 天津 300000
摘要:现阶段,我国轨道交通建设已经进入到了快速发展阶段,轨道交通在运行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安全事故。在各种故障处理中,道岔故障的处理尤为重要。为了确保轨道交通的安全运行,需要加强对该方面问题的研究。
关键词:城市轨道;道岔故障;行车处置;
1、常见道岔故障类别
在行车组织中,道岔转不到位、失去表示等表现到信号系统上为道岔左位短闪、道岔右位短闪、道岔左右位均短闪、道岔长闪等现象。
1.1道岔位置的判别
1.1.1以道岔的锐角为参照点,面对锐角方向,左边的为左位,右边的为右位。当道岔的“道岔右位”及“道岔右位延伸”部分有颜色稳定显示(非灰色,可以是绿色、紫色、红色、黄色),“道岔左位”及“道岔左位延伸”部分显示灰色稳定的时候表示道岔开通右位,尖轨密贴。当道岔的“道岔左位”及“道岔左位延伸”部分有颜色稳定显示(非灰色,可以是绿色、紫色、红色、黄色),“道岔右位”及“道岔右位延伸”部分显示灰色稳定的时候表示道岔开通左位,尖轨密贴。
1.1.2道岔左位短闪即道岔左位部分闪烁,道岔其余各部分显示稳定,也就是常说的道岔左位转不到。在选择框包围的道岔腿部一半在闪烁,则可判定为道岔短闪。
1.1.3道岔右位短闪即道岔右位部分闪烁,道岔其余各部分显示稳定,也就是常说的道岔右位转不到。在选择框包围的道岔腿部一半在闪烁,则可判定为道岔短闪。
1.1.4道岔左右位均短闪即道岔左右位均闪烁,道岔其余部分显示稳定,也就是常说的道岔失去表示。在选择框包围的道岔腿部全部在闪烁,则可判定为道岔短闪。
1.1.5道岔长闪即表示道岔挤岔显示,表示道岔不在转换过程中,突然失去位置表示。联锁系统不能监测到道岔现场实际开通位置、尖轨是否密贴的情况。在选择框包围的道岔腿部均在闪烁,则可判定为道岔长闪。
2、道岔故障处理原则及注意事项
2.1道岔故障处置原则
任何信号类别的故障在处置中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只有在一定的规范下充分发挥行车调度员的主观能动性,根据现场的实际变化情况有根据的做出行车调整,才是有效的调整方式。
2.1.1安全原则 在发生道岔故障后对故障现场的判断、积极的测试对后续行车调整意义非常重大,道岔实际位置的判断、勾锁器的加装、人员出清情况、通过故障道岔的速度限制等是整个道岔处置中的安全关键点。
2.1.2效率原则 发生道岔短闪故障及时进行中央和本地的来回测试并通知值站做好勾锁道岔准备;发生长闪故障立即判断是否真实挤岔,确认条件满足后及时组织执行“挤岔恢复”。
2.1.3遵守规程 任何故障情况下的方案制定、行车调整、客运组织等均需要在分公司及部门下发的规章制度范围许可内执行,操作过程要求按照标准化程序严格执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1.4兼顾客运 任何故障的处置都要遵循“行车为客运服务”的宗旨,在出现行车大空挡的时候及时进行交路调整及发布相应晚点信息。
2.2道岔故障处置关键点
2.2.1故障判别 发现故障后及时判断故障类型,通知车站或直接在中央进行转换两个来回。确定故障是否为道岔左位短闪、道岔右位短闪、道岔左右位短闪。若是道岔长闪,则立即与车站共同确认该区域是否有车占用。
2.2.2初步处置 若为短闪,在测试道岔的同时通知值站到端墙处待令,做好勾锁道岔的准备。若为长闪,判断无车占用时通知车站执行“挤岔恢复”命令。
2.2.3制定方案 测试无效时,若能组织变更进路组织行车,则优先考虑变更进路组织行车。无变更进路时,需加勾锁器把道岔锁在正确位置后,才能组织行车。列车停在故障道岔上,现场人员确认道岔安全后,列车限速5km/h离开岔区,折返站道岔故障需车站人工办理进路时,司机凭车站手信号行车。
2.2.4行车调整 道岔故障后由于现场确认道岔位置、加装勾锁器、确认尖轨密贴等需要相当长一段时间,由于大多数轨道交通正线运营均采用转辙机双机牵引,不可预测因素较多,所以邻线折返列车填补间隔显得尤为必要。
2.3注意事项
2.3.1在出现单个道岔故障时,车站须立即报告行调,并在第一时间按照规定进行处理,同时做好下线路钩锁道岔的准备;
2.3.2在正线,行车组织由行调组织时(即没有采用站间电话联系法或电话闭塞法组织行车时),车站下线路钩锁道岔必须得到行调的同意。下线路人员直接用通讯电台与行调联系钩锁道岔,钩锁完毕到达安全避让位置后报告行调,行调组织列车运行;
2.3.3下线路人员在钩锁完道岔后,相关设备集中站需立即将故障道岔在LOW上单独锁定。下线路人员按行调命令在列车行车间隔返回车站。返回时,需询问清楚是从上行线返回还是下行线返回。严禁臆测返回路线;
2.3.4在行调直接用通讯电台与现场人员联系时,车控室需设置一部同频道通讯电台监听,了解钩锁信息,监听到异常情况时及时通知行调或现场人员处理;
2.3.5下线路人员应保持通讯电台状态良好,并确保能够实时听到呼唤,对于行调呼叫应及时应答;
2.3.6当现场人员用手持台无法呼叫到行调时,车控室需做好中转,并与行调沟通了解无法通讯的原因;
2.3.7下线路人员在安全避让位置待令时,若行调组织列车通过相应线路时,行调或车控室需及时告知现场人员和司机,提醒他们注意安全;
2.3.8严禁下线路人员在报告行调已到达安全位置后,再侵入行车限界;
2.3.9如行调通知由车站操作故障道岔两个来回确认可否恢复正常时,车站及时进行强行站控、关闭防护故障道岔的信号机自排/追踪功能,如进路已建立需要先取消进路时,须通知司机待令并确认司机应答后再取消进路。
结论
先期现场处置负责人在行调授权的范围内负责故障点的故障处理和人员进出指挥。轨道交通运营出现故障时的应急处理,一般都按照“先通后复”的原则,先期现场处置负责人负责“通”,设备部门的人员负责“复”。各运营岗位的人员要做好沟通、分工与协作好,并且要做好自控、互控、他控。在保证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的前提下,提高轨道交通运营联动机的运作效率,加大各部门联合进行各类故障及突发事故/事件演练的频率,并做好总结。
参考文献:
[1]王宇.谈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中道岔故障行车处置方法[J].科研,2016(11):00126-00126.
[2]裴坤权.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信号联锁故障行车组织办法分析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4(14).
[3]文延军.城市轨道交通微机联锁系统故障时的行车组织办法[J].铁道运输与经济,2005,27(7):23-25.
论文作者:吴昊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1
标签:道岔论文; 故障论文; 进路论文; 行车论文; 人员论文; 组织论文; 轨道交通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