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债务转换问题的几点探讨_债转股论文

关于债务转换问题的几点探讨_债转股论文

关于债转股问题的若干探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债转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债转股方案实施概况

1999年4月20日国家经贸委批准组建了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 接管了中国建设银行的不良资产,开始了剥离银行不良资产,提高金融机构经营效率,解决国有企业过度负债及资本金不足问题的试点工作。而后又成立了中国华融资产管理公司、中国长城资产管理公司、中国东方资产管理公司分别接管中国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的不良资产。1999年8月3日,国家经贸委正式宣布实行“债权股”方案,即对“七五”、“八五”及“九五”前期建成的,产品有市场、有发展前景,但由于过度负债而陷入困境的部分国有企业,实行债转股,即将一部分难以偿还的银行贷款转作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股权,以减轻企业债务负担,优化银行资产结构。随后,北京水泥厂、上海焦化厂、宝钢梅山集团公司、贵溪化肥厂等几家国有大型企业先后与相关的资产管理公司签约,标志着“债转股”方案的正式启动。截至1999年11月20日,已分三批共推荐394户企业实施债转股,建议债转股金额3587亿元, 由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和银行进行评审;已有32户企业签订了债转股协议,协议转股额达到675.5亿元,其中大部分可在近期扭亏为盈。

二、推行债转股改革举措的背景

(一)解决国有银行巨额不良信贷资产,是推进国有银行商业化改革的需要

目前,中国国有银行呆坏账率高达25%,而银行资本充足率在账面上也只有8%,即使呆坏账中有一半是可以回收的, 银行系统在技术上也已经破产。银行的不良资产主要是由于国有企业债务逾期不还。大量逾期不能偿还的企业债务使银行信誉等级下降,而银行信贷资金大量沉淀于企业,又使银行无法进行正常的商业化经营。社会资源得不到合理的配置和使用,形成巨大的社会浪费,降低了全社会的经济效率,造成社会增量资金增长缓慢,进一步阻碍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因此,如何解决银行不良资产成为推进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近几年来,理论界对如何解决银行不良资产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提出了各种具体实施方案,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新实行的债转股方案,正是融合了多种方案的优点。这一方案的实施使国有银行可以轻装上阵,在拥有高质量资产、充足资金的基础上转变机制,实现商业化经营,真正起到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

(二)解决国有企业过度负债问题,是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需要

目前,我国国有企业在社会信用关系上呈现出过度负债和大量拖欠、无力清偿债务(主要是银行贷款债务)两大特点,相应地导致国有银行巨额不良信贷资产的产生,使银企债权债务关系陷入危机。一般来说,企业负债率在发达国家为50%左右,而我国国有企业的负债率已由1980年的18.7%上升到目前的80%左右,其中又主要是对国有银行的贷款负债(占整个负债的80%)。更令人担忧的是,国有企业负债率大幅度上升的同时,其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却都急剧下降。目前,国有企业的资产盈利率不但低于社会平均利润率,甚至低于贷款的平均利率。国有企业如此之高的资产负债率和如此之低的资产盈利率,已使其无法正常运转,造成了大面积的亏损和拖欠债务。这种状况若持续下去,必然会使国有银行资产大量变成低质量和无法回收的软资产,银企债务关系链结成一个死结并导致社会信用关系断裂。改革20年来,之所以国企改革步履维艰,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企业负债由于各种原因居高不下,现代企业制度难以建立。债转股方案的实施则可以打开这一死结,从而大大加快国有企业扭亏步伐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

(三)借鉴国外剥离银行不良资产的成功经验

最先迈出剥离银行不良资产实质性步伐的是美国。美国经济在80年代中期由于受1977~1980年的利率动荡影响,于1983~1986年从利率风险转至信用风险,出现美国储蓄贷款机构的信用危机,到1988年有问题的银行数目超过了1400家,倒闭银行200多家。 为了解决储蓄贷款机构的倒闭问题,当时的美国国会和布什总统决定尽快建立“解困信托公司”(Resolution Trust Company,简称RTC), 在解决其当时的银行业危机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1989年凭借国会500亿美元的预算,RTC被授权接管了所有资不抵债的储蓄贷款机构。这是一种将某一类金融机构好资产与坏资产分离,然后集中处理的做法。一般而言,大宗销售是清理资产存量的最有效方法,另外,还有证券化、个别销售、招标出售等方法。这种做法被简称为RTC战略。当时,RTC面对两个互相矛盾的目标,即将资产出售并争取最高的回报和尽快将资产清算。但RTC 还是成功地在5年内将资产售清,完成出售资产总值4000亿美元,之所以如此, 主要在于提供了大幅度的折价。美国的成功经验后来为许多国家所效仿。如先后采用RTC战略的墨西哥、日本和德国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这种方法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对财政压力小,对社会震荡小,债权债务各方也易于接受,因此,在国有企业改革和银行商业化停滞不前的情况下,债转股自然成为我国政府的最佳方案。通过剥离、托管和处理四大国有银行的不良资产,可以基本解决国有商业银行体系的历史遗留问题,有利于建立一个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银行体系,有利于巩固和增强国际、国内对中国经济健康发展及金融体系稳定的信心。

三、实施债转股方案的难点所在

(一)银行商业化改革不到位,治标不治本

我国银行不良资产的起因决定了清理工作必须是标本兼治,治本为主,也就是处理已有坏账的着眼点是防止新的坏账产生。要杜绝产生新的坏账的根源,即要求强化对企业、银行的预算约束,要求清理坏账和国有企业改革、银行商业化改革相结合。如果我们只是简单地将银行不良资产划归负责处理坏账的资产管理公司,就不能解决如何防止新的坏账产生这一根本问题。简单划账非但不能触及企业的约束机制,强化银行的约束机制,反而会诱发错误的心理预期,认为将来再产生坏账不过是再做一次划拨,由此而来的“道德风险”问题会使银行的资产质量进一步恶化,坏账清理工作完全失去意义。

(二)国有企业改革不到位,“内部人控制”问题无法解决

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经济尚处于转型时期,企业操作不规范,监管不健全,市场经济的游戏规则仍在变动之中。虽然经过20年的改革,国有企业的经营机制已能初步与市场接轨,但是效果并不理想,没有真正达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目标,现代企业制度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国有企业还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企业预算约束观念不强,在债权转为股权时,内部人控制问题难以解决,很难真正提高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益。债转股的要点不在于减轻企业的债务负担,而在于改变债权人被动无力的地位。债权人通过债转股要获得对企业的控制,获得强化企业预算约束的手段,只有强化企业预算约束才是防止产生新的不良资产的根本性措施。如果国企改革不到位,债转股方案的目标就很难实现。

(三)资产管理公司具体操作上存在较大困难

资产管理公司具体操作上最重要也是最后一步是如何处理不良资产。资产管理公司的经营目标是最大限度地回收资产价值并尽可能地减少损失。国外处理不良资产的方法包括出售(拍卖)、资产证券化、重新吸引投资者投入股本或与投资者建立合作伙伴关系等。从美国和其他国家处理不良资产的经验可以看出,其核心内容是分离经营与折价出售。这就要求有较为发达的资本市场特别是股票市场。而中国的资本市场欠发达,债券和股票市场规模尤其过小,只有一级债券市场发行国库券算是比较活跃,国债二级市场长期处于萎缩状态中。世界发达国家在清理坏账过程中,都要依托资本市场,特别是债券市场进行坏账包装、销售来降低清理成本,中国在这方面的条件相当欠缺。而国内股市存在结构性缺陷,小股东为主,没有足够的机构投资人,吸纳资产管理公司不良股权的能力有限。最致命的是,小股东不可能对企业和银行实行有效监控,也就是说通过出售股权的办法,只能部分解决资产管理公司的融资问题,而对强化企业约束并无太大帮助,不能解决企业和银行的制度问题。

(四)国际经验的借鉴取决于中国的特点

清理不良资产国际上已有不少经验,中国应当借鉴国际经验。但借鉴国际经验不能离开中国的特点,因为这些经验对中国的适用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国自身的特点。我国银行系统不良资产的特点一是不良资产规模大。不良资产占我国银行系统贷款余额的25%以上,基本上相当于一年GDP的25%。二是清理不良资产需要巨额资金来源。 而资产管理公司的特点是它们接受企业和银行的不良债权或债务,由它们对企业进行改组,消除部分不良债务,无法消除的债务最终只能由国家承担。国家承担只能是国家财政承担,在经济大面积出现债务问题时,财政也是非常困难的,财政只能通过发行国债来承担。如果财政通过改革,收支状况改善,则债务能逐年偿还;如果财政收支一时难有根本改变,则最终只能靠通货膨胀来消化,这是政府所不愿接受的。三是法律系统不完备。因此,尽管国际经验对中国有很大的启示作用,但在运用时,一定要考虑到中国的国情。由于中国这一问题的规模和可利用资源的相对短缺决定了清理不良资产将是一项长期的工作,美国用了5年时间, 中国也许要10年,15年,甚至更长时间。

四、债转股方案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要加大国有企业改革力度

企业必须是真正的独立法人,投资者和经营者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必须落到实处。要培育一支训练有素的企业家队伍,这是企业制度的灵魂。许多企业没有必要的资本金,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经营自主权,没有明确有效的委托代理制,使一些企业的经营行为失去约束,必然导致各种弊端。目前有一种理论误区,认为国有企业改革决定了银行贷款包袱能不能甩掉,有贷款包袱压着,企业制度就改不了,要改革就得银行先改。这种主张说穿了就是拿钱买改革,或者是以损害信用制度为代价来换取企业制度改革的突破。用这样的理念来改革肯定不会有好结果的。按照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再生产的规律,只有不断地扩大再生产规模,才能实现更多的利润,企业自身和整个社会才能同时实现可持续发展。企业是国民经济的细胞,企业经营机制改不好,负债再低也没有用。企业不能真正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不良债务只会越积越多。因此说国有企业陷入经营困境不能单纯从融资角度找原因,还要从企业制度方面挖根源。债转股方案如果要真正达到预期目标,国有企业必须加大改革力度,尽快建立起真正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现代企业制度。

(二)要加快国有银行商业化改造,建立全新的银行体系

应该说,这次债转股方案的实施,最大的受益者是四大国有银行。我国的银行因为不良资产偏多,在国际市场上资信不够高。由于不良资产是长期形成的,有些可追溯到10年、15年以前,并且有相当一部分是过去行政干预造成的,一直放在银行的资产平衡表上,给合理考核银行的运营带来了困难。此次债转股方案的实施让银行从一个资产优良的起点开始,有利于考核银行管理人员的成绩,创建好银行。但是,剥离现有的不良资产的同时,银行必须加强内控,强化激励机制,加大商业化改革的力度,真正建立起适合市场经济需要的全新的商业银行体制。正是由于银行经营机制的不完善,银行的不良资产才会如此之多,即使这一现状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拨改贷”等政策性因素造成的,但不可否认的是,有许多不良贷款是由于银行经营管理水平有限,对市场及企业考察不周,从而以很高的热情匆忙贷出的。不改变银行的运营机制,不良信贷资产还会大量出现。其中最主要的措施包括:深化改革,加强内控,增加资本额,提高贷款呆账准备金与提取比例,缩短应收利息年限;严格市场准入,强化市场退出;建立风险管理预警系统,强化金融监管责任制等。值得注意的是国内对美国RTC 的研究多注重不良资产的包装与出售,然而实际上RTC是在治本方面做得较为成功的。 在处理坏账的同时,RTC对银行管理人员起诉,追究他们的工作和法律责任, 法庭判处了一批管理人员,另有相当数量的人被撤职,失去了工作。严肃的处治较好地防范了“道德风险”,美国的银行系统自90年代初至今一直运转正常,有人甚至认为这是美国经济长时间强劲增长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要大力培育和改造资本市场

一个运作良好的资本市场对银行和企业营运绩效的提高是至关重要的。在债转股实施过程中如不注意培育与发展资本市场,就会使改革的成功率大打折扣。美国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一直较低,其原因在于美国的股票市场比较发达,企业的外部融资主要是通过股票市场进行的。要想资产管理公司运转顺利,必须加快资本市场特别是股票市场的建设步伐,进一步规范资本市场的操作行为,开辟企业融资的多种渠道。国有企业过度负债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在国民收入分配结构随改革的推进发生巨大变化,尤其是国民取代政府成为资本积累主体后,居民和企业之间的直接融资渠道没有打通。改革近20年来,居民储蓄逐渐取代财政预算成为投资资金的主要来源。但由于金融体制改革滞后,居民储蓄只能以银行信贷形式转化为对企业的投资,这导致了银行对居民的高负债和企业对银行的高负债。所以,解决债务问题的一个重要举措是拓宽融资渠道,加强企业的直接融资,尤其是要开通社会投资基金和股票融资渠道,从而改善企业的资产负债结构。当前股票市场一个最突出的问题就是投机过度,而真正的投资意识淡薄,原因还在于股市的容量太小,而股民手中的游资过多,再加上大户操纵、蓄意违规等因素,股市出现了不合理的暴涨暴跌。股市容量增大,可以让更多符合上市条件的企业参与公平竞争,使更多股民在合理的投资价位上进行投资,以有效地避免股市上的炒作行为。发达的资本市场可以实现资产管理公司不良股权的最终重组出售,可以密切结合并促进国有企业的战略性改组,可以形成有效的企业资本注入机制,有利于降低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从而降低银行不良资产的发生率。因此,在债转股方案实施的同时,必须大力培育和改造资本市场,尤其是股票和债券市场。

(四)要加强管理,防止国有资产大量流失

对国有企业而言,债转股是一种对国有企业和地方政府吸引力极强的政策优惠。企业负债要严格划分,由于企业自身经营管理失误造成的债务不能转化为股权。债转股必须在国家经贸委推荐的建议名单范围内进行,任何部门和单位不能擅自搞债转股,已搞的要停止生效,否则不推荐新项目。要加强对债转股企业的监督检查,发现弄虚作假的要撤销其项目,并暂停其所在省区市所有企业的债转股工作。各地和有关方面一定要严格把关,规范操作,防止一哄而起,造成国有资产大量流失。

(五)政府要从资金上给予支持

为了保护存款人的利益,各国政府处理本国银行系统的不良资产,都要给予资金支持,并且都是由财政部出钱。我国银行向资产管理公司划转不良资产时,原则上有两种划法:一种是按面值划,资产管理公司以不良资产的面值向银行支付,这样银行不受任何损失,损失由资产管理公司承担,然后政府再弥补其损失;另一种方法是,先由第三方对银行将要划转的不良资产估值,按所估市值划拨给资产管理公司,资产管理公司以此支付银行。这种办法是银行承担损失,政府再考虑补贴银行,以充实其资本金。由于我国银行和资产管理公司都是国家所有,从政府资金支持来说,哪一种办法都一样,但从操作的简便性方面来考虑,则按面值划合适。至于政府的资金支持具体由哪一个部门出,是财政部还是中国人民银行,对宏观金融稳定和资产管理公司的运作没有太大的影响,关键是政府必须要有足够的资金支持。

标签:;  ;  ;  ;  ;  ;  ;  ;  ;  ;  ;  ;  ;  ;  ;  

关于债务转换问题的几点探讨_债转股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