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德育实践研究潘晓春
江苏省南京市天景山中学 21110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我们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价值观建设,在全社会形成知荣辱、促和谐的风尚,形成男女平等、尊老爱幼、扶贫济困、礼让宽容的人际关系,培育文明道德风尚,营造积极健康的思想舆论氛围。学校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初中是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确立的起始阶段,我们开展的《以“善”为汤 以“情”育人 》研究,就是追求“要把我校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善心、常怀善意、多做善举、能够善待他人、为人善良、“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文明人目标。
由于天景山中学位于是拆迁安置小区,一下子暴富起来的农民们内涵水平、行为习惯、价值观念等达不到儒雅的高度,许多家庭正处在开发建设的转型期,家长、学生处于思想的活跃期。客观的讲,越来越多的家长和学生正在逐步失去原有的淳朴与善良,学生中不文明的行为日益严重,欺凌现象、逃学现象、厌学现象时有发生,为此引发的生生之间、师生之间、家校之间的不和谐现象屡屡出现,而且这一现象常常还带有普遍性。
为此,我们开展《以“善”为汤 以“情”育人 》 的德育实践研究,具有很强的必要性、针对性和实践性。本课题中的“以善为汤”,是从传统国学中“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理论出发,从“善”字的内涵挖掘入手,结合古今中外有关“善”的论述,以“善心”、“善意”、“善缘”、“善举”、“善良”、“完善”等含义为核心内容为汤 的一种浸泡儒养模式。课题中的以“情”育人,是以苏霍姆林斯基关于情感教育理论和陶行知先生关于“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教育理念为指导,以师生情、家校情、同学情为路径的德育实践方式,“德育实践研究”是指立足学校实际,着眼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具体实践和做法是:
一、大力营造以“善”为汤 以“情”育人的文化氛围
在校的各处布局都见“善”字:大门处悬挂横幅《以“善”为汤 以“情”育人》;校门体育场视频滚动播放“善之源”注释古今中外对善的理解;进入校园,东走廊依次布置“中国梦”、“家庭梦”、“青春梦”三个主题;西走廊依次从知、情、意、行四个维度布置了预防性禁毒教育。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一楼展板——“善之魂”;教学楼、实验楼和行政楼围成天井,我们名之为“善之渊”;橱窗里粘贴着“善之星”,运动场宣传廊上展示着“善之韵” ……
我们还开展了“善之声”——校园广播宣传活动,“善之苑”——文学社活动,“善之眼”——校园曝光台, “善之言”——校长信箱,成立了“善之心”师生志愿者服务队…… 我校的每节课组织教学都齐诵有关“善”的名言,称为“善之颂”,每天在黑板上端书写一排有关“善”的成语,称为“善之书”,每逢重大活动,都要表彰善之星;如此种种,都与善有关。老师和学生们每天看到的和听到的都是“善”, 生活在“善”的水土之中,接受“善”汤的滋养,就像掉进了“善”缸里,连打的嗝都是“善”味,哪能不心里想着善呢!——“泡菜原理”,这实际上形成一个“善”的文化场,使不善的行为和语言在这个氛围中自惭形秽。
二、编写校本教材,让善文化渗入课堂
“善”字底蕴深厚,内涵丰富,她传承着我国古代文化的精髓,也放射着现代育人文化的光芒。只有环境的布置和舆论的宣传还远远不够,我校结合校本课程的开发,精选《三字经》、《论语》、《弟子规》、《朱子治家格言》等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以善育人”校本教材的内容之一,有计划的实施,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确立各年级不同的善育目标,将“善育”融入文化课程,以“善”为核心,打造三年整体育人模式。七年级实践的目标为:知善明理;八年级的目标为:向善行善;九年级的目标为:能善乐善。
三、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彰显善文化特色
人的品德必须在德育活动和体验中生成,我校根据各年级学生特点,结合重大纪念日活动,规范了每个年级的常规善育主题周活动内容。除了常规善育主题活动,我校还根据各年级的教学状况和学校发展的实际情势,随机组织各类善育活动,今年我们开学初组织了七年级“知善”宣言、八年级“行善”宣言、九年级“乐善”宣言宣誓活动、课改课堂展示大赛、 “善行天下”体育节活动、“善之星”评比活动、 “百善孝为先”亲子活动、“学会感恩、为爱而战”签名活动、关爱生命抗灾演练;教师重温誓词活动、“上善若水”师德演讲大赛、“善能生阳”教职工辞旧迎新系列活动等等,师生齐参与,在其乐融融的氛围中,对学生进行“善”的熏陶。
自2015年我校开展《以“善”为汤 以“情”育人的德育实践研究》以来,我校课题组成员经过近三年的探索与实践,已基本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德育体系和研究思路,我校的“善”文化特色也日渐凸显。师生的精神状态变了,“从善如流”的行政队伍、“与人为善”的教师团队,“向善乐善”的学生团队已基本形成。校园“以“善”为汤 以“情”育人”氛围浓郁,活动丰富多彩,师生关系融洽,学校与社区与家庭关系更加友善。三年来,全校没有发生一起违法犯罪事件,家长与教师、学生与教师、教师与教师之间没有发生过一起恶性冲突,我校教代会高票通过了《人事制度改革方案》,通过了《奖励性绩效工资考核方案》。“上善若水,让善在心间流淌;善行天下,让爱在人间激荡”,是我们的德育理想。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榜样的作用是巨大的”,教师的善必然能激起学生内心的善,耳濡目染的熏陶,使得我校“向善乐善”的学生群体也正在形成。
论文作者:潘晓春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7年6月总第23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24
标签:我校论文; 德育论文; 学生论文; 文化论文; 教师论文; 师生论文; 氛围论文; 《素质教育》2017年6月总第23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