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土建施工中,实施高支模施工技术时,必须要严格按照其施工要求来施工,加强施工质量的检查以及验收,增强施工中质量安全的管控,保证施工的过程能够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标准,这样才能够更好的保证高之睦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同时对于土建工程整体质量的提高也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结合高支模施工技术应用的意义,分析土建施工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及其质量控制。
关键词:土建工程;高支模;施工
引言:随着我国有关高支模施工技术的要求与规范的出台,高支模技术在我国的工程建设中的应用更加规范化,保障了高层建筑施工安全,推动了我国建筑业的发展进程。要实现高支模技术的规范化,不但需要对相关的工程技术人员严格的要求,而且还要注意高支模开发设计、安装等方面的相互协调作业。所以,把控好土建施工中高支模的施工技术的应用对于施工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1 土建工程中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应用意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在基本物质需求得到满足的前提下,社会公众对居住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批的高层建筑随之崛起。而随着建筑物高度的上升,建筑结构复杂化,建筑施工的难度也随之加大。在此背景下,高支模施工技术的使用,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建筑施工的难度,解决了许多施工难题,为建筑施工提供了可靠保障。可见在土建工程中高支模技术的应用是非常重要的,在整个工程项目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 土建施工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
2.1高支模的安装
高支模的安装要参考相应的设计方案进行,尤其是材料的选择和模板的现则要严格按照施工设计标准来进行,其中主要材料有:加固杆、脚手架以及楼板等,为了更好的保证高支模的质量,材料的选用要优先选择质量较好的,避免一些质量较差的材料进场。同时,在进行设计和计算模板结构时要以安全性和经济性为基本标准,按照设计方案来明确具体尺寸以及构造。另外,施工人员在进行高支模的安装时,尤其要注意施工安全,避免出现事故的发生。
2.1.1楼板模板的安装。安装时要注意的是安装的次序不能都颠倒,保证按照严格的工序来执行,首先进行脚手架主龙骨和次龙骨的安装,然后进行相应的模板拼装和安装,最后对顶板内和外部的模板龙骨进行安装,安装完毕后通过检验部门的合格验收后,在进行其他安装程序,避免安装次序发生混乱。
2.1.2梁与板模板的安装,其安装的顺序为:首先定位模板,同时调整好其垂直度,接着进行加固,对模板进行验收,最后进行砼的浇筑并拆模。
2.1.3主控项目高支模安装施工质量的管控。在楼板可承受相应荷载能力或者混凝土达到某种强度的时候,方可进行主控项目现浇结构上模板的安装以及支架的设置。在进行支架的加设时,应确保上下层支架中立柱准确地对接,并且还要铺设相应的垫板。此外,在进行模板隔离剂的涂刷时,不可涂刷到混凝土接搓位置,同时还不可玷污钢筋。
2.1.4一般项目高支模安装质量的管控。在安装模板的时候,要确保接缝位置不会漏浆,在进行砼浇筑之前,应事先浇水对木模板实施相应的湿润处理,同时还要确保在模板内没有积水现象。在进行隔离剂的涂刷之前,应将模板和砼之间的接触面清理干净,在进行混凝土的浇筑时,要确保模板内没有任何杂物。在跨度超过4m的梁与板中,应该按照工程项目设计要求将模板起拱。此外固定于模板上的这些预留孔洞以及预埋件等不可出现遗漏问题,并牢固安装各构件,确保其偏差在规定的范围内。
2.1.5模板垂直度的控制。在安装好且模板就位以后,应及时复测每块模版线垂直度,在拼装模板的时候,其垂直度应该控制在3mm内,而其平整度则应该控制在2mm内。基于层高以及模板的厚度,沿着建筑墙的周围将顶板模板底标高线弹出来。除此之外,墙模板对拉螺栓孔必须要平直相对,从而确保穿插螺栓的直拉与硬顶,根据建筑整体稳定性的需求以及其构筑需求等对支柱实施剪刀撑、水平撑的架设。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1.6支撑系统基础,该基础必须要符合高支模荷载的需求,比如当立杆设于主体结构上的时候,则相应的在每一根立杆下进行木板垫块的设立,同时安全验算结构,并采取相应的卸载以及加固措施。若立杆设在回填土上,则应保障回填土必须要坚固且密实,同时在立杆下还应依次进行双木方以及双层木板的铺设。
2.2土建工程中高支模的验收
作为土建工程中的支撑系统的高支模系统, 在工程中起到辅助性作用,在相关的设计与工程人员的工作完成后,专业的施工人员需要对高支模施工的质量验收。在审验没有问题以后,还要对高支模的每一个支架认真进行复查,检测其各部分间的契合度,按照相关质量检测的规范进行施工,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工程的顺利开展,控制好整个工程的施工进度,保证土建工程的质量和水平。
2.3土建工程当中高支模的拆除
作为一项辅助性的工程,高支模在工程的主体部分完成以后,要拆除下来,并不固定在建筑物上,需要安装再使用, 使用后即拆除处理, 以此来完成对于支架的循环利用。在高支模的拆除过程时,相关工作人员要注意拆除时间和拆除顺序。
2.3.1高支模的拆除时间。高支模体系不能随意的拆除,在施工前,需要让专业人员到现场考察, 确定的具体进度,并以混凝土的强度作为参考标准。通常来说,设定梁和板的跨度为8m,使用的混凝土要在75%以上, 其它不分的混凝土要达到100%的强度。获取数据的工作要安排专业人员进行,负责人确认后高支模体系才要拆除。
2.3.2高支模的拆除顺序。拆除高支模系统前,需要对高支模进行清理,尤其是对于脚手架上的施工工具以及杂物的清除一定要认真,还要安放预警牌,警示他人远离施工现场。
2.3.3高支模拆除材料的处理。相关工作者将高支模系统拆除完毕这后,要在第一时间拆下来的模板和构件进行质量检测,将损坏或腐蚀的部件替换下来,还要认真的登记替换下的模板和构件,按照不同的类别存放起来。
3 土建工程中高支模的保质保量施工对策
3.1提高高支模施工质量
在土建工程建设中,高支模施工质量的高低对工程整体建设有着直接影响。因此,在进行高支模施工时,相关人员应在确保脚手架及模板具备较高质量的前提下,使用优质的工程构件。在高支模施工管理方面,应严格遵循相关法规,结合施工项目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提高管理效率,通过施工监管,确保高支模的安装、拆除等各项任务操作规范,符合施工要求,减少因施工操作不规范而出现的差错状况。
3.2保障高支模施工安全
高支模施工安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高支模的施工质量,只有当施工质量达到施工标准时,才能保障施工的安全。因此,在高支模施工中,应注重对施工质量的监管,严格按照科学的施工方案进行施工,并规范施工人员的操作流程与行为,保证高支模施工的高质高量,避免因基座下滑或不均匀沉降问题而带来的重大安全隐患。
结语
在土建施工过程中,尽管高支模只是起到一种辅助的功能,但在高支模工程中,其的搭建以及拆除技术却是一项专业性非常强的工作。对此,在高支模施工过程中,必须要严格根据国家的相关规定,结合工程项目的设计需求来设计、安装与拆除高支模,尽量避免产生不必要的失误影响高支模可靠性以及稳定性,从而确保土建工程项目的顺利施工。
参考文献
[1]刘康林. 刍议某工程高支模技术与措施的探讨[J]. 中华民居, 2011,(S1).
[2]张国庆.土建高支模施工技术的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24).
[3]刘聪.土建施工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分析[J].投资与合作,2013,(5)
论文作者:范恩新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8
标签:土建论文; 模板论文; 工程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施工质量论文; 质量论文; 混凝土论文; 《基层建设》2016年3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