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论文_王三贵

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论文_王三贵

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两水中心小学 746000

摘 要:学生的认知是通过教学活动来获取,只有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建构,教学活动才是最有效的。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探索,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思维环境,学生才会主动求知,那充满趣味灿烂天空的课堂,才会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才能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关键词:数学课堂 探索 学生主体作用

学生对于知识的建构只有学生积极参与才是有效的,学习是累积性的、自我调节的、目标定向的,也是情境性的和合作的。创造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有利于学生主动求知,使学生基本知识和技能得到培养的同时,情感、态度、价值观等都得到充分的发展。教师要打破原有的思维,用全新的眼光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去分析,提供思维发育的温床,促进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确保学生的认知高效。

一、提供恰当的认知素材,创设良好的知识建构氛围

1.把课堂留给学生探索,把时间放给孩子争辩。教师教学中课堂设计要体现让学生动手、动脑、分析、归纳这样一个良好的环节,实际的主要问题呈现后,或者产生疑问去寻找为什么的时候,要放慢速度,让大部分学生都能赶上思维的步伐,多留给学生一些思考的空间,多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让学生的思维在碰撞中产生火花,经历知识的建构过程。同时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提问分析,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让不同的学生都能为自己的努力获得鼓励赞同的目光,每位同学都能发表自己的观点、表达不同的认识,不存在谁的理解深度不同而得到老师和同学的嘲笑,积极发言讲出自己的看法,课堂热烈而精彩。

2.建立良好的教学氛围,学生在活动中认知。环境可以孕育成功,创设教学情境是对教育效果产生直接影响的、由特定要素来构成的、有一定教育意义的氛围与环境。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思维,课堂教学才能充满生机和活力。”课堂中创设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能使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要我学”转向“我要学”。现代信息技术创设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教学活动中。

3.提供竞争的温床,让探索的火花绽放。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教师应依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并结合教学内容,面向全体学生,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去探索,多提供竞争和成功的机会。教学设计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主观能动性和自主愿望,以及科学合理的学习方式、演绎归纳类比的能力”。

二、提供宽阔的空间,运用灵活的方法发挥学生潜能

1.教会学生探究,培养基本能力。要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身现状和需要制定并完成具体的学习目标。学生的学习过程,既是一个认知过程,又是一个探索过程,是一个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自主学习”模式使学生处于放松的状态,教学尝试表明要有利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有利于学生愉悦地接受知识。教学设计应从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入手,引发学生的求知欲,激活学生的学习内驱力,唤起学生对知识的情感认知。

2.加强合作意识,培养协调观念。新课标指出,要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的能力。实践使我体会到,“合作学习”是促进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我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让学生大胆猜一猜: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可能怎样计算?老师告诉你们所需要的条件,你们按照你们的方法来算一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会是多少?你们的猜想成立吗?我们用数方格的方法来验证一下,一个方格表示1平方厘米,不满一格的都按半格计算,把数出来的数据小组填在表格中。观察表格中的数据,你发现了什么?刚才我们用数方格的方法来算出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你感觉好数吗?不数方格,能不能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呢?小组讨论一下。观察拼出的长方形和原来的平行四边形,你发现了什么?小组在活动中必须群策群力,协作完成,最后小组交流。这样会使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得更为活跃,主动完成小组内的任务,并以较高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

3.留足时间空间,放手解决有用数学。一位特级教师曾说过:“数据是有信息的,信息是可以提取的,信息是为人们服务的。”让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比如《数学课程标准》中关于“统计与概率”的要求,应帮助学生逐渐建立起数据分析观念,让学生知道我们不是为了统计而统计,统计就是为了分析。因此我们的统计教学中,让数据走近学生,让学生感受学习数学的目的是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一年一度的校级运动会是发生在学生周围的、学生很感兴趣的事情,学生对于这个问题都会积极地参与统计。

“求知是人类的天性”,学生对于问题的呈现只是认知的开端,培养求知能力多让学生操作,把探索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有利于学生终身发展。因此,教师要具有灵巧的教育机智、较高的业务素质和高尚的人格魅力,设计并驾驭好每一堂课。孩子在这种愉快的环境中主动地吸取知识,才能构建和谐而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

参考文献

[1]赵海霞 《教师教学探究与修炼》.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09。

[2]林文虎 《好教师在这里》.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07。

[3]姜曙光 《教师掌控课堂的技巧》.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1。

论文作者:王三贵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第36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6

标签:;  ;  ;  ;  ;  ;  ;  ;  

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论文_王三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