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房产企业竞争新招,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日本论文,新招论文,竞争论文,房产论文,企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群新兴的创业投资企业,正以价格破坏的方式颠覆传统房价市场,这个现象可以说是房产业界良性竞争下的结果。
这些企业的革新性做法,或许对别国的房产企业有所启迪。
一般来说,日本的木造房屋造价约是每坪[1坪约合3.3 平方米]60万日元左右,不过,最近日本却陆续出现了一些新兴的住宅创业投资企业,推出每坪单价30万甚至20万日元的房屋。这个举动在房产业界引起了不小的震撼。这种彻底颠覆市场价格的做法,将为未来日本的房产业带来革命性的影响。然而,为什么这些企业能让房价降得如此低?其原因何在?以下就4家有代表性的公司为例, 介绍这些企业的特色及其降价的秘诀。
无销售员的房产公司
GRANDBEL HOUSE公司于1993年1月创立于广岛县福山市。当时, 它以低价格的重量铁骨结构住宅为主要产品快速成长。这家公司与其他公司最大的不同点在于其“无销售员”的创业理念,而这样的创业理念源自社长逸见荣一郎的亲身经历。
逸见在目前新兴企业不断投注的房产业界里算是经历相当独特的一位社长。他原本是大阪“教育总研”学习塾的常务理事。后来由于从公司的上市股票中获利不少,于是便想用这笔钱在福山市盖一栋自己的房子,而在他委托当地最大的住屋建设公司施工的同时,也开启了此后他和房产业界的关系。
在施工的过程中,他不断和住宅建设公司的社长讨论有关日本的住屋问题, 在多次的交谈后, 社长索性邀请逸见担任公司的副社长(1990年),隔年他便升任为社长。然而,在愈了解业界的实情后,逸见愈感受到一种沉重的矛盾,他开始怀疑那些脱离现实的富丽堂皇的样品屋、销售员挨家挨户推销以及精美住屋手册存在的必要性。他说:“既然‘家’对消费者来说是不可或缺的必需品,那么根本就没有销售员存在的必要。在美国与欧洲根本没有所谓的销售员,而在日本,一些大型房产公司内,销售员占了所有职员的60%,而光是这些销售员的人事费、广告宣传费、样品屋的建筑费就占了整栋房屋卖价的25~30%,这些其实都是不必要的花费。”在这个理念下,逸见便和一些志同道合的同事共组了新公司——GRANDBEL HOUSE。
降低利润差额
除了取消销售员外,逸见并以举办讨论会的方式来取代样品屋。在讨论会中,有心的顾客可以到店里来和建筑师洽谈相关的住宅问题,同时配合电脑绘图的使用,以双方互动的方式讨论出客人所需要的住屋型式。
今年4月,公司出版“住宅方案集”放在便利商店或书店内出售, 内容包括100种房间的配置及住宅特征。如果客人有喜欢的方案, 可以电话联络,取得详细介绍该方案的CD——ROM或录像带, 在看过介绍后真的喜欢的话便可到店内详谈。
这种销售方式和日本传统的售屋方式非常不同,但是在美国却相当普遍。在美国,通常可以以10美元在超市或书报摊买到这样一本书,然后再委托当地的建筑商施工。不过,日本的房产业却非如此。在日本,当大型住屋建设公司承包了一项工程后,实际施工的却是转包或再转包的土木工程公司。这就增加了层层的制造成本,再加上前述那些根本没有必要的营业费,于是便形成了每坪60万日元的木造房屋高价现象,这个价格是美国的3倍左右。
一般来说,重量铁骨结构住宅比木造住宅造价高,而GRANDBEL HOUSE过去一直以每坪50~60万日元的重量铁骨结构住宅为主要商品, 这个价钱已比大型建设公司的价钱便宜许多。今年4月, 这家公司推出每坪30万日元左右的钢铁结构住宅,这种住屋是使用厚度0.8~1.6厘米的薄钢为建材的新型住宅,最近在美国相当受欢迎。逸见充满自信地说:“以汽车的等级而言,重量铁骨结构住宅相当于Crown, 而钢铁结构住宅相当于Corolla,预估今年内将可分别完成600栋及1000栋这两种住屋。”
以进口建材降低成本
另外一家实现每坪29.5万日元低价的则是SELCO HOME公司,它以大幅削减营业费及进口建材的方式来达到降价的目的。
副社长新本恭雄说:“一般大型住宅建筑公司的销售员平均每月的业绩是0.8栋,而我们公司每人的销售目标是2栋。我们的销售方式是,散发印有‘进口建材每坪单价29.5万日元。欢迎莅临录像放映室’的传单,在店里,向顾客进行解说的是录像带,而非销售员。”由于进行销售的对象都是已经看过录像带介绍且真正有兴趣的顾客,所以成交率自然提高不少。
SELCO HOME的前身是仙台土地开发公司,它于1993年开始致力于进口建材住屋建筑事业,目前它所盖的房屋中有97%都是属于进口建材住屋。
不过,在从事进口住屋事业的过程中,他们却也吃了不少苦头,因为,刚开始时为了保险起见,他们曾向有日本职员的加拿大公司进口建材。但是,对方开出的卖价却是针对日本人卖出的价格,在成本上根本没有降低,后来新本便向不曾和日本人做过生意的其他公司交涉,结果成本减低了一半。但是,之后却又发生了运到日本的建材和当初订购的大有出入的情况。就这样,在经过了多次的摸索及尝试后,最后双方终于达成共识,合作顺利。在时间及经费都控制在最低限度的情况下, SELCO HOME终于让每坪低于30万日元的住屋美梦实现了。
目前SELCO HOME的营业范围仅限于宫城县,4 月以后将继续进驻福岛县,并陆续在北关东、四国、九州等地增加9个加盟连锁店。
善用加盟连锁店
谈到加盟连锁店, 近来以这种方式在业界异军突起的是UNIVERSALHOME,其社长加藤充在业界向有“住宅革命的先驱者”之称。
加藤过去曾以每坪26.8 万日元的超低价及加盟连锁店的方式带领AIFUL HOME TECHNOLOGY,并使这家公司在成立的第7 年便成为股票上市公司。不过,1995年4月加藤却突然被总公司TOSTEM解雇,隔月, 加藤便和其他跟随他一起辞职的26位职员共同组成UNIVERSAL HOME。
加藤成立的新公司,企业目标是持续超低价并提升品质。他说:“过去,AIFUL HOME一直给人一种便宜但缺乏质量的印象,我们这个后起的公司必须针对此部分做改进,否则很难生存下去。另一方面,过去总公司与子公司之间无形的束缚,也使得我们做事受到不少阻碍。例如,总公司的建材调度力不够是一大缺点,此外,也有公司因深怕子公司帮总公司窃取情报而不愿出具估价单给我们。”现在,脱离了这种束缚,加藤更可放手努力达到“提高品质、降低价格”的目标。
另一方面加藤认为:“业界要有竞争,市场才会扩大,希望良性的竞争会带给我们更大的市场,透过这样的方式,大家才会肯定加盟连锁式的好处。”以住屋业来说,加盟连锁店是指经营者提供住宅方案或经营诀窍给加盟店,并贩售建材给他们,加盟店则付给总公司专利权使用费。
UNIVERSAL HOME虽然成立不到2 年, 但是, 现在它在全日本已有120家加盟连锁店,去年一整年所签下的房屋契约达4500栋, 远远超出当初预估的1000栋。今年, 它将继续以住屋商品化的方式, 推出每坪26.7万日元的低价住屋。
坚持追求生活品质
最后要介绍的是位于枥木县宇都宫市内的USK, 这是一家稳扎稳打、以追求生活品质为目标的公司。
现任社长中津正修在20年前一次租屋签约的机会里,偶然地进入了宇都宫产业开发公司(USK的前身)。 他说:“我一直认为住屋公司最终的目标在于提供良好的生活品质。”与一般以盈亏为目的而盖房子的经营者相比较,他可说是一位坚持追求理想的建筑师。中津曾经因为有顾客怀疑房子偷工减料,而将整栋房子拆除,从钉子的数目到每一根螺丝钉的拴法,一一向顾客说明并核对无误后重新再建。
中津并认为,土地的真正价值在于让人能够舒适地居住。因此,虽然USK拥有不动产部门,但是在泡沫经济时期,USK从未参与土地投机事业。果然,在泡沫经济崩溃后,USK 仍能充分发挥土地存在的真正价值。
目前USK推出的主要产品是每坪单价37.8万日元以上的“2×4 ”住屋(美、加最普遍的木造住屋。由于其建材主要的剖面大小约为2 英寸×4英寸,因此称为“2×4”)。 最近USK 的一项新住屋方案入选为“PLUS·YOU 住宅”(建设省为奖励降低住宅成本而举办的住屋设计比赛奖),这个新方案未来将以每坪36万日元,以商品化的方式销售。
除了以上介绍的4家公司外, 尚有不少受人瞩目的住宅创投企业正方兴未艾。这说明了目前的房产业界仍存有不少发展的空间,而这些新兴的企业群也将成为改变日本房产业乱象的先驱。
日本的房产业,在历经了高房价的颠峰后,近来住宅创投企业的投入,已使房市价格崭露了一线新的曙光。住屋的价格破坏,让人们开始一反过去对房屋望而却步的心态,觉得可以买得起一栋属于自己的房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