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语格体系的历时性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体系论文,朝鲜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格”一词源于希腊语“ptsis”,在拉丁语和英语中分别被译为“casus”和“case”,在朝鲜语中“格”被称为“位置”或“空隙”。朝鲜语属于黏着语,主要依靠助词和词尾来体现语法意义,而格助词在句子的句法结构、语义结构和语用结构中都起着相当重要的语法作用,“格”在朝鲜语中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语法范畴,它与名词和代词一起使用,根据名词和代词位置的不同,通过形态变化来标记名词和代词与其他词之间的关系。正像所有语言都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一样,朝鲜语也有其发展变化的过程,朝鲜语的“格”也经历了几个发展阶段,各阶段均体现了较为显著的时代特点。现代朝鲜语中使用的格助词①与古代、近代的格助词都有着密切的联系,“现代朝鲜语中的格助词大多数都是从古代朝鲜语、中世朝鲜语以及近代朝鲜语的格助词继承发展而来的”(,2000:123)。因此,考察现代朝鲜语的格助词,必须追溯其源,了解格助词的演变状况、发展历程,有利于更好地研究现代朝鲜语的格助词,并预测其未来演变趋势。从学术研究角度看,对历史各个阶段朝鲜语格体系的整理,可以对朝鲜语格体系的历史、现状、传播等方面有全面了解。 随着近年来朝鲜语研究的深入,朝鲜语语法研究取得了较为丰富的成果,但是对朝鲜语格助词的专门研究并不多,尤其是对格助词的历史变迁研究就更少。已有的研究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语法教科书中对格助词发展变化的一般性介绍,所涉及的内容有很大局限性,很难看出朝鲜语的格体系在整个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发展变化特点(安秉禧李珖镐,2001、,2002、,2006)等;另一类主要是对个别一两个格助词发展历程的研究(申源雨,1997;姚竣,2007)等,通过这些研究很难从宏观上把握朝鲜语格助词的整体变化过程及演变特点。 从语言史角度对朝鲜语发展的各个时代进行划分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这是因为朝鲜语的发展变迁还缺乏足够全面的、系统的研究,而导致这一系列问题的原因也是因为朝鲜文字在创制之前,一直使用汉字进行标注,这就导致了对朝鲜语语言的精准考察变得十分困难。”,2006:131)。本文根据朝鲜语学术界在语言史研究中普遍采用的年代划分方法(,2011:278)把朝鲜语格助词的发展分为以下四个阶段,即,古代朝鲜语、中世朝鲜语、近代朝鲜语、现代朝鲜语。 2.古代朝鲜语的格体系 古代朝鲜语是指从三国时期到统一新罗时期的语言。随着新罗统一三国,朝鲜半岛开始出现单一民族的语言统一,这一时期的朝鲜虽然拥有了本民族的语言,但是还没有本民族的文字,是借用汉字的音和义来记录朝鲜语的,使用的是“汉字借用标记法”。例如:《论语》中的文字用当时朝鲜式的汉字标记如下: 中国《论语》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朝鲜标记《论语》 可以看出,文中除了使用个别格助词和词尾来表达语法意义以外,其他全文几乎均使用汉字来标记,由此可见汉字对当时朝鲜语的影响之深。古代朝鲜语的文献资料相当有限,语法体系主要通过当时的新罗乡歌以及吏读资料反映出来。 以上例子体现出古代朝鲜语时期格助词的使用情况是: 从新罗乡歌的记载可以看出,最初古代朝鲜语语法体系中已经存在7种格的标记形态,它们分别是主格助词、目的格助词、冠形格助词、处格助词、工具格助词、共同格助词以及呼格助词。这些格虽然标记成汉字,但读法与汉字完全不同,而是借用汉字采用音读和训读③两种形式。例1)中的主格词尾“是”、例2)和例3)中的目的格词尾“乙”和“肹”都是“训读”形式(借义),而例4)中“伊”、例5)、例6)的冠形格助词“矣,叱”都是音读形式(借音)。其实不管是音读还是训读,当时的朝鲜语都受到汉语的极大影响,而且在借用汉字过程中对汉字的选用也不是随意的,是在充分考虑该助词在朝鲜语中所承担的语法功能以及借用来的汉字在源语即汉语中的语法功能的基础上而选择的。例如,主格助词“伊”在考虑朝鲜语主格助词“(yi)”发音的同时,也考虑到其与汉语中相应汉字的相似性④,最终选择借用了汉语“伊”字,而没有选择读音为“yi”的其他汉字。主格助词“矣”的选用也体现这一特点⑤。而借义的训读则主要考虑汉字的意思,像目的格助词“乙”字,以及处格助词“中”等字的选用从字面上看就一目了然。诚然,现有的资料还不能完全证明古代朝鲜语格助词使用的每个汉字的出处,但这些汉字并非随意选用,而是与当时古代汉语中的汉字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一点是不容置疑的。 3.中世朝鲜语的格体系 中世朝鲜语是指从高丽时期(935~1391)到壬辰倭亂(1592),即从10世纪初到16世纪末期间大约670年的时间。1444年《训民正音》的颁布实施成为朝鲜语发展史上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事件。从朝鲜王朝建立到壬辰倭乱这段时期,文献资料较为丰富。从《训民正音谚解》、《释谱详节》、《龍飛御天歌》等文献中所体现的这一时期的朝鲜语语法特点可以看出,格助词体系较前一时期有很大变化。例如: (1)主格助词 中世朝鲜语的主格助词的基本形态为“”,但是在基本形态基础上开始随音位不同而发生相应变化,即根据它前面先行体词的音位,出现了几个变异形态。如果体词是以辅音结尾时,主格助词使用“(i)”;而当体词以元音结尾时,主格助词使用“丨(y)”。例如: 中世朝鲜语主格助词的最大变化就是从16世纪后半期开始出现了新的主格形态“”⑥。“”从16世纪后半期的文献中开始出现,例如: (2)目的格助词 (3)冠形格助词 古代朝鲜语时期,冠形格助词使用“矣,衣,叱”,而在中世朝鲜语中开始出现用朝鲜语标记形态的冠形格助词“”,这是中世朝鲜语冠形格助词的基本形态。“”主要接有感情名词。这一时期还出现了接在无感情名词后面的冠形格助词“”,例如: (《释谱详节19:17》) 冠形格助词的另一形态“丨[y]”在这一时期也开始使用。例如: 7)鸳鸯夫人《《月印释谱8:97》) 冠形格助词的变化反映出,格助词体系较前一阶段(古代朝鲜语阶段)更加完善,首先格助词取代汉字标记法,出现了明确的朝鲜语冠形格助词标记,同时还出现了区分有感情名词和无感情名词的格助词。这些都说明了格助词体系从混用阶段逐步走向细化。 (4)处格助词 (5)工具格助词 (6)共同格助词 中世朝鲜语的共同格助词已经逐渐形成了现代朝鲜语共同格助词“”的二分体系,这比古代朝鲜语单一使用“果()”更加完善具体,同时也充分体现了朝鲜语格助词发展中从语音学角度考虑音位音素结合原理的发展特点。但是中世朝鲜语中使用的共同格助词“”和现代朝鲜语的用法略有不同。在中世朝鲜语中,体词末音如果是“”要接“”,而不是像现代朝鲜语中接“”。例如: 11)果實(出自《月印释譜》) 另外,在现代朝鲜语中,当共同格助词用来列举两个或两个以上事物的时候,通常只在前几个事物之间使用共同格助词,在被列举的最后一个事物后面通常不再使用助词,而在中世朝鲜语中,即使是在最后一个体词后面也要加共同格助词,例如: (7)呼格助词 以上例子体现出中世朝鲜语时期格助词的使用情况为: 可以看出,中世朝鲜语的格助词的使用与古代朝鲜语对比显现出如下特点: ①出现了新的格助词“”。在古代朝鲜语时期不管先行体词是开音节还是闭音节,只能接唯一的主格助词“”;到了中世朝鲜语时期,开始出现根据体词的语音条件(开音节或闭音节)来选择使用不同的格助词。“”的出现使朝鲜语主格助词逐渐形成“/”的二分体系。 ②中世朝鲜语的格助词比古代朝鲜语格助词更加丰富,格助词出现了很多变异形态。例如根据语音和谐的原理,接格助词时开始区分元音或辅音,出现了表示尊敬与非尊敬的格助词,以及根据先行体词是有感情名词或无感情名词来选择格助词等情况。 ③中世朝鲜语阶段,朝鲜文字的创制为朝鲜语的发展及繁荣提供了契机,朝鲜语开始取代汉字进行标记,这也促使朝鲜语的句法结构开始逐渐形成,并开始逐步具备现代朝鲜语句法结构的雏形⑦。 4.近代朝鲜语的格体系 近代朝鲜语指从壬辰倭乱即17世纪初到标志着现代朝鲜语开始的甲午更张为止近300年的历史。反映近代朝鲜语语法特点的文献资料相对比较丰富,公开出版的文献中有像《重刊杜诗谚解》等中世朝鲜语资料的重刊本或翻刻本,还有在近代朝鲜语时期出版的文献,例如《老乞大谚解》、《朴通事谚解》⑧等,2006:400)。朝鲜语格体系进入近代朝鲜语时期,也出现了一些变化,但总体上看,变化不是很大。例如: (1)主格助词 “”在17世纪文献中正式出现后,逐渐固定下来,与“”相辅相成,形成语音和谐原则下的一对主格助词。另外,近代朝鲜语时期开始使用第一人称与第二人称主格形态“”和“”,这一形态是由中世朝鲜语中的主格形态“”和“”与“”结合而成的(,2006:426),可以说是中世朝鲜语的一个延伸。例如: 另外,近代朝鲜语中出现了表示尊敬的主格词尾“”,该助词就是现代朝鲜语中表尊敬的助词“”的雏形。例如: (2)冠形格助词 在中世朝鲜语中广泛使用的“”在近代朝鲜语初期一直使用,到近代朝鲜语后期逐渐统一为“”,最终形成了现代韩国语的冠形格助词体系。在中世朝鲜语中广泛使用的、接在无感情名词后面的冠形格助词“”,在近代朝鲜语时期功能逐渐衰退,不再作为冠形格助词出现在合成名词中间。如: 3)兄長(《朴通》上47) (3)处格助词 (4)工具格助词 近代朝鲜语时期的工具格助词仍然延续中世朝鲜语使用“”,基本没有变化。 (5)共同格助词 近代朝鲜语时期的共同格助词同样延续中世朝鲜语使用“”,与工具格助词一样没有变化,只是在中世朝鲜语中格助词在以“”结尾的体词后面接“”,到了近代朝鲜语阶段也逐渐发展为与现代朝鲜语相同的形态,即使用“”。 (6)呼格助词 近代朝鲜语时期的呼格助词和中世朝鲜语相比出现了一些变化,即中世朝鲜语中使用的尊敬形呼格助词“”在这一时期销声匿迹,而其他形态仍然存在。 以上例子体现出近代朝鲜语时期格助词的使用情况是: 与中世朝鲜语对比,近代朝鲜语时期的格助词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 ①从中世朝鲜语到近代朝鲜语的过程中,格助词的变化远不如从古代朝鲜语到中世朝鲜语那样大。这也从另外一个侧面说明了《训民正音》朝鲜文字的创制是整个朝鲜语语法体系确立的基础,之后各阶段的发展都是以此为基础进行的完善与补充。 ②表尊敬的呼格助词“”的消失也显示了朝鲜语格体系遵循语音和谐原理,逐渐走向二分化体系,开始整合各格助词的各种变异形态,最终形成现代朝鲜语的基本形态,即区分开音节和闭音节的语音上的二分体系模式。 5.现代朝鲜语的格体系 现代朝鲜语从甲午更张(1894年)开始至今,历史上通常把甲午更张开始到韩日合邦(1910年)为止的时期称为“开化期”。开化期是现代朝鲜语形成时期,也是从近代朝鲜语向现代朝鲜语过渡的时期。1894年朝鲜颁布法令“法律勒令,总以国文为本,汉文附译,或混用国汉文”,这一法令的颁布意味着废除汉文,正音(朝鲜语)正式代替汉文成为公开的书写规范。这一时期出现了《独立时报》(1896年)、《(皇城新闻)》(1898年)、《(大韩每日新报)》(1905年)等,为进一步奠定现代韩国语体系提供了契机。 (1)主格助词 (4)处格助词 现代朝鲜语的处格助词呈现出形态多样化,功能分化的趋势。与近代朝鲜语相比,出现了许多新的面孔,而且分工更加具体、明确。代表性的处格形态有“”等。 (5)工具格助词 现代朝鲜语中使用的工具格助词“”在整个历时发展过程中变化并不大,其中中世朝鲜语时期和近代朝鲜语时期的“”,其出现和消失完全是语音和谐的需要,随元音/·/的产生而产生,消失而消失。 (6)共同格助词与呼格助词 共同格助词以及呼格助词都与中世朝鲜语时期和近代朝鲜语时期基本一致。 现代朝鲜语的格体系如下: 现代朝鲜语格体系在近代格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格助词有主格、冠形格、目的格、处格、工具格、共同格以及呼格。现代朝鲜语与此前几个阶段的朝鲜语发展时期相比,体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①由于个别格助词的消失,使得现代朝鲜语的格助词形态简单化。在现代朝鲜语时期,由于语音/·/的消失引起一些格助词的消失和合并(12)。 朝鲜语各时期格助词体系如下: 本文从历时的视角对朝鲜语格助词体系的发展与变化进行了梳理。综观整个发展变化过程,朝鲜语格助词发生演变的原因大致可以分为语言内部原因和社会、心理等外部原因。 首先,语言内部因素: (1)遵循语言的经济原则,格助词逐步趋向简单化。格助词的消失、合并都说明了语法演变从复杂到简单的整体趋势。 (2)为使语义传达达到最佳效果,在原有基本格助词基础上,不断出现新的变异形态。语言的本质是传达语义,为了使自己所传达的语义效果最佳化,语言会发生不断变化,这虽然有悖于语言的经济性原则,但是这种变化却能使语义传达更加清晰明了。 (3)由于语音的变化引起格助词的消失与合并。由于语音的脱落和消失导致语言变化会波及到形态、语义等语言的方方面面,元音/·/的消失导致格助词的变化正验证了这一点。 其次,社会、心理等语言外部因素: (1)社会政治制度引发格助词的演变。从借用汉字标记到《训民正音》颁布后使用朝鲜文字,形成朝鲜语的基本句法结构,这些都说明了社会政治制度对格助词的变化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为使语法逐步完善的心理促使格助词不断发生变化。格助词的整个发展演变过程可以说就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例如开始使用尊敬法、区分有感情名词与无感情名词等等都是为了在不同的语境下更好地表达话者的心里态度,都体现了语言演变的这一共同特点。 了解现代朝鲜语格助词的起源和形成,比较古今朝鲜语格助词的差异,了解朝鲜语格助词演变状况,有助于我们更好研究现代朝鲜语的格助词形态,另外对朝鲜语格体系传播发展以及方言学等方面都会产生深远影响。由于本文主要立足于朝鲜语整个格体系的发展变化,所以对个别格助词的发展演变过程的探讨还不够深入,期待在后续研究中进一步完善。 ①现代朝鲜语语法一般采用“7格体系”,即“主格、目的格、属格、冠形格、处格、共同格、呼格”。 ②本文中所选的新罗乡歌除《礼敬诸佛歌》收录于《均如传》以外,其他均选自《三国遗事》。其中《三国遗事》是由高丽时代僧侣一然所编撰,以高句丽、百济、新罗三国为记述对象的史书。 ③音读就是借用汉字的音来标记朝鲜语,又称“假借法”。而训读是指借用汉字的意来标记朝鲜语的方法,又称“训借法”或“释读法”。 ④“伊”在古代汉语中除可做指示代词外,还可做语气词使用。例如:瞻望遐路,允企伊伫《王粲《赠蔡子笃》》(《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12年版)。 ⑤“矣”在古代朝鲜语中作为主格助词,表示对主语行为的陈述。而在古代汉语中“矣”是表陈述的语气词。 ⑥现代朝鲜语中的主格助词“”在15世纪的文献中还没有出现。据记录,“”首次出现是在1572年母亲安氏的信件中,在16实际后半期至17世纪开始广泛使用,2006:425) ⑧本论文近代朝鲜语语料中所引例句中的《老大》和《朴通》指的是17世纪版本《重刊朴通事谚解》和《重刊老乞大谚解》。 ⑨《隣語大方》是朝鲜时期司绎院使用的日本语教科书。 ⑩谚简就是用朝鲜文字写的书信。 (11)《同文类解》是朝鲜王朝司译院编辑的一部汉—韩—满三语对译分类词汇书。韩国案件制度的历时性研究_朝鲜语论文
韩国案件制度的历时性研究_朝鲜语论文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