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车臣危机看俄罗斯军政领导人的分歧与矛盾_车臣论文

从车臣危机看俄罗斯军政领导人的分歧与矛盾_车臣论文

从车臣危机看俄军政高层的分歧与矛盾,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车臣论文,俄军论文,分歧论文,高层论文,矛盾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车臣危机爆发已两月有余,格罗兹尼上空的硝烟已渐散去,但南部山区的枪声不绝于耳。战争的冲击波震撼着克里姆林宫。车臣危机就象一面镜子真实地反映了俄军政高层的矛盾与分歧。

一、鹰派得宠,叶利钦仓忙出兵。车臣独立以来,俄当局一直不愿采取军事行动来解决,以免进一步激化民族矛盾,指望对车臣进行政治和经济压力的同时,暗地支持车臣的反对派武装推翻杜达耶夫政权。这只是一厢情愿,杜达耶夫走得越来越远。车臣反对派武装去年11月26日又对格罗兹尼发动大规模攻势,结果惨败,一些暗中参战的俄罗斯军人沦为俘虏。这使一直不承认对车臣反对派进行军事支持的俄罗斯当局丢了面子,加之国防部长格拉乔夫、内务部长叶林、反间谍局长斯捷潘申和外交部长科济列夫等鹰派人物的主战态度促使叶利钦下决心武力解决车臣危机。于是俄4万大军分3路进攻车臣,执行叶利钦总统在该地区恢复俄宪法秩序的命令。

二、总统、总理对车臣危机态度有别。叶利钦总统不顾国内各党派团体及民众的强烈反对,冒着被议会弹劾的危险,决心清除心头之患,态度坚决。而切尔诺梅尔金却避免表态。在车臣冲突期间故意坐在后座位置上,以致尽管12月政府发动了在车臣的军事行动,他仍继续在印度访问。直到1月6日,切氏才首次同意直接参与这场冲突,任务也只是监督车臣难民的返回及战斗结束后实施重建计划。俄电视台曾指出,总理在车臣问题上的立场与总统有所不同,他使自己与那些竭力主张武力解决的人拉开了一定的距离。

三、总统班子、政府内部矛盾初现倪端。总统的决策机构也不是铁板一块,叶利钦做出兵发车臣的决定后,就有不同的声音出现。一部分人旗帜鲜明地表示支持叶的决定,包括安全会议秘书洛博夫、副总理叶戈罗夫等人。外交部长科济列夫为支持总统决定愤然退出了俄罗斯选择。另一部分,如总统委员会成员、总统国家安全问题顾问巴图林等人对叶的决定表示不满,称军队不可能战胜人民,企图以武力征服杜达耶夫是极端错误的。还有一部分人则委婉地表达对武力解决的担忧和不满。经济部长亚辛和财政部长潘斯科夫都曾公开说过,一场长时间的代价高昂的战争将危及俄的改革计划。副总理沙赫赖曾鼓吹用武力恢复俄对车臣的主权。可近来他两次接受报界采访时,一反常态,坚持认为只能采取政治解决办法,企图把当前失败的责任推到俄罗斯军方身上。

四、议会党团领导反战情绪强烈。叶利钦的政治盟友“俄罗斯选择”议员团主席盖达尔站到了叶的对立面,首先发难,号召举行集会游行,谴责当局的军事行动。其他各党派领导人包括俄罗斯统一和谐党主席博斯霍洛夫、俄共主席久加诺夫、亚一卢一博集团领导人亚夫林斯基、民主俄罗斯运动领导人波诺马廖夫等都反对武力解决,主张政治谈判解决。俄上院1994年12月8日也谴责联邦政权机构用武力解决车臣冲突的行动。国家杜马几次通过声明和决议,要求叶采取政治和法律的措施停止车臣的武装冲突。国家杜马主席雷布金赞成在车臣地区恢复俄宪法秩序,但也呼吁俄军停火,车臣武装放下武器举行谈判。政府对车臣的军事行动遭到了议会多数党团的批评和谴责,只有自由民主党主席日里诺夫斯基坚决支持政府对车臣问题的决定。

五、军队高级领导之间矛盾公开。就俄军在车臣采取行动,军队高层领导出现了重大分歧,也引发了“将军危机”。格拉乔夫力主武力消灭车臣的非法武装,支持总统关于在车臣恢复俄宪法秩序的行动。而国防部三位副部长戈罗莫夫、孔德拉季耶夫、米洛诺夫上将则向俄舆论界公开与格拉乔夫的矛盾,批评动用军队解决国内问题,主张非武力解决。俄陆军第一副司令沃罗比约夫上将拒绝到前线指挥作战,请求辞职。除此之外,还有紧急情况部副部长沃斯特罗金中将、坎杰米洛夫坦克师师长波利亚科夫少将、挺进格罗兹尼的纵队司令——第19师师长巴比切夫少将等军队高级领导也抵制政府的军事行动。同时在战场上还不止一次出现拒绝执行总统命令的现象。最明显的是叶利钦1月4日下达停止轰炸格罗兹尼的命令后,俄空军继续轰炸格市。叶不得不于6日在克里姆林宫召开的安全会议上追问国防部长格拉乔夫等军方领导人为什么他的命令得不到执行。就连叶本人也承认,政府内部对轰炸格罗兹尼一事存在双重态度。

六、联邦主体领导人对俄当局车臣政策立场各异。

多数地区包括鞑靼、卡累利阿、摩尔曼斯克领导人呼吁当局停止流血冲突,和平解决危机。穆斯林占多数的印古什、达吉斯坦、北奥塞梯的领导人要求俄军撤出冲突地区,采用政治手段解决。乌德摩尔特共和国最高苏维埃主席图贝洛夫指责当局在车臣问题上无视地方意见,批评当局缺乏明确的民族政策。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远东滨海边疆区等地领导人则发表声明,支持联邦中央恢复宪法秩序的行动。但也有许多联邦主体领导人出于各种原因未公开表态。引人注目的是莫斯科市市长卢日科夫。他在车臣问题上却保持沉默。以前他曾对有重要影响的问题发表过意见,如支持波墨塞族和支持俄对克里米亚的要求等等,由此不难看出他对出兵车臣也有一定的想法。一些联邦主体领导人利用车臣危机又重新提出了中央和地方的分权问题。莫斯科州、罗斯托夫州、斯塔夫罗波尔边疆区等地区行政首脑方面表示支持中央对车臣采取的行动。另一方面又要求总统从法律上保证中央和地方的分权,强调各联邦主体权利义务一律平等。楚瓦什共和国也趁机决定本国应征入伍的现役军人中只在本国境内服役。看来车臣之战将使俄联邦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更加复杂,各地区新的一轮争取扩大自主权的行动又开始了。

七、军政高层相互指责、谩骂。由于对车臣之战的严重性和长期性估计不足,致使军事行动久拖不决。叶利钦在第一阶段行动结束时,对军方的行动表达了不满,在安全会议上对格拉乔夫、叶林、斯捷帕申等人进行了坦率而直接的批评。由于格罗莫夫发表反战和谈言论,格拉乔夫在电视讲话中将格罗莫夫戏称为“和平使者”,而格罗莫夫反讥说,在国防部长嘴里说这种话简直就是骂人。同时格拉乔夫也对人权代表科瓦廖夫表示不满,说他是“人民的敌人”,并骂尤申科夫是“兔崽子”。有消息说,由于格拉乔夫出言不逊,德国国防部长吕厄取消了原定2月邀请格拉乔夫出访德国的计划。

落叶而知秋到。车臣危机充分暴露出军政高层的分歧与矛盾,标志着政坛相对平衡的时期马上就要过去,也预示着俄政坛将引发新的一轮权力斗争。叶利钦不能容忍对他的不忠与反对,格罗莫夫、孔德拉季耶夫、米洛诺夫等军队高级领导的革职就是清算开始的序幕。车臣危机表明,叶正在甩开支持他起家的极端民主力量,而越来越倚重军队、警察的作用,走向极权统治。为了维护社会治安,叶增加了反间谍局的人员,扩大了其活动范围。为避免大权旁落,加强对各联邦主体的控制,接着颁布了总统有罢免或处罚各州领导人的绝对权力的命令。这是向极权统治迈出的又一步骤。

叶发动战争的目的一是想提高自己的形象,二是转移人们对其经济政策的不满,三是杀一儆百,维护其联邦的统一。但是事与愿违,车臣之战久拖不决,无辜平民伤亡日众,引起国际国内广泛关注,批评谴责之声此起彼伏。叶利钦和主战派的威信日渐降低。为了挽回影响,赢得人心,叶先对反对派进行了清算,然后,将对有墙头草之嫌的中派进行调整,也不排除叶在关键时刻牺牲鹰派人物以达到丢车保帅之目的。在车臣危机中,议会多数党派利用广大人民求稳保安的心理,拉起反战大旗,大造声势,扩大自己的影响,得分较多。由于反战同盟各党派政治主张各异,互相存有戒心,难以协调今后的动作,目前尚构不成对总统的现实威胁。但他们已瞄准了总统宝座,屏息运气,台前幕后,积极活动,尤其是俄共和自由民主党,在地方选举中都取得较大成功。最近,日里诺夫斯基致信俄共,准备与之联手,共同协调行动,参加议会选举和明年总统大选。如果这样,俄政坛力量的对比将发生明显变化,也对叶利钦的极权统治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俄各党派围绕年底议会选举和明年总统大选的斗争将更加引人注目,也充满着变数。

标签:;  ;  

从车臣危机看俄罗斯军政领导人的分歧与矛盾_车臣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