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诺如何兑现?——关于大连市再就业工作的调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大连市论文,再就业工作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从今年年初开始,辽宁省大连市劳动局多次通过《大连日报》向下岗职工承诺:只要不挑不拣,两日内保证就业;需要岗前培训的,保证一周内得到免费培训。在做出上述承诺的同时, 专为下岗职工创办的6个下岗职工就业即时服务所也向社会开放。
在全社会再就业压力增大的今天,大连的承诺犹如早春的一股强劲暖风,给社会带来惊喜和温暖。但是,人们在惊喜之余也不无疑虑:大连,能兑现自己的承诺吗?
“能!我们并非心血来潮或故意制造轰动效应。如果哪一位下岗职工不挑不拣,在48小时内没有就业,可以起诉我们违约。”面对记者的疑虑,大连市劳动局副局长何来生充满自信。
大连市被国家列为沿海开放城市后,改革开放的力度不断加大,仅最近5年,新批外商投资企业就达5343家; 去年该市新批外商投资企业的合同外资25亿美元,位列上海、天津之后,居全国第三位。而且,随着该市在东北和环渤海地区的区位优势增强,第三产业得到迅速发展,餐饮、娱乐、服务等社会服务设施需求旺盛。这些都为这个人口相对较少的城市提供了较充裕的就业岗位。自去年以来,大连市劳务市场每天都能保证有三千个左右的空置岗位。
然而,有了空置岗位不一定能保证下岗和待业人员再就业。这是因为,由于政策和管理等方面的原因,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企业用外来劳务人员比用本地工廉价,致使本地工的就业竞争力下降。大连市长时间出现下岗职工难就业而外来务工人员好择业的现象。
为改变这种状况,为所有的劳动者创造平等竞争的择业条件,大连市在报请辽宁省人大常委会批准实施的《大连市外来务工人员管理条例》中规定,企业招用外来务工人员与招用其他人员一样,必须办理各种用工手续,办理劳动保险,支付有关费用,从法律制度上将招用本地工与外地工的成本拉齐。大连市政府还根据国家劳动政策对一些行业招用外来工加以限制或禁止。为了将法规和政策落到实处,大连市劳动监察大队跟踪检查企业用工情况,仅去年就责令112 个单位补交社会保险费近千万元,责令为所招用的三万多名外来务工人员补办了用工手续,缴纳了各种费用,并清退非法招用的外来工2115名。
在基本保证下岗职工有岗可择的同时,大连市劳动局将再就业工作引入市场,建立中心劳务市场和职业介绍所,一改过去政府动用行政手段安置破产倒闭企业职工的状况。记者在大连市劳动服务公司看到,原先的分流安置部已改为市场部,原先的再就业洽谈室已变为信息发布场地。如今大连已经形成了用工和择业都找市场,由市场调节、安置的就业新机制。
提供就业岗位,创造平等竞争择业的环境,建立市场择业新机制,这只是为择业者充分就业创造了必要条件,但能否就业,最终还取决于择业者的选择。市劳动局副局长何来生曾长期具体负责大连市的再就业工作,对此感触颇深。他说,目前大连下岗职工再就业的最大障碍不是劳动力与岗位之间的矛盾,而是下岗职工就业观念陈旧,许多下岗职工择业的标准仍然是端“铁饭碗”,对临时性工作、家政服务和苦脏险累工种不愿问津,导致一部分人难就业。
为此,大连市把促进下岗职工择业观念转变作为再就业工程的重要环节来抓,向下岗职工承诺即时就业,不仅是对下岗职工的服务,也是向这种陈旧观念宣战。大连市劳动局决定,在市场能提供基本适应不同年龄、不同性别和不同身体状况的就业岗位以及用工单位承诺支付与岗位基本相适应的工资的前提下(大连市规定,月工资400元以上, 如低于400元,原享受的社会失业救济金照发),下岗职工两次拒绝上岗, 将停发社会救济金。这项规定对因挑肥拣瘦而长时间难就业者震动很大。
观念一变天地宽。曾遭下岗职工鄙视的洗浴服务业、家政服务业、清洁工、保安员等岗位,光顾者也逐渐增多。大连金岛洗浴中心的服务人员原先是清一色外来工,今年春节前招工时,名额几乎被下岗职工包了。
公开承诺一个多月来,大连市6 个再就业即时服务所每天有上百名下岗职工在提出求职要求后两天内就业。大连市劳动局局长于红国满怀信心地说,在国企改革进入“减员增效、下岗分流”的关键时期,大连市劳动部门全体工作人员将克服困难,把承诺兑现到底。
标签:求职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