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4.结果4.1手术结果从医院采取的50例患者从表现出临床症状至进行腔内介入治疗的平均时间间隔为10.2小时,且腔内介入介入治疗的成功率为40%(20/50)。在这些成功的案例中,包含10例肠系膜上动脉主干阻塞患者;9例肠系膜上动脉侧支阻塞患者;1例肠系膜上动脉主干夹层并发血栓患者。在此次观察中,有2例病例经过腔内介入治疗后并未缓解症状,最终诊断为治疗无效,之后进行肠腔血管支架手术后痊愈。此外,共有10例患者经过腔内介入治疗后症状减轻较明显、病情控制良好,在术后24小时内进行肠切除和吻合术,小肠切除平均长度为105厘米。4.2手术并发症取样调查的50例患者在住院观察期间都未发现明显的出血和并发症,但在进行腔内介入手术治疗过程中有2例患者出现了轻度的出血,具体表现为点状散布出血。在手术过程中,通过压迫止血和电刀灼烧等方式已经对出血部位做了止血处理且效果良好。在术后的临床观察中均未发现出血处复发出血的现象。4.3术后统计在术后5个月内对参与实验调查的患者进行术后随访观察工作,随访结果如下:在接受腔内介入手术治疗后一个月内共有4例患者因治疗无效死亡,死亡率达8.0%。对4例患者进行尸检后发现:1例患者死于介入手术后发生的呼吸衰竭;3例患者死于术后并发感染.介入手术治疗后5个月,有3例患者出现严重的腹胀腹痛症状,但经过血液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后证实此症状并非急性肠系膜上动脉缺血所致,而是由于术后导致的结肠、胆囊导致的。对3例患者进行肠道支架手术,术后恢复良好,症状明显缓解且没有复发迹象。除了以上这些情况外,其余患者术后均恢复正常,并未复发肠系膜上动脉缺血和其余并发症。5.分析讨论腔内介入手术和传统治疗方案从理念上并不相互背驰,而是在治疗途径上做出了创新,其治疗机理都是通过消除血栓造成的阻塞以达到疏通血管的目的。从观察的结果来看,腔内介入治疗的效果是有一定临床意义的,相较于传统方式,其疗效更稳定、疗程更短、手术并发症更少。但是,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腔内介入治疗是有一定程度的局限性的,一旦病人在疗程的某个阶段出现肠坏死或严重腹膜炎的症状,则必须立即进行开腹探查和肠切除、吻合手术。如果对已经发生严重并发症的患者继续进行腔内介入治疗,反而会增加血管堵塞处的出血风险。6 结束语对于急性肠系膜上动脉缺血,腔内介入治疗已经表现出了一定的稳定疗效,相信随着临床实践量的不断增长和技术的不断精进,腔内介入治疗一定能取得更大的突破。参考文献:[1] 李桂杰,秦士勇,周祝谦,孙洁,王连祥,张曙光.腔内介入联合手术治疗急性下肢动脉缺血的临床探讨[J].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14:84-85. [2] 董毅.急性肠系膜上动脉缺血的腔内介入治疗[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85):28-29. [3] 冯素萍,马英杰,侯国新.急性肠系膜上动脉缺血的早期诊断及DSA介入治疗[J].中国实用医药,2014:124-125. [4] 孟庆友,李晓强,钱爱民,桑宏飞,张晔青,戎建杰,于小滨.腔内治疗急性肠系膜上动脉缺血经验体会[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14,29(4):307-308.
论文作者:万景珊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9年12月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15
标签:肠系膜论文; 患者论文; 动脉论文; 腔内论文; 介入治疗论文; 术后论文; 症状论文; 《医师在线》2019年12月2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