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小学数学 合作学习 互通有无 高效
新课改提倡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要以素质教育为主线,遵循学生为主体的原则,突出学生个性发展和合作能力培养,教师扮演的是主导的角色,实现课堂自主探究,在合作交流的融洽氛围中充分激发出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造思维,让被动求学成为兴趣求知,大幅度提升教学和学习效果。接下来我就以北师大版《统计》为例,谈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高效性的确立。
一、协同共事与自主合作下浓厚教学氛围的营造
1.协同共事团体的打造。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活跃的个性,他们喜欢交朋友,喜欢自己的思想与他人分享,教师可依据这个特点打造几个协同共事的小组合作团体来营造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氛围。如在讲授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统计》时,就可以分配给学生在课下预习的任务,但特别要求任务必须是小组合作完成的才有效。把班内学生分成若干组,分组的标准可以是自愿结组,也可以是教师对学生优劣的优化组合,并对小组成员进行明确分工,利用数据收集、整理、记录和分析过程等环节激发一个团体协同共事的集体观念,以此增强整个组的办事效率,提升学习效率。
2.自主合作环境的营造。教师作为引导者,应切实将激发学生自主合作意识放在重要位置,除了分组的合理化之外,还要对组内成员进行协作精神的培养,比如鼓励组员编创自己的小组口号,“开拓创新”“积极进取”“辩论激烈”“团结协作”等,让每一个小组成员从内心深处肯为自己的组去付出,这样才能做到自主探究,合作共赢。精神上的积极直接影响行动上的积极,对学生的精神建设和学习环境的营造是十分有必要的。
二、步步引导与小组合作下的适时问题展现
1.价值型问题的适时展现。教师的引导在关键时刻要切实起到作用,因此教师要善于设置问题,尤其善于设置小组模式的引导性问题,一个针对性的问题可以充分激发学生小组讨论的欲望和效能,比如在学习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第九单元《读统计图表》时,在初步讲解读取图表的基本方法之后,教师可以深入一步引导,“你看这个图表最大数字表示到15了,但如果我想表达某班爱看电视的人数是20个怎么办?”这时学生们就会寻找同伴互相探讨,寻求问题的答案,组内成员每个人都献计献策,充分拓展了他们的思维,不仅巩固了新知,还强化了思维模式。
2.开放性问题的合理存在。所谓开放性问题,也就是答案不唯一,学生可以尽情敞开思维去想,不仅考验了学生积极探索的勇气,还锻炼了学生思虑缜密的良好习惯,更给了学生一个小组合作交流的广阔空间。比如教师在讲授了条形统计表之后,可以提出:“我们除了用这种方法进行统计之外,你们还见过哪些类型的统计表呢?或者你们自己认为还可以有怎样的统计表呢?”集思广益,各种观点的闪现,让学生的学习兴趣空前高涨,班内学习氛围和谐轻松,在不知不觉中搭建了创新思维的平台。
三、教师主导意识影响下小组合作习惯的养成
1.小组协作习惯养成三部曲。
(1)首先学会倾听。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教师应首先培养小组成员一个学生最基本的举止,那就是课堂上要紧跟教师的思维走,耳朵不能走神,不能心浮气躁、如坐针毡地来听课,这样的听课是没有效果的,体现在小组内也是一样,应沉稳认真地听取每一个组员的意见和观点,结合自己的想法生成新的看法;其次是学会质疑,小组合作不仅需要虚心汲取别人的长处,还应存有怀疑精神,对自己尚有疑惑的问题敢于提问、追问,并大胆发言,这样的小组活动才是充满生机的,同时在思维不断闪光中完美解决一个个问题;最后是学会表达。小组合作交流中每一个人的观点和看法都是宝贵的资源,因此,自己有独特的见解时不应羞涩,要大胆地说出来与其分享,这样才能集思广益,教师这时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对简单应付的学生要及时鼓励,增强其自信心。
(2)在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统计》中,学生在一步步了解统计图,教师循循善诱:“同学们,你们愿意为咱们可爱的校园设计一个有意义的图标吗?”同学们饶有兴趣地点头,“那我们看看这些图标都哪个最好,哪个最受欢迎吧!”“从统计图中,你还能看出什么或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这时小组内同学已经开始积极的讨论了,但可以发现组内总有一些同学不爱张嘴,教师走过去,低下身子,“你肯定已经想好问题了吧,是什么?我能听听吗?”耐心地诱导,使羞涩的学生表达出自己的看法,然后及时给予肯定,有了第一次,以后的每一次他都不会感觉到难了,这样又为小组智慧增添了一颗新星。
2.组织纪律是合作习惯养成的保障。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小组交流合作本就是自由的活动,人数虽然不多,但如果没有组织纪律地乱嚷乱叫,会让原本学习气氛浓厚的课堂破坏殆尽。但纪律管束并不是压制学生的讨论积极性,而是做到有放有收,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积极交流讨论,但不能随意抬高声音影响其他同学,或说笑打闹,真正做到活而不乱,这样的小组活动才能达到一定的效果。
四、新课改背景下科学评价机制的建立
一个积极的评价是学生持续进步的动力,也是提升小组合作交流效率的积极保证,教师要做到对各个小组及时、公平、肯定性的评价,这会让小组成员更加积极地投入到有效的合作交流中去,比如在各组都能准确使用统计表图,并能自己设计统计表之后,教师要及时对其进行表扬,同时还可以树立一个典范小组作为榜样,让其他小组在虎视眈眈的状况下铆足干劲。
重要的是传统教学只评价结果,对过程忽略,有大多数时候的评价都是不合理的,因此,新课改推动下的评价体系应该是科学的,教师的心态首先就应该是充满期待的,对只要达标的学生就给予及时肯定的评价,让其随时发现自己的闪光点,让羞于表现的同学重拾信心。同时评价不应来自于教师一方,更应该来自于学生之间的评价,小组之间的评价,把一个小组的整体表现拿出来评价,这样更能激发学生互帮互助、互促互爱、互学互补的精神,以此达到最高的学习效率。在《统计》学习中,教师要及时对发现问题和积极思考的同学给予高度的评价,以期让别的同学以此为榜样,积极发挥拓展自己的数学思维。
总之,小学数学学科是一门思维缜密的自然科学,需要小组的通力合作找出一个最佳的解决方案,同时也锻炼了学生团结协作的合作精神,培养了他们互帮互助、公平竞争、敢于表达、主动探索、积极思维的良好习惯与品质。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在数学课堂上应积极发挥小组协作的巨大力量,让学生的主体性能合理激发,让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高优高效地实现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姜艳《合作学习中教师角色的定位》[J].《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2]欧晓霞 乌云娜 张凤杰 王冰 杨宝灵《基于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教学模式的研究》.《科技创新导报》,2011年,29期。
[3]王影《新课程改革阶段对学习方式的思考》[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论文作者:武飞霞 康永莉 韩小燕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37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2
标签:小组论文; 教师论文; 学生论文; 自己的论文; 评价论文; 思维论文; 小学数学论文; 《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37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