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市中心医院
【摘 要】呼吸机使用的目的维持适当的通气量满足机体需要,改善气体交换,维持有效的气体交换。
【关键词】呼吸机;注意事项;问题及对策
危重及上机病人外出检查是一项风险比较大的医疗行为,需要提前向患者家属详细交代病情,在征得家属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后才能进行。应用便携式呼吸机外出检查需要周密安排,整个过程中的观察与护理非常重要。
1观察与护理
1.1 外出前的准备与护理
1.1.1 做好交流与沟通:病房外出检查是一项风险比较大的医疗行为,需要提前向患者家属详细交代外出检查项目的必要性和风险性,在征得家属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后才能进行。如患者神志清醒,也应与其做好沟通,说明外出检查的目的,以免引起其不必要的紧张和恐慌。
1.1.2 准备好各种物品:需要携带的物品包括急救药品、简易呼吸器、便携式多功能监护仪和吸引设备(50ml注射器2个和吸痰管2根)。静脉通路。出发之前检查所需各种物品是否准备齐全,要认真检查,不能有任何遗漏。
1.1.3 观察有无影响外出的病情变化:出发之前,应密切观察患者有无病情变化,包括有无急剧神志改变、恶性心律失常、血压急剧升高、消化道大出血和休克等。仔细观察神志,测量血压,监测心电等。如有影响外出的病情变化,应及时终止外出检查。
1.1.4 做好临出发前的准备工作:临出发前一定要控制好电梯,这样可以节省转运所需时间;充分吸痰非常重要;静脉通道管理好,以免转运过程中出现脱针、堵管等情况;生命体征监测包括监测血压、心率和脉氧饱和度等;便携式呼吸机连接好后要观察呼吸机参数是否正常、有无报警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 转运过程中的观察与护理
1.2.1 保持呼吸道通畅:严密观察患者的呼吸频率、胸廓起伏幅度和血氧饱和度,如发现血氧饱和度较低,观察监测位置是否正确、如患者有痰,应立即摘下呼吸机管路应用50 m1注射器和吸痰管给予吸痰,吸痰毕即接上呼吸机管路并适当提高氧浓度至100%,2 min后调至原来氧浓度。吸痰时均应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吸痰过程中注意患者呼吸和缺氧情况。
1.2.2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其表现机体活动的一种客观反映,是衡量机体的状态最可靠的指标;应及早发现病情的转变,如肺性脑病、休克的发生,及早做好抢救准备,为病人及家属赢得宝贵时间。
1.2.3 密切注意观察呼吸机的运转情况:根据病情随时调节各个参数,防止管道折叠、弯曲。如出现呼吸机报警,应立即分析原因并给予解决。病床推动过程中可能出现机械通气接头脱落,使患者缺氧导致病情加重。因此,护士要密切观察各个管道的连接情况及病情变化,发现管道脱落及时连接固定。
2 检查时的观察与护理
2.1 安全搬动患者到检查床位:搬运患者到检查床上需要多人配合,除了保证患者舒适安全外,要注意各种管路,包括呼吸机管路、静脉管路、尿管、胃管等不要被拖拽甚至扭断。
2.2 监测检查过程中患者的生命体征:在检查过程中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由于CT检查时医护人员全部离开患者房间进入操作间,通过玻璃窗来观察患者情况,与患者距离比较远,同时受到关注患者CT检查结果的影响注意力往往被分散,所以这时一定注意观察患者检查过程中有无异常情况和监护仪的参数变化。
3.问题及对策
1、病人胸廓起伏过小,说明潮气量不足,应调好适宜潮气量,
潮气量可根据病人体重来推算(10ml/kg),但要考虑到呼吸机管道的容积,因此实际应用的潮气量要比推算值增加100~200m l。气管
套管气囊的气体不充足也会引起漏气,须注入足够的气体,定期检查有无漏气。痰液较多,堵塞气道,应及时清除口鼻分泌物。使用呼吸机时,呼吸道失水量增加,纤毛运动减弱,分泌物排出不畅,容易发生阻塞,而致继发感染。
2、做好气道湿化:(1)呼吸机湿化瓶用蒸馏水加温湿化其液面不宜过高,1/2 为宜,不能超过2/3,温度一般为37~ 39℃;(2)药物超声雾化;(3)气管内直接滴药,采用生理盐水、糜蛋白酶、庆大霉素,每隔2小时或吸痰前后沿气管壁缓慢滴入3~5 滴,如合并气道感染,应取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加药敏,并根据气道感染菌种选用敏感抗生素,配成稀释液注入气道。
3、自主呼吸与呼吸机对抗:适当调节通气量,一般频率16~20 次/分,吸呼比值1∶1~ 1∶2,潮气量10ml/kg。漏气引起通气量不足,使自主呼吸加强、加快与呼吸机对抗。常见管道衔接不严密,处理为管道衔接要严密;套管外的气囊充气不足,使气体部分从气管周围缝隙或口腔逸出,处理为应补充足够的气体。恢复期病人急于撤机出院或因经济拮据急于撤机,便努力调整自主呼吸,因操之过急
而发生对抗,应告诉治疗意义及配合治疗方法,消除其心理障碍。当病人呼吸肌恢复、自主呼吸增强有力时,则易发生呼吸对抗,此时应考虑间断停机或改用辅助呼吸。停用呼吸机时应先昼后夜,因夜间迷走神经兴奋,易致呼吸运动减弱,抑制呼吸,一般采用白天先试停15~ 30分钟后使用呼吸机30分钟,如无呼吸困难,血气分析稳定,以后逐渐延长停机时间,逐渐过渡到全日停用,同时应鼓励病人加强自主呼吸,指导病人缩唇呼吸、腹式呼吸并深呼吸减轻呼吸肌疲劳。暂离时间,采用鼻导管给氧,导管插入稍深,流量略高,并密切观察停机后病情变化及进行相应处理。撤离呼吸机前几小时不宜使用镇静药物,以免停机后出现呼制。
论文作者:于亚齐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9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24
标签:患者论文; 呼吸论文; 呼吸机论文; 病情论文; 潮气论文; 过程中论文; 管路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9年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