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_高金科

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_高金科

连云港市水利局 江苏连云港 222006

摘要:随着国民经济实力的增长,我国各类基础工程建设日渐增多。尤其是水库小型水利工程,关系着我国现代化农业的发展,我国综合国力想要得到提高,就必须重视农业问题。农业想要得到更好的发展,农民收入想要得到提高,必须做好小型水利工程管理工作,落实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工作变得越来越重要。因此,研究分析水库小型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对策

引言

小型水利工程属于我国重要经济项目,对于推动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随着近些年管理项目的不断增多,在管理隐患方面的问题也在随之突显,同时安全事故的发生也显得更加频繁。对此,在管理过程中,必须做好管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双方面措施,从而保障高效、安全性管理。对此,探讨探究深化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具备显著价值。

1 小型水利工程的概况

小型水利工程不仅仅是指对农田进行灌溉的设施,还包括蓄水设施、防洪设施以及的生活供水等多个部分,与大型水利工程相比,小型水利工程建设规模比较小。我国是农业大国,占地面积在总国土面积中所占比例比较大,所以小型水利工程分布范围就比较广,由于其工程规模比较小、建设比较方便、工程成本比较低,在抵御自然灾害、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方面做出的贡献是不可取代的。小型水利工程在的发展建设事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已经被广泛的应用于各地的建设中。

2 改革水利工程管理体制的必要性

2.1 推动水利企业持续发展

落实技术管理并持续提高管理质量是推动水利工程企业持续发展的基础,同时也是保障市场良性发展的关键。随着市场经济的持续性发展,水利工程行业也在不断的发展,目前已经成为了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持因素,在行业之间的竞争不断激烈环境之下管理质量问题也显得更加重要。水利工程工程管理水平的提升是保障管理质量问题及时有效控制的关键,小型水利工程工程管理的提升和管理质量水平有直接关联,所以在工作中需要持续性的提升工程管理水平以及管理的技术水平,为工程整体建设效益提供基础性保障。

2.2 有利于提升水利工程行业的社会影响力

对于一个行业的发展而言,从内之外的发展才可以实现持续性发展,对于水利工程行业而言,工程管理的提高对于整个行业的发展有着决定性影响,毫不夸张的说工程管理灌流水平属于水利工程行业是否可以持续发展的关键,只有在工程管理水平持续提升的同时,工程项目的安全性以及管理效益才可以得到保障,更好的被大众所接受,从而实现社会地位以及影响力的提高,这对于企业的竞争力、市场空间也会呈现出直接影响。

3 现有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

3.1 小型水利工程产权性质不明

当前,我国的经济体制发生了重大变革,传统的水利建设和管理方式与新的生产体制之间存在严重的不适应。过去,小型水利工程多是在政府(集体)投资金、群众投劳这一模式下修建的,建成后产权归集体所有。但随着联产承包制的贯彻实施,农业生产由集体经营转变为分户经营,过去隶属于国家、集体所有的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变得相对模糊起来,这加大了水利工程的管理难度。而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各地相继进行了以明晰产权为主要目标的一系列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但总的来说,仍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步伐,各种问题日益突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 小型水利工程设施完好率低

由于小型水利工程产权性质不明,无法界定其产权归属,导致很多工程设施“有人用无人管、有人用无人修”,安全运行得不到保障,严重加剧了工程老化病险程度,灌溉用水中途跑、冒、滴、漏水的现象十分普遍,甚至有存在大水漫灌、串灌现象,输水损失量较大、有效利用率低,大量水资源被无端消耗浪费。

3.3 小型水利工程投资主体单一

长期以来,小型水利工程投入投资主体和投资渠道单一,助长了广大群众的依赖思想,也淡化了农民自我投入的主体意识。同时,在市场经济和国家投融资体制改革形势下,过去那种以财政拨款作为水利工程建设主要资金来源的方式受到挑战,有偿投入和贷款贴息机制建设又相对滞后,民间资金参与小型水利工程建设更是十分少见,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水利事业发展。

4 深化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有效措施

4.1 准确掌握改革形势

(1)水利工程对于国民经济影响非常突出。中央近些年出台了许多关于水利工程的改革指导文件要求,对于推动改革有着显著的影响,在体制改革期间也需要紧密跟随国家的改革大趋势。党的十八大以及三中全会对于经济体制的改革提出了直接要求,这也间接影响着水利工程的经济改革。在改革开放之初,普惠形式的改革机遇没有良好的抓住,导致水利设施的产权不明确,同时管理职责确实、管理经费不足以及工程持续性维护难度较高。直至今日,我们应当准确抓住改革步伐,技术太欧证利益格局并积极激活改革活力,以活力推动发展。对此,需要及时认清局势,坚定改革的方向与信心,从而在改革中成为胜利者。

(2)针对水利部门以及财政部门,需要积极应对小型水利工程的管理体制改革文件制定,并深入体会文件精神掌握文件的意图,首先是需要落实多途径的管护经验收入,构建一个相对稳定的管护经费保障机制并从原则上做好产权所有者的筹集模式,借助财政支持提供一定的补助。其次是积极构建财政经费的奖惩管理机制,按照管护的实际情况提供补助。最后是按照实际的工程情况落实专业化养护管理模式,构建合作组织体系开展集约化的养护管理工作,从而在保障工程安全性以及公益属性的基础前提之下,鼓励其更好的参与到拍卖、租聘以及承包等管理形式当中。

4.2 明确改革任务

改革的难点主要在于两个方面,一方面在于如何保障工程产权的明确细化,另一方面在于如何创新体制与机制。在明确工程产权方面属于改革的基础与核心,其主要是体现在明确工程所有权,并以管护责任主体的制定与落实,保障利益主体的明确性。在落实管护责任机制的同时需要做好所有政策与改革措施的针对性落实,并在改革途中做好责任到位目的明确、中心突出,同时在创新体制机制的同时需要做好改革重心的落实。在创新管理机制和运行机制层面上,需要做好对改革政策的持续性跟进。从改革工作落实之后,需要及时以社会高速发展作为核心与基础,以以往的传统模式无法适应当今经济体制格局的基础上,做好变通性改革,并尽可能构建一个产权明确的改革作用。与此同时还需要做好重建轻管、资金明确来源、管护责任落实以及构建并持续强化管护责任意识等效果。对此,针对不同的小型水利工程,需要积极响应改革压力,在明确产权基础的同时,创新体制并落实管养模式的创新,在创新与落实政策激励机制的同时需要不断的完善和优化管理制度,并构建一个完善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从而保障工程的稳定、安全运行。

5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始终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经济作为首要任务,兴修水利来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计,水利工程的建设与管理只能加强,不可削弱。小型水利工程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发展经济、稳定粮食生产、改善水环境提供了重要的服务。我们要充分正视在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中存在的种种弊端,逐一分析并有针对性地采取举措加以整改,以扭转小型水利工程发展滞后、管理体制问题累积的状况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利局面,为推进水利建设和管理注入了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廖卫东.深化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助力农业现代化[J].四川水泥,2019(06):328.

[2]贤剑铭.深化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J].科技风,2019(10):194+203.

论文作者:高金科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9

标签:;  ;  ;  ;  ;  ;  ;  ;  

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_高金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