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背景下的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论文_任惠

新课程理念背景下的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论文_任惠

任惠 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区集凤镇小学 637000

课堂教学是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基本形式,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关键。思想品德课教学的组织与实施,应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课程改革的理念和要求,贯彻思想品德教学原则,进行教学改革,提高思想品德教学的实效性;应以课程标准为依据,遵循初中学生身心发展和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的规律,重视学生基础性品德的养成。

一、课前精心准备,落实课程目标

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是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统一,是相互联系的一个整体。就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之间的关系来讲,知识是支撑全部课程目标的基础,获取知识的过程同时也是培养能力、增强情感体验的过程。但同时,知识目标服从并服务于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以思想政治观点为主体,是最终目标,是要优先设计的目标。要对教学目标正确定位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仔细研读课程标准。要准确把握课程性质,领会课程的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的特点,明确思想品德课程的整体要求和设计思路,全面落实课程目标。要整合思想品德课程中所涵盖的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国情等内容,进行科学设计,分块进行教学;准确把握思想品德课程的德育性,避免概念化、孤立化地传授和记诵知识,努力使知识的学习服务于学生思想道德发展的需要。

2.认真通读整套教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教材是学生学习的基础性资源,要全面了解和研究教材的整体布局,把握教材具体内容在单元和整套教材中的地位、任务,制定单元教学计划,设定教学目标,在合理使用教材的前提下,创造性地组织教学内容,充分收集思想品德课教学所需的相关信息资料,精心选取与教学相关的鲜活案例和生活素材,并做适当的加工处理。要整合相关课程资源,提高资源的课堂使用价值。

3.努力做好学情分析。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在备课时必须认真分析学情,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思想状况、心理特征以及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实际学习能力和生活经验,预测课堂上可能会出现的疑惑点、争议点和课堂意外,做好必要的课前预设。以此为基础进行的教学设计,才能贴近学生,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

二、遵循课程理念,教学贴近生活

1.要善于开发和利用初中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逐步扩展的生活实际实施教学。

2.要充分运用现实生活中丰富、鲜活的教学资源实施教学,尽量满足学生对现实生活中热门话题的关切。

3.要将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融入生活实例,以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总之,要注重在教学中注入生活的内容和时代的活水,做到用生活来教育。打造生活化思品课堂需以现实的社会生活与学生生活面临的各种现象和实际问题为基础,选取学生熟悉的生活中的话题导入新课,即创设贴近学生、贴近生活的教学情境,创设有思维含量的、学生颇感兴趣的教学问题,围绕学生关注的生活中的问题,组织学生开展探究活动,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参予生活实践。

三、灵活使用教材,优化教学方法

思想品德课程是一门需要不断开放的课程,其教学内容与方法要面向初中生逐步扩展的整个生活世界。在新课程理念下,教材不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和学习资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不按照教材中的课题内容顺序逐一向前推移,而是重新整合教材,提出新的探究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通过感悟与思考形成理念,并实现对教材的超越和创新。实施思想品德高效教学策略,要选用少而精的教学资源,开展适量新颖的教学活动,构建思路清晰、简明顺畅的教学流程,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要更多地采用启发式、参与式、讨论式、互动式和体验性学习、研究性学习等教学方式,促使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思考,促使教学互动、合作探究。这些教学方式是相互联系、相互支持的。一堂课,往往是多种教学方式的综合应用,提倡教师探索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彰显个人的魅力和教学风采,鼓励教师积极进行教学内容和教学艺术的创新。

四、抓住课堂阵地,变学生为主体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通过调查、参观、讨论、访谈、项目研究、情境分析等方式,主动探索社会现实与自我成长中的问题,在合作和分享中扩展自己的经验,在自主探究和独立思考的过程中增强道德学习能力。引导学生学会学习,首先要注重对学生学习目的、学习态度的引导,引导学生立足于自身全面发展和成长需要,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和学习态度,走出片面追求升学和就业的误区。其次要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充分发挥现代通信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优势,实现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再次要重视对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引导,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目的就是要通过课程的变革来实现学生学习的变革,进而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加强对学生学习方式的指导,把“讲堂”变为“学堂”, 把“要我学”变为“我要学”, 把“接受知识”变为“建构知识”,把“独立学习”变为“合作探究”,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新课改背景下思想政治教学活动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同时要多引导学生对学习过程进行反思,通过反思学习过程中所涉及的知识、方法,对所学进行抽象、概括、总结、提升,形成系统的知识和能力。教学中一定要创设情境,设计运用性实践性活动,让学生身临其境、感悟体验,把书本知识变为实际能力。

论文作者:任惠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7年9月总第24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27

标签:;  ;  ;  ;  ;  ;  ;  ;  

新课程理念背景下的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论文_任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