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课程标准》(最新修订版)中指出,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而培养学生语文素养并为其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除了教材内的精美文章和国学教育两个途径之外,还有一种途径,对学生提高素养、形成情操、塑造品格、提升能力等方面都能够起到加大的促进作用。
这一途径就是常从哲理性文章中汲取精华。
一、哲理性文章对学生素养培养的作用
哲理性文章,常常是他人在生活的实践经历中通过归纳整理、概括总结而形成的正能量,符合人类认知观念和道德观念,对大多数人的认知和成长具有巨大的教育意义和深刻影响,具有便于理解和感悟的浅显的道理的特点。正因为哲理性文章具有以上诸多的特点,那么阅读这类文章,无疑会为学生的综合方面的认知、培养和提高带来巨大的帮助。
常读哲理性文章,不仅仅能更多的利用正能量给自己带来不竭的动力,并在故事中获得感悟,在精短的故事中启迪智慧,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还能学会作者处理材料的方法。这些对于锻炼并培养学生分析和处理材料、精选和支配材料、概括和提炼主题,并从中获得深刻的教育和感悟等起到极大的积极作用。
二、运用哲理性文章对学生素养培养的途径
稍有留意你就会发现,在我们的身边有很多书籍适合对学生进行素养培养,课内的教材、读本,课外的《智慧背囊》、《小故事大道理》、《读者》等等。这些书籍里的文章短小精悍,可以信手拈来,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随时随地地对学生实施素养的培养和教育。
以哲理性文章为载体,对学生实施素养培养,我总结一下三个途径。
1、作为作文前的学习示范和参考
在每次实施作文教学时,可以精选一篇哲理性文章展示给学生(可以是印发给学生学习,也可以是班级投影学习)。从示范文章中可以学到事件的选择和处理、语言的修饰和美化、作者的感悟和收获,甚至是手法的运用等等,这展示的范本起到了“榜样”的作用。在教师的引领下,通过学习示范文的几个方面的要求,学生不仅学习了写作文的几个方面的模仿和处理方法,同时也在思想上获得了启迪和教育。
2、作为学生思想教育的中心
班团(队)会是作为班集体集中培养学生素养的重要阵地。利用哲理性文章在班团(队)会上设立主题,实施品格教育和培养,能提升学生明正误、辨是非的能力,树立理性做人做事的观念,从而提升全班学生整体的综合素质。同时,还可以结合学校政治思想教育计划中的升旗仪式、传统节日、主题班团(队)会等教育节点,共同实施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计划。
3、作为指导学生生活实践的标杆
中小学生正是模仿和学习阶段,可塑性强。利用哲理性文章的哲理,在学生心中留下烙印,并告诉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道理,能在潜移默化中指导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从而以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为原点,影响他的周围人,从而营造一个理性而又和谐的氛围。由此蔓延开去,班级和谐了,学校和谐了;家庭和谐了,社会和谐了。
三、运用哲理性文章对学生素养培养的方法
读哲理性文章,具体的操作过程是:学习故事的处理,与作者换位,品味作者思想,并学会写作手法,读文感悟。
1、学习故事的处理,去粗取精。
一般情况下,在哲理性文章中,对于故事的处理是本着简短的原则,故事脉络清晰,叙述委婉细腻,剔除事件中与主题无关的材料,对话少而精,叙述的每一句话都为凸显主题而起着重要的作用。学习这一点,会提升学生对材料处理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归纳、整理、概括、总结的水平。
2、与作者换位,品味作者目的和思想。
读一篇哲理性文章,要想吃透作者的对故事的理解,有必要进行换位思考,即作者与读者的换位,揣摩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和思想。这样做可以揣摩作者对事件的处理和主题的提炼,从而品味作者形成这篇文章的目的和主张。
作者写文章的目的不外乎表明立场、阐述观点、表达感情。只不过很可能作者的角度是新颖独到的,手法是别致的。但值得指出的是,任何一篇文章都是作者切身的经历和体会所得,都是作者抒写发自内心的真切的感受;或者是作者认为自己应该登高而呼,唤醒人们在某个领域里的懵懂状态;或者是作者认为在某件事情上应该表明自己的态度,阐明自己的观点。而后或是引起争鸣,引起家庭和社会的反思和大讨论;或是引起共鸣,唤起人们的普遍认同和推广。
与作者换位,品味作者目的和思想,从而可以达到提升自己、教育自己、启迪自己的目的。
3、学会写作手法,轻松应对作文。
纵观古今文章,为了增加句子的生动性,修饰句子不外乎采用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借代等修辞;为了巧妙的彰显主题,不外乎隐喻暗示、明喻指出、突出细节、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象征暗示、对比突出、设置悬念、前后照应、借古讽今、反复咏叹、归纳结论等手法。
通过一段时间的练习,这些手法总有一种或几种适合于每一位学生。对于写作手法的学习和运用,首先不可贪多,俗语云“贪多嚼不烂”。而是应该抓住一篇文章,吃透一篇文章,模仿一篇文章。就像打铁一样,反复锤炼,百炼成钢。成功之后,才能进入下一篇的学习。
4、读文感悟,提升素质。
文章的目的是完成对人群的正确导向的使命,起到教育人、鼓舞人和塑造人的作用,使读者提升认知水平,提高个人修养,熏染道德情操,进一步塑造良好的品格,为进一步营造和谐、进步的家庭环境、社会环境而打下良好的基础。每一篇文章都具有各自的方向、任务和作用。所以,读哲理性文章,能够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拓宽他们的视野,在提升和启迪理性认知、教育人形成良好的品格等方面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见贤思齐。”读一篇文章后获得了什么样的启发,得到了哪方面的教育,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差距,怎样塑造更完美的品格,提升综合素质是我们和学生共同学习哲理性文章的最终目的。
论文作者:李德忠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9月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3
标签:哲理论文; 文章论文; 作者论文; 学生论文; 素养论文; 目的论文; 作用论文; 《知识-力量》2019年9月3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