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锦成 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东升第二初级中学 四川 双流 610200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现代化建设的发展也突飞猛进。中学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即数学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要让每名学生都能够学到数学知识,都能够具备必要的数学运用能力,并使每名学生都能在原有的数学基础上获得发展和提高.但是受传统教学思想和模式的影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一刀切”的现象普遍存在,较少针对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学生开展相应的教学和训练,因此,学习较好的学生会感到学习没有挑战性,学习较差的学生又感到学习很吃力,久而久之,就容易丧失学习动力和信心.分层教学法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原则,关注到了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教学活动兼顾了全体学生,有助于不同水平和层次的学生都能学到知识、提高能力.本文将探讨分层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分层教学法;初中数学教学;运用
中图分类号:G65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9)11-076-01
引言
随着素质教育的逐渐深入,学生的主体性凸显得更加清晰,教育领域越来越重视此方面的教学理念。教育理念的转变,对教学的思想和中心也产生了影响,更加强调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强调不同水平层次学生的共同发展。这对传统教学提出了较大的挑战,需要创新教学方法,用更加全面的教育观念来展开素质教育。分层教学方法应运而生,为达到个性差异的教学目的提供了教学途径。本文笔者以初中数学为教学内容,浅谈分层教学法的应用。
1重要性
我国当前在初中教学中所使用的方法过于传统,特别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受传统教学方法使用的影响,实际教学质量受到一定的限制,学生在课堂中对知识内容的理解与掌握没有积极性与兴趣,导致实际教学效果较差。近年来,通过分层教学法在初中教学中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学的质量提升与效率的提高,为学生数学知识的深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因此,在该方法的使用中,需要加强其与实际教学需求的融合,促进其更好地应用。
2优化措施分析
2.1体现学生学习基础因素,对教学目标进行合理分层
初中数学教学实现分层次教学,其最根本的参考点是学生的数学基础。因为“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其基础正是反映他们学习能力和学习特点的最根本因素,也是老师最直接可以参考的。针对学生的基础,对学生进行分层次教学,以此来合理制定教学目标。根据学习的动力学理论,较强的动机和较弱的动机都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只有适当的动机才是最有利的。因此根据学生的基础不同,设定不同的学习目标,给予他们不同的动机,这样更有利于调整他们的学习状态。例如在教学“二次函数”知识点时,根据学生基础的不同,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对后进生设置比较基础的题目,如给定方程,求解某个点,或是给定某个点,然后求未知方程中的系数;对于中等生和优等生则要设置具有综合性和较为复杂的题目,例如根据题意自己找点,并得到方程,然后根据题意,再解除想要的答案。或者是根据函数图形,写出方程的两个根,或是能够找出y随x的变化范围等。用题目的难度来帮助学生设定相应的学习动机,保持充分的学习动力,从而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有相应的进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对教学过程进行分层
尽管教师在备课环节做了充分的准备,但是在课堂上,教师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学生的表现如何,课堂上会发生什么,都很难预料,所以,将教学过程分层是比较难掌控的一个环节.即便如此,教师也要使教学过程体现出层次性,一个最明显的表现就是设计有难易梯度的问题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回答,如简单的问题留给C层学生,使他们在通过回答问题增强信心;难度适中的问题让B层次的学生回答,目的是让他们理解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方法;具有创新性和发散性的问题让A层次的学生回答,目的在于锻炼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强了,而且课堂气氛也活跃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比如,教学“有理数的乘方”,教师可以设计不同的问题来让各个层次的学生来解决:让C层次的学生解答0.1毫米的纸依次折叠1次、2次、3次、4次、5次后的厚度;让B层学生根据计算总结折叠后纸张厚度的变化规律;让C层学生计算和推理有理数乘方的计算方法.这样,各个层次的学生都有相应的问题要解决,调动了他们思考的积极性,同时,在问题的引领下,教学活动层层递进,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便于他们理解和掌握知识,进而提高了教学效率.
2.3教学过程的分层
教学过程是体现分层教学法的最重要环节,同时也是分层教学法的具体实施环节。首先,教师在课堂开始,向学生传授讲解新知识的时候,教师要提前准备好所学新知识内容的讲解,注意将讲解内容分层次,引导学生了解、掌握以致运用新知识。其次,在数学内容讲解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对不同知识点进行分层,重点知识重点讲解,甚至为学生预留时间,穿插小练习,使学生深层次的理解新知识。最后,在课堂讲解结束之后,教师应该根据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合理的布置不同的数学习题,在课堂上或者找其他课余时间一对一地对作业情况较差的学生进行辅导,以巩固上课时所学的新知识,使学生在课下也可以得到很好的练习提高。
2.4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进行分层教学
新课改中指出:“数学教育应面向全体学生,要让每一个学生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由此可以看出,新课程改革的思路已经摆脱了大众化的教学模式,开始朝着个性化发展。因此,教师在教学前就应采用分层教学的方法,根据班级学生数学的学习情况进行有效的区分,制定出不同层级和难度的内容及目标。这样,不同水平层次的学生才能都有所收获。如,在学习九年级的二次函数时,教师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教师应该注重对他们进行基础强化,让学生通过学习巩固好函数的基本概念和公式定理,并能够根据所熟记的概念解决一些基础的函数问题;而对于本身基础就打得很牢固的学生,这时教学就应和水平差的学生区分开来,通过强化和深入讲解,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对知识点进行融会贯通和举一反三。又如,在学习“有理数加法”时,对于数学基础薄弱的学生只要求其掌握有理数的加法法则、能根据法则进行相应有理数的计算即可;而对中层水平的学生,则可增加一些多项的运算教学,使其能进行相应的巧算;而数学水平很好的学生,则可以以前两层的目标作为基础,总结出多个有理数之和结果是正和负的情况。
结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初中数学教学中,受以往教学中传统教学方法的影响,实际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发展,学生在课堂中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较差,在知识的应用中缺乏技能的有效支撑。通过分层教学法的引入,与实际教学现状相结合,根据教学的实际需求对方法的使用进行一定的调整,以此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推动教学效果的更好形成,为学生数学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胡云豪.分层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才智,2017(30):85.
论文作者:张锦成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11月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2
标签:学生论文; 教学法论文; 基础论文; 层次论文; 有理数论文; 数学论文; 教师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9年11月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