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小学生违法犯罪透视家庭教育,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家庭教育论文,违法犯罪论文,透视论文,小学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据有关资料显示,近年来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年龄比“文革”前提前了二至三岁,而且一般从10至12岁皆有劣迹行为产生,12—14岁走向社会进行违法犯罪活动,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劣迹行为产生早,违法犯罪的年龄有提前的趋势。尽管中小学生违法犯罪是经济、文化、社会问题的综合反映,但家庭教育不当也是其中主要原因之一。
近年来,随着计划生育的深入开展,我国的家庭模式发生了很大变化,由原来尊老养老以老人为核心的家庭模式,逐步演化成以独生子女为核心的家庭模式。以独生子女为中心的家庭结构,孩子在家庭中是“小皇帝”,长辈总是想方设法满足孩子的要求,家庭活动以孩子的好恶为轴心,这种家庭教育培养出的孩子易形成自私、懒惰、好胜逞强的性格,这就为他们今后的违法犯罪作好了先期准备。
时下,高消费现象已深入到中小学生中并日趋严重,孩子们为了摆阔气,肆意挥霍家长的钱,而家长们出于爱子之心,尽量满足孩子们对金钱的奢求,也不管孩子用钱是否恰当。有的家长还为了“面子”,给孩子的钱远远超过孩子实际所需要的。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小学生违法犯罪的始作俑者即家长自己,家长一旦不能满足孩子们增大了的物质需求,孩子就会以偷盗、抢动、敲诈等不法手段满足自己的享受。我们在大量的案例分析中发现,不少中小学生违法犯罪的动机非常简单:有的为打电子游戏无钱而抢劫,有的为摆阔气无钱而偷盗;有的无钱买零食吃而敲诈同学……。难怪有人说,我们的家长完全是在用善良的愿望铺成一条通往地狱的路,再用金钱驱赶着自己的孩子在这条路上越走越远……
素质低下的家长,自己的错误思想和行为给孩子产生了误导,也是使缺乏辩别是非能力的孩子逐渐走上违法道路的原因之一。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其言行直接影响孩子的思想意识、道德品质的形成。有的家长只管“养”不管“教”,把教育孩子的任务完成推给了学校、社会;有的“重智轻德”,认为子女成“龙”成“凤”只需要有文化,能上中专、大学便行,忽视对孩子品德的教育。有的家庭,夫妻反目相互恶语中伤、邻里相处举措失当、在公共场合不讲公德,不良的言行举止长期影响孩子。可以想象常有偷盗行为且要孩子为自己的偷盗行为“站岗放哨”的父母培养的孩子具有什么样的行为。要教育好孩子,父母必须自我教育。
家庭教育方式、方法的失当,给孩子以心灵创伤,也导致子女违法犯罪。当前家庭教育存在各种错误的方式,或对子女采取高压政策,处处强迫命令,或过份限制孩子的活动,或家长只管自己的玩乐享受,对子女放任自流,或对孩子教育随心所欲,教育方法以自己的情绪为转移,使孩子无所适从,有的家长经常打骂甚至虐待孩子。这些错误的教育方法,使孩子正常的心理、生理遭受创伤,在不健康心理的支配下,孩子往往做出一些违法乱纪的事情来。
家庭破裂特别是父母夫妻关系的解除是导致中小学生违法犯罪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一些家长只顾自己的吃喝玩乐、寻花问柳,对自己的家庭、子女持极不负责的态度,久而久之,致使一个完整的家庭解体,天真活泼充满上进精神的孩子心灵遭受创伤,从而改变自己对人生的正确看法,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家庭教育的诸多不当,成为中小学生违法犯罪的深层原因,因此,预防中小学生违法犯罪必须建立以家庭教育为轴心的防范体系。首先要采取多种措施“教育家庭”,提高家庭教育水平,要使家长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对孩子的责任不仅是抚养,更重要的是教育,懂得如何对孩子进行正确有效的教育。其次,应加强学校和家庭的联系,把学校中的品德教育渗透到家庭教育之中,使家庭和学校教育融为一体。与此同时,要充分发挥社会在家庭教育中的监督作用,对不负家庭教育责任,造成子女违法犯罪的,社区应根据有关规定给予批评教育和一定的处罚,对教育子女有方的典型要大力宣传,造成以教育子女为荣,不尽教育子女责任为耻的社会舆论。社区还可通过“关心下一代委员会”“家属会”“村委会”等群众组织,对家庭教育开展一些专题讨论,提高家长素质及家庭教育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