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第八地质矿产勘查院 山东日照 276800
摘要:保障地铁安全施工的重要手段就是地铁施工监测,同时地铁施工检测也能够为地铁施工引起的地表环境影响评价方面提供数据支撑和可靠的支持。文中提及了在现代地铁施工技术的前提下,以信息化测绘技术做实际的支撑和基础,探讨和分析地铁施工监测的新内涵,系统论述和总结了地铁施工监测过程中的信息管理、自身的反馈机制和主要的方法,进而证明了技术和方法两者存在的可行性与实用性特点。
关键词:信息化测绘;地铁施工;监测方法
如今社会,地铁施工技术在进行着不断改进和提高,信息化测绘技术也有着一定的发展与进步,而地铁监测的内涵和内容也随之改变。本文就针对信息化条件下地铁施工监测方法展开了相应的分析和讨论,并且对信息化管理和反馈机制对监测过程实行管理,希望可以为同类工程提供相应的参考和借鉴。
1 关于地铁监测信息管理和反馈的大致阐述
能够确保地铁施工安全的关键是完成地铁施工监测、信息管理与反馈机制的建立、运行和完善。图1就是关于监测信息管理与反馈机制的示意图,能够实现对各项监测信息在工程实施过程中的管理。注意要根据各个监测点的实际情况和现象,对预警值、警戒值和控制值进行预设,还要把各监测点的原始监测数据导进信息管理系统中去,通过对监测数据和数学模型和处理、分析和利用,完成各监测项的工作,还能够按照需要自动将监测成果次报和阶段性报告生成,进而利于为施工情况处置提供出明确且具有科学性的根据。
图1 监测信息反馈流程
2 地铁监测内容及方法
地铁施工是一个系统工程,为保障其安全施工,需要监测多项指标,综合考虑各项指标才能对地铁安全和周边的安全状况做出客观、全面的判断。地铁施工监测主要包括:周边及沿线的主要建构筑物的沉降、道路及地表沉降、支护结构桩顶部水平位移、土体侧向变形、支护结构变形、支撑轴力、锚杆拉力、支撑立柱沉降、地下水位等内容的监测。其中,建(构)筑物、道路及地表沉降监测及基坑水平位移监测是地铁监测的主要内容,其变形数据对研究变形体的空间状态与时间特性,并对变形的原因做出科学解释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这三项监测为主要内容对相关技术与方法进行探讨。
2.1 关于建(构)筑沉降监测的概述
建(构)筑沉降的监测是把垂直位移当做主要凭借的变形观测过程。其基本的方法是以建(构)筑场地地形、地质条件和对垂直位移变形观测的精度要求这些条件为基础内容,对控制网点进行合理布设,同时还综合考虑工作的要求,在基坑支护结构上和建筑物体结构上进行变形观测点的埋设。
2.1.1 对于沉降监测控制网的探讨
若想对沉降监测控制网进行探讨,就要找准沉降监测控制点(基准点和工作基点)。选设沉降监测基准点时,要取确保点位地基具有坚实稳定、通视条件好以及利于标石长期保存和观测等的优良条件和基础。另外,选设的工作基点位置要在靠近观测目标且便于联测观测点的稳定的区域或范围内。还要注意保证控制网和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高程系统的相对一致性,布设成闭合、附合或是结点网的状态。
2.1.2 对于建(构)筑沉降监测点布设原则和方法的分析
建(构)筑物的竖向位移监测点通常都被布置在建(构)筑物四角柱基上面、不同地基或者基础的分界处的位置上、其本身不同结构的分界处的位置、以及新、旧建筑物或者高、低建筑物交接处两侧等等的位置。
2.1.3 构(建)筑物沉降观测方法
根据水准控制线路测出的各控制点高程数据,采用闭合线路或附合线路观测周围的各建筑(构) 物沉降点,也可采用支点观测,但支点站数不得超过两站,且支点观测必须进行两次观测。每次观测由固定测量人员、固定仪器按相同的观测路线进行,观测记录至0.01mm,计算及结果至0.1mm。
2.1.4 建(构)筑物沉降监测控制标准
在建(构)筑物沉降监测的控制标准评判中,判定内容分为最大沉降值和沉降速率两类,桩基础建筑物的最大沉降控制标准值10mm,天然地基建筑物的最大沉降控制标准值为30mm,最大沉降速率为2mm/d,在工程的监测过程中,沉降值与沉降速率达到控制标准值的80%时,则发出警报。
2.2 对于道路与其地表沉降的监管和预测
通过对道路和地表沉降进行监测可以预测、判定出道路与地面高程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情况和趋势。而重要道路及地表沉降的监测常常通过盾构法、矿山法、顶管法隧道监测来实现。
2.3 关于支护结构的桩顶部水平位移监管和预测
我们所说的水平位移监测总体上遵循的观测原则是由基准点到监测控制点,再到水平位移监测点的过程。我们在施工时需注意,要在基坑边相对稳定的区域内布设监测的控制点,以此当做水平位移监测的工作基点,同时还应当在基坑施工影响范围外比较稳定的区域和范围内布设四个基准点,用来实现检核工作基点步骤的稳定性和牢固性。
2.3.1 工作基点的布设及稳定性检查
为确保按照《建筑物变形测量规程》的二级精度进行水平位移观测,视线长度小于等于300m,在车站基坑周边布设工作基点,在基坑外稳定区域、通视情况好的位置布设导线基准点,组成本基坑水平位移监测控制网,控制测量以全站仪导线测量等形式开展。
2.3.2 水平位移监测点的布设
在基坑支护结构的冠顶梁上布设监测点,可采用埋设观测墩的形式,在支护桩冠顶梁上钻孔,在孔内埋设Φ25的钢筋,并浇筑混凝土观测墩,墩顶部埋设强制对中螺栓和棱镜整平钢板。实际监测过程中,可采用反射棱镜作为监测目标,定制对中螺栓代替普通的棱镜对中螺栓,以便将棱镜直接安装在监测位置。
结语:综上所述,本文基于信息化测绘技术的现实条件下,研究和探讨了地铁监测中关键性质的技术和相应的方法。通过采用上述的地铁监测当中关键性质的技术和方法,能够实现对于地铁周边环境在地铁 隧道施工过程中动态变化的了解和掌握,并且能够对其进行及时的监测和预测,从而使顺畅和高效的信息反馈渠道与完善的信息反馈流程得到建立和完善,进一步对监测数据处理自身的及时性和准确性有一个保证,有效促进工作效率的提高,以此实现信息化施工的目标和任务,最终使得重大建筑工程在“质、量”和安全方面得到保障,使得工程能够顺利实施和完成。
参考文献:
[1]朱忠隆,张庆贺,易宏传.软土隧道纵向地表沉降的随机预测方法[J]岩土力学,2001,(221):56-59.
[2]张勇,田林亚.顾及工作基点沉降影响的测点沉降修正方法研究[J].测绘工程,2013,22(4):65-71.
论文作者:靳建军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7
标签:地铁论文; 位移论文; 基坑论文; 方法论文; 基点论文; 地表论文; 水平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