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R7【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2-3783(2015)07-0165-02【摘要】目的探讨ICU患者的心理变化,提出护理措施。方法在临床工作中观察了解其不同时期的心理状况及对疾病的认识和敏感程度,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解除了患者对环境的陌生感、对疾病的恐惧感及自身的孤独失落感,使其主动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治疗和护理,提高了治愈率。结论ICU患者清醒后,护士应主动对患者进行环境介绍,在护理工作中,捕捉患者的心理变化,及时解除思想压力,以增强治疗效果。
【关键词】重症监护病房心理变化护理ICU患者不仅身体上处于危机状态,精神上也承受很大的刺激。ICU的特殊环境和管理制度及患者在治疗护理过程中所承受的种种痛苦体验,导致患者心理上出现很大的改变[1],而这些改变,对患者疾病的恢复有不可忽视的影响。现将笔者观察的108例ICU患者的心理变化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ICU患者的心理问题1.1极度紧张、恐惧和焦虑紧张、焦虑和恐惧是ICU患者中最为普遍的一种情绪反应,疾病的突然变化、环境的改变以及周围其他患者的死亡等都会让患者产生紧张和焦虑的情绪。加之ICU病房不允许家属陪同,让患者在陌生的环境中不由得会觉得恐惧。1.2孤独感和忧郁患者更换到一个新的陌生的环境,与外界隔离,家属不能陪同,医务人员与之交流甚少,加之病房中各种监护仪器、呼吸机发出的声音干扰,让患者触景生情,产生孤独感和忧郁的心理。1.3ICU综合症ICU综合症指患者在ICU监护过程中出现的以精神障碍为主,兼具其他表现的一组综合症。患者临床表现呈多样性,程度轻重不一,主要是以精神障碍为主,兼有其他伴随症状,包括谵妄状态、思维障碍、情感障碍、头痛失眠等。1.4无效性否认无效性否认是个体有意或无意的采取了一些无效的否认行为,试图缓解因健康问题而产生的恐惧和焦虑,主要表现为对疾病的否认和对环境的抗拒,认为自己的病情很轻,不需要各种监护,要求尽快的出院等。
1.5自我形象紊乱是指患者对身体外观、结构、功能改变在感受、认知、信念、价值观等方面出现的健康问题,如创伤后的患者截肢后觉得自己身体残缺,对未来感到茫然,感到痛苦。1.6睡眠形态紊乱睡眠形态紊乱是睡眠的生理机制发生病理变化所致的入睡困难、易醒、多梦、失眠等不同程度的睡眠质和量受损,给患者身心健康带来困扰,多与患者本身疾病、环境因素、药物影响有关。1.7对呼吸机和ICU病房的依赖对ICU长期机械通气患者,习惯了被动通气,一旦脱离呼吸机,就感觉自己无法呼吸,由于ICU病房和普通病房人员配置和技术上的不同,患者在转往普通病房时担心自己会疾病复发,因此常会表现出幼稚的儿童行为不愿离开ICU病房,希望得到全面的照顾。2导致ICU患者各种心理问题的原因2.1疾病的相关因素很多疾病不仅会在躯体功能方面对患者造成影响,还会对患者精神方面造成影响。如呼吸衰竭的患者,由于肺通气和换气功能障碍,导致气体交换受损,出现低氧血症和二氧化碳潴留;休克患者因有效循环血量骤减,组织器官的血液灌流不足导致脑缺血缺氧,这些疾病不仅能导致患者不同程度的谵妄,还会使患者出现烦躁不安、焦虑、恐惧等一系列负性情绪。2.2患者的认知因素由于疾病的突然变化,导致患者身体功能受损或受限,加之患者对疾病的了解不够,认为病情的变化会导致自己的死亡,从而产生不安和恐惧的心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对疾病的经历和认识水平,也会使得病情同样严重的不同的患者产生截然不同的反应和后果。2.3环境的影响ICU病房的结构,人员配置和仪器都不用同于普通病房,初入ICU的患者,家属不能陪在身边,在日常工作中,医务人员会将更多的精力用在对患者病情的治疗和监护上,而忽略与患者的交流,加之ICU病房一般要求24小时照明,各种灯光和各种仪器警报声的影响,造成了患者听觉上和视觉上的负担,导致患者出现焦虑情绪和失眠等。2.4治疗因素由于疾病的原因,往往会给予患者使用一定的镇静药物,如力月西等,这些药物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患者对药物的依赖,影响患者的睡眠状态。在治疗过程中,各种直接介入患者生命器官的管路,如各种引流管、气管内插管、深静脉导管等,都会给患者造成心理困扰,产生焦虑恐惧心理和自我形象的紊乱。另外,由于医务人员的问询和记录,会涉及一些患者平时不对人言的隐私,使患者产生焦虑不安,恐怕自己的信息被泄露。3护理干预措施3.1稳定患者的情绪在临床工作中,,医护人员应冷静、沉着、严肃,不在患者面前讨论病情,面对患者的询问,不要回答“我不知道”或者“你不用知道”等,对突发的病情,不要慌乱,避免加重患者的恐惧情绪。由于疾病的变化对身体功能造成的影响和对疾病预后的不可预知性,会导致患者心理失衡,我们要对此进行有效合理的心理疏导,不要强迫患者对情绪控制,要进行循序渐进的安稳和疏导。对病情稳重的患者,不要和患者讨论有关病情,同时要告诉患者家属注意对患者进行保密,做好保护性医疗工作3.2心理支持和社会支持ICU患者往往会因为身体原因和环境影响产生自卑心理,在临床工作中,医护人员要加强与患者的交流和沟通,通过语言动作的表达和情绪的感染,使患者心态趋于平和,同时要将关于患者的积极地信息反馈给患者,比如一些化验指标的好转,生命体征趋于正常等,来增加患者配合治疗的信心。ICU病房不允许家属陪住,可以适当的放开探视制度,动员患者的家属和朋友等加强对患者的鼓励和支持,使患者感受温暖。3.3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能力对疾病相关知识的缺乏容易让患者产生恐惧和焦虑的情绪,因此,在临床工作中,在对患者进行监护和治疗的同时,要向患者讲解相关的医学知识,让患者加深对自身疾病的了解,知晓最新的医学水平的发展,帮助患者客观的看待自身的病情,来帮助患者自然解压。3.4创造良好的环境环境的改善从生物、心理、社会3方面的因素考虑,为患者营造一个安静、舒适的休息环境。首先,减轻患者的感觉负荷,并解释影响患者及家属的环境刺激,以减少他们的恐惧和焦虑。笔者采取的主要护理对策有:使用各种仪器时动作要轻;尽量减小监护及报警器等仪器的音量;暂时不用的设备应关掉;放置仪器尽量避免靠近患者头部等。同时应使医疗护理操作紧凑些,睡时将灯光调暗趋于柔和;也可根据病情调整最佳舒适卧位,增加局部按摩的次数,必要时给予镇静剂,以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其次,ICU环境设置尽量家庭化,增加生活气息,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尽量避免让患者看到同病室危重患者被抢救的场面,以及其他危重患者的恶液质状态,也可根据情况改变ICU室的探视制度,通过家属和亲友的探望给患者带来心理安慰和鼓励。3.5消除依赖心理对使用呼吸机有依赖的患者,要向患者讲解使用呼吸机的原因和现在撤掉呼吸机的原因,让患者能了解自己的病情已经恢复到不用呼吸机的情况,同时告诉他呼吸机会放在床边,如有不适可是随时戴上,以缓解起紧张心理。对于要转出ICU的患者,要做好解释工作,同时说明他的病情已经大有好转,到普通病房后继续进行后续的治疗,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增强自身抗病能力。4讨论4.1加强自身修养ICU护士应以广博的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武装自己,以镇静的神态、亲切的语调护理患者,充分注意患者的各种情况变化,保证患者接受治疗时保持最佳生理心理状态。4.2心理护理与基础护理、专科护理紧密地结合对患者给予真诚地关心与帮助,使患者看到治愈的希望,增强患者对治疗的信心。医护人员不但要治疗患者的躯体疾病,还要4.3制定康复措施指导不同的患者及其家属学习保健知识,使他们能自我认识、自我调节,以期收到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1]马敏.ICU环境对患者身心影响的研究及思考[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4):306.[2]杜鹏,姚梅芳.ICU综合症的预防与护理[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2.190_,_|_,_萠(1): 27-29.[3]温新颜,廖莉茹.创伤性截瘫患者的心理反应和护理[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14(2):262.[4]王志红,周兰姝.危重症护理学[M].人民军医出版社,2003.166.
论文作者:顾君玲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必读》2015年第7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8/18
标签:患者论文; 疾病论文; 心理论文; 病房论文; 环境论文; 病情论文; 家属论文; 《健康必读》2015年第7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