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核心知识课程与生物课程改革_动物论文

美国核心知识课程与生物课程改革_动物论文

美国核心知识课程与生物学课程改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美国论文,生物学论文,课程改革论文,核心论文,课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美国近20年以来最引入注目且最有影响的课程改革,一是科学教育课程的改革,另一就是1990年开始的核心知识课程(Core Knowledge Curriculum)改革。

核心知识课程改革,它侧重于普及普通的文化知识,这项由语言学家希尔斯所倡导,由美国核心知识基金会(CKF)所资助的课程改革运动的成功实践已在国际上引起了高度重视和关注。

1 核心知识课程的知识结构

作为语言学教授,希尔斯早在1983年起就与历史学教授凯特(Joseph Kett)和物理学教授特雷费尔(James Trefil)合作,编选一份力图反映共同文化背景知识内容的词汇表。在1987年出版《文化知识:每个美国人需要知道的东西》一书中,将由约4500个词条组成的词汇表作为该书的附录,题为“识字美国人必备词汇”(What Literate Americans Know)。

希尔斯等人在选词时所遵循的原则是:①太专《只为专家知道》或太易(人人皆知)的词条不予选入;②优先考虑在态度严肃的报刊图书中出现的为绝大多数识字美国人所熟悉的词条;③所选词条必须是具有长久的重要意义(至少15年以上)的词条。

正是在编选这些词条的基础上,希尔斯等人形成了核心知识的观念,并将选词时所遵循的原则应用于核心知识课程内容的选择,而且将重视内容而不是技能的传授作为核心知识课的最大特点。这些内容是共享的、稳固的、序列的和具体的,它们构成了核心知识课程的知识结构,或者说课程的安排遵循着共享、稳固、序列和具体四项原则。

共享的知识(shared knowledge)是由基础文化知识(literacy)、社会的流动(socialtransience)以及社会的内聚(social cohesion)等三方面的因素所促成的。“知识”在这里不仅仅是指一些机械的技能,它还要求人们拥有一套必须的背景知识,而这些背景知识使人们能够易于理解,或者说使人们能相互进行交流和沟通。因此,核心知识课程理论认为,尽可能早地确立共享的知识之基础是非常重要的。

稳固的知识(solid knowlege)是指那些能代代相传、使今世后代能进行交流的知识,这些知识不因时代的发展和变化而失去其价值。但是这些稳固的知识核心在美国过多强调“相关性”、“技能导向”的学校课程中则经常被遗忘。强调历史文化知识就成为核心知识课程的最重要的特征之一。

序列的知识(sequenced knowledge)为核心知识课程的第三个特点。现在美国学校与学校之间甚至一校的不同班级之间的教学内容差异很大,这使得教师难于了解学生已掌握的知识,从而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复习。序列的知识这一特点乃针对此而提出,认为一旦学生具有了相关的系统的知识,教师就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建立新的知识。

具体的知识(specific knowledge)主要指核心知识课程的要求具体明确,“只有具体明确了所有儿童都应学习的知识核心,我们才能保证他们都能公平地学习这些知识”,因此“具体性”对于“公平”而言是非常重要的。”

与传统的分科教学的教学模式有所不同的是,核心知识课程较注重主题教学(thematic instruction)〔或称多科教学(inter-disciplinary instruction)〕,这成为核心知识课程实施中的主要教学模式。教师改变了教学方法,从教科书教学转到主题计划。在主题计划中,不同学科领域之间的联系加强了,而教学内容对学生来说则更富有意义和更加相关了。并且,核心知识课程并不规定学生应该掌握的所有东西,而只是仅仅规定了必须掌握的“具体内容”,或是“集中注意的良好教育之基础”。它的实施仅占用学校全部课程的50%的时间,另外的50%的时间是留给学校去适应州或地方的现有课程要求,或由教师对所教的“基础”核心知识做些补充和增加。也就是说,教师有充分的时间和自由去教授核心知识课程规定以外的知识。

核心知识课程不仅在美国本土得到广泛的宣传、讨沦和实践,而且在国外也得到了报道和赞同。英国、加拿大、挪威等国在深化课程改革的过程中,也正考虑以核心知识的方式作为必修的课程并重新界定各科的核心知识课程内容。

2 生命科学核心知识课程内容

(说明:没有直接、亲自的实践和观察,任何科学知识序列都不可能真正有效。应当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实验、观察和动手的机会。在括号“()”中的内容是推荐的例子,教师可以替换或补充)

2.1 一年级 一般的主题与指南:动物的特性和生活环境。宠物的喂养。植物的组成部分及生长方式。做植物实验,包括光线、水分和土壤。人体的组成部分、保健。具体内容:

(1)植物

植物的组成部分;种子;根;茎;枝干;叶子。植物的种类:落叶植物;常绿植物。花和种子。种子作为动植物的食物(大米、坚果、小麦、玉米)。在泥土中播种一颗种子。

(2)动物

食草动物(大象、牛、鹿)。食肉动物(狮子、虎)。杂食动物(熊)。

(3)食物链

植物:养分;水分;土壤;空气;光线。动物:大动物食小动物;大动物死后被小动物所食。

(4)生活环境

飞行动物(鸟类、鹰、知更鸟、蜜蜂)。森林(橡树、松鼠、浣熊、蛇、老鼠)。草地和草原(野花、草、草原大鼠)。地下(真菌、鼹鼠、蚯蚓)。水中(鱼、牡蛎、海星)。沙漠(仙人掌、蝎子)。生活环境破坏。种群及其发展(措辞浅显)。滥伐热带雨林;污染;废弃物。

(5)特殊类型的动物

已灭绝的动物(恐龙)。野生和家养动物。宠物及其喂养。

(6)保健和人体

人体:皮肤;骨骼;骨架;关节;肌肉;心脏;血液;氧气;胃;牙齿五官和大脑。身体保健:锻炼、卫生、食物、休息、疾病(水痘、腮腺炎、麻疹)、药物(处方、药品,嗜用)、注射。

2.2 二年级 一般的主题与指南:各种生物的生命周期。四季。冬季的生命维持。人体。健康与营养。具体内容:

(1)学习领域

生物学。植物学。动物学。

(2)生命周期

生命周期:出生、成长、繁殖、死亡。动植物的繁殖:受精、从种子到植株再到种子,从鸡蛋到雏鸡再到鸡蛋。从青蛙到青蛙:两栖动物、蝌蚪。从蝴蝶到蝴蝶:幼虫。

(3)年和季节周期

地球:地球围绕太阳的公转轨道(一年)。季节:地轴;赤道;春(发芽);夏(生长);秋(成熟);冬(凋亡)。冷血动物(鱼、蛇)与恒温动物的迁徙(鸟类、燕子、知更鸟)。冬眠(熊)。植物的休眠期。春天里的生命:树液流(枫树);交配与孵化(毛虫变为蝴蝶)。

(4)人体与健康

细胞。组织。器官。消化系统:唾液腺;味蕾;门牙;前磨牙;磨牙;食管;胃;肝;酶;营养;小肠;大肠;肾;尿;膀胱;尿道;肛门;阑尾。身体保健:饮食,四大类食品,维生素与矿物质。

2.3 三年级 一般的主题与指南: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平衡。污染。群居。动物:蜜蜂与蚂蚁。健康与人体。具体内容:

(1)生态学

生态平衡;生态系统;环境。食物链: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污染。空气污染:散发物、烟雾。水污染:工业废水;农业废水。保护与再循环。

  (2)群居昆虫

蚂蚁。蜜蜂:工蜂;雄蜂和蜂王。

  (3)健康与人体

神经系统:脑;脊髓;神经;反射。脑:髓质;小脑;大脑;大脑皮层。视觉:角膜;瞳孔;晶体状;视网膜;视神经;虹膜;远视;近视。听觉:耳的工作机制:振动;鼓膜;耳蜗;听毛;听神经。

2.4 四年级 一般的主题与指南:动植物的进化及对环境的适应。地球主要的历史时期。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呼吸和循环系统。具体内容:

(1)地球演进史

地质学和古生物学。化石:化石的形成;沉积岩。化石的类型。年代测定法:碳-14测年法;铀铅测年法。纪元。史前时代。前寒武纪:无脊椎动物;软体动物;蠕虫。古生代;联合古陆;脊椎动物;三叶虫;鱼类;昆虫;爬行动物;低级植物。中生代:大洲:恐龙、开花植物、小型哺乳动物和鸟类。新生代:冰期、哺乳动物、草原。

(2)进化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理论。

(3)呼吸和循环系统

血液;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血液;血管;小动脉;静脉;毛细血管;心脏;四心腔;主动脉;氧气和二氧化碳。嗝;咽;喉;气管;支气管;粘液;肺;肋骨;肺泡。

(4)人体保健

锻炼和营养;心脏病;吸烟;肺炎;肺癌。

2.5 五年级 一般的主题与指南:分类;生物界四大部分;详述细胞;植物的光合作用及动植物的繁殖;生长阶段;生殖系统。具体内容:

(1)分类

生物界:植物。动物。真菌类(蘑菇、酵母、霉菌、霉)。原生生物(原生动物,寄生生物,水藻)。原核生物(细菌)。等级:种类

(2)细胞

细胞: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核膜;液泡;线粒体。植物细胞:细胞壁;叶绿体;叶绿素。原核细胞(例如:细菌)。细胞核的分裂实现细胞繁殖。

(3)光合作用

阳光;能量;韧皮部;木质部;叶绿体;气孔;水分;二氧化碳;氧气;糖;淀粉。

(4)无性和有性繁殖

无性繁殖:分裂;变形虫;孢子;发芽;再生(植物的剪枝、复制)。有性繁殖;配子;卵;精液;生育。

(5)植物的繁殖

非种子植物的有性繁殖:孢子;苔藓;蕨类植物。裸子植物的有性繁殖:松柏目植物;雄性和雌性花球;花粉;种子。被子植物(或开花植物)的繁殖:花瓣;雄蕊;花药;花粉;雌蕊;胚珠;卵细胞;授粉;花粉管;子房;胚;发芽;果实授粉者;昆虫、鸟类、风。

(6)生命周期

一株蕨类植物的一个生命周期。被子植物的生命周期:受精;胚;贮存;种子表皮;发芽;种子;植株生长;开花;供给。

(7)动物的繁殖

睾丸和卵巢;精子和卵细胞。体外受精:产卵。体内受精:鸟类、哺乳动物。胚胎的发展:合子;胚胎:子宫;胎。哺乳动物的生长阶段;胚胎;胎;幼年;成年。

(8)人类的繁殖

人类的生长阶段:胚胎;胎儿;出生;青春期;青少年;成年;老年。

青少年:激素;腺体;发育激增;毛发的生长;胸部;变声。女性: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月经。男性:睾丸;阴囊;阴茎;尿道;精液。有性生殖:性交;受精;合子;怀孕;合子植入子宫;胚胎;胎儿;出生。

2.6 六年级 一般的主题与指南:遗传学;本能;学习;适应;免疫系统;疾病和遗传的作用;锻炼与平衡的饮食。具体内容:

(1)遗传学

遗传特性:“习得特性无法传递”。无性繁殖:无性系;有丝分裂(变形虫)。有性繁殖:减数分裂;特性的复合。染色体:DNA;RNA;基因。预见特性:显性基因;隐性基因。

(2)遗传学与进化

适应与变异。自然选择。灭绝。

(3)行为

本能;自我保护;种保护;迁徙。学习:条件反射;巴甫洛夫的狗;习惯;模仿;记忆;推理。

(4)健康

肌肉与骨骼系统:肌肉;骨骼;韧带;腱;软骨。骨折、x射线。免疫系统:免疫力;髓;白细胞;粘液。疾病:传染性和非传染性疾病;病毒;细菌;感染;狂犬病;肺炎;变态反应;心脏病;癌症。预防和治疗;锻炼和均衡的饮食;压力和血压;接种;抗菌素(青霉素)(参见四年级科学发展史,弗莱明)。

标签:;  

美国核心知识课程与生物课程改革_动物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