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雅娣[1]2016年在《郭沫若日本时期文学创作研究综述(2009-2015)》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郭沫若日本时期的文学创作为考察对象,围绕其诗歌、小说与散文、历史剧叁个方面,对2009年至2015年的研究成果作线性梳理和回顾。通过回顾研究热点、方法和范式,总结研究中取得的主要成果及存在的不足,并对21世纪郭沫若研究的“风向标”作试探性分析。本文由绪论、正文、结论和附录四部分组成。绪论部分首先在宏观视野下,对新世纪以来关于郭沫若日本时期文学创作的研究作整体观照。该部分统计汇总了2009年至2015年国内郭沫若研究总体情况以及郭沫若日本时期文学创作研究情况,并对近七年关于郭沫若日本时期文学创作的研究成果作整体概述。第一章是关于郭沫若诗歌研究。本章选取了以《女神》为代表的郭沫若早期诗歌创作,从关于《女神》研究、诗歌审美研究和比较研究叁方面,梳理国内学者的研究成果,并进行综合评价。第二章是关于郭沫若小说与散文研究。该章从郭沫若历史小说、自叙传小说、文艺性散文、自传性散文四个方面进行详实的阐释,以期对这一时期的郭沫若小说和散文的研究情况作全面把握。第叁章是关于郭沫若历史剧研究。本章围绕郭沫若早期历史剧代表作《叁个叛逆的女性》,重点考察其历史剧的女性主义视域、审美特色、比较研究视野与史剧理论研究。结语部分归纳总结了2009年至2015年,国内学者关于郭沫若日本时期文学创作的研究热点、方法和研究范式,梳理出取得的主要成就以及存在的不足,并对21世纪郭沫若研究的“风向标”作试探性分析。附录为本课题的重要组成部分。附录一和附录二分别整理了郭沫若留学日本时期以及流亡日本时期的重点创作年表,附录叁为郭沫若文学创作研究的部分日文资料目录。
唐晓燕[2]2001年在《表现主义与郭沫若及其早期小说》文中研究表明郭沫若是中国现代文化文学史上的一位大家。他在文学创作、文学译介、文字学、历史学、文化活动等等方面,都为中国现代文化文学作出过重要贡献。本文仅就郭沫若与表现主义的关系及表现主义对郭沫若早期小说的影响为论述对象,以展现出他的一个方面的文学业绩。 本文由四部分构成。 第一部分“表现主义及其在中国的传播”:二十世纪初,在工业文明对人的异化生存境遇里和尼采、柏格森思想支持下,西方文艺界出现了一股表现主义文艺思潮,形成了较为系统的文艺观点与创作方法。五四时期与二十年代,表现主义在中国新文艺界广泛传播开来,鲁迅、文研会与创造社作家们先后译介、吸收了表现主义。 第二部分“郭沫若对表现主义的接受与认同”:郭沫若因五四退潮时期的客观因素和他的气质、性格与学识修养等主观因素,而执着于表现主义的译介,并认同于表现主义。 第叁部分“郭沫若早期小说的表现主义倾向”:郭沫若既强调主观感受的真实,又不回避现实问题而言功利。由此出发,郭沫若早期小说呈现出表现主义倾向—通过直觉、梦境、幻觉、变形等手法的运用和怪诞情节的设置,外现主观感觉、倾泻强烈情感、塑造多重自我形象。 第四部分“郭沫若接受表现主义的个体特征”:郭沫若接受表现主义是自主的有选择的为我所用的,带有鲜明的主观个体特性:以融和古今中外的浪漫主义为基础,改造与利用唯美主义、现实主义等等因素,形成了泛表现主义特性。
宫下正兴[3]2006年在《以日本大正时代为背景的郭沫若文学论考》文中研究表明在留日10年间,郭沫若形成了他的早期文学观,在异文化的风土中成为一名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的文学巨匠——《女神》在五四新文学界奠定了地位。他早年和鲁迅一样由拯救国民于“体”到拯救国民于“心”弃医从文转变。他的思想内涵广泛涉及到来自西方的近代思想,大正时代的日本文化等。其中,日本和歌、俳句及自我小说等对他产生深深的影响。他又曾娶日本人为妻并养育五子,与日本有了不解之缘。 虽然有一些人在感情上至今仍不能原谅郭沫若在1937年夏抛弃日本妻儿逃离日本返回中国后与于立群另组家庭一事,而且不能理解文革初期他对自己所做的违心自我否定,但是他不屈的追求文学的精神值得我们尊重,他在某种意义和某种程度上代表了二十世纪20年代至70年代的文学群体存在。研究郭沫若文学是具有深远意义和价值的。 郭沫若留日10年,除了他本人自传性记述外,有事实考证性的论文并不太多,这种研究上的“重证据少论说”的空白与郭沫若这样一位文学大家的身份不太相配,关于这一课题对研究者们来说是存在一定困难,但是对此进行追踪郭沫若文学足迹是有一定价值的。从日本大正时代文化关系的视角对他的文学形成经纬进行考察又能有一些新的发现。 本文共分五章。 第一章“郭沫若早期诗学受西方文艺的启迪”。本章主要探讨郭沫若早期诗学的旧体诗创作方法构成了新诗的潜在因素。他是带着浓厚的中国古诗修养去接受外国文艺的。当时沉醉在五四精神中的郭沫若对中国社会的新生充满了希望,惠特曼提倡的思想解放、民主自由、浪漫主义、反抗旧传统的精神给他带来了启迪,被那种雄浑的、豪放的、宏朗的调子所动荡,使郭沫若打破旧诗的束缚,写出自我思想解放的诗歌。尼采的重新估定一切价值、否定一切传统、提倡个人主义、自我意识使郭沫若得以借鉴和启蒙,因此在《女神》中呈现了力量扩张、自我表现、个性解放的呐喊。抒情独白、内在感情的表达真挚、想象丰富、崇尚自然与西方浪漫主义的结合,追求情感的“自然流露”,高扬浪漫主义精神。浪漫主义作
王菱[4]2012年在《郭沫若与李劼人早期小说审美意识比较》文中研究表明郭沫若和李劼人是四川现代文学史上的"双子星座",他们早期有相似的求学经历,也有共同的对文学的热爱。二者早期创作的小说在审美意识上既有相同之处,亦有迥异之点,这些小说的文学意义和审美价值都没有得到充分的认识。本文从发现"人"角度比较二者早期小说中的相似之处,并从"表现"和"写实"的角度分析二者早期小说呈现出的不同审美意识。
贾剑秋[5]2011年在《郭沫若早期小说创作模式的构建与演变》文中提出郭沫若在近叁十年的小说创作实践中,历经曲折的小说创作模式的构建过程。其早期小说创作模式在中外多元文化影响下,经杂糅多种哲学、美学元素和现代文学思想后,形成独特的主观情绪表现和抒发与客观写实结合的复合型小说模式形态。这一模式包含的情感抒写和自然写实的创作基质,为他的中后期小说演变为"革命浪漫主义"和"革命现实主义"小说模式奠定了基础。
魏红珊[6]2003年在《郭沫若美学思想研究》文中指出郭沫若,作为百科全书式的文化巨人,在众多学术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几十年来,他的文学、史学成就得到了充分的讨论和评价。与郭沫若的文学、史学研究相比,他的美学思想至今没有被系统地加以发掘、整理和探讨,这不能不说是郭沫若研究的一大缺憾。历史地梳理郭沫若美学思想的理论来源,透彻地分析郭沫若美学思想的形成、特征以及其理论在创作中的体现,准确地把握郭沫若在中国现代美学史上的建树,无论对于全面总结20世纪中国现代美学的发展成就,还是建设21世纪的当代中国美学都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本文对郭沫若美学思想的讨论,首先着眼于实事求是地解读郭沫若的相关论着,抱着“同情的理解”去寻找郭沫若美学思想中或隐或显的理论线索,条分缕析地把这些线索如实地、明晰地梳理出来,甚至在他表述形式前后不一致的地方还要加以深入的分析解剖,替他“把话说圆”,逐步展现郭沫若美学思想自身的内在逻辑。 本文分“郭沫若研究状况述评、郭沫若美学思想的理论来源、郭沫若的文艺美学思想、历史考古与美学阐释、郭沫若文艺批评综论”五章,旨在对郭沫若的美学思想作较全面的考察和系统的研究。 在“郭沫若美学思想的理论来源”一章。作者从中西方文学、哲学、美学思想等思想文化资源,找到了郭沫若美学的理论经纬和历史定位,发现了统率着他那千丝万缕、错综复杂的理论经纬的一条主线——泛表现主义。郭沫若泛表现主义美学思想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西方表现主义的深刻影响。但这种影响并未能使表现主义文艺观以一种完整独立的形态进入郭沫若的美学世界,而是通过与浪漫主义文艺思想结盟实现的。事实上,郭沫若所汲取的思想资源,远不止浪漫主义、表现主义、象征主义,世纪末的各种美学思想和文学潮流也给他的美学思想带来一些新的思想因素,丰富了他美学观的审美构成。这足以说明郭沫若美学观转益多师的思想来源,以及由此造成的某种程度的复杂性。但经过郭沫若的熔铸,其美学思想仍自有脉络、自成系统。 就基本见解而言,郭沫若一方面吸收了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欧洲浪漫主义的艺术创作方法,强调自我,强调主观,主张自我情感的自然流露和艺术表现;同时对二十世纪初现代主义诸流派也兼收并蓄,但在美学选择上更趋近于重视心灵表现,崇尚主观创造,强调“动”的精神、敢于与现实抗争的表现主义流派。另一方面,在自觉地吸取西方哲学美学思想的同时,还不断融汇进东方的美学思想,比如中国道家美学的“天人合一”观,主张人与宇宙精神的 “道”相融合,实现大美,无限美的美学追求;儒家美学的“诗教”理论;印度美学追求“梵我如一”的境界。这些观点经过郭沫若泛表现主义文艺思想的改造和融合,也在他的文艺观和创作实践中留下了明显的印记。可以说,正是东西方美学思想和文艺观点的交流和汇合,郭沫若的文艺观和创作在审美特征上显示出丰富复杂的内涵。 在“郭沫若文艺美学思想”一章,作者认为,以往研究者惯于从浪漫主义的美学观去定位郭沫若的文艺美学思想,谈起“表现”的文学观,也只把它很自然的与浪漫主义的“表现”联系起来,却忽略了与表现主义的关系。事实上,郭沫若的文艺美学思想中杂揉进了诸多复杂的成分,表现主义从根本上影响着诗人的美学观,以至于浪漫主义本身成为一种名词盅惑,而比较充分的表现主义文艺思想却占据了他文艺思想的重要位置。这就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郭沫若美学观及其文学创作的泛表现主义性。可以说,浪漫主义和表现主义在郭沫若那里,实际上以“表现”为核心互相交叉渗透并融合,形成一种泛表现主义的文艺观。它以主观表现为特征,浪漫主义和表现主义杂然浑成,难分彼此,达到了高度的默契与协调,具有了一体化的性质与意义。当然,这种浪漫主义与表现主义相契相合而形成泛表现主义的情况,不单取决于浪漫主义与表现主义的某些方面的重合,而且还有中国当时迫切需要“表现”的社会现实和郭沫若蕴蓄己久的渴望“表现”.的欲望以及文学自身发展的需要使然。 泛表现主义的美学观体现在郭沫若的文学创作中,便有了以主观表现为主要特征和倾向的浪漫主义和表现主义的色泽杂然浑成的诗歌文本、小说文本、戏剧文本。学界有对郭沫若的作品风格看作是“浪漫主义”的,也有看作是“表现主义”的,如果不是一味地用浪漫主义去规范他,而同时注意到他在精神上与表现派的相通之处,或许更能切近其底蕴,因此,我们既不能用浪漫主义去定性郭沫若的文学创作,也不能用表现主义去规范它,而将它视为浪漫主义和表现主义的水乳交融的泛表现主义更符合实际。 郭沫若的泛表现主义具有对内表现心灵,对外担负社会使命的二重性格,又因它同浪漫主义与中国民族审美观念的结合,因而使它具有了全新的带有中国特色的表现方式与表现活力,这样,郭沫若就可以借助这种全新的表现精神,既与世界文学保持了基本一致的步调,又紧紧应和着五四的节奏与旋律,从而使表现主义与中国的时代主潮取得了共同的方向。
伍世昭[7]2002年在《比较诗学视野中的郭沫若早期心灵诗学》文中认为本文尝试运用比较诗学、文化互释的方法,借鉴上世纪20年代特别是80年代以来的中外研究成果,着力从整体上探讨郭沫若早期心灵诗学及其与中国传统文化、西方诗学、文学创作实践的关系,力图逼近郭沫若早期心灵诗学及其建构的真相,发掘对象蕴含的理论价值,为郭沫若早期诗学的研究和当代文学理论之思提供一些启示。全文分叁部分。第一部分(第一章)根据郭沫若早期诗学建构的实际,提出了“现代心灵诗学”的新看法,在此基础上抓住情感这一核心对郭沫若早期具代表性的诗学话语及其内在关系进行了必要的探讨,同时又对郭沫若早期诗学中一些遭到忽视或引起歧见的复杂问题,进行了简要的辩析分疏。第二部分(第二、叁、四章)为论文的主体。这一部分运用比较诗学、中西文化互释的方法集中讨论了郭沫若早期心灵诗学与传统文化、西方文艺思潮及他本人的创作实践之间的复杂关系。认为郭沫若早期心灵诗学是上述诸因素在时代需要的制约下遇合激荡、消解化合的结果,因而具有区别于西方和中国传统类似诗学观念的独特形貌。第叁部分(第五章)在前述两个部分的基础上,将对象置放于中国近现代诗学发展过程中探讨其理论贡献及对当代诗学话语建设的启示,同时客观指陈郭沫若早期心灵诗学的局限。
廖高会[8]2016年在《郭沫若早期小说直露式诗性叙事探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解析了郭沫若早期小说中存在的诗性诉求与直露式抒写之间的逻辑关联,以及叙事方式的"曲"与"直"、思想意蕴的"露"与"隐"等关系问题。郭沫若早期小说直露式诗性叙事的形成主要受到五四文化语境、作者浪漫主义气质、西方表现主义方法、心理分析学说和日本私小说等因素的影响,更为重要的是受其"情绪即节奏"的诗歌理论主张的影响。其小说采用象征、寓言、隐喻、梦幻以及意识流等艺术手段来形成曲笔,丰富了现代小说的美学内涵。其早期小说在直露地抒写苦闷、孤寂、抑郁、愤懑等情绪的同时,还隐性地表达了作者的现代性诉求与文化传统之间的矛盾冲突,从而形成了其小说内在意蕴上方面"显"与"隐"的辩证关系。
夏蕾[9]2014年在《郭沫若文艺美学思想研究》文中指出郭沫若这位百科全书式的文化巨人,在诗歌、散文、小说、历史剧、文艺理论、考古、历史、书法等众多学术领域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为人类留下了宝贵的财富,尤其在美学方面。从郭沫若的文学作品中可以看出他是自成一路的文艺理论家、美学家,他所构建的美学观,既融入了中西美学思想中优秀的成果,同时又突破了中国古典美学原有的理论框架。郭沫若的思想曾经经历过一个由革命民主主义者到马克思主义者,从小资产阶级的先进分子到无产阶级的先锋战士的发展和转变过程。在1919年的五四运动革命浪潮大大激荡起郭沫若的爱国主义热情的同时,使得他所受的思想影响是相当复杂的。郭沫若既从泰戈尔、歌德、海涅等人的作品中接受了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也从斯宾诺莎和庄子的着作中受到了哲学上泛神论思想的影响。他是一个浪漫主义者,但他的浪漫主义思想与十九世纪末西欧的浪漫主义思想却又有着显着的区别,他的浪漫主义是生根在中国的土壤上的,是和中国的革命现实相关联的。在西方浪漫主义思潮的影响下,郭沫若重视感情的自然流露、重视灵感、重视直觉,强调创作的不自觉性。他主张“表现说”,反对模仿和再现,认为主观是艺术的根源,而主观感情的表现是艺术的本质,他把艺术放在一个很崇高的位置上,肯定艺术对社会的改造作用。郭沫若在接受浪漫主义的基础下,吸收了表现主义,他的文艺观具有多元复合的倾向。郭沫若把浪漫主义与表现主义融合起来,注重自我表现和感情的流露,强调主观精神。表现主义使他强调表现自我真实感情,不仅仅是局限在个人渺小的感情,而是与时代、人民相一致的感情。这种感情经过加工而形成的精神产品,即艺术,是不能脱离客观世界和社会人生的。郭沫若的“自我表现”概念中包含了强烈的社会愿望,导致他既强调艺术的独立性,又支持把艺术应用到服务人类社会进步的事业中去,在继承与吸收中外美学文艺思想的观念上,郭沫若强调的是思想倾向的一致性,自我思想发展的延续性。本文分为六个部分对郭沫若文艺美学思想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在引言部分简单介绍了中国现代美学和郭沫若美学思想的研究现状。紧接着,设置了四个章节的内容来进行具体的讨论。第一章节介绍了郭沫若的生平与写作背景;第二章节开始了郭沫若思想发展过程及其美学观形成问题的探究;第叁章节分析了郭沫若文学作品中体现出来的文艺美学思想,在这一部分,涉及到了他的诗歌、历史剧和小说的文本分析;第四章节简单的总结了郭沫若文艺美学思想的意义及给我们带来的启发。在文章最后的结束语部分对郭沫若美学思想研究提出了一些不成熟的建议。整篇文章中,第二章与第叁章是探讨的重点。在诗歌方面,着重分析了他的《女神》集与《星空》集,诗歌中充满了自我表现和主观情感的不自觉流露,也充满了表现主义对现实的厌恶,对人性和爱的热烈呼唤的基调。他把主观精神的表现作为诗歌创作的基本宗旨,他主张诗的本职是用以抒情,作诗应当要有直觉和灵感,诗歌也要立足于现实,新诗必须要打破一切形式的束缚。在历史剧与小说方面,也体现了一些重要的美学思想。其中不仅洋溢着传统浪漫主义气息,也附有表现主义戏剧所特有的主观性、寓意性和人物形象的变形倾向。中国现代美学研究要从杰出的艺术作品为主要对象,来研究其中中国现代审美文化、审美意识的艺术体现。中国现代美学是扎根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之上,这离不开对郭沫若独特的美学见解的探究,他那些体现在作品中的美学观点是中国现代美学理论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将郭沫若先生的文学作品与美学理论相结合,用美学的相关理论来分析和理解郭沫若作品中所要表现的主题与思想,并且从他的文艺创作中寻找出宝贵的文艺美学观点。这既是对中国现代文学的深入学习,也丰富了美学内容。研究郭沫若的美学思想不但对认识当时的文学理论及文学创造的审美规律有着很大的帮助,而且对当前的美学建设和文学创作更有着重要的意义。学习和研究郭沫若先生的美学思想和文艺理论是为了我们在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同时,继续前进,创造出更好的艺术作品,形成更完善的美学体系。
管季[10]2012年在《浅论浪漫主义文学思潮在中国的传播与典型变异》文中研究说明众所周知,浪漫主义文学思潮从来就不是中国本土的文艺思潮,经过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碰撞,它在中国现代文学中经历了种种变异,并在中国现代浪漫主义的代表作家如郭沫若、郁达夫等人身上呈现出不同的创作风貌。本文首先从浪漫主义的定义入手,探究浪漫主义的普遍性内涵。一般来说,欧洲19世纪原生的浪漫主义包含了一种传奇、复古、回到中世纪的宗教情绪,以及对古典时期理性主义的破坏。但由于这种思潮本身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在概念上,“浪漫主义”这个词并不能拥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内涵。那么,在20世纪初动荡的中国,浪漫主义几乎不可能维持它本来的面貌。在对浪漫主义的译介过程中,中国学者展开了广泛的讨论,并对浪漫主义抱以不同的理论期待。在具体的创作中,中国现代浪漫主义文学代表——郭沫若和郁达夫就有着两种不同倾向的创作态度:一是以郭沫若为代表的浪漫主义的写实化与功利化;二是以郁达夫为代表的浪漫主义的保守化与唯美化。首先,郭沫若将主情主义与科学主义融合,打破了浪漫主义逃避工业文明这一倾向;其次,郭沫若用中国传统文化与泛神论结合的方式,打破了西方浪漫主义中单一的天主教崇拜;在郭沫若后期的创作思想变动中,他将浪漫主义赋予了一种新的政治功利性,至此,浪漫主义已然抹去了与现实主义的界限,成为一种新的浪漫写实主义。郁达夫的创作则代表了另外一种倾向:用自然主义的视角和卢梭式的自我剖析去表达一种自然化的情感。这种带有鲜明唯美主义倾向的文艺观,使郁达夫的浪漫主义创作走向内心,走向自我,走向保守。总而言之,浪漫主义在当时中国复杂的文化与政治环境中产生的变异,以及其中的原因与教训仍待后人总结和借鉴。
参考文献:
[1]. 郭沫若日本时期文学创作研究综述(2009-2015)[D]. 宁雅娣. 宁夏大学. 2016
[2]. 表现主义与郭沫若及其早期小说[D]. 唐晓燕. 西南师范大学. 2001
[3]. 以日本大正时代为背景的郭沫若文学论考[D]. 宫下正兴. 山东大学. 2006
[4]. 郭沫若与李劼人早期小说审美意识比较[C]. 王菱. 郭沫若与文化中国——纪念郭沫若诞辰12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卷). 2012
[5]. 郭沫若早期小说创作模式的构建与演变[J]. 贾剑秋. 郭沫若学刊. 2011
[6]. 郭沫若美学思想研究[D]. 魏红珊. 四川大学. 2003
[7]. 比较诗学视野中的郭沫若早期心灵诗学[D]. 伍世昭. 暨南大学. 2002
[8]. 郭沫若早期小说直露式诗性叙事探析[J]. 廖高会. 郭沫若学刊. 2016
[9]. 郭沫若文艺美学思想研究[D]. 夏蕾. 安徽大学. 2014
[10]. 浅论浪漫主义文学思潮在中国的传播与典型变异[D]. 管季. 中南大学. 2012
标签:中国文学论文; 郭沫若论文; 表现主义论文; 文学论文; 诗歌论文; 美学论文; 浪漫主义论文; 西方美学论文; 炎黄文化论文; 西方诗歌论文; 文艺美学论文; 女神论文; 文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