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今世界科技不断的进步,各类电子设备层出不穷,电子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当中的运用也越来越频繁,其中,在电气工程自动化的领域,PLC技术更是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并且逐渐发展完善。本文简要探究了PLC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各方面控制中的应用情况,并对其应用策略进行分析。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
PLC技术是一种先进的智能技术,PLC的接口性能非常好,且抗干扰能力非常强,因此在电气自动化的各个控制领域更是得到了广泛应用。PLC技术作为电气工程自动化系统中的处理器,极大地加强了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同时也提高了自动化程度。PLC技术的诞生,为电气工程的进步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因此全面研究其有效地应用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1PLC 技术概况
PLC技术20世纪60年代已经被人们慢慢发展和使用,由于早期科技的限制,当时只有计算和简单的控制功能,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PLC目前是最发达的控制技术。PLC的工作原理如下:
1.1可编程控制器要对人们输入的信息进行扫描和读取,再通过输入i/o输入映像区中的数据进行保存记录,接着再转入用户界面,在此过程中若是信息状态出现了改变显示区中的数据也不会发生变化,因此以脉冲信号的方式输入的话要求信号宽度要大。
1.2可编程控制器将会对用户的程序从上到下进行扫描,并按照一定的路线执行,用户程度的各个触点是扫描线路能够进行计算的原因,结果出来后便可进入存储区。
1.3可编程控制器要进行系统输出刷新工作,即中央处理器会根据上一过程输入的数据进行电路锁存,完成工作指令。
PLC的扫描方式是循环进行的,采样和输出都是定时的,我们可以看出要是采样周期保持在很短的范围内就能够保持高频率的信息输出。PLC是一种能够将计算机、网络以及自动化进行有机结合智能控制技术,能够大大减少了劳动力成本,同时PLC技术具有运算与处理速度快、智能化强等特点。传统的电气自动化系统中大部分都是利用硬件进行电气控制的连接,此种方式不但可靠性差,安装过程还很繁杂,还容易出现各种短路问题,相对来说,PLCPLC的硬件条件非常好,安装方便,指令非常丰富,只要调好必要的开关设置就可以了,PLC集齐了运算、统计、控制等功能为一体,系统构成灵活,可以和dds等上机位结合构成复杂的控制系统,实现多种智能化控制,且编程和使用方法都简单易懂,若发生故障,PLC可自行记录,方便时候检查,体现了非常良好的服务性能,再者,若PLC设备老化了,可以对其内部程序进行重新编写,就可与其它设备共同使用,有效地解决了传统运作模式的不足,不仅为企业家们减少了生产成本的投入,提高了企业的利润收益,更是可持续发展理论实践的做好案例,因此短时间内PLC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极大地促进了电气工程行业的发展。
2PLC 技术在电气工程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2.1闭环过程控制
在电气工程控制系统中,时常需控制压力、温度、流量等各类模拟量,而闭环过程控制则是对于相应的模拟量进行持续性的控制,最终实现模拟量到数字量的转化。通过对PLC关键技术的应用,可利用中央控制器中的I/O模块实现数据内容的转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信息加工处理随着当代人类社会的飞速发展,整体社会用电量不断升高,因而有关的电气工程系统在采取控制措施的过程中,所牵涉的相关数据信息内容也就会持续增多,在此时若依旧采用传统的控制技术方式分析处理数据信息,则相应所需花费的经济费用、人力支出也将持续增加,这不仅会导致控制效果难以达到预期目标,甚至还会使对一些数据内容也无法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电气工程设计工作自然也就无从谈起。而通过应用PLC关键技术,并运用中央处理器模块,能自动化处理控制系统中的数据信息,并增强对信息数据的运算处理、分析、输出、转化等能力,从而给予过程控制系统以重要的参考价值。
2.3系统顺序控制相较于传统继电器设备控制,PLC关键技术应用在顺序控制中,体现出的优势特点更加突出,不但可极大地提升系统运行效率,同时还可大大降低对系统能量损耗。基于对PLC关键技术的应用,可通过利用信息存储模块,实现对于系统单个工艺流程的有效控制,并将模块连接至通信总线中,有效达成对生产车间的合理协调。
2.4开关量控制将PLC关键技术应用于电气工程控制系统的开关量,能充分显示出在控制方面的快速反应和短时间的通断等价值。在以往的电气工程控制系统中,必须采用机械继电器实现对于开关量的控制,通常因通断时间较长,无法有效地避免短路情况,并最终产生出相应的安全问题,而将PLC关键技术应用在切换模块中,能实现快速切换控制,并保障开关控制质量。
3PLC 技术的发展趋势与建议
3.1发展趋势PLC技术的发展将会与计算机网络系统更加紧密的结合起来,受到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的影响,对于电气自动化技术的研究工作必将更加深入,其技术水平也将持续提升,PLC技术自然也将有着更加广阔的发展和应用空间。随着技术发展的推动,PLC技术也将逐步实现与外部网络更加密切的连接,从使调控更加智能化与多元化。计算技术在PLC发展过程中的应用,会促使PLC系统在运行速度和存储容量方面均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3.2发展建议目前PLC技术在抗干扰能力方面仍有较大的改进空间。在实际工业生产过程中,PLC处在极端恶劣的环境时抗干扰能力不足,特别是在受到电磁干扰时极易发生问题故障,这些问题情况的出现会对生产工作产生直接性的影响。
结束语
总而言之,运用PLC实现电气系统自动化控制无疑是非常合理的原则,PLC技术在很多领域的应用中都表现了其独特和优越的功能,也体现了先进的生产理念,非常好的解决了传统生产方式的各种影响企业经济效益的问题。随着人们今后不断的开发和创新,PLC技术必定会带给人们更多实用性的服务,成为更好的生产运作模式。
参考文献:
[1]张一丁.PLC在工业电气自动化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04:73.
[2]刘艳,楚新磊.PLC在电气自动化中的应用问题及对策探究[J].河南科技,2014,10:126.
[3]李军.论PLC在电气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20:43.
[4]曹红超,陆波.PLC在电气自动化中的应用问题分析与研究[J].中国科技投资,2013,17:135.
[5]马艳洁.PLC在电气自动化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2,10:159-160.
论文作者:代良良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0
标签:技术论文; 电气工程论文; 控制系统论文; 系统论文; 数据论文; 电气自动化论文; 关键技术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2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