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桥工程设计中柔性搭板技术的应用论文_靳丽莉

路桥工程设计中柔性搭板技术的应用论文_靳丽莉

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广西南宁 530007

摘要:路桥工程的过渡区域是公路工程的重点施工环节之一,路桥过渡段的质量问题是公路整体安全性与稳定性的影响因素之一,柔性搭板技术能够有效提升公路的韧性,使公路的耐用性和磨损度都有一定加强。在公路投入使用的过程中,路面由于车辆行驶重量与速度的差异,产生路面沉降,柔性搭板技术作为一种辅助保护手段,减少了车辆荷载给予路面的应力,延长了公路路面的使用寿命。文章基于路桥工程设计中柔性搭板技术的应用展开论述,通过阐述柔性搭板技术的原理以及在施工过程中的处理方法,分析柔性搭板技术的重要性及应用价值,提出几点意见与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路桥工程;施工设计;柔性搭板技术;应用

柔性搭板技术在路桥工程中的应用是将土工格室作为承受载体,把车辆行驶过程中带给公路路面的应力缓和抵消,减少路面的变形和不均匀沉降,延长公路的使用寿命。柔性搭板技术还能够对路基填料侧向的位移有一点干涉,保证车辆行驶安全。柔性搭板技术以其自身特点融入刚性公路路面,提升了公路的韧性,抗拉抗剪强度。对路堤和过渡桥台中的沉降差起到柔性作用,实现桥头跳车现象被消除的目的。柔性搭板技术的应用可以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减少维修保护工作的资金成本与劳动力,是新时期公路工程建设必不可少的重要施工工艺。

一、柔性搭板技术的原理

柔性搭板要想充分发挥应用价值,减少建筑施工原材料,首先需要协调工程建设方案,根据公路路面设计选择适配性较高的原材料和施工工艺。其次尽可能选择上长下短的楔形柔性搭板布置方式,因为在这样的情况下,公路桥面的施工问题及安全事故的发生率较少,具有一定保障。在对公路过渡段的施工过程中,当某一区域面积需要加固并且处在非正常阶段时,通常情况下柔性搭板的布置原理应选择从下向上且斜率缓于 1:1 的楔形进行加固。柔性搭板还对过渡段路基两面的变形与沉降控制有一定积极影响,一般来说,是通过实施分层铺设,减少由于公路行驶带来的应力荷载,对公路过渡段的支撑结构加以固定与保护。通常来讲,受土工格室的填料影响的复合体摸量与柔性搭板技术相互联系,两者关系为复合体模量越大,柔性搭板技术的应用效果越好。另外,土工格室还具有一种网兜支撑效应,由于车辆行驶过程中,行驶速度产生的摩擦力与自身的重力对公路路面的承载有比较大的影响,特别是对于路基顶部。而网兜支撑效应能够缓解一部分荷载力,减少路面的受损情况。

所以,路桥工程设计与建设过程中,如何设计相关施工方案,提高施工质量与效率,不仅要考虑工程自身的设计,还要基于公路投入使用会受到的应力范围大小,考量路桥地基工程的特殊性,和施工环境。灵活运用柔性搭板技术,改进布置方式将柔性的搭板的使用变为至上到下的方式进行,柔性的搭板的斜率控制在1:1,保证结构的稳定性,发挥其应用价值。

二、柔性搭板技术的施工工艺

(一)柔性搭板技术在路桥工程设计中的流程

首先需要对土工格室的施工原材料抽样检查,确保原材料的质量、规格,防止以次充好的情况发生。其次,需要对路桥过渡段区域的路面进行修正,确保路面的平整度,进行震压工作,为柔性搭板技术提供施工条件。再者,就是土工格室的安装、铺设,确保施工的稳定与效率,将相应的材料填入土工格室中,夯实压平。最后,采取相关设备对路面进行碾压,保证路桥工程与柔性搭板技术的应用效果,相关人员进行验收监测。

(二)柔性搭板技术的应用原则

柔性搭板技术在路桥工程设计与施工中需要遵循相应的原则,主要内容有三方面:设备、材料、验收。对施工设备的要求是为了保证土工格室内部填料的紧实度与平整度,因为人工压实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影响施工进度,无法保证填料工作的质量不说,人工操作的上限也较低,导致柔性搭板技术的应用效果不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所以必要的压实机械设备是提高柔性搭板技术应用的重要依靠,不但要配备常规的压实设备,还要基于路桥类型,选择其他相关设备,比如小型的压实设备和夯实设备,以保证边角的紧实度,符合施工相关标准,提高整体施工质量。对填充材料虽然没有太大限制,但是仍然有一定要求,比如选择透水性较好,填模量较大的填充材料,由于土工格室的限制,为了保证内部的密实度,因此填充材料的直径也有一定标准,通常来说填充材料的选择都在直径4-5cm范围内。而验收则是检测路桥过渡段中的保险,不但要对整体工程进行检验,在施工前期工作中还需要加强填充材料的质量检测,确保符合行业相关标准,了解材料的来源渠道,确保供应商有合格证和材料测试检测报告单。

三、柔性搭板技术的施工工艺

柔性搭板技术的施工技术工艺包括检测工作、固定件安装、土工格室的铺设、材料填充、压实、验收。

土工格室在张拉铺设前,首先要加强对路桥地基的检测工作,确保路面的平整度,地基不存在相应的磨损。与施工标准所对应的工程条件和施工环境一一核对才能开展施工。需要注意的是,路桥路基的填土工作,要使其填土的高度略高于施工标高,以防止后期变更施工设计,需要重新填土的施工事故发生,保障施工进度不受影响。

固定件的安装首先需要按照施工方案图纸,运用预制构件锚固在桥台上。主要的施工难度在于能否精确定位,常规的安装方式是使用墨汁线在桥台上构成水平线,随后通过钢卷尺在水平线上进行标记,每个标记点的间距为20cm,接着使用射钉枪或者电转机打入膨胀螺栓,在做好一系列的预处理后,在安装固定件。

土工格室的张拉铺设工作要对施工区域中的格室进行规格和尺寸的设置,一般来说以人工均摊为主,因为人工铺设能够确保土工格室张开,最大程度发挥的抗拉抗剪性。在铺设过程中,需要将土工格室完全张开以保证后续材料填充工作。

土工格室的填料工作是采取人工填充和设备填充两者结合的方式。操作流程为设备——人工——设备,当设备填充材料使其厚度达到25cm时,采用人工填充,对土工格室的边角进行填充工作。填满后,需要在路面上方铺设20-25cm厚度的土,再使用机械设备进行碾压。

碾压工作是最后的收尾工作,在材料填充完之前,相关设备不能在路面上行驶和工作。在对路面进行碾压时,要符合施工方案设计,具体的施工中采用振动压路机对其碾压,在台背的附近,要采用小型的压实机进行碾压,对于格室层的碾压,相较于其他区域要相应增加碾压次数,以最终符合相关的规范要求为目的。

验收工作是确保柔性搭板技术的应用价值,分析工程效果,检验施工质量的细节工作,在具体的施工中,对沉降模量、变形模量等要进行相关的测试,发现问题做出及时的调整。如果发现相关施工环节不合规范,需要重新投入施工。

结语:

总之文章对路桥工程的柔性搭板技术原理与施工工艺的应用进行分析,明确了柔性搭板技术的应用方法,提高了工程质量,减少了路桥过渡区域的磨损。柔性搭板技术可以很好的应用到路桥工程中,它不仅可以弥补路桥施工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同时也能够提高路桥施工的质量,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为路桥建设的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左连华,王建.韩兵.浅谈柔性搭板技术在路桥工程中的设计与应用[J].科学技术创新,2019(05):125-126.

[2]范永.路桥工程设计中柔性搭板技术的应用[J].智能城市,2017,3(04):102.

[3]刘兵,熊淑军.浅析路桥过渡段柔性搭板的设计[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7,13(04):183-184.

[4]刘茂婵.路桥施工中路基不均匀沉降的处理[J].交通世界,2016(17):12-13.

[5]张海珍.柔性搭板技术在路桥工程中的设计与应用[J].民营科技,2015(05):180.

[6]韩利明.路桥过渡段路基病害成因及处治[J].山西建筑,2013,39(25):157-159.

基金项目:2019年度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科研基础能力提升项目(2019KY1365)

论文作者:靳丽莉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8

标签:;  ;  ;  ;  ;  ;  ;  ;  

路桥工程设计中柔性搭板技术的应用论文_靳丽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