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赏成就美丽——赏识教育浅议论文_何艳英

欣赏成就美丽——赏识教育浅议论文_何艳英

何艳英 广西贺州市富川莲山初中 542709

摘 要: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是渴望得到赏识。在教育教学中,以赏识的目光来看待每一位学生,捕捉闪光点,精心设计充满爱心的教育场景,在“润物细无声”中发展教育的作用,学会赏识,就抓住了教育本质。

关键词:赏识 赞美 尊重

一、赏识就是教师对学生的爱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赏识教育是教师用科学的爱、艺术的爱去尊重学生、宽容学生、激励学生。教师对学生的爱不只是用书本上的知识去教育学生,而是用自己对人生的感情、用自己对事理的洞见、用自己饱含的激情、用自己高尚的灵魂去从事神圣的教育。其实赏识教育起源于我们每个家长教孩子说话、走路时的教育。每个孩子一出生,高矮胖瘦,遗传基因各有不同,但在家长的教育下,几乎百分之百能学会说话、学会走路。这种父母教孩子学说话、学走路的整个过程蕴含了世界上最快乐、最有效的教育方法。这种方法是一种心态,也是一种爱,正是这种爱和心态让我们每个人孩子都愉快地学会了说话和走路。

著名作家海伦曾讲过她的一个故事:老师在一次传话游戏中凑着她半聋的耳朵旁说了一句“我很爱你”,就是这一句话带给了她一生的温暖,也激励了她一生,可见爱是一种情感交流。学者罗素曾经说过,凡是教育工作缺乏爱的地方,无论是受教育者的品格还是智慧都能够充分或自由地发展。教师的爱心是赏识教育的原动力。教师有了爱,才会用伯乐的眼光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对自己的教育对象充满信心和爱心,才会有追求卓越的精神和创新的精神。如果教师发自内心地向学生倾注真情,用真心善意和语言去打动他们、感化他们、启发他们、诱导他们,让他们增强信心和勇气,让他们认识到问题的根源,奋起直追,痛改前非,最终他们也会成为生活和学习的强者。

二、赏识就是教师对学生的信任

赏识意味着信任,信任是最好的沟通。赏识是一种理解和肯定,也是激励和引导,可以使人扬长避短,更健康地成长和进步。赏识教育需要教师树立每个孩子的发展都有无限可能的观念,以发展的眼光来审视学生,以平常心对待孩子身上显现出来的不足与缺陷。

去年学校举行演讲比赛,作为新生,顺排首轮我班主持,得一炮打响。我向同学们鼓励:“只有敢主动表现自己,才是素质型学生。”“台上十分钟,抵过台下十年功。”这样平素害羞胆小的一位自告奋勇要当着全校一千多师生代表全班上台演讲。作为语文老师兼班主任的我当然要“壮其行”,于是赶讲稿,边夜背,志在必成。谁料一上台,嗨,紧张得结结巴巴,一塌糊涂,丢尽人了。回到教室,除了演讲者本人无声有泪地完全一个罪人外,全班一脸沮丧,一切只等我宣判。心情窝囊透了的我,猴急得正不知该怎样答好这道“题”,庆幸“一个智慧”救了我——同学们的动机美好,拼搏过程多感人,怎么不记得自己初为人师第一次讲课的那副“德性”!杀只鸡易性,可除了别指望学生三年内还敢登台外,也甭想见到新建班级几十只“猴儿”谁再敢自觉跳。遏杀素质教育,将由此开始!想到这里,我大步流星跨上讲台,用占满整个黑板的字幅写下了“敢上台即满分”六个大字。刹那间,空气凝固了,不知哪儿低低冒出一声“想不到”,接着两声、三声、几十声……终于响起潮水般的掌声,骤然在师生彼此心中架起了一座信任之桥!当然,此后的效果是预期的,演讲那位学生从此下功夫学习,每次成绩前三名,“三好学生”,参加全市作文大赛荣获一等奖,班级活动更是身影频频,往往精彩。其他同学眼见心记,竟炼就了一句口头禅:“失误不算罪,锻炼没商量!”——好嘛,常恨“信任”无处觅,得来全不费功夫啊!

三、赏识就是教师对学生的赞美

世界上几乎没有一个人是不喜欢听人赞美的,赞美可以让人心情愉快,赞美可让人乐观开朗,赞美还可以让人发挥连自己都意想不到的潜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美国黑人小男孩,从小就非常顽皮好动,经常受到老师和父母的责骂。有一天逃课出去玩,回学校后发现大门已经锁上了,他就爬上围墙准备翻墙进去,正当骑在墙上的时候,一双大手把他托了下来。小男孩回头一看,居然是校长!他当即吓得哆嗦起来。没想到校长不仅没责备他,反而把他的小手握在自己的手里,带着微笑、带着赞美的神情说了句:“瞧这双手,不仅能翻墙,要知道,了不起的行政长官小时候才能长一双这样的手!” 小男孩被校长的话“迷住了”,他像是发现了一个深藏于洞穴之中的秘密一样兴奋、快乐:原来自己长了一双了不起的行政长官才会长的手!

让人不可思议的是,二十多年过去了,小男孩真的成为了一个了不起的行政长官!他去看望老校长的时候说,我的今天都是因为你的一句赞美!

曾听过一位幼儿园老师教孩子学习《各种各样的果实》一课,有个学生突然站起来问:“老师,黄瓜是水果吗?”全班同学哄堂大笑,孩子的脸憋得通红,泪水都要流出来了。她走去,抚摸着他的头说:“能告诉我,你为什么要说黄瓜是水果吗?”他抽泣着,但理直气壮地说:“您不是讲过吗,有果皮、果肉、有种子、含水分多的果实就是水果吗?所以我……”我们在儿这暂且不论他回答得准确与否,单就他的勇敢精神和开拓性的求异思维方式,不也是难能可贵的吗?想到这儿,这位老师对他提出了表扬,并号召大家向他学习,他的脸上写满了欣喜和自豪。

一次赞美,一次鼓励,可以改变一个人的观念和行为,甚至改变一个人的命运!一句责骂,一次贬损,可以刺伤一个人的心灵与身体,甚至毁灭一个人的未来!

四、赏识就是教师对学生的尊重

学生与教师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一位心理学家说过,青少年心灵像架多弦琴,其中有一根是和弦,只要找到它弹一下,就会使其他的弦一齐振动,协奏出美妙的音乐。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和他们平等相处,把自己和他们放在平等的位置上,同他们交朋友,并理解他们,以创造融洽和谐的沟通气氛,使他们获得愉快、轻松的情绪体验。学生有了这种体验,就会把教师当作自己人,由此产生与教师沟通的欲望,大胆向教师反映自己的内心世界。

过去,一些教师只重说教,整日绷紧脸,动辄训人,使学生对教师敬而远之,甚至对其教育产生了逆反心理。我们要求教师与学生平等相待、彼此沟通:教师有不懂的主动向学生请教,在足球、篮球、电脑技术等方面主动向学生请教。我校某学生由于上课时经常讲话而被老师罚跑步、做俯卧撑,因此对这位老师总有一种逆反心理。这位老师知道后主动接触他,经常与他拉家常,并请教他关于篮球方面的知识,在扣篮、投篮方面虚心听取他的建议。经过接触,该生感到老师非常尊重、关心他,把他当作朋友看待,还对他的能力表现出赏识的态度,便主动配合老师,而且学习态度有了根本的变化,学习成绩也有了很大进步,成为老师的得力助手。

听一位同行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一天上课,他向学生提问,发现班里学习最差的学生也跟其他孩子一样举起了左手。然而,站起来时却一个字也答不上来。下课后,他把学生叫到办公室,问他为什么举手,学生哭了:“老师,别人都会,如果我不举手别人会笑话我。”他沉默了一会儿,告诉学生:下次提问时,会就举左手,不会就举右手。以后每当看到这个学生举左手,他都会给学生机会,举右手时却从不让他站起来。一段时间后,这个平素在班里学习最差的学生变得开朗了,学习成绩也有了很大的进步……

孩子的进步,不是因为举右手或左手的变化,而是因为他得到了尊重。自尊是人的天性,如果一个人的自尊被摧毁了,那么就算他具备再好的天分,也会随着自尊的坍塌而进入地下,无法萌芽。尊重孩子吧,这是所有教育的起点。

欣赏成就美丽,一块我们认为丑陋的石头,对于欣赏它的考古学家来说,可能是一生的追求;一首我们认为难听的乐曲,对于欣赏神经质的耳朵来说,可能是美妙的喜爱……作为学者,需要的正是一双欣赏的眼睛,而我们老师,难道还不该炼就一双能欣赏的眼睛吗?

论文作者:何艳英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6年2月总第9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4/11

标签:;  ;  ;  ;  ;  ;  ;  ;  

欣赏成就美丽——赏识教育浅议论文_何艳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