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新挑战,拓宽新思路,探索新对策--努力发展我国电子出版业(一)_信息存储论文

迎接新挑战,拓宽新思路,探索新对策--努力发展我国电子出版业(一)_信息存储论文

迎接新挑战 拓宽新思路 探索新对策——努力发展我国电子出版业(上),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出版业论文,新思路论文,对策论文,努力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专题综述

编者按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大容量光盘存储设备的出现以及多媒体技术的开发与应用,电子出版业有了飞速的发展。目前,在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电子出版业已具有相当规模。在我国电子出版业也已具有一个较高的发展起点,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是,电子出版在我国还是一个新兴的产业,在其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很大的困难,还存在着许多问题需要认识和解决,例如,还没有制定相应的规划和技术政策,市场培育缺乏必要的引导,盗版严重,软件和电子出版物流转税率过高等。

为此,我们和中国软件行业协会软件出版分会合作组织撰写了本专题。主要内容包括:电子出版物的产生和发展;国内外电子出版物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概述;电子报刊及其在中国的发展;电子出版物开发过程中的著作权问题处理;电子出版物的关键技术——数字化技术对版权保护的影响;电子出版物实现产业化亟待解决的几个重要问题。本专题分两期刊登。

最后,我们还在此吁请国家加强对软件、电子出版物的规划,管理和支持。我们认为,如果政府部门不加强指导和扶植,就有可能导致行业发展缓慢,受到国外同行业的冲击会更大,因此,我们呼吁政府采取有效措施,用经济的、行政的、法律的手段,加大支持我国软件、电子出版物的力度,促进电子出版物的健康发展。

我们建议:

1、制定并发布软件、电子出版物技术政策

正象传统的图书出版需要印刷业和造纸业的支持一样,软件、电子出版物也需要相关的技术支持。建议国家新闻出版署会同电子工业部等,研究软件、电子出版物所涉及的技术问题,制定软件、电子出版物的技术政策、装备政策,确保出版软件和电子出版物的技术和装备支持。

2、制定软件、电子出版物的发展规划

建议新闻出版署和有关主管部门认真做好软件和电子出版物的调查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规划和管理实施细则,避免电子出版物大起大落,确保软件、电子出版物稳定、快速的发展。

3、加强版权保护和规范市场行为

针对目前软件和电子出版物盗版十分严重的情况,建议政府加大版权保护的力度,从政策上支持和授权协会协助政府部门监督、查处有关版权侵权行为,净化市场,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

与此同时,规范市场行为,拓宽流通渠道,保证正版软件和电子出版物产品的有效流通。

4、加大对软件和电子出版物的经济政策的倾斜

根据新闻出版署的软件和电子出版物发展规划,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重点发展的企业和项目,按照择优扶持原则,优先安排投资;软件和电子出版物是高新技术产品,应按营业税率减征或免征流转税,减收所得税,实行优惠税率,保证软件和电子出版企业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的能力。

电子出版物的产生和发展

八十年代以来,电子高科技迅速发展,使电话、电视和电脑技术得到了进一步迅猛的发展和普遍的使用,加上卫星快速地传递信息,使人们进入了信息时代。电子出版物的产生和发展是信息化社会的标志之一。

早在60年代初期,美国的化学文摘社就采用了电子技术来改进印刷版的《化学文摘》的编印,进而产生了电子版的《化学文摘》;此外,美国还出现了多家向公众提供联机情报检索服务的电子化资料库,《纽约时报》就是其中一家。

因此早期的电子出版物是以磁带的形式来发行的大型计算机的联机数据库。如我国引进的ISMEC、INSPEC、METADX等磁带,其用户主要是各种类型的信息检索服务单位,如情报所、图书馆、联机商等。

70年代末,世界上最大的联机情报检索服务系统——DIALOG系统,开始装载4个全文数据库,向公众提供服务。随着个人计算机的普及,各种面向个人微机的磁带、磁盘等电子载体的发行成倍增长,主要是用以发行应用软件、系统软件、游戏程序等,而书目、文献、数值数据等的发行较少。

随着计算机存储技术的发展,磁盘存储密度的提高和成本的下降,尤其是新一代的光存储设备——CD—ROM(高密度光盘只读存储器)的出现,极大地刺激了电子出版的发展。这种形式的出版物不再通过联机方式进行查找和利用,而是发行光盘供用户自用,从而使电子出版物可以进入千家万户,深入到广泛的读者群中。

除了光盘,目前电子出版物中的另一支劲旅是“芯片式图书”。它利用已走向实用化的芯片式大容量联想记忆型存储技术和模糊检索存储技术,将图书内容固化在硬件上,连同显示系统、输入系统和控制系统制作成类似于“掌上机”的小电脑。其中最典型的代表就是“电脑词典”。电子出版与发行已经经历了三十多年,目前发展已形成相当的规模。

定义及特征

⒈电子出版物是目前信息技术应用领域一个热门话题。何谓电子出版物?目前尚无十分明确的定义。

有人称之为“以计算机存储介质为载体,采用计算机检索技术的新型出版物”或“使用计算机、电子、磁、光等手段,记录和表达某一知识系统,无纸方式的载体”。

还有的认为:“一般而言,软件出版物、电子图书、多媒体出版物等统称为电子出版物。其载体通常是磁盘、光碟等。普遍认为,电子出版物不包括录音、录像出版物。但是多媒体出版物同音像出版物有时也会发生混淆。”

这些解释很不一致。有的范围宽,有的范围窄。宽的宽到将电子计算机用于传统出版,以提高工作效率也算电子出版,窄的窄到“似乎只有电子图书才是电子出版物”,完全置电子网络出版于不顾。

我国新闻出版署对电子出版物下了这样一个定义:“电子出版物,系指以数字代码方式将图、文、声、像等信息存储在磁、光、电介质上,通过计算机或类似设备阅读使用,并可复制发行的大众传播媒体。”并指出,“电子出版物目前的主要媒体形态有:软磁盘(FD)、只读光盘(CD—ROM)、交互式光盘(CD—I)、集成电路卡(IC Card)等。”

显然,这个定义是比较有内涵有深度。但还是有些狭义,它仅是从电子出版物的一个特色和类别去分析的。的确,给电子出版物下一个确切的定义似乎不是一件十分容易的事情。电子出版物是一个正在发展中的概念。

按照习惯说法,电子出版物是利用电子技术作为手段进行生产,同时又以电子形式存在,依靠计算机技术记录代码信息,并通过电子计算机等进行利用,随机检索显示的出版物。这个定义更适合,并且较全面地描述了电子出版物。

其实,电子出版(electronic publishing)与电子出版物不完全是一回事。电子出版的东西并不都是电子出版物。采用计算机等技术手段进行文字录入与处理、计算机排版等,其最终产品可以是印刷型的出版物。华光、方正这些电子出版系统就是用于出版物生产过程的技术,它既包括硬件,也包括软件。但它仍需制版、印刷、装订而最后成为印刷型出版物。只有用电子技术作为手段进行生产,同时又以电子形式存在,依靠电子计算机进行利用的出版物,才是完全意义上的电子出版物。

⒉电子出版物的基本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电子出版物是以计算机可读数据的形式加以表示的。这种机读形式的数据,是计算机可以识别、理解、处理的数据。

归根结底,它们是用二进制码表示,也就是用数字代码方式表示。录音带、电影片、录相带可以记录声频视频的模拟信息,所用载体是胶片和磁带以及CD光盘,但它们却不同于电子出版物,关键是数字化的问题。机读数据是电子出版首要的特征。

(2)电子出版物的信息载体是磁性或光学信息存储介质。不同载体的物理存储信息的密度是不同的。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载体的信息存储密度越来越大。

目前,电子出版物以CD—ROM和多媒体光盘为主,同时也以磁盘或磁带为载体,电子出版物不再需要纸张,从而使文献的生产、阅读、传播进入了“无纸时代”。

(3)电子出版物中的信息是有结构的,是经过一定的格式化处理而组成的信息的集合。也就是说,电子出版物必须具备数据库的结构,否则,零乱的信息无法被计算机程序有效地加以处理。

(4)电子出版物的使用即检索或浏览必须借助于电子计算机进行。电子出版物之所以离不开计算机,一是因为它的文本是机读数据,只有计算机才能识别;二是因为浏览、检索过程必须借助软件进行,而软件的运行是不能离开计算机的。

这种情况,正如缩微胶片不能没有显微阅读器、录像带不能没有录像播放机一样。

(5)电子出版物必须以出版为目标。电子出版物毕竟是出版物,与印刷型出版物一样,有自己的著作权。在出版物的内容方面,作者与出版社要承担责任,接受社会的检验与评论。

那些不是以出版为目标的电子文本,例如许多单位用微机或四通打字机形成的内部使用的电子文书文件,是不属于电子出版物之列的。即使是配上建库与检索软件,也只能称为电子文书档案全文系统。

(6)电子出版物的发行方式,既可以是作为封装型的磁盘或光盘出售给读者用户,也可以是作为联机数据库的形式,以联机情报检索服务的方式,以有偿服务为基础,向公众提供检索利用。

与印刷型图书的发行相比较,作为联机提供的方式是一种新增加的发行方式。

联机发行方式有许多优异之处:

首先,是借助于通讯线路,能够使设有联机系统终端机地方的读者及时地利用电子出版物。当新的电子出版物或修改更新后的电子出版装载到联机检索系统之日,就是各地读者可以存取之时。

这样,地理上的障碍和发行上的延迟都不再存在。也就是说,读者可以获得最新的信息,加速了知识的传播。

第二,由于联机检索系统可以同时装载许多电子出版物,例如美国的DIALOG联机情报检索系统装载有数以百计的电子出版物,从《圣经》到电子出版报纸、手册、年鉴、百科全书等,这样读者在使用电子出版时有广泛的选择余地。

第三,通过联机情报检索系统检索利用电子出版物,读者只为实际的检索时间与检索量付费,而不象购买电子出版物那样为整个电子出版物付费。电子出版物开拓了一个新的文献发行渠道。

电子出版物的类型及优势

由于电子技术的迅速进步,电子出版物的产品越来越丰富,种类越来越多。但基本上可分为两大类:电子网络出版和单行的电子书刊。电子网络出版以数据库和电信网为基础,以计算机的硬盘为存储介质,它除了可以向用户提供即时的联机数据库服务外,还可以通过电信网络迅速提供传真出版、电子报纸、电子邮件、电子杂志等多种服务。而单行的电子书刊则以磁盘、集成电路卡和光盘(CD—ROM)等为载体。其中,CD—ROM电子图书的优点尤为突出,发展尤为迅速,现已成为电子出版物的主要形式。

⒈下面我们将详细讨论一下联机数据库,电子杂志电子图书三种典型的电子出版物。

(1)联机数据库 联机数据库是目前发展最成熟的电子出版物之一,它要通过主机和联机网络及检索终端来提供信息。联机系统的发展,始于50年代末,60年代初,发展于70年代,成熟于80年代。进入80年代,世界上一些大的联机系统均可提供全文数据库,包括报纸、期刊、百科全书、字典等,提供的信息内容广泛,除文献的目录和索引外,还包括市场信息、商品信息、金融、证券和企业财务及法律、教育等社会科学和天文等方面的信息。目前联机网络和检索终端遍及世界各国和地区,1990年世界联机检索主机已达644个,数据库达4465个,到1992年底数据库数量已增至6300多个。联机数据库通过通信电缆实现区域联网,通过卫星实现广域联网。联机检索可为用户提供大量信息。

(2)电子杂志 电子杂志也称联机杂志,是网络出版的一种形式。以往传统的电子杂志是指印刷版杂志的电子版。印刷版杂志相对应的电子版在一些大型联机检索系统中都能找到,如电子版的《美国银行家》、《日本经济杂志》,另外也有一些以CD—ROM光盘发行的这类电子杂志。而目前另一种全新的电子杂志抛弃了以传统印刷型杂志为基础的模式,其生产、出版和发行都在网络化环境中进行。它的所有编辑、审稿,排版、检索和阅读都是以计算机为工作基础,读者也可以用电子传递方式投送稿件,稿件一旦通过专家审阅后,在24小时内即可出现在联机杂志上。世界上第一份这样的联机杂志是1991年9月由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和OCLC共同开发的,名为《最新临床实践联机杂志》。美国已有20种左右的报纸、数种期刊采用了联机出版。电子杂志由于提供信息快、出版管理的方便性已使一些颇有收藏价值的学术研究成果不再发行印刷版,而只采用网络方式出版。

(3)电子图书 现在,一提到电子出版物,人们马上就会想到电子图书,似乎只有电子图书才是电子出版物。的确,电子图书在电子出版物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它是电子出版物的主要类型之一。电子图书的载体主要为磁盘和CD—ROM光盘,尤以光盘常见。电子图书中存贮的信息与印刷型图书类似,但其结构和功能较之印刷型图书要复杂得多,信息是“活的”,不是静态的,收录了图像的电子图书更是如此。电子图书又分两种形式。最原始的是磁盘形式,即以硬盘或软盘作为存储的载体,用软盘进行发行。这种形式适合信息量不大的文本或数据的出版传播。它具有很大的灵活性,既可灵活地控制发行数量,又可随着社会的发展对内容进行增改,从编辑、修改到出版,周期非常短,在印刷出版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结合的今天,可成为激光照排的母版,两版同出。

电子图书的另一种形式是光盘图书。在人们的印象中,似乎只有以光盘形式发行的才叫电子图书。因为光盘蚕食了电子出版物极大的领地,而且越来越大,并且有取代其它读物之趋势。光盘图书以其大容量、良好的交互性、快速检索、存放携带方便,保存时间长等优势,使得光盘图书已成为电子出版物的主要类型,并向小型化、功能多样化发展。目前,许多联机数据库,也同时出版光盘版,因为光盘一旦拥有,可反复使用,费用也较低,更适于大众使用。它正逐渐侵蚀着联机的市场。

⒉电子出版物的发展如此迅速,不但由于CD—ROM等新型载体的出现,而且也由于多媒体和超文本技术的发展,为电子出版物锦上添花。与印刷型出版物相比,电子出版物以它独特的功能和纸书无法比拟的优势而将成为信息时代的主要出版方式和发展的潮流。

(1)出版周期短。电子出版物生产不需要制版、印刷、装订,加工环节与人工作业减少。新颖的联机杂志出版延迟在24小时之内。

(2)制作简单。编辑加工好的稿件记录在磁盘上。需要时进行磁盘拷贝便可以产生任意数量的副本,并保证可靠性。

(3)修订再版容易。增加、删除或更改电子出版物的内容方便,对著作内容的修订与补充容易。

(4)存储容量大,体积小。全文本、图像语言信息等需要很大的存储空间。高密度磁存储器和CD—ROM存储器这类海量存储技术的发展满足了电子出版物对存储空间的要求。一般1.2MB的磁盘可容纳50万字,而光盘是磁盘的50倍,存储能力是惊人的。一片1600MB的光盘可存储7亿字,相当于一个藏书量3500~4000本书的小型图书馆(以每本20万字计),还可存储一部百科词典或一年半的每天几十个版面的报纸,也可储存70分钟的电影。加上普通的5.25英寸和3.5英寸的软盘重量在75克左右,一张光盘只有100克左右,大容量、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这些均是纸制出版物鞭长莫及的优点。

(5)成本低。出版物最终以何种载体方式出现,成本是决定因素。如果以单位存储信息量计算,电子出版物的成本要大大低于印刷型的成本。排字费用比传统的人工排字一般要节约30%,加工环节又相对减少,因此整个出版费用大幅度降低。

(6)检索能力强。电子出版物吸收了多种技术,如超文本技术以及人工智能技术,并且有相应的数据库结构和计算机软件的支持,可以由计算机高速准确地阅读、抽取、重新组织和打印显示。一般传统出版物的信息获取方式以线性顺序阅览为主,只能一页一页地去翻看,面对浩瀚的文献信息海洋,如何迅速地找到所需要的岛礁。尽管围绕这个中心问题,图书馆学、情报学、信息管理学界展开深入地发展探索,出版了更多更权威的文摘、题录等检索工具书以及在出版物上设计更多的人地名索引、主题词索引、所涉文献索引,好像没有更好的对策了。问题的关键是书本式出版物只能顺序检索,不能随机检索,随机检索是计算机及其磁盘或光盘系统的一大特色。借助此功能,进入任何一本CD电子出版物,都会提供几种不同层次化的检索方法供阅读者使用,由图标显示和鼠标器控制的操作又非常直观易学易用。如任何关键词、人名、地名、年代等都可以被单项地或多项组配地检索出来,在容量几十万甚至几亿字盘片里查询,显示打印、拷贝任何一条目,一段文字,熟练者在一秒种内,不熟练者也可以在几秒钟的完成。因此,在许多场合下,印刷出版物在这方面大为逊色,一般只有书后附的索引。这种自动检索的功能,对阅读来说是非常宝贵的。它大大提高了人们获取有用信息的效率,并且将逐渐改变人们的阅读习惯。

(7)图文声像并茂。电子出版物存储的内容不仅有详细生动的文字描写,还配有高质量的彩色图像、栩栩如生的动画场景和形象逼真的音响效果。人们再也不必象过去那样只能读一些文字和浏览几张照片,而面对的都是一些“活”的信息。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为电子出版物的这种动态信息提供了技术条件,它集视、听、声、画数据的传输等多种媒介于一体,较真实地全面地反映客观事物。这是纸制出版物所不能比拟的,因为纸制产品只有阅读一个功能。多媒体电子出版物是目前发展的主流。

(8)发行传递快。借助电信线路,电子出版物可进行远距离高速度传输。纸制出版物的信息传输依靠传统的邮政传送和销售,通过传送信息载体达到传送信息本身的目的。电子出版物的信息传递方式是对传统信息传送方式的一次革命,它实现了信息和携带信息的载体在时、空上的分离,大大降低了信息传播对信息载体的依赖性。

电子出版物承载的信息是以能量的形式表达的,可以在磁、光、电多种形式间迅速地变换,借助现代通信手段,快速地传输和转移,极大地提高了信息的可获取性。同时也大大缩短了用户获取电子出版物信息的空间距离。

依靠出版社,大力发展电子出版物

电子出版物是一种高科技产品,具有高投入、高产出、高风险的特点,需要大量的投入,包括高技术人才和资金的投入,同时也还有一些技术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解决。电子出版既是一种出版活动又是一种科研活动,各种软件的开发本身就具有很大风险,单靠出版单位、有关科研单位和电脑公司的力量是难以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我国又是一个出版大国,促进电子出版物的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已迫在眉捷,这就需要国家给予一定的优惠的政策,更需要出版社与电脑公司的合作,利用双方的优势发展电子出版物,将对我国的出版事业作出不可估量的贡献。

出版社是电子出版物发展的主体

1、出版社是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

出版社是信息传播的主要渠道之一,肩负着传播知识、传播信息的重任。我国有五千年的历史和文化,三千年有文字记载的文化积累,这是我国出版事业发展的基础。弘扬民族文化是出版社的历史重任。进入八十年代以后,改革开放成为我国国策,外来文化已成为出版事业发展的新的源泉。但是对外文化要选择性吸收,不可以全盘接收。选择性吸收外来文化,促进我国出版事业的发展,促进世界各国文化的交流,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出版社义不容辞的责任。

2、出版社发展电子出版物的优势

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出版大国。近年来,我国年出书九万多种,杂志七千多种,报纸二千多种,磁带五千多种,再加上港、澳、台地区的出版物,我国的出版品种、规模和发行量堪称世界第一。使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以这些资源为基础,大力发展电子出版物,不仅是社会信息化发展的需要,而且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需要。在这次出版领域革命中,出版社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因此,出版社将成为电子出版发展的主体。

出版社拥有大量的文字、图片、录像等宝贵的素材,这些都是电子出版物发展的基础。如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拥有七十二卷大百科全书的全部资料和其他资料,这些资料是无价之宝,该出版社正在利用这些资料开发电子出版物。中国烹饪是该出版社与北大方正集团公司在中国烹饪百科全书基础上开发的。人民卫生出版社在医疗卫生方面拥有大量的资料,特别是一些典型手术的录像资料,国外出版公司企图购买这些资料的全部版权用以开发电子出版物,人民卫生出版社着眼于长远利益,在出版社不很富裕的情况下,没有出卖这些版权,而是积极筹划电子出版物的开发,这一行动保护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

出版社有一批长期从事出版工作、政治上可靠、业务熟练的专业出版队伍,拥有从编辑、美工、出版发行的成套机制。近几年,出版社普遍采用计算机激光照排系统出版图书,使出版社对计算机有了相当深入的了解,有了一批计算机技术人才。

3、使用多媒体创作系统开发电子出版物是发展电子出版物的有效途径

开发电子出版物有两种办法,一是使用计算机语言编程,将多媒体数据整合在一起。另一种是购买国外软件开发平台。前一种方法投资大,时间长,这种方法不适合出版社。后一种方法要求制作人员具有很高的英语水平,这类平台对中文的支持较差,最大的问题是国外平台的技术培训和技术支持力量不够,这将严重影响出版社的开发工作。这是目前出版社在电子出版领域踯躅不前的重要原因。

北大方正推出的方正奥思多媒体创作工具,运行于Windows环境,具有直观、简便、友好的用户界面。奥思多媒体创作工具是第一个中文的、定位在出版社、面向编辑使用的创作工具,创作人员无须编程就可制作出高质量的电子出版物,同时推出了包括技术培训、技术支持、项目和合作产品销售在内的全方位的支持计划,协助出版社实现投资、新技术、新产品、收益、再投资的良性循环。

电脑公司是电子出版物的重要销售渠道

电子出版物具有极其广阔的市场和发展潜力,加快我国电子出版物的发展已是迫在眉睫。由于计算机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出版社大规模制作和发展电子出版物已成为可能,这为电子出版物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电子出版物一旦成为产品,就需要通过销售渠道迅速送到读者手中,出版社也需要通过产品销售收回制作投资,再投入新的项目,实现投资、新技术、收益、再投资的良性循环。

由于电子出版物属于高科技产品,它的使用离不开计算机,传统的图书发行渠道短时间内很难适应电子出版物迅速发展的要求,利用计算机的销售渠道发行销售电子出版物是目前可行的办法之一,计算机公司将迅速成为电子出版物的重要行销渠道,将为我国电子出版物的产业化发展作出很大贡献。目前国外电子出版物的销售也大多通过计算机公司、电脑连锁店销售。随着我国计算机普及水平的提高,传统的图书发行渠道将逐渐能够承担电子出版物的销售,最终可能形成传统图书发行渠道与计算机公司并行的电子出版物发行模式。

标签:;  ;  ;  ;  ;  

迎接新挑战,拓宽新思路,探索新对策--努力发展我国电子出版业(一)_信息存储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